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科研成果1、2003年,宁夏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古典文学课程的现代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2、2006年,宁夏大学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2008年,宁夏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4、2008年,宁夏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回族民间艺术为考察对象。5、2010年,宁夏社科规划艺术类项目:花儿的合唱应用与产业开发研究。获奖情况2003年教学优秀奖。2004年实习优秀指导教师。2005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06年教学优秀奖。2006年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006年教学质量奖。2006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特别奖。2008年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自治区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教学质量奖。2009年度年终考核优秀。出版著作2008年2月,《宁夏通志·社会科学卷》,方志出版社。学术论文2002年2月在刊物《回族研究》上发表论文《古代回回散文成就的结晶》。2002年6月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论中国古典文学情感教育的人文意义》。2003年2月在刊物《回族研究》上发表论文《回族教育“两难选择”的当代抉择》。2003年2月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2003年4月在《固原师专学报》上发表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古典文学审美教育》。2004年3月在刊物《宁夏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欢喜冤家〉贞操观的现代解读》。2008年6月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 《〈醉醒石〉研究综述》。2009年1月在《江西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论强化民主党派参政党意识的内涵与路径》。2009年6月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红楼梦>神话结构及其隐喻意义探析》。2012年1月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明清拟话本中的贞节烈女形象类型探析》。

发cn刊号的发表在期刊网、知网、万方、龙源都是可以的。发表流程的话如果你是个人投稿的话,需要时间比较长,而且对论文的要求质量比较高,不容易通过审核。如果找一些中介来代办的话,一般中介都会有编辑帮你修改论文,这种的话就是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时间要求来计算费用的。一般的都是按照2500到3000字符,费用一般也不贵。论文发表和收录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你有需求的话,要计划好时间,不同类型的评审时间不同。望采纳。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要求

发cn刊号的发表在期刊网、知网、万方、龙源都是可以的。发表流程的话如果你是个人投稿的话,需要时间比较长,而且对论文的要求质量比较高,不容易通过审核。如果找一些中介来代办的话,一般中介都会有编辑帮你修改论文,这种的话就是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时间要求来计算费用的。一般的都是按照2500到3000字符,费用一般也不贵。论文发表和收录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你有需求的话,要计划好时间,不同类型的评审时间不同。望采纳。

①、看期刊是否正规合法:大家无论选择哪本期刊,都要首先确认自己要投稿的期刊是否正规合法,建议大家亲自去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看一下,你所选择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否被收录了!②、看期刊级别是否合适:对评职称的人来说,期刊级别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期刊级别的高低限制着你评职称的等级,如果评初、中级职称,省级期刊就可以;如果是评高级职称,则必须是国家级期刊!在期刊级别这点上,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单位的要求,有些单位会要求核心级的期刊,那么大家在选择发表论文的期刊时就要注意了!③、看期刊收稿方向是否符合:每本期刊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自己的侧重点,选择一本符合你论文发表方向的期刊,能够确保文章快速通过审核,也更能证明你论文的学术价值④、看刊期是否来得及:评职称也好,大学生发表论文也好,都是有时间要求的,所以大家必须看下你所选择的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否能够及时见刊!

职称论文是评职称的重要材料,一定要按照要求来准备,否则很容易会出现评职称不过的情况。职称论文发表一般有这几点要求。正规期刊发表。发表论文之前,需要先对发表的刊物进行了解,刊物无正规刊号,也就是说刊物是非法期刊,在非法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无效。提前准备论文。一般刊物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以往有不少人没有提前准备论文,论文发表晚了,错过了规定的论文提交时间,最后造成论文用不上而无效,自己也只能够延后申报职称。第一作者。无论是评中级职称还是高级职称,都必须是第一作者,否则论文材料将无效。所以,准备评职称一定要认真准备论文。这几点要求是评职称的基本要求,准备评职称的话要注意最好提前的时间来准备

1.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作者1.作者署名的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 2.××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100011)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 事项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在前名在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例如: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1.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关键词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正文1.正文规范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 不超过五级。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致谢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

《回族研究》编辑部主要从事《回族研究》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该刊创刊于1991年2月(季刊),是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全方位研究回族的综合性刊物,集知识性、学术性与资料性于一体。设有回族历史、回族文化教育、回族经济与社会、回族哲学、回族人物、回族伊斯兰教、文明对话、域外伊斯兰文明、回族知识等栏目。《回族研究》是广大回族和一切关心回族问题的研究者交流思想与成果的园地,是回族人民学习和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掌握当前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动态的便捷渠道,是党政部门、各界人士及其他各民族群众获得有关回族方面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窗口。 《回族研究》系中国民族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多家数据库认定为来源期刊;在宁夏四次期刊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具有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新智库》,原名《思想财富》,创刊于2001年。多年来,该报在传播社会科学文明、传递前沿科研信息、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2008年,院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图强,乘势前进,与中国、与读者一起经历了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的肆虐和金融海啸的冲击,也一起见证了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神七载人航天的壮举,并通过一篇篇饱蘸墨香的文章书写了历史与现实,记载了震撼与温暖、感动与惊叹。2009年,院报更名为《新智库》。新,意味着新思想,新理念,代表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智库,意味着智囊团、思想、学识、水平。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加速科研转型、努力将社科院打造成新时期的智囊团、思想库的政策精神,服务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宣传,是《新智库》的新理念;“党报职能,本土风格,学术特色”是《新智库》的新定位;“内容为主,策划致胜,当好喉舌,服务读者”是《新智库》的新诉求;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前沿信息,传播社科文明,是《新智库》的新宗旨;“突出报眼、图文并茂、增加容量、调整版块”是《新智库》的新设计。

<浅论回族道德的发展历程> 梁向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社会转型与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念之嬗变>骆桂花杨桂萍,女,回族,1967年生于宁夏吴忠市,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伊斯兰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4年硕士毕业后任教,先后讲授《伊斯兰教》、《当代世界宗教和中国宗教概况》、《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况》、《新兴宗教》、《宗教政策与法规》、《宗教经典选读》(伊斯兰教部分)、《宗教伦理学》(伊斯兰教部分)等专业课程,同时参与宗教学研究生专业课《五大宗教专题研究》和《中国民族宗教专题研究》伊斯兰教部分的教学。1999年师从牟钟鉴先生攻读中国思想史,200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99级学生讲授《伊斯兰教历史与文化》、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察系00级学生讲授《宗教与民族关系》(合授)课程。学术研究方面,先后参与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当代中国宗教现状研究”,北京大学沙宗平博士主持),中央民族大学2·11重点课题(“宗教与民族关系研究:伊斯兰教与回族关系研究”,牟钟鉴先生、何其敏教授主持),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现状试调查”(2004年),以及国家宗教局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共同主持的经学院教材建设《世界伊斯兰教》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回族研究》、《甘肃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阿拉伯世界》、《中国民族报》、《民族与宗教》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担任《民族·哲学与宗教》(2000年)副主编。主持编写的教材《当代世界宗教和中国宗教》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2002年)。博士论文《马德新思想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中国伊斯兰思想史空白”的、“具有一定创新价值”的论文。主要学术论文及文章:成果名称作品形式出版社(刊物)名称时间字数/千字书(刊)号从明清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看回族哲学思想论文 回族研究95年第1期1995年10ISSN1002-0586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论文 回族研究99年第4期 1999年8、5ISSN1002-0586明清时期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与回族哲学思想论文 荣获“中央民族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青年教师优秀论文奖”2001年45今日大厂回族经济与伊斯兰教的良性互动关系论文 回族研究2001年第2期2001年6ISSN1002-0586中国伊斯兰教的儒化问题论文 日本歧阜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纪要》2002年2、5 ISSN1347-1929关于马德新研究的几个问题 论文 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2002年10ISSN1002-0586 天道与人道——马德新对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教的比较研究论文 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2002年14ISSN1002-0586伊斯兰教的精神论文 中国民族报2003年3月28日第3版2003年3月3、5马德新的大化思想论文 回族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 11 ISSN1002-0586探索回族与伊斯兰教的理性发展道路论文 《民族与宗教》2003年刊2003年 7 进一步开拓民族学和宗教学研究——访民族学专家宋蜀华先生文章 《民族与宗教》2003年刊2003年10 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会议名称地点时间提交或宣读论文题目回族学研讨会昆明1998年8月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日本岐阜大学宗教研讨会日本岐阜县2000年10月中国伊斯兰教的儒化问题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南京2002、8、8-12回族学者对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教的比较研究回族学研讨会三亚2002、10、10-15关于回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回族研究期刊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文化学(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传播学(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学(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社会科学(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学报(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回族研究》编辑部主要从事《回族研究》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该刊创刊于1991年2月(季刊),是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全方位研究回族的综合性刊物,集知识性、学术性与资料性于一体。设有回族历史、回族文化教育、回族经济与社会、回族哲学、回族人物、回族伊斯兰教、文明对话、域外伊斯兰文明、回族知识等栏目。《回族研究》是广大回族和一切关心回族问题的研究者交流思想与成果的园地,是回族人民学习和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掌握当前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动态的便捷渠道,是党政部门、各界人士及其他各民族群众获得有关回族方面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窗口。 《回族研究》系中国民族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前已被多家数据库认定为来源期刊;在宁夏四次期刊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具有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新智库》,原名《思想财富》,创刊于2001年。多年来,该报在传播社会科学文明、传递前沿科研信息、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2008年,院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图强,乘势前进,与中国、与读者一起经历了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的肆虐和金融海啸的冲击,也一起见证了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神七载人航天的壮举,并通过一篇篇饱蘸墨香的文章书写了历史与现实,记载了震撼与温暖、感动与惊叹。2009年,院报更名为《新智库》。新,意味着新思想,新理念,代表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智库,意味着智囊团、思想、学识、水平。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加速科研转型、努力将社科院打造成新时期的智囊团、思想库的政策精神,服务于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宣传,是《新智库》的新理念;“党报职能,本土风格,学术特色”是《新智库》的新定位;“内容为主,策划致胜,当好喉舌,服务读者”是《新智库》的新诉求;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前沿信息,传播社科文明,是《新智库》的新宗旨;“突出报眼、图文并茂、增加容量、调整版块”是《新智库》的新设计。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格式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文化学(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传播学(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学(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社会科学(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学报(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2005-2011) 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前景西北大学博士论文 2005-04-以儒诠经活动及其对当代文明对话的启示意义 《回族研究》 2005年4期和谐社会中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 《中国穆斯林》 2005-07-全球化背景下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0-“以儒诠经”活动及其对当代文明对话的启示意义 《回族研究》 2005-11-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3期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和平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5-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05-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和平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5期论回族对国家的新贡献 《回族研究》 2006-11-伊斯兰文明的伦理资源对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多维视野下的回族民族特点分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伊斯兰文明的伦理资源对解决当代全球性问题的意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期回族的爱国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回族研究》 2008-02-清真文化 《世界宗教文化》 2008-12-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世界宗教研究》 2009年3期当今中国同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 《西亚非洲》2009年4期当今中国同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 《西亚非洲》 2009-04-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9年5期伊斯兰文化研究现状、挑战和前景——《伊斯兰文化丛书》总序 《回族研究》 2009-05-“圣训”与伊斯兰教的婚姻家庭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9-09-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生态环境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世界宗教研究》 2009-09-从“圣训”看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圣训”与伊斯兰教的和平理念 《回族研究》 2009-11-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新趋势 《西亚非洲》 2009年12期当代伊斯兰文明的新趋势 《西亚非洲》 2009-12-伊斯兰教“孝”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宗教》 2010-02-从怛逻斯战役看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文明交往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15

  • 索引序列
  •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发表要求
  •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
  • 回族研究期刊
  • 回族研究期刊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