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石油实验地质查重率低于多少才能通过?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编委会来信通知,《石油实验地质》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 至此,已连续入编最近四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

(1)《煤田地质与勘探》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389 (2)《地质科技情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综合影响因子869 (3)评价两者都是中文核心期刊,均被CA收录,但就影响因子而言,《地质科技情报》优于《煤田地质与勘探》,但前者是侧重综合地质类,后者侧重煤炭地质,这也要看楼上发表的论文关于什么方面,才好选择!

核心期刊最快也是需要半年左右的样子

连地学都搞不明白 百度一下吧

CSCD里面好投的西南石油、成都理工、地质科技情报、现代地质、新疆石油地质……吉大属于中等的。还要看你文章的主旨内容,偏地化、还是偏沉积等祝好!

地质科学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连地学都搞不明白 百度一下吧

地学前缘,地大主办,高手云集,文章质量高,我记得影响因子也要更高现代地质和它比差得多了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审稿流程编辑部收稿---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复审---专家(编委)终审---主编定稿。2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全部作者的简介、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及文章所涉基金项目及基金编号。1 题名题名应简单明了,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15字。2 作者署名及单位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且不宜超过4位。3 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以200~300字为宜,用第3人称写,尽量不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现插图、表格、公式及参考文献序号等。4 关键词每篇论文选取4~8个单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必须对应。5 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6 正文和结论正文字数最好在6000——10000字符以内(包括插图及表格)。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前言部分力求精炼,不编号。结论内容不重复正文内容,较多时可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等。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准采用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主要标注示例:  (1)图书  著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例  [1]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  (2)科技报告  著者.题名,报告编号(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  [2]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3)学位论文  著者.题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  [3]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 of California,1965.  (4)标准  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5)专著(包括图书、会议录、论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5]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程裕淇.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  (6)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J].期刊名全称,年,卷(期):起止页码.  [9]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纳米表面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707-712.  (7)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N].其他责任者.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10]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4-11-20(15).?  (8)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9)电子文献(上述(1)~(8)类的电子版文献,在上述著录格式后加“[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其他电子文献按如下规则处理):  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文献类型标志:  普通图书-M;会议录、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8 作者请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称、学位(注明正在攻读还是已经获得)、研究方向、成果获奖情况、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其余作者注明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这方面首推中国地质学创建者之一、翁文灏最为杰出,1921年在《地质汇报》第3号上发表了《甘肃地震考》,他以近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论述了地震现象,特别在第四部分中说:“……此盖地壳构造,新经变动,基础未固,易生摇撼也。由是理论,穷其究竟,大抵甲类地震,原于外力,即所谓动力起于地质构造之外(诸如:壳内火山喷发,岩浆上冲等);而地质构造,特予以易受动力之弱点;乙类地震,则震动之因,在地质构造之中,原动力之力,即自地质变动之日,虽无外力,亦将自动……”。简要分析,表明作者对构造地质起因,并提出地壳内外变动,决定地震的强弱和频率以及性质、烈度震级等。文中还引述了1913年出版的上海黄司铎编的,JTHGauthier校补的,法文《中国地震表》(Catalogue das tremblenents de Terre Signales en Chine Dapres les sourees chinoises)集古今图书之大成,值得参阅。1922年他在出席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13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发表了《中国地质构造对产生地震的影响》,最早向国际上介绍中国地质构造格局及与中国历代地震的影响,受到重视。论文发表在《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1922)。1933年在《会志》上发表《地震对中国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会志》2卷3-4),文中附有一张珍贵的中国地震分布图,突出地反映出大地震与大断裂的密切关系,并按其构造特点划分若干地震带,列举出各地震带的历史地震震中表,同时文中还对云南洱海大地震研究成果做了介绍,翁文灏先生作为中国地震构造研究的创建者,是当之无愧的。1938年常隆庆在《地质论评》第3卷3期上发表《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中,论及了地震地质构造的特点。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等,也对荷泽地震做过调查与研究,较早地提出断层错动是发震的主因的科学论断;1940年米尼尔、李亚卫在《地质论评》5卷第5期上发表《地震与地动》,文中高度评价德国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所倡导的活动论和大陆水平运动,同时也评述了美国泰勒和乔利以及奥地利著名学者休斯及其《地球的面貌》对地震构造理论的推动与影响;1947年王竹泉在《论评》12卷1-2期上发表《河北滦县地震》等。

——兼论华北、京津地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孙叶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也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强烈地震往往是地壳运动急剧的表现形式之一[6,7]。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实质是地应力积累、降低和释放过程的一种表现,是该区地应力状态超过岩石强度,产生破坏的结果。它的发生,经常以机械能的形式释放,才能够发起震动,降低能量,使震源区应力不再那么集中,经过地应力场的重新调整,孕育着下次地震。因此地震预报应紧紧抓住构造体系的活动性和地应力场这个根本问题,注意地应力和能量的集中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必须注意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方法很多,选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地质力学角度出发,以构造体系为基础,从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着手,确定地块边界外力作用方式、方向,配合模拟实验,使构造体系活动性与地应力场的研究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地应力场的轮廓,用实测地应力资料检查、验证地应力场的可靠性。在查明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前提下,然后走向地震预报。地应力场是力和介质强度的两方面问题,即除了研究地应力变化规律以外,还应讨论岩石力学性质问题。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暂不对其讨论,亦即假定所述地块具有均一的岩石力学性质。本文主要在构造地震的前提下,试图对有关地震预报的途径作一探索,并拟定出下面五个步骤。为了阐明问题,将结合华北、京津地区的部分实际资料,以其步骤为序进行分析讨论(由于研究程度的局制,主要讨论前三个步骤)。一、查明构造体系,选定地块边界从地质力学角度研究地应力场,经常以地质构造体系为基础,因此必须首先查明构造体系的展布。根据地震地质工作的特点,不仅需要了解构造体系的平面展布,更要查明深部变化;不仅需要了解空间分布规律,也要查明其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不仅需要查明研究地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也要了解广大外围地区的地震地质特点。例如北京地区的构造体系前人研究甚为详细,据近年来深部地质构造研究结果(图1)[9,10,15],康德拉界面深20km左右,莫霍面深35km左右,地面所见东西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的主要断裂带,往下延伸均断开康德拉界面和莫霍面,一般深部垂直断距2~4km,其他方向的构造,如北西向构造,最深穿过康德拉界面,尚未发现深及莫霍面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康德拉界面附近的软流层以上的某些壳层,有着明显的厚度变化,好似沿着软流质面滑动形成的褶皱,轴向北北东,与新华夏系构造方向一致,可能表明其在20km左右深度仍有褶皱和断裂存在,深40km左右仅有断裂活动。图1 北京地区莫霍面构造略图为了更好地研究区域构造体系的现今活动性,进行地质历史时期活动性的系统研究是有益的,研究古构造型式、燕山运动时期、A近地质时期和现代构造体系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因为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与之密切相关,是地质历史进程的延续,是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例如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在不同地壳运动时期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五个阶段[2,14]:(1)晚元古代以前的古构造体系,占主导地位的为古老的东西向构造带,在上述背景上若干地带出现了一些北东向构造带,值得注意的是,郯庐断裂带这时已有显示(图2)。(2)晚元古代时期的古构造体系,基本骨架与此以前的古构造轮廓大体近似,占主导地位的仍为原始东西方向的隆起带和沉降带。居辅从地位的原始华夏方向的隆起带断续穿插其中,郯庐断裂也在继续发育(图3)。(3)晚古生代-印支期的古构造体系,除东西向构造仍占重要位置外,北东向构造进一步加强,北北东向构造开始发育。该期又可分为三个发展段落(图4):①石炭、二叠纪时期,在中奥陶世后经历长期风化剥蚀,到中石炭世重新接受沉积。当时的古地形和建造有着东西成带的趋势,东西向的隆起带和沉降带仍占主导地位,但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也占有一定的位置。晋冀交界处出现由北东向单体雁列的坳褶轴线,总体呈北北东向,表明其雏形可能由北东向构造发展形成,同时预示祁吕系东翼可能也已有所影响。②中生代早期印支运动使本区构造继续发展,形成以北东向、北北东向为主的构造线,全区主要受东西向和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控制。③印支运动之后所形成的早侏罗世孤立煤盆地方向,有的与印支期构造线一致;有的则自北东向更往北北东向偏转;有的盆地群也略呈雁列特点。图2 华北地区晚元古代以前古构造体系轮廓图图3 震旦亚界古构造体系轮廓图图4 晚古生代-印支期古构造体系轮廓图(4)燕山期的构造体系主要有纬向带、华夏系、新华夏系和祁吕系等,纬向构造带显示北强南弱,阴山纬向带活动性仍然明显,华夏系已显著减弱,祁吕系进一步发展成型,而新华夏系广泛发育,几乎遍布全区,在阴山纬向带展布地区也被新华夏系断裂穿切,局部地段二者出现联合现象,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发展,并在本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图5)。(5)A近地质时期活动的构造体系,阴山纬向构造带活动性已较前减弱,全区以新华夏系活动占主导地位。由于祁吕系东翼与新华夏系的活动特点大体一致,二者常呈重接关系复合在一起,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它们常与地震活动、火山和温泉的分布密切相关(图6)。通过对华北地区构造体系的地质历史发展分析,可以看出东西向构造发育最早,在晚古生代及其以前地质时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逐渐让位给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华夏系的形成早于新华夏系,后者可能系由前者发展形成的,经过燕山运动,新华夏系已在全区确立主导地位,A近地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郯庐断裂带早在晚元古代以前就已出现,那时的体系归属尚需进一步研究,经过燕山运动卷入新华夏系之中,随着地质发展的过程,日益强大。根据全区构造体系的地质历史发展趋势,很容易推想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新华夏系必定占有重要位置,这种推论也是符合构造体系现今活动的事实(详见下节),由此可见进行地质构造历史发展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结合本区深部地质构造的研究,可以看出莫霍界面的隆起、凹陷和断裂,主要为东西向、北东-北北东向两组,它们可能长期控制着整个地质历史进程的发展变化,也是本区最重要的两组构造形迹。图5 燕山期构造体系略图图6 A近地质时期活动的构造体系略图研究外围地区的重要性,早就为大家所重视。例如京津地区为广大华北地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地壳运动特征,显然具有一致性,局部地区虽各有自已的特点,但决不会与外围地区毫无联系。从地质力学观点研究地应力场,必然涉及地块边界问题。地块边界的选定合理与否,关系到地应力场的研究,一般要求边界形状简单,其边界作用力单一均匀,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各对应边界作用力特点一致,以便于模拟、计算和讨论问题,往往可以选择规模较大的构造不连续面(如断裂带),或者岩石力学性质突变的地带等。例如华北地区就可以秦岭带和阴山带为南北界,东界郯庐断裂带,西界暂定祁吕系东翼,对应两侧边界的作用力和方式均基本一致。二、研究构造体系现今活动性,确定地块边界外力作用的方式和方向研究构造体系的现今活动性,应该注意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活动性的发展变化,重点研究其现今活动特征,主要目的查明地块受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地块边界外力作用的方式、方向,为模拟实验提供加力依据。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的手段很多,下面分别举例介绍。(一)地应力据华北地区近年来地应力测量结果[8],可以看出各向均为压应力,除个别地点的方向可能受附近断裂或其他局部因素影响外,最大主压应力多为北西西方向,反映以新华夏系为主的现今地应力活动(图7)。(二)地形变1953~1972年华北地区地形变图(图8)[11],表明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甚多,其中以新华夏系最发育,遍布全区,现今活动甚为显著。一级构造作北北东向排列,自西往东依次为:山西隆起带、华北沉降带、郯庐断裂带和胶辽隆起带等,并为雁列的次级隆起、低凹和断层所复杂化,其总体排列形式,显示地块作区域性反时针直线扭动。(三)断层位移测量据京津地区断层位移测量结果(图9),表明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有一定规律[4-11],多数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用不同年,相同月份曲线的相应峰、谷值对比,推算各断层的运动趋势,与南北向反时针扭动加力模拟实验中的断裂位移情况基本一致,即一般走向N10°E左右的断层反扭;N30°E左右及偏东角度更大者多顺扭;近东西向断层顺扭量甚大;北西向断层不仅顺扭量大,并作张性拉开。从垂直位移量看,北北东向新华夏系主干断层的相对垂直断距,也都大干其他构造体系的主干断层,显示现今断层位移活动,主要与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一致。图7 华北地区实测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平面图图8 华北地区1953~1972年地形变图图9 京津地区断层位移图通过上述断层位移测量和模拟实验,初步发现北北东向偏北的断层多反扭,北北东向偏东的断层经常顺扭,这种断层走向稍有改变,扭动方向便发生反向变化,这种规律很可能就是新华夏系应力活动的结果(图10)。当地块边界是受南北向反扭作用时,内部主压应力一般多呈北西西方向(如为N70°W时),则北北东向的断层均以压性为主,N20°E走向的断层与主压应力方向垂直,主要表现为压性,当时并不发生扭动;小于N20°E——北北东偏北(如N10°E)走向的断层,与主压应力方向相交的锐角为扭动方向,应为反扭;而大于N20°E——北北东偏东(如N30°E)走向的断层,以及北东—北东东走向的断层,与主压应力方向相交的锐角方向和前者相反,故应为顺扭。上述规律不仅与该区断层位移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而且与华北地区近年来发生强烈地震(如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时的地壳形变和扭动方向相吻合。图10 地块边界受南北向反扭时,内部应力与断层位移的关系示意图(四)地震活动华北地区地震甚为活跃,据现有资料统计[11],迄今共发生≥6级地震共66次以上,呈北北东向带状排列,与新华夏系断裂带展布一致。自西向东可分为:①山西槽地地震断裂带,自大同至临汾一线,与祁吕系东翼重接;②华北平原地震断裂带,自唐山经河间至邢台一线;③营口、渤海、临沂、郯城地震断裂带。上述各带许多破坏性强震极震区烈度等值线长轴。大多呈北北东或接近北北东向,并与震中所在位置的新华夏系断裂大体平行。极震区的构造地裂缝带,也以北北东向占多数,或与新华夏系配套构造一致。近年来本区发生一系列破坏性强震,如1966年邢台2级地震、1967年河间3级地震、1969年渤海4级地震、1975年海城3级地震、1976年唐山8级地震等,都是沿着新华夏系断裂带发生的。现以1966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进一步剖析现今构造活动。(1)邢台地震[6,7]:震区A近的隆起带、低凹带,由北东-北北东向雁列的隆起、低凹组成,总体排列呈N30°E,与主干断裂平行。震后地表裂隙以北北东为主,与极震区等烈度线长轴方向一致。据地震前后的地形变测量结果(图11),现今的下降地带、降起地带和活动断裂大体走向均为N30°E,与原有构造线方向一致,最大相对下降幅度达-440mm以上,主干断裂周围的水平形变矢量表明地块总体作顺扭转动。图11 1966年邢台地震前后的地形变图(2)唐山地震:极震区等烈度线长轴、地裂缝带走向均为北北东,与新华夏系的唐山-陡河断裂带重合一致。极震区构造地裂缝带位于唐山市区东南,并往郊区延伸,长约11km,总体走向N30°E左右(图12),由N50°E左右雁列的扭性地裂缝和N15°E左右雁列的压性逆掩构造(图13)、地面褶曲等组成。每条扭性地裂缝均作顺扭,水平扭距4~5m,呈左型雁列;压性构造也呈左型雁列。显示该地裂缝为压性顺扭活动。在唐山市以东滦县安各庄公社的凤凰山-三山院地裂缝带,总体走向N15°E左右,则作反时针扭动。图12 唐山地震极震区构造地裂缝带平面图图13 唐山市复兴路土产公司附近地震后地面形变平面略图上述各走向不同的断层和地裂缝带,由N30°E变为N15°E时,则引起扭动的反向变化,前者顺扭,后者反扭,与前述断层位移测量和模拟实验结果一致;也显示现今构造活动主要为新华夏系,同时表明地震活动与新华夏系断裂活动关系密切。综上所述,华北地区、京津地区的现今构造活动以新华夏系为主,地块边界外力主要为南北向反扭运动。三、分析地应力场,寻找地应力可能集中的地点,进行地应力测量,检验和证实地应力和能量集中的地点地应力场的分析研究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影响地应力场的各种因素,目前还不能全部查清,加之不能进行大量的地应力测量,因此目前的做法是,选定地块、确定边界条件及其受力状态,根据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进行模拟研究,从而获得区域应力场的初步轮廓,再用实测地应力值给予检查验证,使之尽可能符合实地情况[11-13]。模拟研究的方法很多,概括可以分为数字模拟和物理模拟两大类[3,5],前者用数学力学方法进行应力场的计算;后者使介质在相似条件下受力了解应力场特征。通过京津地区半定量性质局部的近似的物理模拟,用光弹法和明胶网格法模拟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二者实验结果大体近似,与实测地应力值对应情况甚好,最大主压力方向基本一致,同年测定的地应力值相对大小,也与实验结果大致符合(图14;表1)[8,11],故可供讨论地应力场参考。表1 京津地区实测地应力与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关系表(单位:1MPa)(据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地质力学研究所资料对比制表)岩石力学性质是应力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京津地区地下10~40km上下,波速在垂直方向变化明显,水平方向变化较小。深5km左右以上,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甚为明显,特别是地面附近,巨厚的松散堆积物与基岩之间的力学性质差异悬殊。有关影响本区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及其变化情况,都是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课题。京津地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①最小主应力迹线(即实验中的拉伸方向,相当于地质构造中压性结构面的走向),总体呈北北东向。在北京附近北东向断层发育地段,迹线都转向北东走向,在北西向和东西向断层两侧迹线错开,方向变化不大;在山字型构造弧形弯曲地段和断裂交接处常出现各向同性点。②最大主压应力相对等值线和最小主压应力相对等值线的长轴,总体也呈北北东向延伸。北京东北山字型弧顶被新华夏系穿切处,为应力高值区;其次为北京西南的断裂交叉部位;北京西北应力值较低,少数高值点均作星散分布。③最大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特定的断层交汇部位,以东北部和西南部表现最明显。④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强震震中与能量集中地点的对应关系甚为一致,且大都位于能量集中地点。如北京东北部出现大面积的高集中区,即1679年三河平谷8级大震震中;又如1057年固安7级地震、1658年涞水6级地震、1720年沙城7级地震、1337年怀来5级地震。由此所显示的地应力能量集中的地点常常预示着强震的发生地点,可能受所在地区地应力场的制约。图14 京津地区模拟实验图(据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资料)上述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特征,虽然经过部分实测地应力值的检查验证,但对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的检验,尚需进一步工作,最好在应力和能量集中区及其邻近地区同时测定,以求确实可靠。四、讨论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的地震地质特征及其可能升高、降低、释放的方式,寻找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当确实可靠地找到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不一定就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因为地应力和能量集中是一回事,它如何降低、释放又是另一回事,降低和释放的速度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6,]7。这里应着重研究地应力和能量集中地点的降低和释放的方式及其速度,然后才能更好地寻找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点。研究地应力和能量的降低和释放方式,实质是研究有关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问题,诸如:①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缓慢的蠕动;②地面作小幅度、大面积的升降;③局部地壳发生挠曲等等。这些地壳形变现象都是降低,释放能量和地应力的表现形式,往往都不伴随发生破坏性强烈地震。此外应变能还可以转变为其他物理能(如热能)释放或降低等,也不一定伴随发生破坏性强烈地震。地震(指构造地震)往往是在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释放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地应力和能量的降低和释放形式很多,地震仅是其一。判别和预测地震释放形式,不仅要加强地应力场、地震地质和地质构造条件的研究。还应注意各种有关地球物理、化学场的特征。即使已经确定将要以地震方式降低和释放地应力和能量时,还要看降低和释放的速度及其每次的大小和多少,如果是以能量低、次数多的连续释放方式,则可能形成小震群,不会造成大的地震灾害;如果大量的能量集中一次突然释放,则往往造成破坏性大震。上述各种地应力和能量的降低、释放方式及其速度,显然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地震预报中应加以研究和识别的问题,但它们都与所在地点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并受所在地区地应力场的制约。五、监视地震危险区,提出地震预报意见地震危险区、危险地段、危险地点的监视工作,往往是在地震地质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经常用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地形变、地震活动等有关资料,配合模拟实验,研究相对变化的地应力场特征,用实测地应力绝对值进行校合验证,目的在于研究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总体特征,及其应力和能量的相对集中情况,以便提出地震危险地区,进行中长期地震预报。监视地震危险区部位,应该研究现今地应力场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和发震情况。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地应力研究站位置的选定:通过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初步工作成果,可以看出地应力背景值在区域内是作有规律的变化,而附加应力值是在背景值的基础上增减变化,在不同部位增减变化量级各不相同,当地块边界外力作用方式、方向不变,作用力大小增减时,场内各处变化速度各不相同;如果外力作用方式、方向改变时,场内各处应力变化情况更大更多。为此必须研究在不同情况下,在地应力变化明显、变化幅度大的地点和关键部位设置台站,同时考虑全区地应力场的各种变化,全面考虑观测台网的布局,而不是简单地大致按等距离布置台站密度,亦即从构造体系和地应力场的全局考虑问题,以求了解各台站的地应力变化与外力变化的关系,进而了解地应力场的变化情况,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地应力台站的工作任务不仅要及时获得观测数据,在当前地应力观测系统尚不完善的阶段,更应加强研究和改进提高观测质量。在一个区域里可以建立中心研究站,以便集中力量,创造条件,更多地加强研究工作。附加应力场的研究工作,应该尽快地提高到绝对值应力场的研究轨道上来,因为附加值与绝对值并不等同,当附加值变化大时,绝对值变化不一定达到岩石的破裂强度极限;当附加值变化甚小时,有可能使绝对值达到岩石的破裂强度极限,以致发生地震。地震短临预报应该走向地应力场的分析,不应长期停留在单纯的“曲线分析”阶段。地震前,区内存在许多地应力和能量集中部位,在空间上彼此好像是孤立的,实际上却受着统一的地应力场控制,是有内在联系的,分析震前异常时,必顺考虑有异常的部位不一定都是发震位置。更不应该把有异常的各台站附加地应力值,不讲条件地和无限制地进行交会,寻找所谓的发震地点。当大震发生后,地应力场必须进行全面调整,即整个场的应力调整,有些地方应力增加,有的部位应力减少,甚至个别原来应力集中的部位也随之消失,调整后变为应力不再集中的部位。总之震后效应促使地应力场调整的现象是存在的,因此注意区别震后效应与震前异常甚为重要,对防止和减少震后虚报和错报的问题有着现实意义[3,]5。可以预料,即使地应力的观测和分析工作已能如实反映震前异常和有关前兆,即如实反映发动地震的地应力和能量积累过程,地震也不是万无一失地就会发生,即便发生,也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报的情况;反之,任何可靠的预测手段,震前一定会有明确的反映,至于反映大小程度,则由震级大小和当地地质条件共同决定[6]。由于短临地震预报根据地应力曲线分析,对发展的时间、震级较易判别;预报发震地点往往难度甚大,故前面着重讨论发震地点的有关问题。目前我国地震预报要求对时间、地点、震级三个要素提出意见,随着预报水平的提高和建设事业的需要,不久也许会要求预报地震烈度,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强震源深度、地表地质、地下水埋深等有关影响地震烈度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和资料积累,为预报烈度作好必要的准备。六、结语(1)本文是在学习李四光教授有关地震地质论述的前提下,试图把活动构造体系与地应力场的研究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研究地应力场的道路探索地震预报。地应力场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对地震预报有着重大意义;对矿山开拓、工程建设、地下建筑等都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对地下液态,气态矿产资源的运移、富规集律,以及地热资源的分布等,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2)本文把地震地质工作初步归纳为五个工作方法和步骤,尚不够全面,例如发震部位的深部地质;与地应力场密切相关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等,都是地震预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均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为了充分有效地做好地震预报的准备工作,除了进行必不可少的震情监视和前兆测报工作外,当前应该加强活动构造体系和地应力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只有基础搞扎实,才有可能稳步前进和真正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参考文献[1]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地震目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力学教研室中国区域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3]王仁等固体力学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4]王宗贤等北京地区断层的活动地球物理学报,1978,第21卷,第4期[5]北京大学地质系地质力学专业地质力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6]李四光论地震北京:地质出版社,[7]李四光地震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8]李方全等华北地区地应力测量地球物理学报,1979,第22卷,第1期[9]邵学钟等北京地区康庄-大厂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的试验地震学报,1979,第1卷,第1期[10]国家地震局地震物探大队东亭-张家口测深剖面地震战线,1977,第2期[11]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中国某地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问题的初步探讨见:地质力学论文集,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2]徐宏文应力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3]黄庆华雁行褶皱构造型式的解析理论及实验的探讨中国科学,1974,第5期[14]崔盛芹等燕辽及其邻区的古构造体系研究见: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北京:地质出版社,[15]滕吉文等北京天津唐山和张家口地区的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学报,1979,第22卷,第3期Some Tentative Ideas about Seismo - Geological WorksSun YeAbstract The first task of seismogeology is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tectonic systems, fur-thermore to investigate their stress field, and then to carry out the earthquake Takingthe data of North China and Beijing-Tianjin region as an example, the method of studying region-al stress field prevailing today has been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active tec-tonic system of this area is mainly Neocathaysian system and the marginal-external force of thislandmass is counterclockwise 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t present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works of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and the active tectonic systems, the rock mechanics andthe deep-seated geology should be

  • 索引序列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
  • 地质科学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