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投稿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投稿

发布时间: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

这个要看你怎么发展了,如果是在第三方社会监测机构的话你只是做技术。以后的发展就比较局限,也就是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这一块,但是做综合的话可能就好一些,但是也比较繁杂,事情琐碎,但是以后的发展会更好。如果进事业单位的话就不好说了,看关系,看机遇了!现在是社会监测机构刚刚起步的时候,进这些监测企业的话发展可能会比较快些。从行业的角度来讲,环保逐渐会成为一个热门的行业,环评和水处理这些都离不开监测,所以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这个行业的。

来自中国农业部、水利部、三峡总公司以及云南、上海等10个沿长江省市的代表,16日在上海参加“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时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放流等积极措施,开展各项科学研究,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说:“近二十年来,长江上游因水电工程的建设变成为相对独立的河段,特别是随着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库区水流趋缓、水体变深、水面加宽,对鱼类种群结构、数量和生殖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表示,水力发电是公认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事实上,早在1980年,有关方面就提出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200米方案的环境影响报告。1994年12月,三峡工程开工后,三峡总公司编制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实施规划》《长江三峡工程环境保护补偿项目实施计划》等相继出台。 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庄会柏说,从三峡工程开工起,中国就同时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中科院特有鱼类实验站对三峡工程影响的40余种特有鱼类开展工作,其中黑尾近红??、厚颌鲂、岩原鲤、华鲮和中华倒刺??取得实验室繁殖成功。 根据规划,三峡工程开工后,中国已在长江上兴建了长江上游合江至屏山江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等5个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上游达氏鲟人工繁殖放流站等3个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 其中,长期放流大量中华鲟,就是中国积极保护长江生物资源的一个缩影。从三峡工程立项以来到2007年5月底,中国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已经在长江中放流470余万尾中华鲟。 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方面除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还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 重庆市提出,要在库区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长江上游濒危、特有鱼类基因库,加大投入提高库区渔业行政执法管理水平。 湖北省认为,当务之急是制订《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法》,推进长江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法制化;制订长江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建立流域性综合管理机构,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

1、首选学校:工作几年,我的感觉是,除了少数工作外,专业背景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科班出身意味着很难去干一份工作,但是想干好一份工作,需要的是个人素质。而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看问题的角度以 及思维习惯,很多人说大学不是教给你知识,而是教给你方法,深以为然。 2、城市很重要:说是选择城市,其实不如说依旧是在选择学校。每所大学都有他们自己的BBS,大家可以上去看,看一看“找工作”相关的版面,那里有多少兼职的职位。在北京,尤其是清华、北大的BBS上,他们的学生有无数个兼职可以做,而且是真正的到公司里面打工,不是在大街上填调查问卷或者走街串巷买东西。它给了你很多锻炼的机会,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个人的性格对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您真的没兴趣大学时期出去做兼职(因为可能很累),那这条忽略…… 3、专业:这里谈的专业,是指在您没有特殊喜欢专业的前提下。尽量不要选择“太专”的专业,除非你很喜欢。我本身的本科专业就是很专的方向,当我毕业的时候投了几家非本专业公司时,我问他们,如果有另外一个其他专业,比如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和我投同一个职位,他的经历不如我好,简历不如我漂亮(我在大学有一堆的社会活动,一堆的证书),您会选择谁,他说选择另外一个人,因为我的专业背景实在太不相关。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后来也有很多家给我Offer,但是它绝对是存在很大影响的。另外,在专业上尽量不要选太新,很热门的专业,就像我上大学那年环保专业很热门,分数也很高,可是到毕业的时候,我一个同学成绩很好,却一直找不到工作,当然不排除有其他原因,但是依旧有很大影响。 4、如果您对某个专业有特殊偏好怎么办?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分数一定,选择了好学校就可能上不了这个专业,如果把握大进这个专业就不能去好学校。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真的非常非常热爱某一个专业,那么以专业为首选,这样说的原因是如果您真的热爱,那么不论学校如何,您都会非常努力刻苦的学习,不受外界干扰太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忘记选择城市,比如您喜欢计算机,那么尽量选择大学所在城市有很多计算机公司,并且接受学生做兼职的。这方面信息可以通过BBS获得,也可以找朋友问一下。 如果您对自己的爱好不是那么肯定,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我建议还是选择一所好学校比较好,因为在一所好学校中,你可以去那个专业的课堂上听讲,他们有很专业的老师授课,你可以考相关的证书,可以学相关的知识,可以找相关的公司做兼职,只要你有了这些东西,找工作的时候就算你不是那个专业毕业,也一样可以进这类公司,如果考研就更加简单了。 这是我对选择大学、城市和专业之间平衡的感觉,但是最重要的,依旧是你自己!找到你的人生目标,找到你真正喜欢的行业,找到你真正喜欢的大学,哪怕你告诉我我上那所大学什么都不为,就为我喜欢!只要你不后悔,这个理由也是足够!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投稿

我也发过篇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的文章,这期间从写文章到投稿发表,有过不少纠结的事情,你 自己清晰点就好了

植被生产力水平和多样性是直接度量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的优良指标。而植被生产力水平可以通过地面植被调查、遥感等手段获取。当前,通过植被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植被生产力、叶面积指数等关键参数的方法和技术已日臻成熟。并且通过长期、定量和高频监测区域植被健康状况来间接监测大区域CO2地质储存的环境影响情况,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低成本、高效率技术。高光谱数据对比高光谱数据主要是通过可见光到近红外的植被反射光谱(通常为400~2500nm)来反演植被的生长状况。高光谱传感器可以搭载在卫星、飞机以及安装在地面观测平台上(例如监测塔或者三脚架等),不同搭载平台的主要差异是地面覆盖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不同。对于健康正常的植被,叶绿素吸收400~650nm波段的太阳辐射,在蓝光和红光波段的吸收率非常强,而在绿光波段的吸收率相对很弱,从而在可见光谱曲线中形成了绿光的反射峰,大约在550nm。植被对太阳光的反射曲线在1300nm出现较强低谷,同时在1400nm 和1900nm 两个波段由于水的吸收也出现波谷(Keith,2009)。由于植被在不同波段的吸收特性取决于植被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因此当植被生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其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特征会相比正常植被出现偏差。利用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同时也可以定量反演植被的能量交换、植被净第一生产力(NPP)(误差范围低于20%)。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净第一生产力,植被叶面积指数(LAI)都是评价植被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而这些指标都可以通过已有卫星遥感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基于较为成熟的方法获取。直接监测和评价植被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可以及时和有效地掌握植被是否受到损伤,以及间接推测储存于地下的CO2是否泄漏。生态系统对于CO2浓度变化的敏感性会随物种及种群结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长期的本底值观测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监测期间内的气象条件(温度、积温和降雨等)的变化,防止对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错误归因。对于水生生态系统,水质特别是p H值对于诊断水域系统是否受到CO2泄漏影响非常重要。直接测量和监测水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也是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受CO2浓度变化影响的重要手段。土壤中高浓度的CO2容易对植被长势造成压力,植被压力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用来表征CO2是否从地下泄漏。植被压力可以用航空摄影、卫星图像和光谱图像方法测得。调查前必须建立背景基线条件,包括特定场地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的季节性自然变化以及场地的营养变化等。一旦基线建立后,就可能观察到异常的植被压力。高光谱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定义是在多光谱成像的基础上,在从紫外到近红外(200~2500nm)的光谱范围内,利用成像光谱仪,在光谱覆盖范围内的数十或数百条光谱波段对目标物体连续成像。在获得物体空间特征成像的同时,也获得了被测物体的光谱信息。在研究与应用中,通过现场测量高浓度CO2胁迫条件下植被样本光谱曲线,并根据其他实验组测量的土壤CO2通量、大气CO2浓度及生物量等要素,能够分析不同CO2浓度胁迫条件下与植被光谱之间的相关性等。多光谱成像监测技术利用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及其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进行植被长势遥感监测,通过这两个波段测值的不同组合得到不同的植被指数,从而识别植被种类及其长势差异,同时可利用波段组合计算的指数反映植被生长对土壤背景的变化。该指数随生物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比值植被指数又称为绿度,为二通道反射率之比,能较好地反映植被覆盖度和生长状况的差异,特别适用于植被生长旺盛、具有高覆盖度的植被监测。归一化植被指数为两个通道反射率之差除以它们的和。在植被处于中、低覆盖度时,该指数随覆盖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当达到一定覆盖度后增长缓慢,所以适用于植被早、中期生长阶段的动态监测。蓝光、红光和近红外通道的组合可大大消除大气中气溶胶对植被指数的干扰,所组成的抗大气植被指数可大大提高植被长势监测和作物估产精度。

看你写的文章是怎么样的要是新手的话还是找专做这个的地方帮忙吧。一般他们会告诉你的,也都是物美价廉的东西。你可以多问几家的。品优刊就可以。

你好。 《三峡文学》杂志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文艺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42-1123/I、国际刊号:ISSN1003-1332,邮发代号:38-306。杂志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期刊。主要刊登诗歌、散文、艺术、教育、管理、经济、哲学、历史、地理、新闻理论、等方面的最新学术理论成果。主要栏目:诗歌天地、散文世界、文艺评论、文艺理论、释文解字、文化纵横、艺术论坛、语言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管理、史学探讨、教育探讨等。来稿要求:为促进期刊的规范化建设,我刊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规范》的要求制定以下编辑规范。1、文稿总体要求论题新颖,文章主题和内容须符合党的三个代表的精神即路线、方针、政策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见解独到,论证严密,语言流畅,标点符合规范,篇幅2000--6000字以内为宜。2、根据国家科工委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请同时提供以下相关信息:①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②工作单位(含二级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③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④文章内容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8个),以及文章题名(含副标题)英语译文。3、文稿引文务须准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外加方括号。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顺序要规范。4、来稿文责自负,三天内快速回复是否采用。编辑有权作内容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作者自留底稿。 5、请作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请勿一稿多投!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啊

环保部主管,总站主的中国环境监测,是中文核心期刊还有一个叫环境科学,也是很权威的,都是一些博士硕士级别的研究性论文

还真没看过。

很烂的杂志,前期审稿期间一两个月都没有信儿,后来交版面费的时候使劲催你,威胁你到期不汇款就退稿,给他们打电话基本不接,接起来也和死了半截一样,有气无力的。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投稿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撰写有价值的专业技术分析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2、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3、撰写本人直接承担项目的技术报告(包括:项目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设计)报告、技术论证报告等)2篇以上。这是河北省环保工程师对论文的要求,供您参考

看你写的文章是怎么样的要是新手的话还是找专做这个的地方帮忙吧。一般他们会告诉你的,也都是物美价廉的东西。你可以多问几家的。品优刊就可以。

都可以还有其他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综合型期刊都可以投 再有是大学学报y_hao(站内联系TA)1、《环境影响评价动态》(月刊) 本刊收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最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发布最新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信息,介绍环评相关专业技术和学术动态 主办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分会; 编辑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环境科学与管理》(月刊) 本刊辟有: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生态、环境研究、环境论坛、环境评价、治理技术及环境监测分析等栏目。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3、《环境保护》(半月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核心期刊 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环境保护科学》(双月刊) 内容涉及环境科学各个领域,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主管部门:沈阳市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5、《环保科技》(季刊)创刊于1995年,是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贵州省惟一的环境科学期刊。本刊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是开展环境科学领域内学术交流、学术讨论的园地。 6、《安全与环境学报》本刊为: 科技核心 中文核心期刊 2001年创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下旬出版,《安全与环境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 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环保、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相关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理论、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职业安全与卫生、安全评估方法、事故调查与剖析、网络信息安全、安全数值模拟与仿真、环境科学理论、环境工程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灾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检测等科学研究新成果、新进展及新方法。 7、《环境科学研究》(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国家一级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办刊宗旨是,及时刊登反映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新动向、环境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国内与国际重大区域性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国家环境重大决策与管理的最新动向、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的论文;国家重点环境科研项目最新科研成果论文;切中国家环境保护所需的、集中关键及要害问题、有较强实用价值、分类或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论述;有关国家环境保护宏观决策、大气环境、水环境、区域生态、土壤环境、生态毒理、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固体废物、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的最新研究成果jin860414(站内联系TA)《绿色科技》(英文名: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由湖北省林业厅主管、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武汉新兴绿色科技研究所联办的绿色科技类学术期刊,原名《绿色大世界》,2010年变更刊名为《绿色科技》。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龙源国际期刊网、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创办于1963年,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808/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944,国际大16开本精美印刷,全国公开发行。是全国从事农业、林业、园林、生态、环保、旅游、自然资源、绿色产业与经济、绿色建筑等行业科研、教学、经营、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参考刊物和论文发表台

学校一般都会有校刊 干嘛一定要三峡大学的?准备读这个学校?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

环境类很权威的应该就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S&T),还有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EI)也是一区TOP期刊。WaterResearch (WR)是水领域的顶级,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ACP)是大气领域的顶级,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SBB)为土壤类的Top。此外,像Carbon, 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JHM), Langmui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BT), Analytical Chemistry (A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P), Chemosphere等,虽不是顶级,但都是很优秀的期刊。

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国家防总汇报险情。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保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央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维修。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十分相似。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央为此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加以讨论,决定改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始改造。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安稳觉。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目前长江货运需要用机械翻坝来协助完成。原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机至今未见踪影,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乘客难以接受,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第三∶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负责三峡工程移民信访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平;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第四∶到2006年年初,上报批准的三峡工程移民113万人已经安置完毕,批准的400亿元人民币移民安置费已经全部用完,但是还有数十万居民要搬迁安置。由于前期移民安置存在问题多,造成未来移民安置工作的进展更加困难。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实践证明,三峡水库的水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有坡度的斜面。根据已经发表的数据,水力坡度为万分之零点五。按照目前水库泥沙砾石淤积发展的情况来看,未来的水力坡度将超过泥沙组预测的万分之零点七(每一百公里七米高的水位差)。如此发展下去,许多新建的移民城镇要被淹没,就是重庆部分市区也要被淹没,包括朝天门码头,包括许多新建筑。           第五∶所谓的排浑蓄清措施无法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虽然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砾卵石淤积问题的出现,在嘉陵江和金沙江上建造了和正在建造多座大坝,阻挡砾卵石和泥沙进入三峡水库,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多只是把问题在时间轴上作个推移,把更严重的问题留给子孙。三峡水库蓄水之后,有约百分之八十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而且主要是淤积在水库的尾部。由于水土流失进入水库的红土微粒,粘性强,和粗沙、砾卵石、掺杂在一起,组成坚硬沉积层,和黄河中的细沙的特性有很大差别,排浑蓄清措施对这样的沉积层根本没有办法。重庆港口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重庆市已经做出计划,将重庆港上迁到寸滩和下移到万洲。           第六∶三峡蓄水之后,水流变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减,三峡水库水质明显变坏,特别是过去水质好的支流河段,水质恶化问题更加严重。三峡工程论证时,三峡河段的水质是全中国最好的,大部分河段属于二类水。虽然现在三峡河段的水质为三类水,但是由于这期间水质指标的更改,现在的三类水只是当年的四类水。由于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三峡库区的各市、区、县都不准备把三峡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而要另辟水源。可见三峡水库水质问题之严重。           第七∶三峡工程的电并没有照亮半个中国,目前三峡工程的发电量不足全国发电量的百分之三。三峡工程也没有为老百姓、特别是被涉及的居民提供“廉价”的电力。老百姓承担经济改革的成本,经济改革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却流入利益集团的口袋,三峡工程则是最好的实例。       第八∶ 三峡工程能达到工程效益的条件之一是未来的气象变化是可知的。三峡水库运行三年的实践证明,现在的科学水平和预测技术都无法保证气象预报(包括长期、中期和短缺)的准确。2004年秋三峡水库调度出现错误,为了保证发电机能够正常运行,在洪水期间抬高蓄水位,加重上游、特别是开县、万州的洪水灾害。同样, 2006年夏天三峡水库调度再次出现错误,虽然重庆库区已经出现旱灾的迹象,三峡水库仍大规模“泄洪”,造成水库水位不足,加重重庆旱灾的程度。           第九∶三峡水库蓄水之后,三峡地区仪器可测到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破坏性的地震,但是地震专家认为有可能发生六级或六点五级地震。但是三峡库区的建筑,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之后的新建的民居建筑物都没有抗震设计,一旦发生六级或六点五级地震,一场地质大灾难不可避免。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说,三峡库区的滑坡地带一共一百五十余处,三峡水库蓄水至海拔135米后,三峡库区的滑坡地带上升到一千五百余处,是论证报告的十倍。受水库波浪的淘蚀,白帝城所在的山体有可能会坍塌下来的危险,现在白帝城海拔130-180米处加砌水泥围墙,以防万一。但是这水泥腰箍破坏了白帝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第十∶三峡水库正造成血吸虫病的蔓延,从高发病的湖南、湖北向原没有血吸虫病的重庆、四川发展。三峡库区已经发现血吸虫病患者。           第十一∶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超出论证报告所估计的范围和强度。根据台湾的研究报告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台湾的东海渔业资源产生不利影响。而国内根本不让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第十二∶按照目前的设计,三峡工程根本无法让北京喝到长江的水。要想让北京喝到三峡水库的水,还需要加高三峡大坝,或者新建泵站和隧道、新挖运河,其造价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工程。

  • 索引序列
  •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
  •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投稿
  •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怎么样啊
  •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投稿
  •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