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第四纪论文溶洞

第四纪论文溶洞

发布时间:

第四纪论文溶洞

1、燕子洞(云南省建水县) 2、柞水洞(陕西省柞水县) 3、雪玉洞(重庆市丰都县)4、龙王洞(湖南张家界)5、芙蓉洞(重庆市武隆县)6、织金洞(贵州省毕节市)7、腾龙洞(湖北省利川市)8、梅山龙宫(湖南省新化县)9、水洞(辽宁省本溪市)10、瑶琳洞(浙江省桐庐市)

网上流传的很多,我觉得下面这个还是比较靠谱的!大家可以参考!1、天下第一古洞——京东大溶洞2、世界溶洞奇葩——张家界龙王洞3、梦幻仙境——瑶琳洞4、亚洲第一大旱洞——腾龙洞5、岩溶博物馆——织金洞6、湘中宝地——梅山龙宫7、天下第一奇观——燕子洞8、人间仙境——玉华古洞9、地下艺术宫殿——芙蓉洞10、天下第一奇观——燕子洞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见注解1)以后准平原(见注解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第三纪时(见注解3),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在贵州为北纬26°左右。

岩溶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岩溶面积占西南地区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岩溶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在西南岩溶地区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开展天然草原恢复和草场建设,发展草业和畜牧业,建设山清水秀富裕安康的大西南,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战略举措。被称为“生态癌症”的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形势严峻,石漠化土地面积总体上仍呈扩张趋势。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岩溶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

第四纪论文

人是有文化的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就众说纷纭了,有的说:“文化是复杂的现象,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也有人简括地说:“文化是人类由生活经验所获得的智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人类的文化活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而其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错综复杂,头绪纷乱了。简单地说起来,人类的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质文明、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种文化活动,性质不同,演进的方式也不一样。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学习,并不十分困难,欧洲不少国家的人民,会说几种话,也会用二、三种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变换,物质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异。其中最不易改变的,要算是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了,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也是人文地理学上最应着力的研究课题。世界可分为十一个文化区。 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凡是人类文化活动,表现在地面上的现象,都是它的研究题目,为了方便起见,人文地理学也可依照人类文化活动的分类,加以论述。本章的内容,先叙述人种的类别,次及语言的种类和分布,然后论宗教的派别和传播,最后讲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都以人类的本身为对象。 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举例来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中国有史时代的文化,与史前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史前有许多强盛的民族,早已灭亡,人类史上,也就没有独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学家公认人类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进,创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一切生物,除了蚂蚁和老鼠以外,都没有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人类却残酷成性,个人之间杀戮不够,还会结合亲族,进行械斗,甚至国族之间,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规模的战争。人类文化应该是相互提携,合作进展,为何会互相残杀呢?有位学者曾加以分析:人类是柔弱动物,从小要父母保护,成年后也无自卫力量,体力不够,指甲不硬,牙齿又受口小的限制,不会爬树,也不会飞,可是从经验中,他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结队,才有生存希望,人类对家族、乡团、国家有热烈的忠心,就是这个原因。可是集团防卫,还不保险,更要利用脑力,制造武器,因此养成残酷杀戮的本领,有了杀人的武器,个人可以放胆劫杀,集团可以横行天下。人类历史的演进,体力越来越弱,而杀人武器却愈来愈凶,人弱器利,互为因果。更加上种族、语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义和交通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不过有识之士和开明的人都相信,人类要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人们对人类来源的真正答案,只是100多年的事。因为化石提供了事实根据,化石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部分遗体或活动的痕迹。找到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用具的发展水平。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知道古人类的地理分布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在各种化石中,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一般动物的面颅比脑颅大得多;人类则相反,脑颅要比面颅大得多。原始人和现代人比较,差别可以说主要就集中在头骨上。如原始人的头盖骨比现代人厚得多。正因为研究人类的头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特点和体质发展水平,因而人类学工作者,对于寻找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特别重视。完整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就。100多年以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用人类化石为证据,来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数十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现人类化石,使人类科学家从而了解人类体质特征和文化发展。可是仍有不少疑问,如猿人变古人的过程如何?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又如何?目前的发现尚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作完满的解说,这需要更多发现的事实继续补充。 世界上常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并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是1865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得特尔人属于“古人”,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尼翁人属于“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认为人类的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1929年,中国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祖先40万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壳,无时不在变动。从山地侵蚀下来的泥土和砂砾,最后沉积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广大的岩层。大海上升为陆地,高山侵蚀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动植物,随时可被埋没在沉积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辨认地球各区域各时代生物演变的情形。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质史实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开始,才发现有生物遗迹,不过完全是下等动物和初级植物。下等动物最多的是三叶虫,珊瑚、海绵、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虫最主要的时期,体形高大,且有铠甲作为保护。新生代是近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大爬虫已一去不返,留下来的只有鳄鱼、龟、蛇和蜥蜴等,此时是哺乳类大为活跃的时代。 第四纪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因为这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明显地改变了动植物界。其次,第四纪有强大的冰川作用,并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作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能不断改进,所以说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大都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圆砾,初用打制法,后用磨制法。到了冰期终结时,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时期完全用磨制的方法来制造石器,多凿有孔眼及环形的石器,种类繁多,有大斧、石刀、石凿等。这时期的陶器已很发达,农业工具也已开始,并有了原始的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代的人类,究竟发源于何处?这是争议多年的问题。有的说是起源于亚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德鲁斯(RCAndrews)和地理学家泰勒(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然后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亚是人类牧养的家畜,如骆驼、犬、牛、羊、马等的起源地。既然适于高等动物的生存,依动植物为生的人类,也必发源于此。同时,中亚位置为各大洲之中,地势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00米以下,独亚洲大陆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洲相连。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完满的解释。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数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后人口增加,就向四周迁移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地球表面有许多海峡,阻断大陆间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90米,许多海峡就可变成陆桥,便利人类的交往。最著名的陆桥,包括沟通北美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沟通英国和欧洲的多佛海峡,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达达尼尔海峡和沟通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其他的还有沟通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沟通朝鲜和日本的对马海峡,沟通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巽他海峡,沟通新几内亚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峡以及沟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假如在第四纪,此类海峡在冰期后退,海平面降低而成为陆桥,使陆地相连,则有利于人类祖先的四方迁移。这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祖先经过陆桥向各方移动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的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型的发展,就分化出来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侵袭。长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种变成黑种人,他们头发鬈曲、覆盖头部,是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的体型比热带居民要粗壮,肤色也较热带的人为浅白。古代人类,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各个隔离的地理区域内,在体质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代代遗传,以致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种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从百度上找到的,不知道你看过没有。不管怎么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始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发现冰川沉积物,在鄱阳湖边发现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并在安徽黄山发现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该山后海发现具擦痕的漂砾。 [Blocked Ads] 在这些重要发现后,李四光先后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和“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等论文,以后又出版了专著《冰期之庐山》。他提出庐山冰川可分为3个冰期,最老的为“鄱阳冰期”,发生在早更新世,规模最大,鄱阳湖畔的绿色泥砾是重要证据。之后是“大姑冰期”,属中更新世早期,以大姑山一带赭色泥砾为代表。较新的是“庐山冰期”,属中更新世晚期,以庐山的橙色泥砾为代表,规模已大大缩小。建国以后,有学者又提出比“庐山冰期”更晚的“大理冰期”,属晚更新世,以云南大理苍山的冰碛物为代表。这样一来,第四纪就有了以上四大冰期,这四个冰期正好与20世纪初德国的彭克、布吕克纳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研究所提出的四大经典冰期一一对应。 李四光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学说,早期就有合作者和支持者,这其中既有李捷等一批中国地质学家,也有外国的地质同行,如奥地利的费斯孟、前苏联的纳里夫金以及美国的米勒等,中国有没有第四纪冰川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关注。 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开拓者施雅风等在80年代初对中国东部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提出过质疑。他们认为,庐山地区所谓的“冰斗”,不具备冰槛和冰斗底盘地形,而是山坡块体运动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U形谷”则是流水作用于向斜谷或由软弱地层控制而形成的宽谷:“泥砾”等乃是重力堆积、融冰泥流和古泥石流的堆积。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海拔低于3000米)第四纪时气温、雪线及冰川积累区面积比率(AAR)等指标都不具备发育冰川的条件。第四纪我国东部到底有没有冰川就成了悬案,目前,这场学术争论仍在继续。 但在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没有疑问。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在40年代初领导新疆石油地质调查时,就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划分了三个冰期,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上述冰碛系列今日考察时仍可找到,在整个学术界完全达成了共识。 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  中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关于第四纪的论文

e动

作为地球挽近发展阶段的第四纪的时间,虽然它的时间是最短的,但研究证明,其地质历史却是比较复杂的。第四纪地质历史,包括第四纪地形、第四纪堆积物以及其中所含的生物残骸的发育和形成历史,也包括第四纪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各种地质过程的发生和演化的历史。与前第四纪比较,第四纪各种地质过程的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与前第四纪地质历史比较,第四纪的地质历史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第四纪地质历史是第四纪一般自然环境变化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受着一般自然环境变化历史的控制。因此,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特点,也是第四纪总的自然环境的特点的一个方面,并且也是由第四纪总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所决定的。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如下:(一)地质历史记录保留得比较完整由于第四纪的时间很短,所以,发生于第四纪的各种地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第四纪地形、堆积物及其中所含的生物残骸、地质构造、岩浆岩等等各种地质现象及其有关自然现象的保留,都比较好;并且,这些现象大部分分布在地表或近地表部分,易于进行观察研究,从而有利于恢复第四纪的地质历史。此外,现时正在进行着的各种地质过程,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一种连续的过程,所以,可以直接对这些过程及其有关现象进行研究,并据以进行较确切地类比回溯第四纪地质历史。(二)气候变化显著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气候变化显著。始自新第三纪以来的气候变冷过程,在第四纪之初明显地加剧。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第四纪地形、海面变化、堆积物、土壤、生物群落以至人类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自上一世纪中叶以来,地质工作者一直把气候的显著变冷并导致地球表面广大地区出现冰川,作为一个主要标志,以划分上新世与更新世之间的界限。而这一界限,也就是新第三纪与第四纪之间的界限。图1-2中只画出了第四纪早期的气候变化。从图中可见,第三纪气候虽有变化,但却不如第四纪明显。研究证明,第四纪的温度变化的幅度是比较大的,而且有反复的温度降低和升高的过程。第四纪温度变化是全球范围的,但在不同纬带和地区内存在着差异。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带,两极和近赤道地区的变化幅度较小。第四纪的温度降低时期(冷期)与温度升高时期(暖期)之间的最大平均温度差计算为16—25℃。在冷期中,在较为潮湿的地区内,降雪量超过融雪量,降雪长年累积、部分地消融、压实,并转变成为冰川。地球上大规模出现冰川的时期,叫做冰期(glacial age)。冰川首先由两极地区和中纬乃至低纬带的高山顶部发生。伴随着气候的继续变冷,冰川的厚度不断增大,其分布范围也不断向周围扩大,这种过程叫做冰进。冰期中,冰川的最大规模达到覆盖地表面积的1/3。冰川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变冷。计算证明,冰期中冰川地区的平均温度,较现时低8—13℃。图1-2 中纬带第三纪和第四纪平均温度变化图(据Teichmuller)在暖期中,气候较现时平均温度高8—13℃。冰期中所累积的冰川,在暖期中大量消融。在冰川的边缘和末端,消融量最大。消融使冰川的厚度变小,并由其边缘和末端向冰川中心和发源地收缩。冰川的厚度持续减小以及冰川边缘和末端的持续退缩。这种由于冰川消融所引起的冰川厚度变薄以及冰川边缘和末端向着中心及源头退缩的过程,叫做冰退。冰退使陆地表面冰川的总面积和总体积逐渐缩小。而冰退过程持续进行的结果,则是导致陆地表面冰川在大范围内消失。两次冰川之间的温暖时期叫做间冰期(Interglacial Age)。包括现时在内的全新世冰川,占陆地表面面积的大致1/10。被认为,这是一种冰期与间冰期之间的过渡时期,叫做冰后期(postglacial Age)。冰后期的气候处于冰期与间冰期之间的过渡位置,比较地接近于间冰期。第四纪是一个冰期与间冰期互相交替的时期。为表示这一特点,在一些地质文献中,把第四纪叫做冰川纪。冰期和间冰期是第四纪气候的周期性大幅度变化的结果。在同一个冰期中,还可以分出一些较小的气候变化的周期,即分为几个气候变化幅度较小,时间较短的变冷和变暖的时期。这些时期引起小范围的较短时间的冰进和冰退,叫做冰阶(glacial stage或stadial)和间冰阶(Interglacial stage或Interstadial)。详细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分出由更小的气候变冷和变暖的周期性变化,形成规模更小的冰进和冰退。地球大部地区的研究认为,第四纪出现过四个比较明显的冰期和介于这些冰期之间的三个间冰期,以及一个冰后期。但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三)第四纪生物界根据在第四纪地层中所收集的第四纪生物残骸资料,已经得出了较为清晰的第四纪生物界的分布、分类和发展的轮廓。这些资料包括陆地和海洋生物残骸。由于第四纪的时间短,生物的发展,不如其它各地质纪那样显著,但却具有自己的特点。第四纪生物界的变化是由第四纪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而生态环境变化,又主要取决于气候和构造运动两个因素。第四纪气候反复变冷和变暖所引起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引起了海面的反复下降和升高;而海面变化又使从而发生反复的一定范围的海陆变迁,其中包括一些陆桥的出现和消失。与此同时,剧烈的第四纪构造运动以及伴生的岩浆活动,也剧烈地改变着陆地和海洋地形。所有这些自然变化,都影响着第四纪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第四纪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了第四纪生物界的迁徙、重新组合、形态变异,以及一些种属的灭绝和一些新种属的出现。由于生态环境变化随地区而不同,而且第四纪生物界各个门类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所以,第四纪生物界的变化,在各个地区和各个门类之间,都是不平衡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一种随纬度不同而具带性的现象。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带,较两极和赤道带更为明显;并且,陆地上的变化,较海洋中的变化更为明显。所以,第四纪生物界的变化,也是中纬度地带较高纬度地带和低纬度地带更为明显;陆地生物群的变化较海洋生物群的变化更为显著。第四纪海洋生物群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理分布和组合方面。除分布和组合的变化而外,还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形态变异,一些种属灭绝,出现了一些新的种属。在第四纪开放海和大洋中,海生生物群的变化很小;在一些内陆海或封闭海盆中,例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等,变化比较明显。第四纪海洋生物群的研究,主要是无脊椎动物和微体生物的研究。第四纪海洋无脊椎动物群的历史,是一种定居和迁移,并伴有某些种的绝灭和新生的历史。这一结论主要是根据北海和地中海等内海地区的研究推定的。地中海第四纪动物群与现时动物群基本上是类似的,具有某些遥远的北方喜冷动物的外来种属,说明了第四纪海洋动物的迁徙。第四纪陆地生物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第四纪陆地生物群虽然都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过程中发生迁移、重新组合、灭绝、新生和变异,但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等不同生物中的反映是有差异的。在一个地区内,由较暖时期至较冷时期或由较冷时期至较暖时期的动物群变化,一般是由于当气候变得不适宜于动物群生存时,其分布缓慢地持续地向着更为有利的居住地区迁移引起的。由于混居而引起了动物群的不同的分布变化。当冰川收缩和消失时,一个生活于冰盖附近的冰种—冰缘动物群的某些成员,向冰川的退却的方向迁移;而其它一些成员,却保留在原地,变成非冰川动物群的一部分。当冰川发生和扩大时,喜冷动物群发生并随着冰进而扩大其分布范围,从而使非冰川地区的动物群中,包含着冰川动物群遗留下来的外来种属。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交替过程中,动物群的这种混合过程,反复地进行了几次,以致一般顺序的冰期和间冷期的哺乳动物群中,都含有一些混合的成分。第四纪陆地植物群特点的形成,更多是由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反复往返地迁移,而不是由于植物本身的演化的原因。第四纪冰期中的冰川作用,中断了极地植物带的发展,而在间冰期中,植物带又再度恢复起来。在中纬度地带,冰期中的冰川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分散、孤立和多中心的。中纬度地带冰川地区的气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植物群在各个地区的变化颇大。冰期的一般趋势是中纬度地带的植物群向赤道方向迁移;间冰期的植物群重新由赤道向两极方向返回。在赤道附近地带,第四纪气候变化对植物群的影响较小。由于植物群的迁涉是缓慢和困难的,所以,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交替过程中,一些植物不能返回原地带,一部分为了适应新的气候环境,发生变异;另一部分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因而灭绝。一般来说,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群的适应能力较差,迁移缓慢,易于灭绝和变异,其化石对气候的反映比较灵敏;但哺乳动物,特别是陆地哺乳动物,大部分种属适应能力较强,迁移迅速,因而对于气候的反映不甚灵敏。所以,在某种场合下,虽然可以根据单一植物种属做出关于第四纪气候环境的推测,但对于哺乳动物却不能简单地这样做,必须研究整个哺乳动物群的特征,才能减少来自不同种属对气候反映的误差。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区系,都是如同现时一样地互相超复的。例如,在同一地点的单一地层中,可以出现混合的草原和苔原动物群,并且还可以含有林原动物。生物区系一般是连续的,但由于冰期的干扰,也可出现不连续。这也是第四纪生物界的一个特点。(四)第四纪沉积环境的基本特点大陆沉积环境 第四纪冰川的出现和消失,在大陆地区内,形成了三种沉积环境,即冰川环境、冰缘环境和非冰川环境。在每一环境中,都出现一些特定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的共生组合。(1)冰川环境 冰川环境是指第四纪冰期和冰后期的冰川地区的环境。在冰川环境内,出现一种以冰川作用为主的剥蚀和沉积作用系统,其中包括风力、机械风化、重力、冰川和冰水的剥蚀和堆积作用等等。在这种环境下的上述过程,形成了风积物、机械残积物、重力堆积物、冰川堆积物、以及冰水堆积物的共生组合。(2)冰缘环境 冰缘环境指第四纪冰川外围或冰川地区以外的寒冷环境。这种环境的地质作用包括冻融、机械风化、生物、冰水、湖沼、风、泥(石)流的剥蚀和堆积作用等等。由这些作用所形成的堆积物有冻土、机械残积物、泥(石)流堆积物、生物堆积物、湖沼堆积物、风积物等等。(3)非冰川环境 非冰川环境是指间冰期和冰后期内陆地区无冰川的广大地区的环境。在冰期,这种环境也可出现于冰期较温暖的低纬度地带。非冰川环境又可分为冷湿地区、干旱地区和湿热地区三种环境。冷湿地区 在这类地区内,在第四纪冰期曾发生过冰川作用;但在间冰期和冰后期内,伴随着气候转暖和冰川的消失以及冻土的融解过程,却再次恢复了类似于冰期以前的剥蚀和沉积环境。流水、湖沼、生物、化学风化等作用发育,它们在改造冰期形成堆积物的同时,形成了一种带有温暖潮湿气候特点的堆积物共生组合。其中包括冲积物、湖沼堆积物、生物堆积物(泥炭、腐植泥等)和化学残积物。此外,在这一时期,生物对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的剧烈作用,还形成了土壤层。这种非冰川环境第四纪堆积物的共生组合和土壤层,也可出现于第四纪冰期中的低纬度地带。在有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地区,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形成了冰期堆积物共生组合与间冰期堆积物(土壤)共生组合互相交替的顺序。干旱地区 在这类地区内,即使气候寒冷,也由于干燥而不能形成第四纪冰川。这种地区多位于大陆内部。干旱地区的许多湖泊的湖岸与湖底沉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湖泊地形和沉积物与冰川和冰水地形和沉积物之间的关系说明,湖泊涨缩时期,是与冰期和间冰期相对应的;这些地区湖涨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增大和蒸发量减小。这正是冰期气候在这些地区的表现特点。在冰期,由于气温降低和气温梯度增大,邻接地区冰盖的产生和扩大,以及冷气团和暖气团强度和接触频度增大从而导致降水量增大;由于温度的降低和暂时的零散的雪层的覆盖又可使蒸发量减小。其结果是使冰雪融解的水量增多,河流排水量增大,因而在一些封闭的湖泊,出现水面上涨,和一些无水的干旱盆地内集水形成湖泊的现象。降水量增大时期,叫做(多)雨期。由于降水量的增大,可引起洪流的增大和大量洪积物的产生,所以,多雨期又叫做洪积期(Pluvial Age)。降水量减少时期为间雨(干旱)期,由于干旱和洪积物的减少,又被叫做间洪积期(Interpluvial Age)。这样以来,在干旱地区就出现了雨期(洪积期和湖涨期)与冰期相对应,间雨期(干旱期、间洪积期和湖缩期)与间冰期和冰后期相对应的现象。非冰川环境干旱的沙漠地区,特别是沿我国北部、中亚、北非和南北美的沙漠边缘以及赤道附近,上述现象表现得最清楚。应当注意的是湖泊的变化,也可由其它一些原因引起,其中包括湖盆所在区地壳的上升和下降运动、断裂运动、火山活动以及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变化等等。因而在研究湖泊的变化时,需要将这些原因所引起的变化与气候原因所引起的变化加以区分。湿热地区 在赤道附近的湿热地区,第四纪气候变冷,只在局部的高山地区引起冰川的发生;在大部分地区,一般都是非冰川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不甚显著。湿热地区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表现为与冰期相当的多雨期和与间冰期相当的少雨期的交替。湿热地区的这种多雨期和少雨期的交替,除引起这里的流水和湖泊堆积物的变化外,在作为这类地区典型沉积物之一的残积红土剖面中,也清楚地反映出来。在多雨期内,发育着残积红土;在少雨期内,残积红土常常停止发展,或者发展的速度变得缓慢。海岸沉积环境 海岸地形、堆积物、生物残骸及其它方面的研究证明,第四纪的海面,曾经发生过反复的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引起海面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海水有冰川因素,也有非冰川因素。非冰川控制因素包括海岸和海底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海底堆积物的累积、海水温度变化、均衡调节运动等等。这些因素并非第四纪专有的,而第四纪海面变化的特殊的控制因素,就是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冰期中大量水以固态形式被封闭在陆地,陆地流向海中的水量减小,因而引起海面下降。相反,在间冰期中,由于降雪量减少,陆地冰被大量融解,冰融水返回海中,因而导致海水面上升。经计算,现时陆地冰川融解后,可使海面上升50m左右。在第四纪间冰期中,陆地基本上没有冰川。所以间冰期海面应较现时海面高50m上下。第四纪冰期中的冰川体积和面积都较现时大得多。在第四纪冰期中,计算海面下降幅度可达为80—150m。第四纪冰川控制的海面上升和下降的交替,在海滨地区产生了海滨及浅海堆积物和陆地堆积物互相交替的顺序。在冰期海面下降的过程中,海滨和浅海底部的一部分浮出海面,并沉积陆相堆积物,其中包括冰川及冰水堆积物、湖泊堆积物、冲积物、风积物、残积物等。在间冰期海面上升的过程中,冰期中沉积下来的陆地沉积物被海水淹没,并为新的海滨堆积物和浅海堆积物所覆盖。所以,在海滨地区内,冰期堆积物和间冰期堆积物顺序,表现为海退堆积物和海进堆积物的交替。海洋沉积环境 如果说大陆的第四纪地质事件记录,常常由于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而不完整或被破坏,那么,在深海和洋床中的一些地区内,这种记录却是连续的并且保留得相当完整。这些记录的研究证明,海洋沉积环境的变化,不像大陆环境那样剧烈,海水的沉积作用在颇大程度上是连续的。但是,在许多海洋地区,第四纪沉积作用受到大陆棚、大陆坡的浊流、崩塌、地滑、海底洋流、掘土动物的干扰和剥蚀,也会造成正常的海积物的沉积顺序不连续现象,沉积物的分布和类型也会变得较复杂。海洋沉积物包括陆源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有机沉积物和火山沉积物。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虽不能像大陆那样剧烈地改变海洋环境,但却影响着海洋的沉积环境。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海水的深度、温度和密度,并因而改变着海水的成分、咸度、海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从而也改变着沉积环境。在大陆的冰进期间一部分海水由海中抽出,以冰的形式封闭于大陆表面;冰退时,冰雪融化,水又可从大陆返回海中。在冰期,由于海水的温度降低、密度和咸度增大、化学沉积增多、喜冷生物沉积增多,在陆源沉积物中出现冰筏沉积物和冰棚沉积物的成分,一些浅海沉积物中含有大量冰水沉积物。在间冰期,由于海水增多、海面升高、深度增大、水温升高、海水密度和咸度减小、化学溶解度升高,其化学沉积会减少,一些冰期中的化学沉积甚至被溶解,喜暖生物沉积增多。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产生,在海洋沉积物中,则表现为冷期沉积物和暖期沉积物交替现象。(五)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特点第四纪堆积物的形成发展历史,是第四纪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受着整个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控制。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特点,是由上述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第四纪堆积物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第四纪堆积物普遍覆盖于大陆地表,在大多数场合下,都与下伏前第四纪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关系。在海洋与一些湖泊的底部,第四纪堆积物的沉积与前第四纪沉积物是连续的。第四纪堆积物的空间分布,与现代地形联系密切。在山岳、大陆坡等陡峭凹凸的地形中,第四纪堆积物的分布,在水平延展方向上,是零散的不连续的或斑块式的。在陆地平原、湖盆和海盆平原中,第四纪堆积物的延展是比较连续的。由于第四纪时间短暂,在大多数场合下,第四纪堆积物所经受的剥蚀破坏及构造变形比较轻微。第四纪堆积物的大部分,基本上没有构造变形,一般都保留着与地形密切联系的原始产状。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年代,都与地形有着密切联系。第四纪堆积物的厚度,与第四纪构造运动和地形起伏有联系。在正向运动发展的高凸地形中,第四纪堆积物的厚度小而不均匀,甚至缺乏;在负向运动发展的低凹地形中,第四纪堆积物的厚度较大,并且较为均一,其厚度可达数百乃至数千公尺(我国华北平原有些地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厚度就可达2—3000m),但在大多数场合下,其厚度在数公尺至数十公尺之间。第四纪堆积物由于形成的时间短,成岩作用未能充分进行,所以,绝大部分第四纪堆积物都是松散的。但在第四纪堆积物一词中,也包含着硬结的火山岩、胶结的角砾岩、化学岩等等坚硬的岩石。第四纪堆积物中所含生物残骸的石化程度较浅。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剧烈和频繁,所以,在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过程中,特别是在陆相堆积物的沉积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间断。这些间断表现为剥蚀面、构造不整合面,以及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变化和置换(如第四纪冰期堆积物与间冰期堆积物的互相交替等等)等。第四纪堆积物的形成过程,当前仍在进行。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复杂。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出现,使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大大复杂化,与第三纪的沉积环境比较,第四纪增加了冰川-冰缘环境。第四纪冰川-冰缘、干旱、湿热、海滨和海洋环境都分别有自己的地质作用组合,并产生一定第四纪堆积物的共生组合。所以,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方面也是变化显著、频繁而复杂的。(六)第四纪构造运动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另一个特点是构造运动活动剧烈,与以前各纪比较,第四纪的地球表面的山岳是相对高大的;并且大陆的一般高度,也较前第四纪时期大得多。大量研究资料证明,现代地形的基本轮廓主要是由新第三纪—第四纪时期的构造运动所决定的;第四纪构造运动在其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一些大的地形单位(如山系、平原)和一些次级的地形单位(如山间盆地之类)的发展与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新构造单位基本上是吻合的。第四纪构造运动,还伴有火山和地震活动。特别是在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以及一些大陆裂谷和海洋中脊裂谷带内,火山和地震活动极为频繁。由于第四纪构造运动控制着第四纪地形的形成和发展,所以也间接地控制着第四纪堆积物和生物区系。

第四纪科学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化中产生和发展的。18世纪以前,人们从各种生产实践中只是萌芽出一些朴素的第四纪科学思想;19世纪初,关于未固结堆积物成因的争论、冰期的建立、动植物群和人类化石等的研究促进了第四纪科学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四纪科学有了惊人的进展,如深海岩心研究,建立了反映气候变化的海洋模式;黄土研究建立了气候变化的大陆模式;测年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使高分辨率时间序列研究成为可能;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及计算机技术等的运用,使环境信息提取和分析水平进一步提高;地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之“三极”的研究,成果显著,亟有助于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解决(夏正楷,1997)。近40年来许多全球环境变化(GEC)国际研究计划及其他第四纪研究,如深海钻探计划(DSDP)、长期气候研究、制图与预测计划(CLIMA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等,发现并证实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三极”冰心、黄土等保存着许多第四纪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的直接证据,推动了第四纪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全球环境变化(GEC)研究及人地关系演变过程探讨奠定了科学基础。目前,全球环境变化(GEC)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并达成诸多共识,如古全球变化研究在认识气候的自然变率、工业化前的全球大气成分、全球温室气体的自然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陆地生态系统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过去气候系统的突发性变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了许多前所未知的事实,被国际社会公认是自然科学的重要进步。通过GEC研究,人们认识到:全球性问题的研究需要由区域研究来完成;区域性研究必须体现全球性问题;地球系统是一个由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文因素组成的完整的自调节系统,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明显地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地球环境,全球变化不能借助单一的因果模式来理解,地球动力系统具有临界阈值和突变特征,地球系统一些关键环境参数的变异已远超过50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异范围;了解大陆水系统(河、湖、湿地、河口、地下水和陆架海)在地球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重点要研究水、沉积物、碳和营养物(如氮、磷、硅)的通量、转换过程和变化;在从区域至全球的角度来评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时,应考虑全球环境变化对食物生产、存量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其适应性策略的有效性。当今GEC历史及其变化原因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时段上进行,其一为近2ka左右历史时期的变迁;另一为近150ka来的末次冰期过程。黄土是存在于陆地表层、既能反映全球变化又具有区域性特征的陆相沉积物。我国的第四纪科学因黄土研究而跻身世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列。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的“新风成说”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为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刘东生等通过对黄土-古土壤系列进行高分辨率采样,从各层的颜色、稳定碳同位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分析及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粒度组成特征等指标的分析测定,进行年代学、磁学参数、地层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考古学研究,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将第四纪以来的中国黄土-古土壤划分出13个气候旋回,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黄土研究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张景勇,2004)。黄土不仅记录着千万年来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亦与内陆干旱化、沙尘暴、古文明的变迁等诸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息息相关,对其的研究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思考与实践,如朱显谟的“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28字方略”、朱海之“黄河泥沙主要来自砂黄土地区”的研究结论为治理黄河提供了重要依据(刘东生,2003)。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将其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结合,与黄土高原结合,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为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如今青藏高原已成为国际地学界进行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地区(郑度等,2004)。

国际第四纪期刊

摘抄自百度百科: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知名国际性期刊有美国的《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和《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年鉴》和日本的《地球,行星和宇宙空间》等。

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都是重要期刊。

早在1909年,彭克(Penck)和布留克涅尔(Brǔckner)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的冰碛物,将第四纪划分为4次冰期与3次间冰期,这是将第四纪进一步划分的首次尝试。在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第二届会议(1932)上,人们提出以生物地层学为基础将第四纪划分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4个阶段。其中早、中更新世界线(Q2/Q1),其划分标准为早更新世动物群中更新世特有的属占多数,同时还有较少数新近纪残余种和少数现生种;而中更新世动物群则包括大量的更新世特有种,同时还有大量的现生种,可能还有极少数第三纪残余种。据此标准,早、中更新世界线一般置于78Ma左右。1973年,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威内尔雷姆(Wenner-Grem)推荐以古地磁布容(B)/松山(M)时的界线作为早、中更新世的分界,其时间也在78Ma左右,与生物地层学分界大体一致。中、晚更新世界线(Q3/Q2),晚更新世动物群包括大量现生种,只有少量更新世特有种,已不存在新近纪残余种。地层学界线大致在10Ma左右。1940年,国际第四纪联合会苏联分会,又进一步将此方案与阿尔卑斯山的冰期进行了对比(表1)。表1 阿尔卑斯冰期与第四纪生物地层学分期的对比(据夏正楷,1997)这两个方案至今仍为流行。我国第四纪划分主要采用前者,而以冰期作为第四纪划分的方案,未被广泛采用。西欧的第四纪地质学家,根据西北欧冰缘沉积特征及间冰期喜暖植物群与动物群的存在,加上同位素及古地磁测年,建立了一个第四纪分期模式,该模式目前通用于西北欧(表2)。表2 西北欧地区第四纪分期表(据林景星,1984)近年来,随着黄土、冰心和深海氧同位素测年研究工作的深入,对第四纪更新世的内分开展了进一步的对比研究。里奇蒙(Richmond)认为,以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和第6阶段的分界线及巴哈马、新几内亚最后一次高海面时间作为中、晚更新世的界线,时间大致在15~13Ma;晚更新世下界放在末次间冰期之始,时间大致在14~13Ma,它与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下界一致,也和黄土剖面S1古土壤层相一致。由于黄土-古土壤序列时间标尺具有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氧同位素阶段古气候冷暖旋回变化的可对比性,已成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基石之一。我国黄土高原巨厚的风成黄土堆积,自上而下可数出33层古土壤(S0—S32)和33层黄土(L1—L33)相互成层。L2—L15为中更新世离石黄土,S15—L33为早更新世午城黄土,其下为新近纪黏土。NWRutter(1992)也曾明确指出中国黄土的地层结构、磁化率曲线及粒度曲线表明:中国黄土所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历史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地球轨道变化可能是黄土-古土壤反复叠置的驱动机制,这为黄土剖面的轨道调阶时间标尺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刘东生等(2000)、丁仲礼等(1994)、刘嘉麒等(2000),根据黄土地层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均存在明显的米兰科维奇轨道周期的事实,以宝鸡黄土-古土壤序列剖面为代表,分别就黄土-古土壤序列及粒度曲线与国际公认的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进行了对比,开展了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的对比,得到60Ma以来与深海(DSDP607孔、DSDP677孔)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s,MIS)相互对应的年龄标尺(见图1)。目前,国际地层表第四纪通常采用二分即更新世和全新世。但更新世又分Calabrian期、Sicilian期和Tyrrhenian期,实际上也是三分。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多采取三分的方案:1 早更新世(泥河湾期)(Qp1)/中更新世(周口店期)(Qp2)界线早更新世(Qp1)/中更新世(Qp2)界线通常划在布容正向期/松山反向期(B/M)转换界线上,时间为78Ma,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的19/20阶,黄土剖面的L8层中或S7底界,也恰为周口店组的底界和泥河湾剖面中小渡口组的顶界。从早更新世(Qp1)/中更新世(Qp2)界线到第四系底界(Qp/N2界线)属于早更新世(Qp1),这段地质历史很长(60~78Ma),如何进一步划分,目前研究得尚少。有人建议,以古地磁贾拉米洛(Jaramillo)亚时(时限为97Ma)和奥尔都维(Oldo-vai)亚时(时限为87Ma)为界,划出早早更新世( )、中早更新世( )和晚早更新世( )。2 中更新世(周口店期)(Qp2)/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Qp3)界线中更新世(Qp2)/晚更新世(Qp3)界线,近年来研究成果比较一致地划在末次间冰期起始的时间即128Ma,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阶5e的起始时间,从这时起发生了第四纪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海侵;中国黄土地层中为S1/L2的界线,也为周口店组的顶界和萨拉乌苏组的底界。3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Qp3)/全新世(Qh)界线多年来,人们一直把10000a以来这段地质历史称作全新世。从这个时期开始,自然界和生物界趋于现代化,气候也从冰后期开始转暖,结束了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突冷事件。根据新近发表的资料,这个事件结束于约11050a前,而WDansgaard等测定为10700a前,AHubbard根据在苏格兰的研究结果,新仙女木事件为约12900~11000a前,SBondevik等对挪威西海岸海相沉积研究给出新仙女木事件介于约12300~11000a前。全新世从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开始,其年龄约为11000a。CEmiliani根据深海岩心中有孔虫介壳氧同位素O18/O16值建立的同位素期,将第1期定为全新世。我国以黄土堆积比较普遍且稳定、到处可见的全新世古土壤(S0)与晚更新世马兰黄土(L1)为界,也恰为萨拉乌苏组的顶界,其时限一般为11000a。江苏建湖庆丰湖相沉积剖面给出全新世底界14C年龄为10085a(未做日历年龄校正)。综上考虑,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认为晚更新世(Qp3)/全新世(Qh)界线定在11000a较为合适。

第四纪研究新理论与技术,第四纪沉积与地层、第四纪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第四纪资源(金属、非金属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环境工程与应用第四纪,第四纪动植物演化与新发现,全球变化与人类环境相关性,天文周期与气候演化,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与地质事件(包括灾害性事件)与国土整治,国内外有关第四纪研究新趋势等。《第四纪研究》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有多种著名国际检索系统检索本刊,国内有关检索机构均收录本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等。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底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中,《第四纪研究》的总被引频次为2224,排名第4,影响因子为780,在地球科学学科排名第7;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CSCD)(2008版),《第四纪研究》的总被引频次为1530,影响因子为524。

第四纪黄土期刊

一、名词解释第四纪地层,地层的划分,地层的对比,天然剖面,标准剖面,标志层,泥河湾组,周口店组,萨拉乌苏组,元谋组,网纹红土,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西域砾石层,雨花台砾石层,卡拉布里阶二、填空题元谋组为发育在______中的一套______相沉积地层,时代为______。在黄土高原更新世黄土地层可划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泥河湾组为发育在______中的一套______相沉积地层,时代为______。国际上著名的下更新统及其下限的标准剖面是意大利的______剖面。在利用地貌学的方法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时,地貌相对先后次序确定的方法是根据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关系。萨拉乌苏组的年代______。午城黄土包括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第______层古土壤到第______层古土壤层,其底界年龄为______,而顶界年龄为______。离石黄土-古土壤系列包括从第______层黄土层到第______层古土壤层,时代为______。三、简述题和论述题简述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在野外如何进行天然剖面的岩层划分?简述第四纪地层的层序拟定的方法。何谓第四纪标准剖面?举例说明,并论述标准剖面的意义。简述中国第四纪地层发育的基本特征。简述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地层。简述中国华南-华东区第四纪洞穴堆积地层。简述中国西南区第四纪河湖相地层。简述中国青藏高原区第四纪冰碛地层。简述华北地区的第四纪生物地层。简述黄土高原分区的第四纪黄土地层划分。论述气候地层学划分第四纪地层的原理。人类物质遗存在第四纪地层研究和划分中有何价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述之。古土壤在黄土地层划分中有何意义?

我国早期黄土地层的划分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对黄土地层的研究和划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在我国各个第四纪地质时期的黄土地层中,陆续发现的化石产地约有132处,共有古脊椎动物56属,95种。在中国黄土各个时期的地层,存在一些具有价值的特有种,如早更新世黄土地层中的特有种是:欧米加鼢鼠、中间原鼢鼠和绍氏副仓鼠等;中更新世黄土地层中具有时代价值特征的种以鼠平 鼢鼠、赵氏鼢鼠、小鼢鼠、复齿拟鼠免、肿骨大角鹿、葛氏斑鹿等为代表;晚更新世黄土地层中具有代表性的种有东北鼢鼠、方氏鼢鼠、阿曼鼢鼠、达乌尔黄鼠、拟布氏田鼠和安氏鸵鸟等。在已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中,不论对分布区域,含化石的个体数量,以及种属多少加以分析,均以啮齿类与食草类动物为主。其中啮齿类和食草类占6%,食肉类仅占4%,且多以狼、狐、獾、豺等小动物为主,大型食肉类动物不多。中国黄土区第四纪脊椎动物,从总体上看,还是在干旱草原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中生存和演化的。第四纪早期即早更新世时期,是继承了第三纪温暖湿润的森林生态环境,直到中、晚更新世才逐渐向干旱草原环境演化,这种生态环境特征基本延续到现代。这种古环境的变化趋势,不仅与化石组合变化特征相吻合,同时也与黄土区的形成环境一致。中国黄土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现生动物区划相当,说明中国黄土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动物系统分布的地质地理区域。

第四纪地质 一、学科概况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大约近300万年以来地球表层地质和环境发展演变历史,预测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气候、海面等自然环境的发展趋势,促进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最优化利用和管理布局的科学。 二、 学科研究范围 1. 全球变化与第四纪地质 主要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全球和区域环境内耦合演化的规律和机理,探讨现代自然环境过程、形成演化和发展趋势,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开展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黄土-古土壤与全球变化,寒区旱区环境演化与生态环境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亚洲陆-海-气耦合演化过程和机制,及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 2. 地貌与新构造 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演变历史及其与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规律。开展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貌过程和大江大河形成发育等特色研究,以及西部新构造活动的期次、特征、幅度和成因机制、地震预报和灾害地貌等方面的研究。 3. 第四纪生物、地层与环境 研究中国西部晚新生代地层学和晚新生代古植物学,分析中国西部新生代以来生物化石可提供的气候变化证据,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反应。从高分辨率沉积物记录研究区域沉积-气候-构造(高原隆升)演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西部新生代和第四纪的标准地层剖面和生物演化序列,为寒区旱区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环境利用提供基础。 4. 第四纪冰期与环境 冰期降临和人类诞生是地球进入第四纪的标志性重大事件。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是第四纪冰期中地球中低纬度冰川大范围频繁活动的重要舞台,对全球和区域气候与水资源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运用遥感、GIS等先进技术和新的测年手段开展第四纪冰川发育的范围、时代、模式及其古气候环境演变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5. 现代环境与陆地表层过程 研究主要陆地生态环境系统变化的过程机制,自然过程与人文因素,历史变化与现代过程之间的关系,更合理地解释过去陆地生态环境变化和机制,为预测和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和整治的科学依据。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四纪地质学及其相关环境科学工作的专门人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第四纪地质学和环境学的理论与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够从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部门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应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人类环境演变与对策 新构造与灾害 3.新生代生物、地层与环境变化 第四纪冰期与环境 新生代沉积环境 现代环境与陆地表层过程 国内比较权威的专家: 韩家懋 第四纪地质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汉景泰 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环境气候效应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嘉麒 火山地质学与第四纪环境学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丁仲礼 环境地质与全球变化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顾兆炎 同位素和宇宙成因核素环境地球化学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正堂 第四纪地质学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东生 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卢演俦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地球环境研究所 吴乃琴 生态环境演化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吕厚远 生态环境演化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继敏 环境地质与全球变化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谭明 第四纪地质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安芷生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地球环境研究所 周卫建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地球环境研究所 张小曳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地球环境研究所 肖举乐 湖泊地质与环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杨小平 干旱区环境与沙漠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将“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发扬光大 ——二谈继承与弘扬两个奥运的宝贵遗产 随着残奥会完美落幕,北京奥运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国人民认真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以极大的热情和周密的组织工作,向全世界奉献了两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我们秉持的“绿 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为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也必将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举办两个奥运会,北京让全世界尽情享受体育的魅力和欢乐;借助两个奥运会,我们也让世界领略了中国:以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理念指导行动。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既秉承了奥运会所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又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文化,体现了一个文明古国面向未来的态度和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它使古老而现代的中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指导下,七年间,北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保护成就显著,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七年间,我们建起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国家体育场“鸟巢”,建起采用国际首创空间多面体结构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建筑节能、地热、太阳能等一系列新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七年间,公众人文精神普遍提高,奥林匹克教育在4亿多青少年中间广泛进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面开展。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它不仅引导我们成功举办了两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而且必将持续推动着中国的文明和进步。“科技奥运”可以显著提升科技在城市建设、节能环保、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绿色奥运”让城市各项环保指标及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人文奥运”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既是中国为两个奥运会提出的,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孜孜追求;两个奥运会让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更高的自觉,这对我们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两个奥运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我们要十分珍视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在实际工作中处处体现绿色、科技和人文理念:更好地爱护生存的家园,不因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更加积极地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让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我们一定要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以更高的要求推动环保、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沿着更好更快的道路不断前进。(光明日报评论员)

  • 索引序列
  • 第四纪论文溶洞
  • 第四纪论文
  • 关于第四纪的论文
  • 国际第四纪期刊
  • 第四纪黄土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