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杂志资源分享

杂志资源分享

发布时间:

杂志资源分享

佐罗网:全球最大的电子杂志平台。有很多种类型的电子杂志,女性,男性,汽车,财经,旅游,IT数码,音乐娱乐等类型。可以直接浏览,可以通过下载zcom阅读器阅读,也可以直接下载到电脑上观看,很不错的,我就经常下,更新也比较快哦。

宣传工作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先导。三年来,宁陵县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资源导刊》,深入广泛地宣传土地法律法规,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的理念指引工作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在实践中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现在向领导和与会同志汇报,以便大家批评指正。一、增加发行量,扩大教育面2004年3月,我刚到国土部门任职,就与当时的《河南国土资源》杂志交上了朋友。很少接触这项工作的我,随意翻阅一下“刊物”的栏目,仿佛进入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地政矿政”讲的是方针政策;“领导讲话”传递的是上级指示精神;“经验交流”写的是外单位做好这项工作的亲身体会;“中州各地”介绍的是各方面的先进典型……于是,领导班子就坐下来专题开会研究,把这个刊物的增订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认真加以完成。宁陵县是位于豫东的一个平原县,辖14个乡镇,366个行政村,1052个自然村,4万人,拥有可耕地7万亩,人均1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当时土地违法现象也比较严重。为了有效地保护耕地,我县在全省率先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土地协管员,帮助国土资源所负责土地管理工作。可是,学习资料比较缺乏。领导班子认为,学习教育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形式。不管经济怎样紧张,也要把“资源导刊”的发行和征订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于是,尽其所能、倾其所力,把原来订阅的几份杂志增加到400份。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资源导刊’是共同的资源财富,我们不仅要共享,还要充分发挥它的自身价值。”为了把好事做好,局党组再次召开会议,统筹兼顾,慎重考虑,采取亲自送达、个人签名的程序,把每期的《资源导刊》分发到县委常委、正副县长、人大政协正职、乡镇党政“一把手”、股室负责人、国土资源所所长和每个协管员手中,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二、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质量精神的力量在于运用,理论的光辉只能在实践中放射光芒。我们拓宽思路,创新方式,使《资源导刊》在国土事业中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一是教人者首先受教育。县“四家”领导每月固定一晌时间,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资源导刊》有关文章,研究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县局各股室利用每周二、五学习日,把学习《资源导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各国土资源所每两周抽出一整天时间,组织土地协管员专门学习,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研究部署工作。用以规范思想,指导言行。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以往宣传都是一阵风,忽冷忽热。后来,我们参考“时政传递”中的有关章节,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宅基地管理使用办法》等地政作为固定内容,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坚持天天讲、月月讲,将每年的“6·25”全国土地日变成每天的“6·25”。逻岗等几个国土资源所,还把讲话录音灌制成磁带,装置在摩托车上,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用宣传助推党的中心工作。2004年9月,宁陵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工业用地极为紧张。局党组就向县领导竭力推荐该年第8期杂志《为“向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叫好》和《向存量建设用地要出路》这两篇文章,使他们大开眼界。结果促成华丰棉纺厂在原化肥厂落户,蓝蝴蝶抽纱有限公司在倒闭的原油脂厂安家,桐木加工出口有限公司租用原麻袋厂的土地和房屋。先后安排企业8家,节约耕地2000多亩。四是遇到困难求教于《资源导刊》。去年8月,土地整理和“空心村”治理在先进地区搞得热火朝天,宁陵县却形成很大的反差。局党组就从“领导讲话”这个栏目中汲取力量,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6577万元,与全县15个“空心村”改造密切结合进行,总规模10804亩,工程质量标准高、要求严。特别是柳河镇袁庄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变化快,商丘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大型现场会议予以高度评价。五是把《资源导刊》作为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新闻报道大力宣传当地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目前,我单位上至主要领导下到打字员都在拿起笔,为宣传工作鼓与呼。去年在杂志上发稿量位居全省各县市第二位,今年上半年不论发表文章的篇数或文字总量均名列榜首。三、开拓奋进,乘势而上宁陵县国土资源局在宣传《资源导刊》和用《资源导刊》指导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点滴成绩,但跟其他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自勉自励,奋力开拓,争取更上一层楼,把国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也预祝《资源导刊》越办越好,引领我们奔向光辉灿烂的明天。(原载《资源导刊》2007年第11期)

网上很多的啊

聚合型「电子杂志」阅读APP大盘点 网络信息化的今天,看电子杂志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电子杂志app层出不穷,免费阅读、付费阅读,单刊类、聚合类,各色产品满足不同偏好的杂志爱好者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来说,免费杂志app资源较少且更新滞后无法满足多数人的阅读需求,而应用内付费app,虽然付出一定成本,但相对于纸刊订阅的弊端,依旧有它难以比拟的诸多优势,为优质的内容和知识付费,亦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电子杂志app的资源类型来看,老牌杂志转型APP,如新周刊杂志、看天下、商业周刊、故事会、南方周末,财新周刊498元/年,等等,这类app可以满足对某单刊杂志情有独钟的阅读需求,且单刊的电子杂志订阅费低于纸刊一半左右,但依旧是笔不菲的成本投入;但更多时候,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多领域的,既有商业财经又有人文科普 此时,同时拥有成百千家「电子杂志版权资源」的聚合型电子杂志app恰恰解决了此类问题。如手机知网,龙源网,读览天下、麦格、名刊会、畅读下面就目前呼声大、实用性强、性价比高、阅读体验较好等几个维度,将我了解的一些行业信息分享给大家。01-「龙源网」【简介】「龙源网」是“龙源期刊网”倾力打造的移动杂志阅读产品,站内有4300种电子杂志版权资源,跨越时政、财经、科技、生活、娱乐、时尚、教育、小说、故事、母婴、文艺、汽车、军事、学术、外文等各种类别,app账号权限与“龙源期刊网pc”端账号权限同步,即同时支持移动端和网页端阅读。【亮点】app专注杂志阅读,无广告,阅读体验良好。app支持离线阅读、记笔记、AI人脸识别推荐、语音朗读等最新科技,满足大多数杂志发烧友的阅读需求。另外,app内推出20多种个性化的主题套餐,这种把杂志打包成套餐的形式,满足大多数读者的日常阅读需求,而套餐年订阅价格也是完胜于单刊订阅,比如app内的「名刊甄选套餐」198元/年,套餐内囊括150种以上各领域头部杂志资源,“看天下”、“财经”、“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读者”、“瞭望东方周刊”等都囊括其中。【不足】对于新手来说,熟悉产品或查找想要的功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费用】读者消费形式选择最多,既可以可以单篇文章购买、单刊购买、还有按照主题套餐打包包年订阅,以及69元购买300篇文章阅读的权限。02- 「名刊会」【简介】「名刊会」集结了300+种最受读者欢迎的精品杂志,包括《看天下》、《财经》、《第一财经周刊》、《创业邦》、《科幻世界》、《读书》、《译林》、《读者》、《最推理》等都在其中,内容跨越时政、财经、科技、生活、娱乐、时尚、小说、故事等几乎所有品类。【亮点】 页面风格极简,无广告,只提供与杂志阅读有关的内容,纯粹自然;提供300余种主流热门杂志订阅阅读;首页每天六篇编辑精选文章精华阅读,为读者省去了不少挑选文章的时间。【不足】页面反应速度偶有卡顿【费用】年订阅价格298元/年,续费198元/年。03-「 VIVA畅读」【简介】「 VIVA畅读」是来自北京维旺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款免费电子阅读应用产品。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带来一流的电子阅读体验。通过畅读可以订阅新闻、娱乐、时尚、财经、汽车、美女、搞笑、科技、体育、军事等多种多样的兴趣,并根据用户的阅读行为推荐最新最热的内容,精彩文章看不完。通过畅读还可以免费阅读1000余种杂志,集结《男人装》、《读者》、《嘉人》、《财经》、《米娜》、《昕薇》、《看天下》、《博客天下》、《新旅行》、《汽车族》、《红秀》等畅销杂志,涵盖时尚、新闻、娱乐、财经、数码、汽车、旅游、生活、情爱、名人、摄影、艺术等多个门类,用户随时随地可阅读到自己喜爱的杂志,掌握潮流资讯。【亮点】 app界面清新,少数往期杂志免费看,付费为主。“畅读”页面频道丰富可选,“私塾”板块汇集了一些杂志资源和付费课程。【不足】从杂志的更新上架进度看,站内的主流和热门的杂志还停留在2019甚至2018年的更新时间。APP内内容花样较多,杂志、直播、课程、视频、图书、艺术学院,适合多种文化需求的朋友。【费用】 付费成为会员后即可畅读全站杂志,包月40元,包年288元。04-「读览天下」【简介】「读览天下」涵盖1000余种主流品牌杂志的电子版。内容类型涵盖理财、管理、新闻人物、时尚、生活等,为读者提供包括《男人装》、《时尚》、《新周刊》等涵盖不同阅读趣味受众的知名读物。读览天下app支持下载离线阅读,书架管理功能方便查找,快速下载功能节省等待时间,画面清晰度高,页面可随需求缩小或放大,翻页顺畅让用户有更好的阅读享受。但页面整体设计略显朴素,页面反应较迟钝。【亮点】【不足】文章页的“单篇文章”免费阅读部分内容,但整本杂志仍需付费阅读;app设有“免费专区”,但领域偏冷门,无法满足大众日常阅读需求。【费用】站内支持单刊的单期和包年订阅,也设有VIP会员全站畅读服务,一个月订阅价格为80元/年,六个月的订阅价格为470元/年。05-「麦格杂志」【简介】「麦格杂志」收录两千种多知名畅销杂志,涵盖时政、新闻、时尚、娱乐、财经、数码、科技、汽车、旅游、生活、健康、情爱、名人、摄影、艺术等多个门类,用户随时随地可阅读到自己喜爱的杂志,掌握潮流资讯。【亮点】杂志更新时效尚可,且app只提供杂志购买和阅读服务,无其他内容干扰,可以专心阅读。【不足】app整体UI设计略显粗糙,有时无法正常登陆,个别功能会闪退,影响阅读体验。【费用】订阅价格以单刊订阅为主06-「手机知网」【简介】提供全国上万种期刊、报纸等内容个性订阅,以及各类专题知识定制、行业情报推送、文档阅读管理等独具特色的强大知识服务功能。【亮点】订阅后第一时间推送专业学科情报,更多的是学术期刊、报告类,写论文,也可以搜索文献资源等,需要写论文的童鞋可以下载体验一下。【不足】行业属性明显,偏学术和工具化,不太适合大众阅读需求。【费用】付费形式为单刊单期付费,或单刊包年付费。以上APP排名不分先后,各有优缺点。大家可自行下载体验。

杂志资源网盘分享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是:提取码:syt5故事从高中女生佐仓千代的一场告白开始,她的暗恋对象是与自己同年级的男生——身高一米九、男子气概十足的野崎君,而告白的结果居然是得到了他的亲笔签名。

《意林杂志1-24期合订本》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FkCQg?pwd=h66g 提取码: h66g简介:不会写作文怎么办?看意林杂志提供丰富的小故事和人生智慧。

《2020读书杂志第2期》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_tJxOQdCT44I8Mw?pwd=e6ul 提取码:e6ul简介:《读书》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链接: 提取码:syt5    故事从高中女生佐仓千代的一场告白开始,她的暗恋对象是与自己同年级的男生——身高一米九、男子气概十足的野崎君,而告白的结果居然是得到了他的亲笔签名。

东方杂志百度网盘资源分享

你可以去龙源期刊网上找一下。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Yit55DQ 提取码:uzoj     书名: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1997-11页数:692内容简介:本书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的第一种;「夏商周断代工程」是 中国大陆「九五」期间的重大科研项目。这项工程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要把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部科学化、量化,为深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典籍中所得到公认的古代纪年,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因此要推求更早的年代,周武王克商之年即是重要的著手点。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首先在於这是商周两个朝代的分界点,因而是年代学研究上不可回避的。这一分界点的推定,对其後的西周来说,影响到王年数的估算;对其前的夏商而言,又是其积年的起点,如陈梦家先生《殷墟卜辞综述》所述:「在年代学上,夏商周三代是相牵联的,要求得殷代的绝对年代,首先要确定周代元年。」从年代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还在於这是一个可能的突口,由於伐纣系周朝建立之始,周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周(包括春秋战国)及其後文献中关於这一重大事件的叙述较多,而且含有若干历日和天象的记录,给运用天文历法知识进行推算准备了一定的条件。这就使学者们能够在没有确定共和以上列王年数的情况下,直接去推定武王克商之年。事实上,自西汉末年的刘歆开始,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这种推算的尝试。因为文献材料尚非充分,以及学者间对材料的理解有异,所采用的方法、角度也不相同,他们推出的武王克商之年彼此有相当大的悬殊。尽管如此,每位学者所走过的道路,总是有今天我们需要借鉴之处。只有在总结了前人的所有成果之後,我们才有希望前进一步。「夏商周断代工程」在1996年5月正式启动。在现划论证和组织项目期间,有关学科的专家都对武王克商之年的推定这一关键问题表示了特别的关注。因此,在整个工程已建立的9个课题中,专门设置了「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下属4个专题:「武王伐纣时天象的研究」、「先周文化的研究与年代测定」、「周原甲骨的整理及年代测定」、「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基本的想法是,把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科技测年等学科结合起来,尽可能使用现代科学手段,吸收各方面成果。工作达列比较深入的阶段,大家迫切感觉到这个疑难课题上广泛借鉴和总结前人学说的必要。然而,涉及武王克商之年的学术文献数量非常繁复,资料极为分散,有些论著在几处大图书馆也难寻觅,造成研究工作的严重障碍。因而提出了蒐集编辑(还有翻译)这方面文献的设想。这一行动从年3月发轫,经过3个来月的时问,真正做到「竭泽而渔」,共辑集到各家论著一百多篇,随後精选出有代表性的57篇,结集成《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这本书。过去大家一般认为,关於武王克商之年的说法计有30多种,现在本书所反映的说法竟有44种。仅从这一点,便可看出本书的成绩。(以上内容系节录自李学勤所作序) 。作者简介:本书所收录的论文篇目如下:一、选编说明二、古代学者所定克商之年一览表三、近现代研究论文:公元前1127说论武王克殷年代,谢元震 撰。公元前1122说殷周之际年历推证,吴其昌 撰。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日)岛邦男 撰。公元前1118说武王克商的年代,(日)成家彻郎 撰。公元前1112说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後出路,刘朝阳 撰。公元前1111说武王伐纣年月日今考,董作宾 撰。从利簋铭看伐纣年,严一萍 撰。用周初历法与周初年代─惟一月壬辰旁死霸史日考证,郑天杰 撰。公元前1106说西周考年,张汝舟 撰。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张闻玉 撰。公元前1105说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马承源 撰。公元前1102说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之年代学资料,黎东方 撰。公元前1093说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葛真 撰。公元前1088说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88年说,(日)水野清一 撰。公元前1087说西周断代和年历谱,(日)白川静 撰。公元前1076说伐纣之记载检讨,丁驌 撰。公元前1075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唐兰 撰。公元前1071说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 ,李仲操 撰。公元前1070说西周年代综述(摘要),李仲操 撰。武王克殷之年,张政烺 撰。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读王国维《周开国年表》後记,刘启益 撰。公元前1066说周初之年代,(日)新城新藏 撰。公元前1065说关於商、殷的一些新闻,(美)哈特纳 撰。西周的年代与历法,白光琦 撰。公元前1063说周初的绝对年代,(日)山田统 撰。公元前1059说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行星天文学,(美)彭瓞钧 撰。公元前1057说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张钰哲、张培瑜 撰。公元前1055说武王克殷年考,章鸿钊 撰。试谈西周纪年,荣孟源 撰。公元前1051说略论西周武王的年代问题与重要青铜彝器,高木森 撰。西周年代考,姜文奎 撰。公元前1050说三代年表,(英)叶慈 撰。公元前1049说书经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纣的年代月日考,王保德 撰。公元前1046说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美)班大维 撰。公元前1045说西周之年历,(美)倪德卫 撰。《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美)夏含夷 撰。西周年代新考─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 ,周法高 撰。武王克商与西周诸王年代考,赵光贤 撰。公元前1044说武王克殷年月考,李丕基 撰。公元前1041说晚商的绝对年代,(美)吉德炜 撰。公元前1040说武王克商之日期,(美)倪德卫 撰。武王伐纣年代考,周文康 撰。公元前1039说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何幼琦 撰。公元前1030说周武王克殷日历,丁山 撰。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韩)方善柱 撰。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说,周清流 撰。公元前1029说周武王克殷年代考,黄宝权、陈华新 撰。公元前1027说最初可纪之年代,梁启超 撰。殷周年代考,雷海宗 撰。西周历朔新谱及其它,莫非斯 撰。殷代的兵器与工具,(瑞典)高本汉 撰。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陈梦家 撰。西周史事概述,屈万里 撰。周初年代平议,何炳棣 撰。公元前1025说殷周年代的问题─长期求徵的结果及其处理的方法,劳干 撰。公元前1024说试论西周纪年,(日)平势隆郎 撰。公元前1018说西周年代考(摘要),周法高 撰。--------------------------------------------------------------------------------四、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论著要目:--------------------------------------------------------------------------------1130BC林春溥据《毛诗正义》推算,《竹柏山房丛书》。1127BC谢元震,〈西周年代 〉,《文史》第29期1123BC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引,商务印书馆。1122BC刘歆,《世经》,《汉书‧律历志》。绍雍,《皇极经世》。刘恕,《通鉴外记》。郑樵,《通志》。金履祥,《通鉴前编》。马端临,《文献通考》。吴其昌,〈金文历朔疏证〉,《燕京学报》6。吴其昌,〈殷周之际年历推证〉,《国学论丛》2卷1期1929。岛邦男,〈克殷年月考〉,《东洋学》14号1965。岛邦男,〈伐殷考〉,《文经论丛》创刊号11。岛邦男,〈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甲骨学》第11期1976。1118BC成家彻郎,〈武王克商之年代〉(修订版),《西周史论文集》。1117BC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引,商务印书馆。1116BC皇甫谧,〈帝王世纪〉引,《丛书集成本》。1112BC刘朝阳,《周初历法考》。刘朝阳,〈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後出路〉,《天文学报》1卷1期1953。1111BC一行,〈大衍历议〉,《新唐书‧律历志》。董作宾,〈中国年历总谱之西周年历谱〉,《史语所集刊》1952。董作宾,〈武王伐纣年月日今考〉,《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3期。严一萍,《何尊与中国年代》。严一萍,〈从利簋铭看伐纣年〉,《中国文学》新8期。郑天杰,〈周初历法与周初年代〉,《史学汇刊》11期1981。1106BC张汝舟,〈西周年考〉,《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张闻玉,〈西周王年论稿〉,贵州人民出版社。1105BC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1982。1102BC黎东方,〈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之年代学资料〉,(台北)学生书局1975。1093BC葛真,〈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贵州工学院学报》2。1088BC水野清一,〈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引〉,据巴纳(Noel Barnard)"MetallurgicalRemains of Ancient China"1975。1087BC白川静,〈西周断代和年历谱〉,《金文通释》第5卷。1078BC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引,商务印书馆。1076BC丁驌,〈西周王年与殷世新说〉,《中国文字》新4期7。丁驌,〈西周王年新说更正〉,《中国文字》新5期198112。丁驌,〈伐周之记载检讨〉,《中国文字》新13期2。1075BC唐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新建设》3。刘启益,〈西周纪年铜器与武王至厉王在位年数〉,《文史》第13期。1071BC李仲操,〈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中原文物》1期1997。1070BC殷历家据《易纬‧乾凿度》推算邹伯奇,〈太岁无超辰说〉,《学计一得》。李仲操,〈西周年代〉,文物出版社。张政烺,〈武王克殷之年〉,《洛阳考古四十年》。刘启益,〈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5。1067BC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殷正),《邃雅堂学古录》。1066BC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周正),《邃雅堂学古录》。新城新藏,〈周初之年代〉,《中国天文学史研究》。1065BC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董作宾推算),《邃雅堂学古录》。哈特纳,〈殷商的某些消息〉,《第14届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1974。白光琦,〈西周的年代与历法〉,《西周史论文集》。1063BC山田统,〈周初的绝对年代〉,《大陆杂志》15卷6期。1059BC彭瓞钧,〈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行星天文学〉,《美国天文学通报15》1983。1057BC朱右曾,张汝舟据《逸周书集训校释》推算。张钰哲,〈哈雷慧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史〉,《天文学报》19期1978。赵光贤,〈从天象推算武王伐纣之年〉,《历史研究》10。张培瑜,〈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人文杂志》5。1055BC章鸿钊,〈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荣孟源,〈试谈西周纪年〉,《中华文史论丛》1。1051BC高木森,〈略论西周武王的年代问题与重要青铜彝器〉,《华学月刊》11。姜文奎,〈西周年代考〉,《大陆杂志》82卷4期1991。1050BC《今本竹书纪年》。李兆洛,〈初建元以前历代甲子〉,《李氏合刻五种》卷三。叶慈(W P Yetts),《三代年表》(Chronological Tables of the Three Dynasties,"West" and "East" and the Zhou Dynasty),The Rulers of China,1957。1049BC王保德,〈书经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纣的年代月日考〉,《东方杂志》复刊後17卷7期1984。1047BC林春溥,〈古史考年异同表〉(按《史记》推算),《竹柏山房丛书》。1046BC班大维(David W Pankenier),〈商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Shang & Western Zhou),Early China(7):81-82。班大维(David W Pankenier),〈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Early China(20),1995。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045BC倪德卫(David S Nivison),〈西周之年历〉(The Dates of Western Zhou),《哈佛大学亚细亚研究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3卷1983第2期。倪德卫(David S Nivison),〈《国语》「武王伐纣」天象辨伪〉,《古文字研究》第12辑。夏含夷,〈《竹书纪年》与武王克商的年代〉,《文史》第38辑。周法高,〈西周年代新考〉,《大陆杂志》65卷5期1984。周法高,〈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台湾)《中央图书馆馆刊》1986。赵光贤,〈关於周初年代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2。赵光贤,〈武王克商与西周诸王年代考〉,《北京文博》1。1044BC李丕基,〈武王克殷年月考〉,《国民杂志》1卷5期1941。1041BC吉德炜(Keightley),〈晚商的绝对年代〉(Absolute Chronologhy),《商史的渊源》(Sources of Shang History)1978。1040BC倪德卫(David S Nivison),〈1040当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of the Chou Conquest),Early China1982-1983倪德卫(David S Nivison),〈武王克商之日期〉,《竹书纪年》解谜第8章。周文康,〈武王伐纣年代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4。1039BC何幼琦,〈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何幼琦,〈西周的年代问题〉。何幼琦,〈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西周年代学论丛》。1035BC萧子显,《南齐书‧祥瑞志》。1030BC丁山,〈周武王克殷日历〉,《责善半月刊》20。丁山,〈文武周公疑年〉,《责善半月刊》1。方善柱,〈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51卷1期1975。周清流,〈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说〉。周清流,〈西周年代考辨〉,《史学史研究》2。1029BC黄宝权,〈武王克殷年代考〉,《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1029BC梁启超,〈最初可记之年代〉,《饮冰室全集》之四十七。雷海宗,〈殷周年代考〉,《武汉文史哲季刊》1931。莫非斯,〈西周历朔新谱及其它〉,《考古社刊》第5期1936。陈梦家,〈西周年代考〉,商务印书馆。陈梦家,〈商殷与西周的年代问题〉,《历史研究》2。高本汉,〈殷代的兵器与工具〉,《瑞典远东博物馆刊》17期。屈万里,〈西周史实概述〉,《史语所集刊》1971。何炳棣,〈周初年代平议〉,《香港中文大学学报》1。1025BC劳干,〈论周初年代问题与月相问题的新看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7卷1期1974。劳干,〈论周初年代和召诰洛诰新证明〉,(台湾)《中研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1981。劳干,〈从甲午月食讨论殷周年代的关键问题〉,《史语所集刊》1993。劳干,〈殷周年代的问题─长期求证的方法及其处理的结果〉,《史语所集刊》1996。1024BC平势隆郎,〈试论西周纪年〉,《中国古代纪年的研究》。1018BC周法高,〈西周纪年代考〉,《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报》第4卷1期1971。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二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二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东方杂志百度网盘分享资源

1904年3月,《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为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至1948年12月停刊,共出四十四卷。它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过其主编。于1999复刊,复刊后的《东方杂志》改名为《今日东方》。

商务印书馆举办“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全文检索数据库”专家评审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社科院近代史所及文学所等机构的14位专家学者到会。经过与会专家的认真讨论和评审,最终认定该数据库产品对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传播具有积极作用,达到了项目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在数字出版方面的探索又迈出了新步伐。《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历经清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紧跟时代脉搏,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迹,是研究民国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随着民国热的逐渐升温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东方杂志》在内的民国文献资源的电子出版物日渐增多,但市面上一些以民国文献资源为主的电子出版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包括内容缺失、系统功能单一、页面设计简陋、文字错误率高等问题,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查检研究需求,还有可能误导学者的研究工作。为此,商务印书馆决定在已有的《东方杂志》期刊图像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发《东方杂志》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二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万方数据公司现在就有一个《东方杂志》的全文数据库,里面有丰富详实,从创刊到1948年的都有。

人力资源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E-MAIL就可以了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比人力资源管理这本杂志更专业的了。人力资源管理杂志是HR人自己的杂志,在这里可以与HR管理者共成长。杂志投稿邮箱:

可以推荐你发《管理学家》《中国管理信息化》《经营管理者》等相关个刊物,具体的你可以去启凡论文网咨询一下,我的文章就是在他们那儿发表的。

发信

  • 索引序列
  • 杂志资源分享
  • 杂志资源网盘分享
  • 东方杂志百度网盘资源分享
  • 东方杂志百度网盘分享资源
  • 人力资源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