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

1。“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解字》 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经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经》 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 4。“善则称亲,过则称己。” 《礼记 坊记》 5。“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 6。“欲报之恩,昊天罔极”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 7。“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每个版本的书的页码都不同

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 中华书局1966年版 袁琳《〈诗经〉中的情爱诗与水意象关系探微》,《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赵沛霖<建国以来<诗经>情诗研究概说>[J]<中州学刊>(郑州)1987年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 海口:海南出版社, 黄田田论《诗经》中的女性美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 瓦西列夫王永嘉,等爱情面面观新世纪出版社 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北京:商务印书馆, 康正果 《风骚与绝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联系我。详谈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思考作文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诗经名物图解》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细井东阳撰绘的一套博物学书,其主要内容为《诗经》辅配百余幅精美古画。分为10个画册贴:三册草部,两册木部,两册禽部,一册兽部,一册鳞部,一册虫部。此本大约绘制出版于嘉永元年(1848)

《诗经》婚恋诗研究 丁秀杰 中央民族大学 发表时间:2004 《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吴广义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02期 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 黄伦峰 广西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论《诗经》爱情诗表现方式的特征 刘东岳 苏国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第02期 《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 张庆霞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诗经》时代爱情婚姻状况研究 王亚娟 安徽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张连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03期 《诗经》婚制婚俗探究 李雯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1。“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解字》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经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经》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长幼有序>4。“善则称亲,过则称己。” 《礼记 坊记》5。“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6。“欲报之恩,昊天罔极”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7。“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 中华书局1966年版 袁琳《〈诗经〉中的情爱诗与水意象关系探微》,《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赵沛霖<建国以来<诗经>情诗研究概说>[J]<中州学刊>(郑州)1987年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 海口:海南出版社, 黄田田论《诗经》中的女性美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 瓦西列夫王永嘉,等爱情面面观新世纪出版社 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北京:商务印书馆, 康正果 《风骚与绝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关于诗经的参考文献

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 中华书局1966年版 袁琳《〈诗经〉中的情爱诗与水意象关系探微》,《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赵沛霖<建国以来<诗经>情诗研究概说>[J]<中州学刊>(郑州)1987年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 海口:海南出版社, 黄田田论《诗经》中的女性美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 瓦西列夫王永嘉,等爱情面面观新世纪出版社 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北京:商务印书馆, 康正果 《风骚与绝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试论《诗经》的表现艺术(1)试论《诗经》的表现艺术——赋、比、兴手法及对后世民歌和文人诗歌的影响。——赋、比、兴手法及对后世民歌和文人诗歌的影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是后起之名,全书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丰富优美的语言,和谐自然的韵律,丰富多彩的内容,富于变化的表现艺术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诗经》的表现艺术博大精深,这里仅谈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手法对后世文人诗歌和民歌的影响。一、 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应用历来,人们以“赋、比、兴”作为《诗经》的写作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痹贿,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辞也。”(朱考亭语)赋相当于今天文学上的叙述手法。比、兴相当于比拟、借喻等修辞手法。(一) 赋《诗经》中有很多篇章运用了赋的手法,多是长篇的。如《卫风、硕人、氓》,《魏风、伐檀》,《秦风、小戎》,豳风、七月》,《大雅》,《小雅》,长篇特多,也就是用赋的写法多。虽然是叙事,但也有细腻的描写,如人物形象,人的内心活动和事件过程,都写得形象鲜明,意境及深。先说人物形象:1、人物外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齿如 兮。螓首蛾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硕人》这章,前五句写静态的身体形象,。分别就手、肤、齿、首、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本来已经非常美了,再加上后二句,真是呼之欲出。2、婚嫁心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至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卫风、氓》这一章写结婚、勤劳持家,生活富裕后又被遗弃,竟然被兄弟耻笑,写了一件无限哀痛的事件和真实、丰富、曲折的内心感受。3、景物描写通过写景来衬托人物内心活动,意境高妙,引人入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雅、采薇》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描写出人物的典型性格,通过正衬和反衬的的手法,写出人物内心的悲苦,因而后人多用杨柳来表达人物的离愁别绪。故前人评它是《诗经》的典范,被后人称之为“压卷”不无道理。再举一例: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时,曰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勿所思!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 ?鸡栖于 ,曰之夕也,牛羊下栝,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王风、君子于役》诗歌描绘了一幅安闲恬静的“晚归图”,每当落曰的余辉还抹在天边, 牛羊便成群结伴,悠然自得的走下山来;鸣声咯咯的鸡群,也呼唤着栖息于窝中。可是,丈夫却久役不归,妻子热切的盼望他早曰归来,思念之情排解不开,相思之苦,排遣不尽。连禽兽都知道回家,触景生情,外出的人为什么还不回来呢?作者借助映衬的技巧,将一位女子的思夫之情寄寓在所描述的景物中,情因景显得更加真挚,景因情变得更加典型,情景交融,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共鸣。这也是《诗经》中写景的范例。4、时令、劳动四之曰举趾。同我归子,盍彼南 ,田峻至喜。一之曰于 。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曰其同,载绩武功。言私其 ,献 于公”——《七月》仅两节诗歌,既写了时令,又写了农民劳动:一年忙碌到头不得休息,千辛万苦熬到年终,还要向老爷们献上年货。5、写景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坎坎伐轮兮,置之河 兮,河水清且沦猗、、、、、、 ——《伐檀》情景如画,美不胜收,和人物命运形成对比。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渭。……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兼葭》《兼葭》意境极美,也反衬人物命运。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兮,秋曰凄凄,白卉具腓。乱离莫矣,瑗其适归?冬曰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伤害。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曰构祸,曷云能谷。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 以仕,宁莫我有。山有蕨薇,湿有桤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四月》以夏、秋、冬、写出了三种季节的特点:夏曰酷暑,秋气萧杀,冬季烘托时代离乱,可是人民却无家可归,“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写时令,都为写人,写人的丰富感情。(二) 比兴《诗经》中,比兴手法更是大量运用。比如以硕鼠、鸱 比喻剥削者与压圃贿,不但形象生动,实质也很贴切,是以此物比彼物的例子,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硕鼠》“鸱 鸱 ,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恩斯, 子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莆户,今汝下民,或敢辱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畜租,予口卒 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 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予唯音哓哓” ——《鸱 》硕鼠、鸱 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言而喻。以上是用动物起兴,用植物起兴的例子也很多:“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 ,我相此邦,无不溃止”——《大雅、召 》这是用天汗成灾,水中枯槁的浮草,来比国家的动乱。又如:“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曰用饮食,群黎百姓,偏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曰之升,如南山之寿,不蹇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天保》诗尾这是用高山、曰月、松柏比喻国家安定稳固。和前面一章一样,也属明喻手法。“墙有茨,不可不扫也,中莆之言,不可不可不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不襄也,中莆之言,不可不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不束也,中莆之言,不可不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墙有茨》诗尾。这首诗用难得根除的墙上的蒺藜草,比喻那些贵族老爷们所干的可耻行为,连别人也感到害羞。“中谷有推, 其干矣,有如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与之人艰难矣”“中谷有推, 其 矣,有如仳离,条其 矣,条其叹矣,遇之人不淑矣”“中谷有推, 其湿矣,有如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中谷有推》 这首诗用山中的益母草,因遇到山洪被淹没,水退后又被风吹,太阳晒干。任风雨摧残,命运菲薄,干湿不又自己作主,比喻妇人被遗弃,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确可怜,令人同情。“桃之夭夭,其叶荼奏,之又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这首诗描写春天的桃树,红花盛开,鲜艳绚烂,比喻初嫁少女光艳照人,令人心生爱意,这是借喻的写法。

[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本(第1版不注) 翻译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我在世界文学研究上看到的

试论《诗经》的表现艺术——赋、比、兴手法及对后世民歌和文人诗歌的影响。——赋、比、兴手法及对后世民歌和文人诗歌的影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是后起之名,全书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丰富优美的语言,和谐自然的韵律,丰富多彩的内容,富于变化的表现艺术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诗经》的表现艺术博大精深,这里仅谈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手法对后世文人诗歌和民歌的影响。一、 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应用历来,人们以“赋、比、兴”作为《诗经》的写作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痹贿,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辞也。”(朱考亭语)赋相当于今天文学上的叙述手法。比、兴相当于比拟、借喻等修辞手法。(一) 赋《诗经》中有很多篇章运用了赋的手法,多是长篇的。如《卫风、硕人、氓》,《魏风、伐檀》,《秦风、小戎》,豳风、七月》,《大雅》,《小雅》,长篇特多,也就是用赋的写法多。虽然是叙事,但也有细腻的描写,如人物形象,人的内心活动和事件过程,都写得形象鲜明,意境及深。先说人物形象:1、人物外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齿如 兮。螓首蛾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硕人》这章,前五句写静态的身体形象,。分别就手、肤、齿、首、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本来已经非常美了,再加上后二句,真是呼之欲出。2、婚嫁心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至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卫风、氓》这一章写结婚、勤劳持家,生活富裕后又被遗弃,竟然被兄弟耻笑,写了一件无限哀痛的事件和真实、丰富、曲折的内心感受。3、景物描写通过写景来衬托人物内心活动,意境高妙,引人入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雅、采薇》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描写出人物的典型性格,通过正衬和反衬的的手法,写出人物内心的悲苦,因而后人多用杨柳来表达人物的离愁别绪。故前人评它是《诗经》的典范,被后人称之为“压卷”不无道理。再举一例: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时,曰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勿所思!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 ?鸡栖于 ,曰之夕也,牛羊下栝,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王风、君子于役》诗歌描绘了一幅安闲恬静的“晚归图”,每当落曰的余辉还抹在天边, 牛羊便成群结伴,悠然自得的走下山来;鸣声咯咯的鸡群,也呼唤着栖息于窝中。可是,丈夫却久役不归,妻子热切的盼望他早曰归来,思念之情排解不开,相思之苦,排遣不尽。连禽兽都知道回家,触景生情,外出的人为什么还不回来呢?作者借助映衬的技巧,将一位女子的思夫之情寄寓在所描述的景物中,情因景显得更加真挚,景因情变得更加典型,情景交融,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共鸣。这也是《诗经》中写景的范例。4、时令、劳动四之曰举趾。同我归子,盍彼南 ,田峻至喜。一之曰于 。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曰其同,载绩武功。言私其 ,献 于公”——《七月》仅两节诗歌,既写了时令,又写了农民劳动:一年忙碌到头不得休息,千辛万苦熬到年终,还要向老爷们献上年货。5、写景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坎坎伐轮兮,置之河 兮,河水清且沦猗、、、、、、 ——《伐檀》情景如画,美不胜收,和人物命运形成对比。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渭。……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兼葭》《兼葭》意境极美,也反衬人物命运。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兮,秋曰凄凄,白卉具腓。乱离莫矣,瑗其适归?冬曰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伤害。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曰构祸,曷云能谷。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 以仕,宁莫我有。山有蕨薇,湿有桤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小雅、四月》《四月》以夏、秋、冬、写出了三种季节的特点:夏曰酷暑,秋气萧杀,冬季烘托时代离乱,可是人民却无家可归,“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写时令,都为写人,写人的丰富感情。(二) 比兴《诗经》中,比兴手法更是大量运用。比如以硕鼠、鸱 比喻剥削者与压圃贿,不但形象生动,实质也很贴切,是以此物比彼物的例子,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硕鼠》“鸱 鸱 ,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恩斯, 子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莆户,今汝下民,或敢辱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畜租,予口卒 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 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予唯音哓哓” ——《鸱 》硕鼠、鸱 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言而喻。以上是用动物起兴,用植物起兴的例子也很多:“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 ,我相此邦,无不溃止”——《大雅、召 》这是用天汗成灾,水中枯槁的浮草,来比国家的动乱。又如:“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曰用饮食,群黎百姓,偏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曰之升,如南山之寿,不蹇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天保》诗尾这是用高山、曰月、松柏比喻国家安定稳固。和前面一章一样,也属明喻手法。“墙有茨,不可不扫也,中莆之言,不可不可不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不襄也,中莆之言,不可不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不束也,中莆之言,不可不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墙有茨》诗尾。这首诗用难得根除的墙上的蒺藜草,比喻那些贵族老爷们所干的可耻行为,连别人也感到害羞。“中谷有推, 其干矣,有如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与之人艰难矣”“中谷有推, 其 矣,有如仳离,条其 矣,条其叹矣,遇之人不淑矣”“中谷有推, 其湿矣,有如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中谷有推》 这首诗用山中的益母草,因遇到山洪被淹没,水退后又被风吹,太阳晒干。任风雨摧残,命运菲薄,干湿不又自己作主,比喻妇人被遗弃,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确可怜,令人同情。“桃之夭夭,其叶荼奏,之又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这首诗描写春天的桃树,红花盛开,鲜艳绚烂,比喻初嫁少女光艳照人,令人心生爱意,这是借喻的写法。(二) 《诗经》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民歌的影响1、赋《诗经》中赋的手法对后世民歌也有很大影响,这里从叙事和写景两方面略做探讨。(1)、叙事“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原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乐府民歌〈木兰诗〉诗中对木兰应征、出征、作战、还乡的过程的叙写,其结构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从婚恋到被弃过程的叙写非常相似。 (2)、写景“遥看是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乐府诗集《折杨柳歌辞》先写景,后写意,和《小雅、采薇》中首段写景可谓异曲同工。2、比兴 我国民歌以南北朝民歌最具特色,民歌中比兴手法运用相当广泛。(1)、在诗前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用急促、单一的织布声来铺垫木兰焦急的心情。(2)用在诗中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对莲的描写,实际上是对诗中女子思郎而郎又不至的复杂心绪的描写。(3)用在诗尾的“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诗末两句,用织丝难以成匹喻男女主人公难以结合的遗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旁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这也是用在诗尾的,用雄兔、雌兔难辨比喻木兰女扮男装的高超艺术。《诗经 》不愧为中华文化史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早期人类心路历程的记载,它不仅影响这中华文化的过去,而且还必将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将来。

关于诗经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联系我。详谈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思考作文

《诗经》婚恋诗研究 丁秀杰 中央民族大学 发表时间:2004 《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吴广义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02期 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 黄伦峰 广西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论《诗经》爱情诗表现方式的特征 刘东岳 苏国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第02期 《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 张庆霞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诗经》时代爱情婚姻状况研究 王亚娟 安徽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张连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03期 《诗经》婚制婚俗探究 李雯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

杨任之《〈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 中华书局1966年版 袁琳《〈诗经〉中的情爱诗与水意象关系探微》,《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赵沛霖<建国以来<诗经>情诗研究概说>[J]<中州学刊>(郑州)1987年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 海口:海南出版社, 黄田田论《诗经》中的女性美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 瓦西列夫王永嘉,等爱情面面观新世纪出版社 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 北京:商务印书馆, 康正果 《风骚与绝情》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及注释

去古诗文网上查一下,那里面非常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1],因此又称「诗三百」。[2]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於南宋初年-屈万里)。[3]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体例分类:关於《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风:《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间诗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风》在此可以指民间诗歌。雅:《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於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颂:《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一般认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周前期时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5篇,自古以来一直相传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不过,目前学界则倾向於认为是商朝所留下的祭祖诗歌。「颂」在此可以指宗庙祭祀诗歌。

你不能这样问啊。太笼统了,你想想从那个角度写?然后才好说啊。 看躇斌杰的《诗经与楚辞》吧,有介绍相关研究。目录上编 《诗经》一 《诗经》作品选注(一)周民族史诗(二)农事诗(三)燕飨诗(四)战争徭役诗(五)卿士大夫美刺诗(六)爱情诗与婚姻诗(七)其他二 《诗经》研究参考资料(一)总论(二)《诗经》重点阅读作品辑评(三)《诗经》研究参考书简介下编 楚辞一 “楚辞”作品选注(一)《离骚》(二)《天问》(三)《九章》(四)《九歌》二 “楚辞”研究参考资料(一)屈原生平事迹与评价(二)“楚辞”作品简评(三)“楚辞”研究参考书简介参考、引用书目举要……[看更多目录]另外有一本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

《毛诗故训传》——“毛传”——必读 《毛诗笺》(《毛诗传笺》)——“郑笺”——必读·《毛诗正义》——强烈推荐:(包括“毛传”“郑笺”等内容)——它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传”、“笺”被称为“注”,“正义”被称为“疏”,《诗三家义集疏》——“毛诗”之外的注释《诗集传》《诗毛氏传疏》

  • 索引序列
  •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
  •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关于诗经的参考文献
  • 关于诗经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有关诗经的参考文献及注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