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东西南北期刊2021

东西南北期刊2021

发布时间:

东西南北期刊2021

不管哪个方向,只要你有能力,又善良,走哪里都会很顺的

2021年是东西里还是南北东?这个的话我觉得话还是你自己决定的话,还是我觉得是东北风吧。

具体课题是什么呢?

拟剧理论下现象类选秀节目的自我呈现研究——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张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现如今的很多综艺节目,明星嘉宾的表演有很大一部分是其“后台表演”的“前台”呈现,嘉宾们在其中努力进行印象管理,成为一种新的媒介景观,本文借以拟剧理论,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选秀节目中明星嘉宾参与者“后台表演”和“前台呈现”的关系,具体了解选秀综艺节目的真实与表演,重新观察作为被消费的明星嘉宾的自身符号及“人设”符号是如何应用到综艺节目当中的,并思考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才能更长久地有利于节目、受众与嘉宾的多方发展,以此为女团成长类综艺节目的传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拟剧理论;自我呈现;印象管理;《乘风破浪的姐姐》 引言在新媒体时代下,无论打开哪个视频软件,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充斥着受众的眼球,在此环境下选秀综艺节目的出圈显得极为困难。《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一档主打30岁+女性成长类的选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因议题和姐姐们的舞台表现和个人形象频繁登上热搜,可以说是2020年现象级综艺。在2021年年初,该节目又推出了第二季,在当前众多“养成类”偶像选秀中脱颖而出,在收视率和反响度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在真人秀节目差异化竞争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利用媒体平台展示的综艺节目就好比欧文·戈夫曼“拟剧理论”中所称的“舞台”。从过去的非主流《超女》《快男》到现在的人设综艺,都在显示选秀节目通过对符合受众价值期待的符号呈现视听节目,以期达到控制观众心理、吸引用户参与的目的。1 国内选秀综艺节目的概述1选秀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高质量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主要文化产品之一。为使节目不出现同质化的问题,选秀节目也划分为好几种类型,早期的《快乐女声》《加油好男儿》,重点打造素人偶像;到前几年出现的《中国好声音》开始聚焦有舞蹈或演唱功底的选手;再到后来引进国外节目版权的《创造101》《青春有你》等,是以打造团体为主,参赛选手几乎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练习生,这些节目的出现填补了国内偶像市场的空白,通过选拔男团、女团来打造新一代的偶像。这些选秀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在播出期间,热度居高不下。目前,国内选拔男团、女团的选秀综艺节目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偶像团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类节目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2《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现状《乘风破浪的姐姐》是芒果TV的一档综艺,选取30位年龄在30岁以上的女艺人聚集在一个房子里,通过为期3个月的培训与练习,最后进行唱跳比拼,由现场观众投票选拔,最终突围者组成女团出道。该节目通过聚焦大龄女艺人,使在不同领域已经有所成绩的女艺人重新以练习生的身份来挑战唱跳,并通过团体公演来决定是否可以最终成团出道。这样的节目设置打破了人们对这些已经出道多年的女明星的固有印象,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除此之外,其也因为立意深刻并且是本土原创的选秀综艺而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2 戈夫曼拟剧理论与选秀综艺节目1自我呈现——理想化的表演1后台表演与前台呈现戈夫曼将社会生活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指个人扮演正式角色的社会场所或接触活动,他们在进行“舞台表演”。后台则是人们积蓄支持力量并为更正式场合的互动做好准备的地方。后台类似于剧院的后台或者摄制电影时镜头之外的活动。当安全地躲在场景之外时,人们才得以放松,并可以宣泄一下感情,充分表现自己的行为风格,这与他们在台前一直拘谨的行为完全不同。在属于比赛竞演环节的过程中,选手们的唱功和舞蹈,服装道具,整体的舞台展示最能够带来看点,带来受众对节目的点击量还有评论。在竞演的筹备过程中,选手之间的互动,选手们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以及选手们自己的准备阶段,在这个后台里,他们身上的符号包括他们的个性也会成为节目的看点,观众因为喜爱某个明星,便想要关注他除了舞台表现之外的东西,当然,受众在认为观看到选手背后的真实个性,也会对其有新的认识和标签。当嘉宾的“后台表演”与原有人设和受众期待重合度较高时,即“前台呈现”与“后台表演’”相似时,观众会认为嘉宾在前台上“本色出演”,如呈现选手在台上的高光时刻和台下的艰苦训练,符合受众对选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越努力越幸运”的期待。例如张含韵在沉寂了近十年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一首《Wonderful U》征服了很多人的耳朵。蓝盈莹微博里发的关于年度总结与她在节目里对团队的选择相契合,于是有了关于“蓝盈莹好胜心”“蓝盈莹拼命三郎”等热搜,“人设”已经把姐姐们“符号化”了。当“后台表演”与原有人设和受众期待存在差异时,综艺节目呈现出嘉宾台前台后的“反差萌”,如张雨绮身上的自信,李斯丹妮舞台上的飒爽女风与她们在台下却打打闹闹、互相调侃,与成熟姐姐身上的沉稳感觉带来一种“反差萌”,不符合受众原有的刻板印象,具有惊喜感和话题度,容易引发讨论,节目组也可以在社交平台引爆话题。同时, 嘉宾身上的“反差萌”可以拉近他们和观众的距离,通过嘉宾的“ 接地气”来打造节目的“亲和力”,带来综艺节目的“综艺感”。全方位展现嘉宾,塑造更立体的形象,在符合众期待的同时,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受众会继续观看和窥视行为,增强对节目的黏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好这种反差的度,容易导致节目过度娱乐化, 受众注意力“失焦”,偏离节目原有的设定,与节目想要传达的价值背道而驰。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经过包装的形象属于“理想化表演”,这是一种经过包装而塑造出来的个人形象,张雨绮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憨憨”表演等就是“理想化表演”成功的范例。2引发社交媒体多触点传播除了综艺节目的类型和节目自身的内容,受众会把节目对明星嘉宾的选择作为他们是否会是该档节目的忠实观众的评判条件。综艺节目组请到年轻用户喜欢的嘉宾,明星嘉宾自带流量,这样在节目的初期便会引来关注度。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用户会关注嘉宾的微博,以及关于他们的新闻。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一些嘉宾依靠他们自身的人设和前台、后台的表现,会使一些潜在受众“路转粉”。在鲍德里亚消费观里,只要可以引起注意力的都可以作为消费对象,受众可以对明星外表所携带的符号进行消费,同时,选手身上的角色定位、社交网络、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综艺节目中被消费的对象。对综艺节目来说,选择明星嘉宾并将其后台行为和真性情呈现给受众,可以给节目带来以下增益。节目播出前,节目组利用选手进行前期宣传,制造话题。选秀节目发布预告时会利用姐姐们的舞台表现来做出蒙太奇式的剪影照片,从而制造看点和悬念,引发受众的兴趣,也会提前放出选手们在为比赛准备的照片,接受采访的视频,截取具有选手个性特色的片段,而在节目播出之后,就明星嘉宾的舞台表现自然会引来受众的讨论,这其中不乏节目组为了节目热度,也会有意“制造”话题,所以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期间,微博热搜总是有很多关于姐姐们话题,黄晓明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唯一出现度最高的男明星,与姐姐们的交流,也为节目组带来一系列的话题度。 “媒体奇观”是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媒体奇观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具体表现一般为“盛大场面”“名人文化”“娱乐经济”等。媒体通过符合受众心理期待和刻板印象的人设符号,制播出具有话题流量的节目和热点事件,营造出了各类奇观化的图景,制造出各类明星和热点事件。2印象管理——自我形象管理人们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不同舞台上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情感和行动的期待,会不但地根据自己身处舞台以及交往对象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姐姐们通过前台的表演进行印象整饰,印象整饰即印象管理,它是指个人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现象与过程,也就是自我形象的管理。1综艺节目的嘉宾选择与角色设定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节目中姐姐们的表现,网友们更是发挥集体协作的智慧,将话题延伸至姐姐们的私生活中,深扒姐姐们的“黑历史”和私生活。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姐姐们个个都是出道10几年甚至30几年的圈内资深艺人,每位姐姐身上都沉淀着许多段精彩的经历,黄圣依的奥斯卡晕倒事件,伊能静早年的婚变八卦,张雨绮的打前夫等瓜都顺着节目的热议话题被一起牵出来。网友新瓜旧瓜一齐吃,使得一些姐姐辛苦塑造的完美人设受到了一些颠覆性的破坏。经过网友柯南式的深扒,我们会发现私底下的姐姐与我们通过媒体深度报道的看到的姐姐形象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转,是因为姐姐在节目中的呈现是通过“表演”来对自己进行形象整饰,姐姐们所呈现的只是她们想要观众看到的内容,而真正的姐姐是怎样的,她们并不会直接表现。人的表演区域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被观众看见的地方,因此人们前台与后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姐姐们在萤幕上呈现的状态与行为举止,就是前台的表演,私底下的生活则是姐姐们的后台,是姐姐们不希望被发现的部分。2印象管理中的个体人格表现 一面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的刻板印象,以及部分受众对于节目冲突性的期待;一面是“打破标签”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对于积极的女性形象的期待,这档综艺未播先火。姐姐们拒绝被定义,努力突破成长 的态度与节目主张的“天生青春”和“姐姐”们张扬的女性主义,形成了吸引受众关注、产生传播热点、扭转观众认知的力量,成为其热播的重要原因。因此,嘉宾的选择和表现对综艺节目的成功至关重要,综艺节目需要精心挑选出镜嘉宾,严格把关。3“剧班”表演所带来的受众心理满足就像一部电影的制作完成需要剧组人员一起创作努力,戈夫曼所提到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表演”中,需要一套“剧班”,来保证演出圆满完成。同样,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三十位姐姐组成了一个剧班,表演区域是舞台中央的唱跳表演和后台的精心准备,表演剧本是节目的赛制和流程,表演主体是选秀团员,剧班里强者相逢,集合的都是爆炸性的话题人物,《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核心话题离不开一个字“撕”。“综艺太后”宁静、“Battle至尊”张雨绮等等会发生舞台前和舞台后什么样的摩擦,能够让受众获得心理上对全新节目形态的满足。3 现象类选秀综艺节目对前后台界线的挑战与传播策略1“前台”与“后台”界线模糊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嘉宾除台上表演之外,在后台的表现,如姐姐们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真实情绪等,竞演的过程是即表演的前台,嘉宾需要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完成演出。而他们的准备工作则是在进行一种“后台表演”,但因为此时也有镜头,所以是在前台上展示自己的后台。相较于舞台,选手们的的社交账号也是另一个“前台”的展示,嘉宾在社交账号上发布综艺节目有关的内容,这是他们与节目的互动,在每一期播出前,不光是节目组,明星嘉宾都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出预告,这其中会有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本期看点,而在该期播出后,不少嘉宾还会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悟,引发二次传播,为节目增加热度。2后台成为观众窥私欲的场所《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选手多为出道的成熟艺人,不至于出现前者那般近乎重复的人物形象。嘉宾参加节目之前自身就有的知名度和参加节目之后所带来的话题度能够为节目引流,观众对于他们看好喜爱的的嘉宾有一定的好奇心,节目组满足受众对其舞台背后的窥探,也就将受众的注意力从明星本身转移到了节目上。3《乘风破浪的姐姐》的传播策略众多女团综艺节目定位于女性成长,《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是如此,从接到任务后进行训练的场地、集体居住的宿舍和在后台接受节目组采访,这些画面的都是通过一种真人秀与比赛竞技所结合的方式所呈现出来的,节目组所打造的姐姐们共同生活的特定环境,在大众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在这里凸显出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矛盾。此后的女团成长类综艺节目,可以采用舞台竞技的方式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选秀节目的,但此后更多的综艺选秀节目可以不再如之前一样以批量的工业化女团形象为参照,而是掺杂更多的人性情感与个人经验对照,形成女团形象的新认知,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三十位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鲜明个性,舞台隐喻关照到了大家的日常生活,观众在看她们无论是舞台前区还是后区的表演,便会产生共鸣。通过艺人全方位形象的呈现,受众会得到情感的反馈,并且会探讨社会对30岁女性的包容,4 结语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选秀综艺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的选秀综艺节目也在紧跟形势。首先,国内选秀综艺节目正在不断丰富选秀对象的选择,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其次,《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出现,显示出国内选秀综艺开始注重节目的精神内核,不断增加节目立意的深度,并且开始丰富节目内容,注重节目效果的专业性;最后,国内逐渐开始出现原创综艺,并增加节目的创新性。同时,国内选秀综艺节目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后台形象前台化位移,明星形象在经历了节目塑造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通过这档节目,在社交平台话题引爆效应,还有嘉宾姐姐们社交账号引流带来的粉丝经济,后台表演的前台呈现应如何应用才能更长久地有利于节目、受众与嘉宾的多方发展等。只有不断增加节目的创新性和内涵,才能为大众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六、参考文献[1]陈朝彦 拟剧理论视阈下《吐槽大会》中明星的自我呈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徐明明,徐昕从纪录片到真人秀——拟剧理论视角下《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第二季研究[J]电视研究,2017(09):63-[3]沈成菊真人秀节目中的拟剧特点分析——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例[J]科技传播,2014,6(22):228-[4]高涛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之“拟剧理论”浅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4(04):74-[5]陈雪 大众传播中的“后台表演”现象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6]朱燕丹拟剧理论视角下电视真人秀的特点及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5,23(04):68-[7]李文嘉,唐嘉蔚拟剧理论视阈下声乐演唱节目的建构与叙事创新——以《声入人心》为例[J]戏剧之家,2020(31):154-[8]栾轶玫,郭爽后台表演的前台呈现——拟剧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的嘉宾选择与角色设定[J]视听界,2020(04):34-[9]王文姝,林晓华拟剧理论视域下直播带货的表演解析[J]新闻论坛,2020,34(05):15-[10]栾轶玫,郭爽后台表演的前台呈现——拟剧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的嘉宾选择与角色设定[J]视听界,2020(04):34-[11]刘晔拟剧理论视域下明星“人设”特点及建构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7):217+[12]渠瑶台前幕后:拟剧理论视角下的“网红”现象[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7):45-[13]于江琦网络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创新及反思[J]视听,2021(01):34-[14]张丽阳议程设置理论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视听,2021(01):35-[15]郑艺晗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成功之道[J]东西南北,2020(08):82-[16]刘娜,梁潇媒介环境学视阈下Vlog的行为呈现与社会互动新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1):47-[17]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18]王长潇,刘瑞一网络视频分享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戈夫曼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的观察与思考[J]当代传播,2013(03):10-12+

东西南北杂志社2021年

商业化烹制爱情快餐“八分钟约会”,一个时尚的名字,以“1小时8个恋爱机会”的快餐式运作,被都市人奉为“最实惠”的约会方式。作为一种前卫与流行的象征,“八分钟约会”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约会方式,甚至颠覆了人们的爱情、婚姻理念。这种新兴的约会方式到底有何与众不同?它是社会包容度增强后人们观念变化的产物,还是商家在利益驱动下进行运作的结果?“八分钟约会”在中国的前景将会怎样? “八分钟约会”的前身是Speed Dating,也就是快速约会,最早来自犹太人的一个传统习惯——年轻的单身男女,定期在长辈的陪伴下见面,以避免族外通婚。1999年,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犹太教成员制定了游戏规则后,快速约会马上在全美各地风靡起来,一批专门策划快速约会的礼仪公司应运而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家叫作“八分钟约会”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口号是:“八次精彩的约会,一个美好的夜晚”。从2001年创办至今,八分钟约会公司已在全美30个城市举办了派对活动,共有超过2万人参加。电视、报纸、杂志纷纷对这一新型的约会方式进行报道。很快,“八分钟约会”就传到了加拿大、英国等地,成了风靡全球的都市约会新游戏,一部美国热门电视剧《欲望都市》更是生动呈现了它的神秘。2003年年底,一家名为“浓情巧克力”的俱乐部将“八分钟约会”引入中国,很快,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8分钟已经成了一个对单身男女来说具有魔幻色彩的时间单位。据“八分钟约会”在中国的组织者之一、《东西南北》杂志社项目部经理刘佳亮介绍,各地“八分钟约会”的具体形式大同小异:“八分钟约会”的每一个参加者都有机会与所有参加活动的异性进行交谈,交谈的时间被规定为8分钟。活动规定,每个参与者都通过编号的身份进行交流,不能询问对方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和住址,更不能无故纠缠对方。即便聊得投机,也要遵守8分钟的谈话时间,但可以将想结交的朋友的编号记下来,再通过活动的组织者去进一步联系。“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活动过程中对于这些规定的执行也不是特别严格,毕竟这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还需要人们逐渐去接受。”刘佳亮说。然而,为什么要将8分钟定为约会双方交谈的时间呢?刘佳亮说,美国人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陌生人初次见面,在30秒内大脑皮层就会对对方产生初步印象,而8分钟恰好是人与人初次交往时长度最佳的时间段,人们往往会在这段时间里将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现出来。一旦超过8分钟,这种能力就开始下降;而短于8分钟,双方又不会尽兴,因此8分钟的真正意义在于“最好的认识”。 相比于传统的婚介方式,“八分钟约会”以更简洁、高效、时髦、省钱和安全的特点被人们称作一顿美味的“爱情快餐”。首先,与传统的婚姻介绍所相比,“八分钟约会”的形式更加简单明了,省去了很多过程和工序,更适合现代青年男女的口味。其次,现代人注重效率,传统的约会方式动辄公园、电影院,从准备到结束至少需要半天时间,而“八分钟约会”则可以使参与者在一个晚上或者一个下午认识8个人甚至更多人。再次,“八分钟约会”对参与者的身份、素质都有一定要求,约会对象要受过高等教育,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不拘泥于传统婚介的相亲方式,还热衷于积极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另外,传统方式的约会经常会产生很多花费,而“八分钟约会”则简单多了,每一次活动的参加费用为50元到100元不等,而且可以与8个甚至更多人约会。最后,“八分钟约会”的活动模式是固定的,参与者可以放心地与陌生人聊天,不用担心别人图谋不轨。如果对某个人不感兴趣,那么只需要和他(她)敷衍8分钟即可,并不会被人纠缠,而且也有效避免了单独见面的危险。在一家网站工作的邵先生认为,“八分钟约会”这种形式挺好,能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交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然,至于能否在这短短的8分钟里产生真正的爱情,那就因人而异了,谁也无法否认有“一见钟情”的可能。王先生则表示,“八分钟约会”也就是个形式,和以前出现过的电视速配、快速交友实际上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罢了。迟先生则表示,一些都市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他们追求刺激、猎奇的心理已经越来越明显。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虽然很多人通过工作会和不同的人交往,但是私下的生活圈却很小,很难找到足够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八分钟约会”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应运而生的。而正在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高先生认为,“八分钟约会”完全是对传统婚姻、爱情理念的一种颠覆,“如果这个东西出现在10年以前,必定会遭来世人唾骂,可是如今社会的包容度强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的变化,所以对这种方式才能有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是实际上,‘八分钟约会’无非是情感庸俗化被放大的一种表现,短短的8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产生什么伟大的爱情,一见钟情也根本不需要8分钟。” 既然是“爱情快餐”,就一定会有它的商业价值。“说起‘八分钟约会’产生的根源,恐怕还是要从市场经济谈起,”高先生认为,“八分钟约会”产生无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为了追逐利益而有意挖掘出来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是潜在的,如果商家不挖掘的话,是显露不出来的,所以“八分钟约会”从一出生就带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市场经济中,商家为了追逐利益,必然会挖空心思来考虑社会的各种需求,‘八分钟约会’打出来的就是一张情感需求牌,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情感需求中寻觅商机的一种表现。”据高先生介绍,过去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美国前一段时间从各个州内划出一些面积很小的土地,卖给身在他乡的游子,据说价格非常高却还很有市场,这里商家打出来的就是人们怀念故土的情感牌。听说他们还定期地把那些买地的人接回国内旅游,参观他们所买下的那块土地,这里面都是受着商业利益的驱动。“很明显,‘八分钟约会’也是商家的一张牌,至于这张牌是否能成为‘王牌’,那就很难说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赵晓则把自由恋爱比作是经营专卖店,“开专卖店需要成本,这个成本对于他们来说是上天赐予——年轻的时候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等待。但是如果专卖店一直缺乏客户,手中的资本花得差不多了,考虑到时间成本,他们就可能转入其他方式,比如类似百货公司式的婚姻介绍所。而‘八分钟约会’则犹如是一家‘快餐店’,它的出现意味着相亲这样的事情已经由精雕细刻的手工制作时代进入了大工业化式的流水线生产。”

方位

东南西北期刊

GFG

这个期刊有东西南北 你可以在当地邮局进行订购。国内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12-93 或者拨打该杂志社的电话043188600080 88600697 发行部电话88600676

《教育观察》杂志属于假刊。杂志在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不到。——山东期刊采编中心

2005年,财经期刊发行量将达300万册,读者超过1500万,广告市场30亿元具体见

期刊东南西北

《东西南北》杂志是吉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文摘月刊,是全国创办最早的文摘杂志之一,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杂志”“全国十大畅销杂志”“最受读者喜爱的文摘杂志”等。  《东西南北》是一本与成熟读者共享的大众文摘。她“遍览天下世事 弹拨读者心灵”,她“浓缩当代历史 聚扰百年故事 推崇经典人物 舞动情爱旗帜 荟萃新锐资讯 引领持家生活”。 国内标准刊号:CN22-1086/Z 国外发行代号:SM938

听说是《东南西北》期刊的子期刊,到《东南西北》期刊咨询一下就清楚了。

《教育观察》杂志属于假刊。杂志在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不到。——山东期刊采编中心

期刊东西南北

《东西南北》杂志是吉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文摘月刊,是全国创办最早的文摘杂志之一,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杂志”“全国十大畅销杂志”“最受读者喜爱的文摘杂志”等。  《东西南北》是一本与成熟读者共享的大众文摘。她“遍览天下世事 弹拨读者心灵”,她“浓缩当代历史 聚扰百年故事 推崇经典人物 舞动情爱旗帜 荟萃新锐资讯 引领持家生活”。 国内标准刊号:CN22-1086/Z 国外发行代号:SM938

刊物主要栏目:每月要闻、本期专题、学术探讨、档案文化、浙江记忆、业务天地、东西南北。

  • 索引序列
  • 东西南北期刊2021
  • 东西南北杂志社2021年
  • 东南西北期刊
  • 期刊东南西北
  • 期刊东西南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