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市美育科研论文

北京市美育科研论文

发布时间:

北京市美育科研论文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21世纪即将来临,与所有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也面临着未来的发展问  题。  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  动 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其中还进一步提出:“美育对于培  养学 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  要作 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正是由于国家对素  质教育 的强调和对美育的重视,使得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  期,给未 来的发展以良好的开端。  从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出发,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的目标将面临着调整,以适应素质教  育的要求。学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人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体  现 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  程 度,而人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同“拱顶”出来的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这其 中每一个学科都能为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反过来说,一个人的  基本素 质和能力也有助于他更有成效地把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但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  是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而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以至于严重地  影 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整个基础教育而言,人的目标  是我 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更应着力考虑的。应该将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并  将人的 目标放在首位。  21世纪熹微初露,人们对未来作了种种预测,同时也对人的素质和能力作了各种各样的  设计。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变化的速率更快的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  才 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之相适  应。 所以,21世纪的人应该是更为主动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对自己和社会高度负责的  人,具 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培养具有这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必须承  担的共同 责任,当然各学科所具有的目标可能更为具体。  现代美术学科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  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因此,  未 来美术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综合两者来决定。  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未来的主要任务是:  1.转变美术教育的观念,切实将美术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通过向全体学  生实施有效的素质型的美术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的美术文化素质。并以这种美术教育观念为  主导,全面进行美术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  2.加快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学校美术教育管理体制,健全并完善美术  教育管理机构。国家教育部将组织力量起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并制订与《条例》  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制订并完善相应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章制  度, 将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督导评估、综合教育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去,使学校美术教育与整  个教育 工作协调发展。省级教育部门应在近期建立艺术教育管理机构,配齐专职艺术教育  管理干部 和美术教研员。努力使美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研业务指导网络更趋完善。  3.加强学校美术教育课堂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学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课堂教学,因此,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到2000年,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  初中的美术开课率应达到100%。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照国家规定将美术课时开足。同时,  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尽量扩大每一节美术课的教学效益。  4.加快美术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美术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制,进  一步提高美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各地都应根据本地师资需要情况和实际可能,制订出到20  10年前切实可行的美术师资培养、培训计划。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美  术 师资缺乏的问题。在下世纪初,初步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对美术师资数量的需求,并使师  资质 量有较大提高。  5.在加快发展城市学校美术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探索和寻找  适应中国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全国占有很大  的比例。只有当中国的农村的美术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中国的美术教育才会具有真正  意 义上的普及和发展。因此,如何加快农村美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中国美术教育界所  面临 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6.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设备、器材配备,改善教学环境和条  件。现有的教育经费中,应确定一定的比例用于美术教育。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制订合理的设  备、器材配备标准,力争在短期内达到标准。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学校美术  教 育的办学条件,为美  术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7.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美术教育科研队伍,加强美术教育科研工作,努力解决美术教育  发展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国的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研究队伍的人数  和水平也亟待提高,尚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美术教育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建立一支具有  较 高理论水平,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的美术教育科研队伍。高等院校应有更多的学者投身  于美 术教育的研究,应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的美术教育研究人员,同时基层的美术教师也应  努力提 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面向未来,中国美术教育界愿意加强与国际美术教育界的联系,广泛地进行学术交流,  共享教育信息资源,共同推动人类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市学校美育科研论文

论历史美学与美育的基本范畴历史美学是以普通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历史学中客观存在的审美素材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社会美、历史人物美、历史自然美、历史艺术美以及历史著述美等为主要领域,来研究历史美的本质与因素、历史审美与美育、历史美与现实美的关系及其创造等审美关系问题的学科。历史美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历史学为历史美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历史美学则为历史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提供了审视历史的另一双眼睛。历史学包含了历史科学和历史美学,历史美学则是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是应用美学理论的教育实践,在具体实施中,既要服从美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美学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运用历史进行美育。首先,是历史社会美。历史社会美是指历史上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发展起一定促进作用的一切历史事物所具有的美。当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统治者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关系基本和谐,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优美。如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赋、减轻刑罚,表现了一种清雅恬淡之美。又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煌煌大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表现了一种富丽辉煌之美。历史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斗争。人类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不断地使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从而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创造着历史的壮美。那些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进步力量在斗争中展现出自由自觉的创造力,他们本身是美的。有时候斗争胜利了,正义战胜了邪恶,人民为之欢欣,历史回响着英雄的赞歌。有时候斗争失败了,邪恶吞噬了正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感人肺腑,他们的失败和牺牲,意味着有价值的、可宝贵的东西被摧毁,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在他们的身后,树立起人类解放道路上一座座壮美的丰碑。其次,是历史人物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人物美在历史社会美中据最突出的地位。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人物数百个,这是我们进行历史美育的重要内容。历史人物美主要表现于其进步性、人民性、正义性和爱国主义。比如,在中国历史上,伏羲神农教人渔猎耕稼是美的;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美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顺应历史潮流振国兴邦是美的;商鞅吴起王安石锐意变法革除积弊是美的;陈涉吴广登高一呼解民水火是美的;孔孟老庄以睿智启人教化万民是美的;屈原贾谊李杜苏辛不朽诗文惊天地泣鬼神是美的;苏武持节牧羊、祖逖击楫中流、岳飞英勇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是美的;李时珍遍尝百草著录药典为民除病祛殃是美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是美的,关天培为国尽忠的行为是美的“;六君子”慷慨就义的豪气是美的;孙中山奔走呼号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美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身上,更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之美、大公无私的心灵之美、铿锵豪迈的语言之美、英勇献身的行为之美。这些历史人物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大浪淘沙产生出来的精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为人的整体的人格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还有一些典型的反面人物。他们站在历史潮流的反面,阻碍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他们是丑恶的,是作为真善美的对立物得存于史册的。在历史教学中揭露历史上的丑,反衬历史上的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任务。第三,是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在我们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材料。历史自然美是指与人类历史进程有关的自然或“第二自然”的美。如那养育人类古老文明的泱泱大河是美的;那宜于耕种的冲积平原是美的;人类制造的最古老的石器工具所具有的曲线和对称是美的。历史艺术美主要是指作为历史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艺史、美术史、音乐史、文学史、建筑史中那些典型代表作品的美,这类内容不胜枚举。第四,是历史著述美。历史著述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方面。图文并茂的历史教科书,那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文字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美感。历史教师的教学作为一种历史的“述”,也应遵循美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的真与美的关系。历史教师研究历史美学自觉地调动历史审美情感,就能赋予历史以血液、生命和灵魂,给历史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使之感奋人心,陶冶性灵,从而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关于基础美术教育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特殊意义。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科学文化和审美等素质,这些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缺少或忽略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是全面发展的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之一。其目标是以审美为艺术教育主线,以学生才能和智力培养为中心,塑造心灵完美、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然而,我国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完善。美术教学还未形成一种完整统一的适合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虽然我国美术教育工作者从20世纪的上半叶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产生了“情感思维教学法”、“眼高手低教学法”等,但各个地区美术教育工作者还是各自为战,自编教材也大多是根据自身情感因素确定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有很多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难以及时推广和普及。其次是美术教师素质不高。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理论缺乏深入研究,把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与成人美术教育混为一谈,单纯强调技巧训练。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美术教师能力水平很低,很难胜任教学工作。再次是家长对孩子培养也是急功近利,在强烈忧患意识推动下拔苗助长,孩子纷纷踏进教育水平良莠不齐的各种美术学习班,严重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纯真的天性。《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和任务,并且要求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简单训练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使美术教学向多元知识结构教学转化,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美的素质。对学生来说,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都有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利用种种方法训练人们的身心和各种感觉器官,使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逐渐自由生长发育。美术教育除遵循教育学提出的教学原则外,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以及目的任务和教学规律,还提出以下具体方法和原则:第一,在观察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力。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现代派代表人物马蒂斯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比如,要求学生从记忆观察对象入手,用概括表现方法和观察方法给身边的人画像,从外型到个性夸张中发现个性美,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看谁画得好,看谁画得“神似”,利用审美原则和艺术分析手段从直观感觉中获取美的表现语言,获取成功的满足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水平。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保证。第二,在摹仿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运用启发式教学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传授;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灵活性、多样性、过程性、实践性等,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尊重个性,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各自的专长。课堂教学要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发。比如教师把美术大师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等,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临摹这些作品,如毕加索的《和平鸽》、梵高的《向日葵》等作品,仅用几个线条和几个色块就已经内涵深远。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去读懂大师的表现意图。想象力触发创造力,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促进抽象思维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北京市美育科研论文评选

这种网上一般找不到的

学校还不错,学校既重视教学,也重视德育。管理很严,学生成绩比很多公办学校都强,老师很负责,校风学风都不错。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自成一体,布局和谐统一,各项设施配置齐全、先进,办学条件一流。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运动、艺术、生活设施,是同学之间生活的家园、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身边的同学都很喜欢学习,形成了一个良性竞争。最关键的是学习氛围很好,因为各科老师都比较年轻,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比较了解,没有代沟,能深切体会学生的不容易,帮助学生学习。该校是西城区文明校园、北京市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逾百万元。拥有900多平方米的游泳场,200米跑道的操场。初中12个教学班,高中18个教学班,在校生1300余人,教职工133人。 在深化教育改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在不断前进。校长提出"健全、完善、夯实、提高"的办学思路。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实行层次管理,完善不同学龄段的德育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十一中学生群体素质较高,在校生参加中、高考成绩保持在北京市较高水平。教师队伍中有一批骨干教师,在区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有一批教师获奖。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

吴健,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东城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东城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委员,东城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东城区美育研究会理事。曾任府学小学副校长、青年湖小学校长。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教育专家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教育专家,“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学科专家。曾荣获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全国素质教育优秀个人、第六届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北京市先进教师、北京市“五五”普法教育先进个人、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东城区骨干教师、东城区优秀党员等,是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对象,还荣立过北京市公安局的“三等功”。所授课曾在全国教学展示课中展示,在评优课活动中曾被评为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优质课、东城区一等奖。论文曾多次获全国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二等奖、东城区一等奖、二等奖。曾在国家一级刊物、书籍中发表多篇论文、文章及教案。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做大会发言并当场解答外国朋友提问;代表东城区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EPD项目第七次国家讲习班,并作交流发言;代表东城参加京津沪渝四市区的德育研讨会并大会发言;代表东城区参加第一、二届21世纪校长论坛等。为增强国际视野,2005年被教委选派赴德国等学校学习考察;2006年,被教委选派赴加拿大国际学院参加校长培训;2005年,参加中英联合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培训班。2010年,随北京市人大代表团赴越南访问。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论文

●《加快东西部教育合作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3年第7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3期。●《建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4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7期发表。●《论中西文化对学生评价的影响》发表于《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4年第8期(核心期刊)。●《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议》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191期)2004年第45期(核心期刊)。●《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分析》,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收录在《管理科学论文集》,并且在管理科学分论坛上宣读。●《法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本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2005年参与所级科研课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考制度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报告》,是2005年主持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项目时撰写的总评估报告,约20万字。得到教育部师范司和美国英特尔总部的高度评价。●《新课程课后拓展行动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2期(核心期刊)。●《要科学合理地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210期)2005年第17期(核心期刊),2006年编入《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出版社出版)。●《“观、评、训”三位一体校本培训之探索》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1期(核心期刊)。●《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发表于《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7期。●《关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实施保障策略分析研究》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8期(合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谈构建新课程师生观的十点策略》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论学习型学校的组织文化》发表于《教学与管理》(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自我发展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策略》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发表于《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及问题分析》发表于《科学与决策》2007年第20期(核心期刊)。●《论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基础》发表于《民办教育新观察》2007年第9期。●《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发表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11期(核心期刊)。●《论高考改革新思维》发表于《山东教育》2007年第11期。●《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学话语转型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核心期刊)。●《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现状、问题和建议》发表于《新农村学校通讯》2007年第3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的策略研究》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7年11月22日第3版。●《论构建“知识建构型”有效课堂教学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江苏教育》2008年第1期。●《论高质量问题的生成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核心期刊)。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2008年第20期。●《论新课程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新模式》发表于《内蒙古教育》2008年8月。●《高考制度创新:高中生毕业后隔年报考》发表于《科学决策》2008年12期。●《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1期。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有效策略》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差生”转化策略研究》发表于《山东教育》2009年3月刊。●《中小学督导评估的意义与方式创新》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该文已经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载。●《推进素质教育新思路》发表于《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四期。●《有效教学的新特征》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5月27日第五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新视角》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7月29日第七期。●《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9期。●《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报告》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31日(第二作者)。●《课改成功与经济发达不成正比》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5月增刊。●《走出瓶颈: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以创建有效教学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核心期刊)2010年12月8日(第B1版)。●《论课型创新的新探索》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对话韩立福博士》(专访)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从课堂改革起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刊。●《以三个假设思考“先知学生”》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日第7版。●《“走班制”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需要商榷》发表于《特区教育》2012年第4期●《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新视角》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5日第8版。●《课改先锋、引领全国》发表于《深圳商报》2012年4月16日版。●《课堂教学范型的六种境界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6期●《教师观念应从“形转”到“心转”》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一:教师观念转型之专家观点)。●《从教师搭台走向师生搭台》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5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二:备课改革之专家观点)。●《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6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三:问题导学之专家观点)。●《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7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四:学生先学之专家观点)。●《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8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五:小组合作之专家观点)。●《展示对话学习 焕发生命活力》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9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六:展示对话之专家观点)。●《从单一课型走向多元课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0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七:课型创新之专家观点)。●《要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1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八:课堂模式之专家观点)。●《选择适合实际的行动路径》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九:行动路径之专家观点)。●《从传递走向建构:论教学思维转型》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6期。●《如何看待“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思维》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5期。●《论“学案”教学利弊及改进建议》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8期。●《南山:全国课改的;领头雁》发表于《特区教育》2013年增刊(南山教育特刊)。●《“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新方向》发表于2013年第1期《江苏教育》。●《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发表于2014年4月22日《现代教育报》。另外,在地方教育期刊、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著作完成情况合著:《新课程教学方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008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新课程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版(2007、2008年被河南省三门峡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8年被河北省唐山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高考志愿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主编:《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2008年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大学生教育实习成长记录袋》(电子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执行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新课程教育实习指导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丛书》包括12本:1、韩立福执行主编,薛猛著:《中学语文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2、韩立福执行主编,王晓辉等著:《中学数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3、韩立福执行主编,徐笑梅等著:《中学英语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4、韩立福执行主编,项华著:《中学物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5、韩立福执行主编,刘克文著:《中学化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6、韩立福执行主编,郭友编著:《中学生物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7、韩立福执行主编,赵克礼等著:《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8、韩立福执行主编,袁孝亭等著:《中学地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9、韩立福执行主编,车广吉等著:《中学政治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0、韩立福执行主编,尹爱青等著:《中学音乐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1、韩立福执行主编,贾齐等著:《中学体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2、韩立福执行主编,高明等著:《中学美术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专著:《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上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评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评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小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中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专著:《韩立福:有效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出版,是“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之一)。主编:《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主编:《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由勤奋讲授走向智慧导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副主编:《追求卓越、对话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专著:《教师导学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

这种网上一般找不到的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通知

我前天也收到了,也是说我的参赛作品获大赛一等奖,但要发表的刊物没说要交费,网站就要,还不低:中国知网检索发表1200元,万方数据检索800元,维普网检索500元,龙源期刊网检索发表350元。

我也收到同样的信函,也是二等奖,证书工本费95元,不知道是否可信?

(中地大京发〔2012〕29号)各单位、各部门:现将修订后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条例》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和遵照执行。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条例(2012年5月修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5月14日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条例(2012年5月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我校“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凡在我校学习,取得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符合下列基本条件者,均可申请学生先进个人的评定。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二、热爱学校,自觉执行国家法规和学校制度,维护社会公德,行为文明,本学年内未受过任何处分。三、热爱所学专业,学习勤奋努力,参评年度内各门课程(含选修课)考试、考查成绩没有不及格现象。四、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五、一年级学生不参加评选。第三条 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选原则: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第二章 奖项设置及评选条件第四条 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分类一、综合类:包括地大十佳本科生、十佳研究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地大自强之星。二、单项类:包括学风标兵、文艺标兵、体育标兵、公益标兵、科技创新标兵和社会实践标兵。三、集体类:包括优秀班集体、十佳班集体和优秀学生宿舍、十佳学生宿舍。第五条 评选条件一、综合类(一)十佳本科生地大十佳本科生是本科生的校级最高荣誉,简称“十佳本科生”。符合下列条件的本科生可以申请:当年被推荐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在本年级本专业前三名。德育素质评分为优。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或科技创新等任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本科阶段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十佳研究生地大十佳研究生是研究生的校级最高荣誉,简称“十佳研究生”。符合下列条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请:研究生阶段,思想积极进步,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习科研任务,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研作风,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优良成绩或有突出进步。(1)课程学习阶段的研究生:主要考察能否按时修完培养计划中第一学年安排的全部课程,各科成绩优良;同等条件下,科研、体育、文艺、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成绩突出者优先。(2)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的研究生:主要考察学位论文进度是否正常,科学研究中成绩是否突出。具体考察发表论文的质量与数量、是否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是否有发明专利,或科研工作是否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以及有无取得其他创新成果者。硕士或博士申请者在相应阶段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当年被推荐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或获得其他校级荣誉称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育、文艺等各项活动。在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其他方面有被公认的突出成绩,思想积极上进,学习科研工作表现良好者,可以优先考虑。(三)三好学生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在本班前三名。德育素质评分为优。学习成绩平均85分以上,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研究生在符合第二条基本条件基础上主要考察学习、科研、论文等方面的成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四)优秀学生干部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强,有突出工作成绩,参评年度学生干部考核为优秀。积极进取,关爱同学,责任心强,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在学生中有比较强的影响力,人际关系良好。任期至少满一年。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在班内前30%之内(研究生不受此条件约束)。(五)地大自强之星政治思想素质好,为人正直、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具备勤俭节约、诚实可信、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学风,上学年成绩在本年级本专业10%以前。家庭经济困难,但勇于克服在经济上或其他方面面临的困难,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拼搏进取精神,事迹突出。二、单项类(一)学风标兵学习努力,学习能力强,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带领同学共同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上课出勤率高。品学兼优,各门功课成绩优秀,平均分达到90分,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大三、大四学生须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四级成绩优秀或通过六级者优先考虑。在校级及以上学习、科技竞赛或学科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先考虑。在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优先考虑。(二)文艺标兵至少有一项非常突出的文艺才能,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起到带头作用。在各级文艺演出或竞赛中表现突出。同等条件,在省部级或全国等获奖者优先考虑。(三)体育标兵有突出的体育才能,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起到带头作用。在各级别的体育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四)公益标兵积极热心投身于校园和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并有突出表现者。一学年中,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抢险救灾、维护校园秩序、义务劳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者。(五)科技创新标兵本科生(1)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投入到创新科研中,起到带头作用。(2)在各种科技创新的活动和比赛中有突出表现,获优异成绩者。研究生申请者在读期间学术科研成果突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理工类研究生:博士生至少1篇SCI收录论文(第一作者)并不少于2篇核心期刊论文;硕士生至少1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第一作者)。(2)文科类研究生(文、管、经、法、教育学类):博士生至少4篇核心期刊论文,硕士生至少2篇核心期刊论文。(3)作为主要参加者(列入项目合同名单前五名)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或承担了省、部级(由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的科技发展项目)项目,以及其他同等项目,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4)获得省、部级(或相当级别)及以上科技奖励,在完成人中排前五位且在学生中排名第一。(5)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专利。(6)科研工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有其他形式的重要创新成果。(六)社会实践标兵社会责任心强,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起到带头作用。利用假期或实习期间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科技扶贫、“三下乡”等活动,成绩突出且有社会影响力。有优秀的成果报告。三、集体类(一)优秀班集体评选条件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办法》(校学发〔2011〕9号)。(二)十佳班集体评选条件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办法》(校学发〔2011〕9号)。(三)优秀学生宿舍参评年度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宿舍可以申请:宿舍成员关系和谐友爱,凝聚力强。宿舍成员学习氛围浓厚,成绩良好,无不及格记录。有相应的宿舍管理公约,且执行良好。宿舍环境卫生成绩良好,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宿舍所辖学生遵守学生公寓管理规定且无违规违纪行为,无宿舍楼内吸烟、违章使用电器及危险品等现象。(四)十佳学生宿舍参评年度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宿舍可以申请:符合优秀宿舍的基本条件。宿舍所辖学生平均成绩80分以上。大三、大四的英语四级通过率100%。宿舍环境卫生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宿舍所辖学生在校级及以上学习、科技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先考虑。宿舍温馨舒适,富有特色,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六条 评选名额一、十佳本科生:全校共10名。二、十佳研究生:全校共10名。三、三好学生:评定比例不超过参评学生数的5%。四、优秀学生干部:评定比例不超过参评学生干部数的10%。五、地大自强之星:全校共10名。六、单项类:各类标兵总和不超过参评学生数的1%。七、优秀班集体:评定比例不超过参评班级总数的10%。八、优秀学生宿舍:评定比例不超过参评学生宿舍总数的2%。九、十佳班集体、十佳学生宿舍:各10个。第七条 奖金额度一、十佳本科生、十佳研究生为1000元。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为500元。三、地大自强之星为800元。四、单项类为500元。五、优秀班集体1000元,十佳班集体1500元,优秀学生宿舍500元,十佳学生宿舍800元。第八条 奖金发放一、综合类奖项中荣誉可以兼得,但奖金按其额度最高的一项发放。二、单项奖项的评选中,荣誉可以兼得,奖金也可以重复发放。三、兼获综合类、单项类奖项的,荣誉可以兼得,奖金按其额度最高的一项发放。四、集体类奖项中荣誉可以兼得,但奖金按其额度最高的一项发放。第三章 评选程序第九条 综合类奖项、单项类奖项的评选一、学生向本学院辅导员提出申请,由各班班委和党、团支部以学年素质测评为基本依据,在广泛听取同学、老师等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联席会议提出推荐名单(从申请学生名单中产生),并整理申报材料。二、经辅导员、导师和学院学工组审核、鉴定,学院学工组长同意并公示,报学生工作处评审。三、最后报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和主管领导批准,并在全校范围公示。第十条 集体类奖项的评选一、优秀班集体、十佳班集体的评选按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班集体达标创优考核评比办法》(校学发〔2011〕9号)进行。优秀学生宿舍、十佳学生宿舍的评选,由宿舍全体成员向学院提出申请,辅导员会同学院团总支、学院学生分会等有关方面按规定条件提出推荐名单(从申请宿舍名单中产生),写出详细的事迹材料和鉴定,经学院学工组长同意并公示,报学生工作处审核。二、学生工作处复核无误后,报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和主管领导批准,并在全校范围公示。第四章 附则第十一条 学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学生参评年度一学年的综合表现评定,评定时间一般安排在十月中旬。第十二条 在评选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况的,一经核实,收回证书及奖金,取消在校期间评优资格,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第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我今天也收到了,和你有同感!

  • 索引序列
  • 北京市美育科研论文
  • 北京市学校美育科研论文
  • 北京市美育科研论文评选
  •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论文
  •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通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