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生态学文献

农业生态学文献

发布时间:

农业生态学文献

农业生态学英文文献

agriculture ['æɡrikʌltʃə] 农业;农艺,农学farming ['fɑ:miŋ] 农业,耕作 耕种;出租(farm的ing形式)agro- ['æɡrəu] 表示“农业”;表示“土壤”geoponics [,dʒi(:)əu'pɔniks] [复数,动词用单数]农艺,农耕技术,农作学,农业学[参较 hydroponics]

agriculture

名词,agriculture

中文名:农业生态学英文名:AgriculturalEcology,Agroecology。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应用生态学的分支之一。农业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农业生态学不仅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途径等。

生态农业参考文献

1 问题一:经济规模 从规模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是以户、村、乡和县为发展单位。一直以来,中国的生态建设多集中于户、村的层次发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鱼塘到大型的生态农场,都是强调个别的农户或乡村在这些系统上担当的角色。无可否认,任何生态建设最终都是在户的层次去推动。因此,若没有农户的支持,任何生态建设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农户式的生态农业建设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例如:若要一个约 10m3 的沼气发生桶正常运作,所需的有机物投入量实非单一的个别农户可供应。因此,为每个农户建设自己的生物气发生桶是不实际的。相反,按农民的数目去建设生物气发生桶才是有效地运用资源的方法。 以村、乡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虽较农户式生态农业建设为佳,因为在村的范围内,决策者可以对土地利用作出规划,也可以对某些资源作出优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将顶部划定为森林区和草地区,山腰栽种果树,山脚则划定梯田种植作物 [7]。然而,因为规划地区的范围始终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问题。在分配土地的时候,优质土地的数目往往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部分农民分配得一些较劣的土地,只得无奈地接受。此外,村、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也难经得起较大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冲击和影响,相对比较脆弱。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应该由户、村的层次向县的层次发展[4]。 “县”是中国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和经济的自主权。从行政的角度,它有权运用政策等措施,借着调动自己拥有的财力和资源,发挥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能力,达到经济规模和危机分担等功能。从规划的角度,县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自然群体,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就农民的需要,设计优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统筹农村的劳动人口。从生态的观点出发,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其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稳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县为单位加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问题二:农民接受程度 生态农业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本身设计的优劣外,农民的接受程度亦是关键所在[8]。长久以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因此,农民是否愿意接受生态农业建设,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无可否认,没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建设肯定是失败的,因为经济效益是一切社会建设的原动力。然而,经济效益建立于一定的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单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环境,虽然在短期内收入可能会增长,但当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化后,经济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为短期的回报率高,农民大多愿意种植经济作物;但种植单一经济作物,土壤(特别是表土)的养分会快速消失,容易导致肥力退化、土质变坏等问题[3]。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最后损失的还是农民自己。相反来说,若经营者能多注重环境和生态的效益,虽然在短期内经济效益较低,但随着环境和生态条件得到改善,环境的效益便能转化成经济效益,不但总体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经济的动力亦得以维持并持续发展下去。例如,种植树木,虽然短期内直接经济价值低,但却能够有效改善土质,增加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保证农产品能维持稳定的产量[10]。在具体规划上,作物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合理,要兼顾到长期效益项目和短期效益项目的配合问题,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为解决温饱问题当然要优先考虑发展一些有即时效果的项目,但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同时,应以不损害现有环境为底线原则,并积极安排具有中、长期效益的项目,实行优化的土地利用,为农村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4]。 然而,中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并不容易改变他们既有的观念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退化等问题。因此,教育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藉着教育,令农民放弃短视的眼光,让他们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长期效益得以确保。建立示范区是一有效的方法。通过示范区可以使农民直接看到新系统对提高生产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资源或补贴,也有助农民支持一些具长期效益的项目。当这些项目成熟的时候,长期效益出来了,农民定会大力支持这些项目并贯彻下去。3 问题三:市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由全面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的好处是能让农民自由地生产具有市场价值的产物,从而有效地增加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然而,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立足,取决于生产者对市场的了解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现今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要在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仍存在很多困难。首先,中国农民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他们决定生产那种作物,往往是根据去年产物价值的情况,选择其中价格好者来生产。然而,他们没有市场的观念,并不了解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去年价值好者,今年却有可能因为供和求的变化而产生价格的波动。更严重者,他们都抱着同一想法去生产,一窝蜂去生产单一作物。这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单一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所以生产单一作物远较生产多种作物的风险为高。其次,即或丰收,作物的价格也可能会因为供应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山楂价格高,每公斤达 8~0 元,于是各地大力发展种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无限制地扩大山楂林面积。90 年代,山楂树进入丰果期,山楂产量大增。因为供过于求,结果价格暴跌,每公斤仅 4~5 元,山楂农损失惨重。因此,农业发展应根据地域分工的原则,让产品多样化,分散市场风险,为农产品寻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国大部分的农产品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品质检定又没有保证,没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难以为农民赚取可观的利益。其实,产物的质和量可借着科研和品种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这方面中国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产物的质和量均难以突破。每年中国投入农业的科研少于国民总产值的 5%,而其他先进国家可达 5% 或以上。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说是高产值农业的两大支柱,中国在这两方面宜多努力。4 问题四:资金 资金短缺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另一大困难[2]。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持。可是,国家现时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弱,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生态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目迟迟未能付于实行。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生态农业建设一天未能独立运作,国家便要不断给予补贴。无可否认,单靠国家补贴来完成生态农业建设似乎是不可能,而长期的补贴为国家构成负累,也不是件好事。解决的方法不外有二:节流和开源。有关资金的开源节流问题,外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参考[11、12]。 节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项目,防止资源的浪费,例如:为塑造“高产卫星”而不顾现实环境制约的个案,在过去时有出现,生态农业建设应以此为戒。其次,是要设计出资源的优化分配方案,把该用到农业的资金确保及时到位,选准投向,让资源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至于开源方面,有几个可行的方法。其一是借着发展乡镇企业,扩大收入渠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使农村集体经济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回馈用于农业[13];其二是引进其他产业与生态农业互相结合,例如:发展手工艺加工业,让部分农产品有市场出口,赚取资金;又例如:发展生态旅游,借着旅游的收益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农业能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发展;其三,是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让农业建设项目能透过银行发行股票、债券或以发展基金的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制定条例和规定,激活资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5 问题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因为生态农业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 3 个方面。从经济上来说,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它的长期总回报必须大于总成本。没有足够的长期回报,便是亏本的生意,是没有持续性的。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赚取回报,其窍门是要精确计算和预计建设的成本与回报。然而,中国现今却缺乏一个健全的会计系统,将有形与无形、财政性与非财政性的成本与回报计算出来。现在中国的会计系统只能计算一些有形、财政性的项目,无形的环境成本并没有计算在内,以致真正的成本与回报的比例未能如实反映[14]。不健全的会计系统不但不能帮助有关部门了解问题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为文过饰非的工具,令问题持续、甚至恶化下去。 从生态角度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令生态环境更适于人民居住。狭义的生态环境,指自然的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环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态环境。人在生态环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满足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需要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当中国农村社会十分贫困,人民要求的只是简单的温饱问题,环境的生产力便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但随着人民生活改善、衣食无忧的时候,人民所要求的可能便是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这时候,环境的质量便最重要了。所以,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具有弹性,即能满足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需要。 从社会方面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必须推动社会发展。现在中国农村仍然落后,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就业、教育、生产力低等等。建设生态农业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在引入新的生产系统的同时,缔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以就业为例,因为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但生产条件未改善前,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只得涌向城市。这不但是一种浪费,也给城市造成很大的压力。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4]。此外,现在一般的农业劳动大多是强体力劳动,劳动环境比较恶劣,老人和妇女等不能发挥作用。生态农业建设如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劳动环境,让老人和妇女也可以投入生产,农村的劳动力便能进一步发挥作用[4]。6 结论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认同和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而中国也在 1994 年制订了“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定下大纲。由于生态农业建设比传统农业有很多优胜的地方,所以在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生态农业建设已被列为优先项目[4]。在最近 10 年间,生态农业在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上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生态农业建设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但可以预见,它在中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参考文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然而,其他地区因为条件较差,大部分地方仍然是落后的农村,有待发展。中国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农村发展便是其中一项首要的任务[1]。中国农村要发展,当中存在很多困难,例如:庞大的人口、教育水平低、土地短缺、环境退化、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污染和疲弱的经济等问题,这些困难在生态脆弱的地区犹为突出[2]。有学者认为解决的方法是有系统地发展具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3]。所谓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将农村看成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在一个总体规划协调的原则下,依据当地生态经济条件,以实现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经济发展,技术发达,体制合理,管理先进,社会文明,自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农村[4]。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在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的同时,避免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波折,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寻求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取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具体实施是以户、村、镇或县为规划单元,将第一、第二产业和农村手工艺工业结合成一个能自我调节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图 1 便是中国的典型生态农业建设的运作方式[5]。明显地,生态农业建设较一般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4]:①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作出优化、有效和有力的运用,从而发展农业。一方面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②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护环境不致退化、自然资源也不会消耗过量,确保发展维持下去;③当农村发展起来,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自然得到改善,达到扶贫灭贫的目的。图 1 典型的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运作方式F1 Operation of a typical eco-agrcultural system in China 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以上的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6]。在 1993 年 12 月,中国农业部与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水利部、林业部和国家环保局共 7 个部委,订立了“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求效益”为农村发展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自 1993 至 1997 年的 4 年间,国务院共组织协调有关省、市和自治区进行了 50 个生态农业试点的建设工作,试点面积达 120000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约 25%[5]。虽然生态农业建设已在中国迅速发展,但却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大部分学者的着眼点多着重于个别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个案研究,而对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发展,则较少有学者作出评论。特别是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所作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 5 个基本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冀能抛砖引玉,引发讨论,让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得更好。1 问题一:经济规模 从规模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是以户、村、乡和县为发展单位。一直以来,中国的生态建设多集中于户、村的层次发展,例如,由小型的桑基鱼塘到大型的生态农场,都是强调个别的农户或乡村在这些系统上担当的角色。无可否认,任何生态建设最终都是在户的层次去推动。因此,若没有农户的支持,任何生态建设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农户式的生态农业建设很难达到经济规模,例如:若要一个约 10m3 的沼气发生桶正常运作,所需的有机物投入量实非单一的个别农户可供应。因此,为每个农户建设自己的生物气发生桶是不实际的。相反,按农民的数目去建设生物气发生桶才是有效地运用资源的方法。 以村、乡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建设虽较农户式生态农业建设为佳,因为在村的范围内,决策者可以对土地利用作出规划,也可以对某些资源作出优化分配。例如:在山坡地上,将顶部划定为森林区和草地区,山腰栽种果树,山脚则划定梯田种植作物 [7]。然而,因为规划地区的范围始终有限,容易造成土地割裂的问题。在分配土地的时候,优质土地的数目往往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部分农民分配得一些较劣的土地,只得无奈地接受。此外,村、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也难经得起较大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冲击和影响,相对比较脆弱。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应该由户、村的层次向县的层次发展[4]。 “县”是中国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和经济的自主权。从行政的角度,它有权运用政策等措施,借着调动自己拥有的财力和资源,发挥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能力,达到经济规模和危机分担等功能。从规划的角度,县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自然群体,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就农民的需要,设计优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统筹农村的劳动人口。从生态的观点出发,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其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稳定的功能和效益[4]。所以,以县为单位加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问题二:农民接受程度 生态农业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本身设计的优劣外,农民的接受程度亦是关键所在[8]。长久以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因此,农民是否愿意接受生态农业建设,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无可否认,没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建设肯定是失败的,因为经济效益是一切社会建设的原动力。然而,经济效益建立于一定的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单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环境,虽然在短期内收入可能会增长,但当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化后,经济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为短期的回报率高,农民大多愿意种植经济作物;但种植单一经济作物,土壤(特别是表土)的养分会快速消失,容易导致肥力退化、土质变坏等问题[3]。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最后损失的还是农民自己。相反来说,若经营者能多注重环境和生态的效益,虽然在短期内经济效益较低,但随着环境和生态条件得到改善,环境的效益便能转化成经济效益,不但总体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经济的动力亦得以维持并持续发展下去。例如,种植树木,虽然短期内直接经济价值低,但却能够有效改善土质,增加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保证农产品能维持稳定的产量[10]。在具体规划上,作物的结构和布局必须合理,要兼顾到长期效益项目和短期效益项目的配合问题,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为解决温饱问题当然要优先考虑发展一些有即时效果的项目,但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同时,应以不损害现有环境为底线原则,并积极安排具有中、长期效益的项目,实行优化的土地利用,为农村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4]。 然而,中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并不容易改变他们既有的观念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退化等问题。因此,教育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藉着教育,令农民放弃短视的眼光,让他们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长期效益得以确保。建立示范区是一有效的方法。通过示范区可以使农民直接看到新系统对提高生产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资源或补贴,也有助农民支持一些具长期效益的项目。当这些项目成熟的时候,长期效益出来了,农民定会大力支持这些项目并贯彻下去。3 问题三:市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由全面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的好处是能让农民自由地生产具有市场价值的产物,从而有效地增加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然而,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立足,取决于生产者对市场的了解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现今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要在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仍存在很多困难。首先,中国农民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他们决定生产那种作物,往往是根据去年产物价值的情况,选择其中价格好者来生产。然而,他们没有市场的观念,并不了解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去年价值好者,今年却有可能因为供和求的变化而产生价格的波动。更严重者,他们都抱着同一想法去生产,一窝蜂去生产单一作物。这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单一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所以生产单一作物远较生产多种作物的风险为高。其次,即或丰收,作物的价格也可能会因为供应量大增而下降。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山楂价格高,每公斤达 8~0 元,于是各地大力发展种植山楂,有些地方甚至无限制地扩大山楂林面积。90 年代,山楂树进入丰果期,山楂产量大增。因为供过于求,结果价格暴跌,每公斤仅 4~5 元,山楂农损失惨重。因此,农业发展应根据地域分工的原则,让产品多样化,分散市场风险,为农产品寻找好的出路。 其次,中国大部分的农产品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品质检定又没有保证,没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难以为农民赚取可观的利益。其实,产物的质和量可借着科研和品种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这方面中国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产物的质和量均难以突破。每年中国投入农业的科研少于国民总产值的 5%,而其他先进国家可达 5% 或以上。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说是高产值农业的两大支柱,中国在这两方面宜多努力。4 问题四:资金 资金短缺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另一大困难[2]。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持。可是,国家现时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弱,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生态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目迟迟未能付于实行。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生态农业建设一天未能独立运作,国家便要不断给予补贴。无可否认,单靠国家补贴来完成生态农业建设似乎是不可能,而长期的补贴为国家构成负累,也不是件好事。解决的方法不外有二:节流和开源。有关资金的开源节流问题,外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参考[11、12]。 节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项目,防止资源的浪费,例如:为塑造“高产卫星”而不顾现实环境制约的个案,在过去时有出现,生态农业建设应以此为戒。其次,是要设计出资源的优化分配方案,把该用到农业的资金确保及时到位,选准投向,让资源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至于开源方面,有几个可行的方法。其一是借着发展乡镇企业,扩大收入渠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使农村集体经济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回馈用于农业[13];其二是引进其他产业与生态农业互相结合,例如:发展手工艺加工业,让部分农产品有市场出口,赚取资金;又例如:发展生态旅游,借着旅游的收益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农业能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发展;其三,是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让农业建设项目能透过银行发行股票、债券或以发展基金的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制定条例和规定,激活资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5 问题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因为生态农业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 3 个方面。从经济上来说,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它的长期总回报必须大于总成本。没有足够的长期回报,便是亏本的生意,是没有持续性的。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赚取回报,其窍门是要精确计算和预计建设的成本与回报。然而,中国现今却缺乏一个健全的会计系统,将有形与无形、财政性与非财政性的成本与回报计算出来。现在中国的会计系统只能计算一些有形、财政性的项目,无形的环境成本并没有计算在内,以致真正的成本与回报的比例未能如实反映[14]。不健全的会计系统不但不能帮助有关部门了解问题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为文过饰非的工具,令问题持续、甚至恶化下去。 从生态角度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令生态环境更适于人民居住。狭义的生态环境,指自然的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环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态环境。人在生态环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满足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需要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当中国农村社会十分贫困,人民要求的只是简单的温饱问题,环境的生产力便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但随着人民生活改善、衣食无忧的时候,人民所要求的可能便是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这时候,环境的质量便最重要了。所以,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具有弹性,即能满足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需要。 从社会方面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必须推动社会发展。现在中国农村仍然落后,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就业、教育、生产力低等等。建设生态农业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在引入新的生产系统的同时,缔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以就业为例,因为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但生产条件未改善前,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只得涌向城市。这不但是一种浪费,也给城市造成很大的压力。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4]。此外,现在一般的农业劳动大多是强体力劳动,劳动环境比较恶劣,老人和妇女等不能发挥作用。生态农业建设如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劳动环境,让老人和妇女也可以投入生产,农村的劳动力便能进一步发挥作用[4]。6 结论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认同和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而中国也在 1994 年制订了“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定下大纲。由于生态农业建设比传统农业有很多优胜的地方,所以在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生态农业建设已被列为优先项目[4]。在最近 10 年间,生态农业在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上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生态农业建设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但可以预见,它在中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参考文献

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 更新时间:2003-6-13 0:12:39 浏览次数:1033 本文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农业与相关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的趋势和主要进展,比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差别和优缺点,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与标准体系建设的构想。 国外生态农业技术发展走向 从发达国家来看,高投入常规现代农业已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而且无一不与高投入大规模单一经营的农作方式直接相关,因此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其主要问题早巳不是常规农产品的生产,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它生态类食品。无论欧美还是日本,都对中国的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十分重视,并加以吸收和引进。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以培育和应用高水肥反应的高产作物(小麦、水稻)品种为中心的“绿色革命”,虽然成效明显,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贫困,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深入研究适于当地的外部低投入持续农业,试图避免发达国家常规农业的生态经济矛盾,与中国低产区生态农业十分相近。 以此为背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小组(CGTAR)所属的十几个国际研究中心,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战略重点作出了全面调整,把重点从单纯提高生产力转为包括病虫防治(IPM)、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有机肥与有机农作物应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农林牧渔复合生态模式、强化社会经济政策保障等有关农业持续性的研究方面来,与中国生态农业探索的技术途径大同小异。 国外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与无公害农产品类似的生态标志型农产品包括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物动力学农产品等术语。但不论名称如何,这些生态标志型农产品的主要特征包括: (1)生产过程中禁止或限量使用化学合成品; (2)生产的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和国际上的限量标准,在当前技术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生产活动过程对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应该有积极贡献; (4)产品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 国外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以及生物动力农业在科学和法律意义上基本是一致的,唯有我国的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在农用化学晶施用问题上要求不同。国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在生产资料、生产标准、生产过程、法规体系、认证体系、标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 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联合国层次,二是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层次以及第三个层次——国家层次。联合国层次的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目前尚属于建议性标准。 以欧盟标准为范本,美国和日本也加紧了有机农业的标准制定。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由于日本的国情和中国很相似,目前在日本的生态标志型农产品和中国一样,也分很多层次。农产品分常规农产品(施用肥农药)、环保型农产品(农药、化肥用量比常规农业低不同比例)以及有机农产品等不同级别。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目前国际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内容基本上很相近,只是在具体环节和阐述上稍有不同。 中国生态农业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不能照搬国外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标准,但是在设计思路、全程控制、标志管理和认证监督等方面完全可以借鉴,同时可以学习日本的做法,把有机农业作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一个特殊类型处理,既考虑中国国情,又易于同国际接轨。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上可以建立如下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系:生态农业产出无公害食品,进一步提高后产出绿色食品(A级),再提高后产出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均可直接开发。 要求生态农业的产出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而且使得无公害食品生产规模化、消费大众化,其生产过程与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要求可以相对较低,旨在全面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高一般农产品质量,其产品主要是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生产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绿色食品(A级),以优质农产品基础上的生产为主,重点面向国内中高档消费者,同时力求达到发达国家一般食品的安全标准。最后,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生产管理标准,在生态环境和生产过程控制良好的地区,有选择地生产有机食品。 虽然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起步阶段并未纳入国际有机食品生产、管理与贸易体系,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中国特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客观而公正地说,中国绿色食品体系和发展过程的确具有其独到之处和创新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同业人士的承认,但是,问题在于绿色食品要走向世界,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符合已经基本形成的国际上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市场运行的标准和规则,同时在国内也要与已有的有机食品生产、管理统—起来。农田中人工栽种的农作物与农业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称为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亚系统,它以栽培作物种群为主体,以农田气候、土壤环境为基础,在人工辅助能量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下,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固定、分配和贮藏,同时消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提高农作物种群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一、考察目的 1.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 2.了解生态工程思想在农业中的应用。 二、方法步骤 (一)调查 带学生到郊区,选择一片农田,结合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态学的观点,观察并记录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 1.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什么,还有哪些种类的生物是生产者?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有哪些?它们与农作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3.农田生态系统的次级消费者有哪些?它们与农作物是什么关系? 4.人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什么? 5.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途径是什么? (二)结果分析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观察的结果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简单的能量流动图。 有许多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式图,彼此大同小异。 1.用长横线分开地上和地下部分,最大的长方形代表生产者主体——作物种群,而小长方形表示杂草种群。 2.生产者的功能是利用太阳能(画出太阳),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加入N、P等转化为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连接相应各线,区分来自地下和地上的)。而作物种群和杂草种群间的两条路线,表示了它们的竞争关系。 3.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被作物分配给生长(能量贮存)和维持消耗(能量分配)两部分。 4.危害作物的食草动物(害虫等)和病菌的活动,对作物而言,则是白白地消耗能量。 5.没有画出次级消费者(可以画出连接害虫种群的食肉动物种群的方块及连接线)和分解者。 三、教学建议 (一)组织教学 1.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访问一个生态户或生态村、生态县(类似的生态农业典型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了解当地是如何根据生态工程思想,应用物种共生、物质分层多级利用和循环再生等原理来设计农业经济,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防止环境破坏和促进系统的良性循环的。 根据调查所得,试画出这个农业经济系统的能流模式图(类似的模式图很多,在实验作业3中就有一个实例),教师可以根据调查的结果,启发学生自己绘制,并且不必要求统一规范。 如果没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一个村,同样要绘出农业生态系统能流模式图,并且让学生以生态工程思想评估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缺点。 2.为使学生得到更灵活的知识和激发更大的热情,可将学生分组,各组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设计一个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全班进行讨论评比。 3.根据所调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网的情况,进一步调查和分析某种生物的灭绝对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例如,鸟类的减少与害虫的增多,蛇类、猫头鹰的减少与鼠害猖撅等,进而造成作物减产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不良影响。 4.观察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金字塔现象。选取lm2的麦田(或草地),观察统计生产者的数量及各级消费者的数量,看一看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观察蜘蛛与昆虫的数量关系,或蚜虫与瓢虫的数量变化关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饲养瓢虫,到田间放养,以消灭蚜虫。 (二)实验作业 1.将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如草地)进行比较,说明农田生态系统有哪些重要特点。 (1)比较两类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食物网结构的特点。 (2)在这种结构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农作物的高生产量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的? (3)这种种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不利之处是什么? 2.区别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及其内涵,列举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3.以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和蚯蚓等的生产设计为例,说明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生态工程原理。 附:(一)调查结果参考答案 1.农田生态系统生产者的主体是农作物,其他生产者有杂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2.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有害虫、害鼠、害鸟等,它们与农作物的关系是食者与被食者,危害农作物。 3.农田生态系统的次级消费者有蜘蛛、蛇、鼬等,它们与农作物的关系是捕食害虫、害鼠、害鸟等,保护农作物。 4.人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人以农作物为食,人是农作物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人是农作物的培植者和保护者,所以人与农作物又是共生关系。 5.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途径是,农作物的根留在田中或秸秆还田,它们在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下自然分解;秸秆作为人类生活用的燃料而烧毁,灰烬送还田中;秸秆直接或糖化处理后作为家畜饲料,畜粪还田等。 (二)实验作业参考答案 1.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 (1)两类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食物网结构的特点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以农作物种群为主体,而其他生产者植物多数被人类排除掉了;作为农田生态系统初级消费者的食农作物的动物,多数也受人类的排斥。所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食物网结构简单。 (2)主要是通过耕作、施肥、灌溉、除草、杀灭害虫及害鼠等人工措施。 (3)系统的结构简单,食物链简化,层次削弱,所以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较弱,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较差;这种农田生态系统依赖大量投入人工辅助能量,包括肥料、畜力或农业机械、杀虫剂或除草剂等,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一旦措施失败如杀虫剂失效,就容易出现生产量急剧下降。 2.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称为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合大系统,它由许多亚系统组成,如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的亚系统。此外,草场生态系统、渔场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都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亚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还出现了如庭园、温室、塑料大棚、养鱼塘、现代化养殖场等高度集约化的亚系统。 3.人类种植小麦、水稻是为了收获果实,通常把秸秆作为燃料烧掉,或秸秆还田。本生态工程的秸秆利用多了三级:①利用糖化过程先把秸秆变成家畜喜食的饲料;②而后用家畜的排泄物及秸秆残渣来培养食用菌;③生产食用菌的残余料又用于养殖蚯蚓,然后把残余物返回农田。

1/35 【题 名】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景区公司成长模式研究——以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作 者】李乐京 陈志永 梁玉华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63-62652/35 【题 名】以六大转变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 者】纪根立 【刊 名】今日浙江2007(11)-50-513/35 【题 名】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 【作 者】孙根年 薛刚 【刊 名】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4/35 【题 名】山东省旅游饭店人才对策深层透视 【作 者】孙凤芝[1] 秦绪霞[2]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2Z)-275-2755/35 【题 名】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作 者】马聪玲 【刊 名】旅游学刊2007,22(3)-6-76/35 【题 名】西部旅游企业高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王香茜 【刊 名】商业时代2007(6)-104-1057/35 【题 名】中国六大遗产地旅游非线性成长及比较研究 【作 者】孙根年 吴晓娟 【刊 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07-1118/35 【题 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作 者】强亦锐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S)-43-449/35 【题 名】成长期的自助旅游与迎合策略 【作 者】曹宇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657-66010/35 【题 名】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成长研究 【作 者】何喜刚 高亚芳 【刊 名】开发研究2006(5)-85-86,7311/35 【题 名】旅游是重心 文化是品位——答龙源期刊网记者问 【作 者】季成家 【刊 名】丝绸之路2006(9)-66-7312/35 【题 名】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 【作 者】冯淑华 【刊 名】商业研究2006(14)-165-16813/35 【题 名】甘肃省旅游产业中的市场成长问题研究 【作 者】彭睿娟 【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48-5114/35 【题 名】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 【作 者】沈和江 【刊 名】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3)-90-9415/35 【题 名】企业成长理论与我国旅游企业并购的路径策略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特区经济2006(4)-195-19616/35 【题 名】旅游与家教 【作 者】裴毅然 【刊 名】家庭教育2006(02S)-22-2317/35 【题 名】数字化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以温州旅游企业为例 【作 者】汪升华[1] 刘洋[2] 顾文静[2] 【刊 名】经济管理2006(3)-64-6618/35 【题 名】浅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 者】杨亚娟 【刊 名】农业职业教育2005(6)-26-2619/35 【题 名】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 【作 者】于萍 【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2005(11)-39-4020/35 【题 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作 者】谭白英 【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118-11921/35 【题 名】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作 者】聂献忠[1,2] 张捷[1] 刘泽华[1] 章锦河[1] 【刊 名】人文地理2005,20(4)-65-6822/35 【题 名】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旅游学刊2005,20(3)-48-5223/35 【题 名】浅析假期旅游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作 者】邓宇凡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1)-59-6024/35 【题 名】旅游社营销中心的成长档案 【作 者】韩阳 【刊 名】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05(04X)-22-2325/35 【题 名】推动旅游学科发展与中国旅游产业共同成长——著名旅游学者杜江教授评介 【作 者】文武 【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5(3)-220-22326/35 【题 名】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成长中的“泛珠三角”为例 【作 者】秦学 张伟强 【刊 名】思想战线2005,31(2)-128-13327/35 【题 名】基于战略联盟的旅游企业组织创新 【作 者】张显春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28-2928/35 【题 名】浅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 者】王旭科 宋健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1)-56-5729/35 【题 名】国外自助旅游图书的细分市场策略 【作 者】易晓春 【刊 名】编辑学刊2004(6)-72-7630/35 【题 名】区域旅游业时空演变形式与机制探析 【作 者】秦学 邹春洋 【刊 名】学术交流2004(11)-83-8831/35 【题 名】旅游市场呼唤品牌和声誉投资 【作 者】符国群 【刊 名】销售与市场2002(01S)-31-3132/35 【题 名】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 【作 者】贾生华 邬爱其 【刊 名】旅游学刊2002,17(4)-19-2233/35 【题 名】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作 者】卞显红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3)-30-3534/35 【题 名】实施六大战略 培育支柱产业——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思考 【作 者】薛荣哲 【刊 名】山西旅游2001(6)-4-735/35 【题 名】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 【作 者】卫旭东 【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3)-223-225,229

生态农业文献综述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近几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本身的体制问题也影响金融资本向其流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一是这种经营方式农户的资产较少,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二是这种经营方式限制高效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农民不需要较多的贷款。因此,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问题较多,加上当地的金融风险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出现支付的困难,没有钱支农;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多,但又不敢支农,资金闲置;三是有的农信社实际上办成了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与商业银行争存款,争贷款,不愿支农。 二、金融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建议 目前的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那么,从金融的角度看,如何解决“三农”的问题? (一)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支持“三农”的政策性投入,国家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国家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向政策性金融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以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不要让风险积聚过大。 (二)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三)扶持农村信用社建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四)邮政储蓄组织的资金,大部分应通过政策性金融反哺“三农”。由于邮政储蓄的存款大部分来自县以下,主要是农村,这部分资金应通过政策性金融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同时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提高其支农能力。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进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适当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这样才能吸纳较多的资金,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不能解决农民的小康问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以下弊端:一是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二是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没有资金投入搞科研,即使有科研机构研究出新的技术,推广也困难;三是难于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现在农民的生产往往是生产出产品找不到市场,虽然有公司加农户这样的模式,但毕竟多了一个环节。当市场出现变化时,要么是公司不讲信用,要么是农户不讲信用;四是不利于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主要原因是难于有稳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原料来源,一家一户的农户来生产,要么是质量难于保证,要么是数量难于保证。上述的四个问题,都是在市场经济中生产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是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即使金融的改革能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也没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吸纳较多的资金。硬性地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也只是没有多大效益的投入,最终又形成更多的不良资产。因此,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的再承包,使土地集中在懂经营的农业企业家手中,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大生产。农民既得到一定土地承包费,又可以干其他的副业,可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生产率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内容提要:政策取向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从战略上去认识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结果。农业产业化将极大地拓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使"重视农业生产,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的夙愿得以实现;"口头农业"、"文件农业"将被"订单农业、"效益农业"所代替。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所以,正确地选择农业发展道路将有可能使之获得比发展工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本文拟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解,指出政府应审时度势制订相关政策,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分包,投包,农业政策。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利益一体化。 从制订战略性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运行的全过程,其中除农业产品市场化外,特别重要的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和技术的市场化;二是推进农业运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将传统的低级产业一一粮食种植业降低比重,通过发展其它种植业,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 促进农业高度化发展; 另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提高其附加值, 再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使大工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能普遍而有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实现农业运行的有序化, 不但使农业生产各部门要有组织性地进行局部的分工与协作, 而且还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农业资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农业从传统的产品生产演进到商品生产,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经营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农业。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注入新的内容。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实现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农产品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农产品短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 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即搞农业生产要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的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样的平均利润。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也涵盖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在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观念下,过去单个的某一种农产品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整个农业将呈现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实现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制订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基本点。 "经营"农业还体现人们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出现了"生态环保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要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而且还要懂得农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借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去经营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企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种含义是对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整合,它包括相关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明确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最终能使各相关的利益主体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成本。目前,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基地化,集约化生产,这种模式是由具体的农产品生产引发和拓展而成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多受制于市场开发不力,流通渠道不畅及信用关系脆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时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靠"田头摆卖",小商小贩式地"惨淡经营"。因此,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相关政府和法律为各参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来把握,一是要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遵重农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实行自愿、自觉的原则,以典型示范引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改革力度,从创造"产业化"农业和"经营"农业的良好环境出发,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产品化的观念使农业商业化经营未能获得全社会认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关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笔者认为:制订相关并实施有关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性工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格局的相对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说存在明显缺陷:(一)、农业粗放经营,规模过小。(二)、出现农户兼业或弃耕现象,土地丢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国家集体因发展和建设需要征用农村土地十分困难,不利于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妨碍农村小城镇建设。(四)、土地开发和流转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难以保障。为此,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问题作为突破口,改"均田制"为"投包制",实现土地经营从"公平"到"效率"的飞跃,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折价入股,农户土地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土地经营从实物形态转换为价值形态,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从而保证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过股份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实体、农业公司)土地所有权的入股,把所有权同处分权分离开来,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土地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权在农户手中,实现土地"三权"分离,这样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流动和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起点上配置土地资源。农业也就能够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由小生产转向大市场。

目前,我国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形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对增加土地效益,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并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终结,它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端,是初级阶段。从土地使用权结构上来看,"基地化"生产,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农户进行同一品种、类型的农业产品生产。这种以分散农户做主体的生产模式,必然不能适应灵活地变换农产品种的生产。由于分散经营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缺陷,农户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单一市场功能的"龙头企业",而这种带有明显"中介"性质的组织和农户之间并未能达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识,脆弱的信用关系常常因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而相互毁约,使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广东顺德、南海、东莞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要高一个层次。这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好"、"农业科技投入较大"、"农村信息网建设较快"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革除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旧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机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顺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中走在全国的最前头,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这项改革在保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从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通过向村民配置股权,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权。目前他们在进行"固化资产"改革,就是将村里集体资产、土地量化成为若干股,其中20%为集体股,80%为个人股。集体股所得红利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各项集体福利,个人股按联产承包责任制或现在可以入股的人数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转让。土地管理权归村、镇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他们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组。由于农户土地经营权由分散承包向投标集中招包方式转变,承包期内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了保障,大规模利用土地成为可能,建设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有了条件。(二)、由土地资源的重组引发劳动力资源重组。因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使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从原来不可分割关系转变为可分离关系,为部分有资金有门路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恋"提供了条件。他们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三)、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当地农民、外地农民和外商等)通过投标获得了发展规模农业和"三高"农业所需的"大土地",使"龙头企业"的成长、发育有了根基。因为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龙头企业(即拥有自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经营者)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一句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需要"大农场"的建设来奠基。(四)、实行土地"三权分离",改变了原来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难于集中规划和合理利用的状况,为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基本上没有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在农户之间的调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为主。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实现流转的市场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照顾我国农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用市场化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向大型龙头企业、农业公司集中,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关于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培育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健全销售渠道和较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化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按照"一体化"农业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资源,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把龙头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好不惜为明智之举。农户可根据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种养结构,将自己的生产进程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与带动,使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装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国只有2O%一3O%。因此,必须把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工作来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应选择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拥有自有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农场"才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国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普遍存在组织程度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企业与农户各个环节的联结上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机制,影响了农户追求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的动力。因此,政府农业工作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尤其是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企业建设和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农业生态学英文文献翻译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Polic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eds DRIV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THE GRAIN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_science/071/pdfFarm Policy in an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jab/Library/M00-pdf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 on the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更多:用google搜索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e filetype:pdf用google学术搜索:-CN&lr=

AbstractWith the information age developing, IT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on agriculture So strengthen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s is necessary for improving agricultural synthesis productivity and construc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ing 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p is getting to be an important It can receive som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nsultations from the farmer friends; it can also promote agricultural technician to guide and help these farmers in all S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p is worth tasking seriously and The article combined the need that our college constructs national demonstrative college with the actual The article analyzed and designs 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p on This Asp made ful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our college to strengthen our college’s social service This Asp played active role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ism new rural The article’s fundamental analysed ASP’s technical system The article discussed B/S structure and the use of ASP in WEB The system under the Windows 2003 Server operating system used IIS to built Web Virtual Server, and used ADO controls to access Access 2003 D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need of this system and made sure of entire frameworks and the entire The article analyzed all modules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p in detail and defined all of the modules’ function demand and It realized all kinds of the function which proposed in analysis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ystem operation, the test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ystem’s operation condition is stable; the users’ responses are So the Asp can perform in the network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p system has been used on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s campu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Asp; Web 可能吧

ecological agriculture或environmental-friendly agriculture

Figure 1 B/S structur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user service application principle schematic drawing chart 2 website onstage function module chart chart 3 website backstage function module chart chart 4 website onstage page logical organization schematic drawing chart 5 website backstage page logical organization schematic drawing chart 2 manager entity E-R the chart chart 1 user entity E-R chart chart 3 data dictionary chart 4 onstage user operation flow chart chart 5 backstage managers operate the flow chartbased on the ASP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design and the realization

  • 索引序列
  • 农业生态学文献
  • 农业生态学英文文献
  • 生态农业参考文献
  • 生态农业文献综述
  • 农业生态学英文文献翻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