•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9

慵懒安静的阳光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论文摘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nake20001981

已采纳
结合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谈县域经济发展
320 评论

水中央1985

1997年9月,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1月,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2006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与大国崛起、国际战略与安全、东亚合作等。孙学峰师从中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教授,是中国青年国际政治学者中较为著名与杰出的一位。曾获2012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10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入选2014-2015年富布赖特学者(9-7 MIT)。 为人机智灵活、幽默风趣,深受清华、国关、北大、人大、外交学院等校的学生喜爱。 孙学峰在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sia Pacific, Pacific Focu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当代亚太》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 20余篇,部分成果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引。孙学峰独著、合著并参与编辑了5部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崛起的困境》(2011);China and 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 A CJIP Reader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1); Rethinking China's Rise :A CJIP Reader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0);《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2001第一版,2007第二版)和《中国崛起及其战略》(2005。 在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若干篇。学术著作《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合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案例选编》(合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中国崛起困境: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 英文文章 “Why Does China Reassure Southeast Asia?” ,Pacific Focus, V XXIV, N3, December “China’s Major Approaches to Solve the Darfur Issue,”,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in Asia), V3, N 3, “Why Does China Assure the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Rise and the East Asia Maritime Security”, Yonsei University, December 中文文章 《等级视角下的美国单极体系走向》,《外交评论》,2015年第2期。 《“清华路径”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国际展望》,2014年06期。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中石油开发建设融入苏丹的条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 《中国与77国集团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1期。 《泰国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动因与启示(1997~2012)》,《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 《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 《崛起国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3期。 《冷战后中国地区合作政策的战略效应》,《国际观察》,2009年第2期。《试析中国参与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基本方式》,《国际论坛》,2009年第3期。《大国规避体系制衡之谜》,《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2期。《大视野 大战略:缩小断层带的新思维》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9月。《中国:先改变自己,再影响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2月10日。《东亚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观点的分歧及其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3期。 《东亚安全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出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韩非子的国家间政治思想》,《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2期。《大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项目。《2008年金融危机的国际政治影响》,研究报告,中联部。《东亚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3期。《安理会改革的形势、走向及我应对的策略》,研究报告,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文献回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当前台海形势及其未来走向》,中央文献音像出版社,2007年8月。《中国地区主义政策的战略效应》,《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5期。 《中国对美政策的战略效应》,《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1期。 《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对两种理论解释的质疑》,《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重视研究设计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基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1期。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骨干力量与流派分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学术批判不同于道义谴责》,《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年01期。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及其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6期。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37 评论

燕然铭石

呵呵,这么多问题,应该悬赏5000分:)1、跨国公司大大促进了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5、1989年,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191 评论

秀之美adahe

建议你看下汉斯出版社官网上的社会科学前沿等等这样的期刊吧

33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