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摘要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摘要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零售业发展表现为规模迅速提升、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但是,中国零售业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快速膨胀式扩张等问题。今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为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新型零售业态进一步发展等。关键词:对外开放特点问题发展趋势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到2003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达到37693亿元,比1991年增长5倍,年平均增长15%;到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在行业规模迅速提升的同时,中国零售业的业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的百货商店为主导的业态结构,发展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专业商店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开放,这也使得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我国,这直接影响着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治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使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看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表现为:零售业规模迅速提升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年均增长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15%;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23%;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部分商品的零售额增长十分迅猛,成为零售市场上的一些亮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通信器材类增长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家具类增长2%。从零售百强企业来看,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的平均规模快速增长。与2001年的相比,2002年百强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增长6%,商品零售额增长8%,零售增长速度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3%。2002年零售企业百强平均每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95元人民币,零售额为13亿元,比2001年分别高53亿元和1亿元。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对外开放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2003年零售企业百强中,以超级市场、专业商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为主的零售企业已占47%,其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比以百货店业态为主的零售企业的增速高4%。尽管受到新型零售业态的巨大冲击,百货商店并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了一个调整和转型期,并继续保持着中国零售市场的主要业态地位。百货店将原有的中低档商品和五金家电等商品会分流出去,专注做精品化、品牌化、高毛利、低周转的百货,体现百货公司的层次感、时尚感,引领时尚变化的潮流。百货零售企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在稳步增加,其发展的绝对速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2003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中,百货类企业仍占53%,百货商店仍然是中国零售业的重要力量。市场集中度提高对外开放以来,中国零售百强企业迅速成长,市场份额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2001年,零售百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06%,2002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达到93%。2003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实现销售额达8亿元,比2002年提高2%,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2002年排名前十位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占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8%,比2001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不仅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还将带来工业、商业、消费者三者关系的调整。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近年来,中国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除了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较快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推广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发展现代流通,大中型商场90%以上都建立了销售时点治理系统,50%以上大中型商场应用了条形码技术,一大批零售企业建立了治理信息系统,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治理水平,降低了流通费用。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零售企业应运而生。外资大举进入据统计,从1992年开始,截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世界前50名大型零售商大多数已在中国占领了一席之地,知名的零售业巨头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1998年,外资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为5%,2000年增长至3%左右。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平稳,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就要有创新精神,才能促使经济及个各领域向前进。

据报道,日前有媒体评论称,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大势,截至目前中国国企混改稳步推进,在重点领域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负责人近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表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正在转型与调整结构,而这个转型对内看,就是要不断扩大混合所有制的范围、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引导子公司层面改革的同时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2017年,国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民航、电信以及军工等领域开展混改试点,引入各类投资者40多家,资本超过900亿元人民币。希望中国的国企混改可以带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平稳,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就要有创新精神,才能促使经济及个各领域向前进。

高质量。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前景不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二、是我国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是国际创新驱动竞争更为激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走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新挑战倒逼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创新驱动型转换。四、是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高端制造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但国内企业的现有产品供给还不能很好满足需求结构的这一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品质服务需求等高端需求转向海外市场。扩展资料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四、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有序放宽市场准入,促进贸易平衡,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目前,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新阶段,社会制度的创新和社会秩序的确立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市场化利益主体和市场化行为日趋成熟,市场体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例如: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市场抑制,以及市场化主体行为的不理性都开始出现。因此,加速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步伐,利用明确而又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利益主体资源配置及效率的发挥,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消除新体制导致的经济不稳定性都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经济上,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的问题,成为21世纪突出的中国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弱势产业和落后经济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尤其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挑战,会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发展局面。市场经济以放为主的转型实践证明,中国未来的农业前途还在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走组织化的现代生产道路。在国有企业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方面,中国正在面临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艰难抉择。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政治框架的不协调,伴随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和政治的协调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使中国的学者能够思考比西方转型学者更多的问题。这个阶段的难题,也成为转型深化期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研究的主题。采纳哟谢谢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题目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苏新  29年前的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关系中国走向的这次会议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次会议,作出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新时期,造就了此后中国29年的繁荣发展。  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亿万民众所焕发出来的创造活力,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无不印证着“发展是硬道理”这句名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未来之路从此就一帆风顺。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的中国,也进入了资源消耗增长的爬坡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各阶层利益与价值的分化,使得我们日益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分配的矛盾等种种难题。  在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告别以经济指标衡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它不仅清晰指明了未来中国的历史走向,更主动回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变化。  以吸引外资为主要定位的天津开发区,最近将一个投资上亿美元的外资项目拒之门外,原因是这个纸制品加工项目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此前,上海松江工业区也曾以同样理由,将19亿元的投资项目挡在门外;江苏昆山工业区甚至在过去3年里,花5亿元人民币让污染企业外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亿万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这些不断闪现的镜头,印证着中国发展的坚定转型。虽然征途迢迢前路漫漫,但发展观念带动的发展模式之变已经开始。  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进而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对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来说,至关重要。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已经找到了科学发展之道。当占人类人口1/5的中国选择了科学发展,它决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还将影响世界的未来。(10月15日《人民日报》)

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心人物”是人民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的需求将会不断升级,由此决定,国内主导产业部门当然也需要随之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选题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什么发展阶段转向平稳发展的阶段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平稳,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就要有创新精神,才能促使经济及个各领域向前进。

高质量。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前景不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二、是我国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是国际创新驱动竞争更为激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走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新挑战倒逼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创新驱动型转换。四、是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高端制造品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但国内企业的现有产品供给还不能很好满足需求结构的这一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品质服务需求等高端需求转向海外市场。扩展资料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四、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有序放宽市场准入,促进贸易平衡,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摘要

我们是普通人,不懂国家大事,不知道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怎样的形势。

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符合6%至5%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二季度增长2%,三季度增长0%,四季度增长0%。应答时间:2020-12-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会员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零售业发展表现为规模迅速提升、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但是,中国零售业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快速膨胀式扩张等问题。今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为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新型零售业态进一步发展等。关键词:对外开放特点问题发展趋势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到2003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达到37693亿元,比1991年增长5倍,年平均增长15%;到200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在行业规模迅速提升的同时,中国零售业的业态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的百货商店为主导的业态结构,发展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商店、专业商店并存的多元化业态结构。自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零售业市场全面开放,这也使得外资零售企业大量进入我国,这直接影响着中国零售企业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治理方法和经营理念,使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看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表现为:零售业规模迅速提升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842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9777亿元,年均增长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增长1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693亿元,增长15%;餐饮业零售额6066亿元,增长123%;其他行业零售额2083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部分商品的零售额增长十分迅猛,成为零售市场上的一些亮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通信器材类增长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家具类增长2%。从零售百强企业来看,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的平均规模快速增长。与2001年的相比,2002年百强零售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增长6%,商品零售额增长8%,零售增长速度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3%。2002年零售企业百强平均每家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95元人民币,零售额为13亿元,比2001年分别高53亿元和1亿元。新旧业态并存发展对外开放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百货商店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2003年零售企业百强中,以超级市场、专业商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为主的零售企业已占47%,其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比以百货店业态为主的零售企业的增速高4%。尽管受到新型零售业态的巨大冲击,百货商店并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了一个调整和转型期,并继续保持着中国零售市场的主要业态地位。百货店将原有的中低档商品和五金家电等商品会分流出去,专注做精品化、品牌化、高毛利、低周转的百货,体现百货公司的层次感、时尚感,引领时尚变化的潮流。百货零售企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在稳步增加,其发展的绝对速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2003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中,百货类企业仍占53%,百货商店仍然是中国零售业的重要力量。市场集中度提高对外开放以来,中国零售百强企业迅速成长,市场份额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2001年,零售百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06%,2002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达到93%。2003年中国零售百强企业实现销售额达8亿元,比2002年提高2%,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2002年排名前十位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占零售企业百强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8%,比2001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不仅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还将带来工业、商业、消费者三者关系的调整。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近年来,中国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除了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零售业态发展较快外,更重要的是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推广先进流通经营与治理技术,发展现代流通,大中型商场90%以上都建立了销售时点治理系统,50%以上大中型商场应用了条形码技术,一大批零售企业建立了治理信息系统,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治理水平,降低了流通费用。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零售企业应运而生。外资大举进入据统计,从1992年开始,截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世界前50名大型零售商大多数已在中国占领了一席之地,知名的零售业巨头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1998年,外资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为5%,2000年增长至3%左右。

  • 索引序列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摘要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题目
  •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论文选题
  •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