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东南亚文化论文摘要

东南亚文化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东南亚文化论文摘要

可以去图书馆找一本书,叫做《世界民族通览》

东南亚因为包括11个国家,当然也就意味着其具有不同的文化,当然不同的国家文化也有共同点。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文化。 外国学者一般把“东南亚分成两个主要文化区域:一是法国学者所称的‘外印度’,印度的影响在这一区域占了优势;另一个区域包括东京、安南和交趾支那,随着15世纪‘印度化’的占婆王国的覆亡,中国的影响便在这区内居于支配的地位。” 然而,东南亚各方面的固有文化“并非仅是印度或中国的文化附属物,而各自具有极为显明的个性,在吴哥、蒲甘、中爪哇和占婆古国曾开放灿烂奇葩的艺术和建筑,与印度教的和佛教的印度的艺术和建筑相比,都有显著的区别。” 不可否认,“也正是在印度和中国文化的滋养下,东南亚自身的文化才开始发展并且取得伟大的成就。” 东南亚建筑文化 东南亚建筑文化圈是一个超越原有政治及地理区划的概念,它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即东南亚大陆部分,包括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直到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南端,东起中国南海沿岸、西至缅甸伊落瓦底江这一广阔区域;另一部分则是东南亚岛屿部分,包括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及苏门答腊,甚至还可延伸至琉球群岛及南太平洋的部分岛屿。 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划分,是因为在这样一个范围广阔的大区域内存在着许多共享的文化特质,将它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各个局部地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东南亚的特殊文化构成也反映在建筑上,从而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在总体特征上应该归属于东方建筑文化系统,但它与该系统中其他几个区域性建筑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同时受到中印两大古老文化的夹击,而其固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又赋予它以明显的个性。不过,在它的身上,仍然残存着一些中国早期建筑的影响痕迹。 东南亚饮食文化 东南亚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为原料,烹调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则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称。新马泰、印尼等国菜肴则多配以当地盛产的丰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浓郁,风味独特。 东南亚菜可以说是一种受东西方影响较重的菜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期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了汇合集东西方文化和当地习俗融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东南亚饮食文化。 常言道:无鸡不成宴。各酒楼、宾馆烹制出的各种鸡肴就有百余种。其中某“东南亚风味餐厅”的“咖喱鸡”就颇有名气。现在标榜着专营咖喱风味食品的食肆,不下十数家,供应着各式南洋食品的餐馆也不在少数,以咖喱为代表的东南亚饮食对我国饮食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据资料考证:“咖喱”一词源出泰米尔语,意为用辣香料制成的调味品。咖喱起源于印度。原来印度人视牛为神,自然不敢吃。于是印度人改吃羊肉,然而,羊肉有膻味,不好受用。据说,释迦牟尼教人用香辣植物的枝叶、果皮之类,捣成佐料,与羊肉同煮以驱除膻味。这就是咖喱的开始。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从摩亨约·达罗文化时期起,咖喱就成为印度人贵重的调料。他们把咖喱珍藏于箱内,用梵文绘成一张表,按表上比例加以配制。后来,东印度公司为英国把咖喱带回英国。十八世纪,伦敦“克罗士·布勒威公司”制成便于携带的咖喱粉出售,大受欢迎。 咖喱是用黑胡椒、辣椒、生姜、肉桂、豆蔻、芫茜、茴香、芥子、八角、香椒、大蒜等原料制作而成。 作为东南亚国家对咖喱食品有代表性的就有十个,可以说十国咖喱,风味也不尽相同。新加坡咖喱,以酸辣为主;马来西亚咖喱重椰汁;苏门答腊岛的“黑牛”,色黑汁浓;印度的咖喱分为微辣的古老马、马打士、东印度的中辣和北印度的辛辣;巴基斯坦辣度适中;锡兰咖喱完全不辣;马六甲的味道辛辣之中带点“押”味,不大适合中国人口味,但一些吃惯了的外国人,则会指点这道菜;餐牌上写甜酸的则是缅甸咖喱。十国咖喱,各国味道不同,但都令人觉得有趣、新鲜。在东南亚菜中,特别注意汇集东西方作法,配制成适合当地饮食习惯的菜式,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如柬埔寨的“皇后鸡片”,既可当菜,又可做西餐食用;泰国的“五味鱼”、印尼的“椰汁牛扒”、泰国的“湄南蟹”、新加坡的“少爷明虾烙”等菜肴,既有西式做法和中式做法的特点,但又不失其东南亚的独特风

_html

东南亚文化论文摘要格式

开题报告 选题的原则 博士生如何写好开题报告ZZ 选题的具体方法 论文格式 论文修改的范围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科技论文英文标题制作的技术规范 论文撰写 阅读英语科技文章的技能和技巧简述 如何将自己的文章上升到理论的层次(1) 撰写外刊论文的心得体会(1) 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答谢 毕业论文的评价 本科毕业生论文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与成绩评定

论文的摘要内容每段前都空两格,这是一般文章正文的格式。摘要最后还要写一行“关键词 XX  XX  XX “。关键词和摘要的文字部分要隔行书写,“关键词”三字前有的要求顶格写,有的要求空两格,关键词一般3-5个,每个中间空几格需看具体要求,如果没要求,空一格字就可以了。扩展资料: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关键词定义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论文装订论文的有关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经过检查,再没有什么问题,把它装成册,再加上封面。论文的封面要朴素大方,要写出论文的题目、学校、科系、指导教师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论文的题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写在表皮上,不要写里面的补页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文

论文的摘要内容每段前都空两格,这是一般文章正文的格式。摘要最后还要写一行“关键词 XX XX XX “。关键词和摘要的文字部分要隔行书写,“关键词”三字前有的要求顶格写,有的要求空两格,关键词一般3-5个,每个中间空几格需看具体要求,如果没要求,空一格字就可以了。扩展资料:关键词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撰写摘要注意事项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扩展资料:百度百科-论文

东南亚旅游文化论文摘要

论台湾旅游业的若干作用和发展特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用其对策略论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重新认识国内旅游业关于旅游业利用外资问题的研究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中国古代的旅游活动论国内旅游业论旅游业极限容量及其确定问题还有更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东南亚的旅游我知道风更多辛勤

东南亚饮食文化论文摘要

东南亚饮食文化:东南亚菜肴多取以天然可食植物为原料,烹调出色、香、味型具佳的菜系。如越南菜则有美容保健菜肴之美称。新马 泰、印尼等国菜肴则多配以当地盛产的丰富的椰子、香茅、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植物为配料,使其菜肴色味浓郁,风味独特。东南亚各国的饮食文化也因为区域的关系都略有不同,比较重口味,主要以酸,辣,烧烤和煎炸为主,口味较重。 就东南亚本身的社会文化,东南亚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风情就是“娘惹”文化。他们的饮食、服饰、建筑都很有特色。实际上,娘惹文化是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将中国文化带去东南亚两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的有独特色彩的一种文化。因为当时郑和带去的是中国宫廷文化。而娘惹这种特殊人群也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它主要是中国菜与东南亚菜式风味的混合体。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娘惹特色的甜品。糖水类甜品较为丰富,如龙眼白果莲子糖水、椰汁冰糖木薯糖水等清甜滋润,在娘惹饮食中,也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娘惹甜品。以糖水类甜品较为丰富,还有充满浓浓椰香的椰汁黑糯米的娘惹糕点也很有名。娘惹千层糕、娘惹蔗糖椰丝班戟、香蕉椰子布甸、彩虹糕、娘惹松糕和椰丝糯米糕等,都很有娘惹特色。

饮食文化——韩国向世界亮出的名片。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鲜艳的民族服饰、独特的饮食文化已成为国家的名片,走向了世界。韩国也是一个品牌意识十分强烈的国家,其先进的制造业,产品遍及全球各地;其影视作品、流行音乐也是风靡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被人们称之为“韩流”。值得称道的是,韩国人推出的品牌,并不是一味引进、仿效西方的模式和形态,而是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加以先进包装,推向世界,因此特别具有吸引力。长篇电视剧《大长今》就是一例。它通过一批韩国古代宫廷厨师的生活,展示韩国的饮食文化。该剧一经播出,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女主角李英爱一举成名,而且带动了韩国的饮食旅游。品尝韩国膳食,体味韩国风情,感受韩国文化,成为东亚及东南亚游客的追求目标。韩国人的这种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料理三大宝:泡菜、大酱和酱缸韩国饮食以自然为本。韩国的酱和泡菜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久远的传统。有时是原汁原味,平平淡淡;有时又是华丽无比,令人不忍食用。从豪华的宫廷宴席到简单的四季小菜,韩国饮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风韵。第一大宝:泡菜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写道:“告诉我你吃什么,那么我可以知道你是谁”。韩国人会说:“我们吃泡菜,所以我们是韩国人”。在韩国,没有泡菜的饭桌令人难以想象。韩国人对泡菜情有独钟,每家都有专门保管泡菜的“泡菜冰箱”。泡菜味道辛辣,调味品味儿浓,非常爽口。即使是发酵了一个冬天的泡菜,吃起来也如新鲜白菜般爽脆。吃油腻的东西时吃泡菜,可以爽口;跟清淡的东西一起吃,则更令人感觉清淡。韩国泡菜跟以酸味为主的中国泡菜不同,更有别于没有发酵过程的日本泡菜。自然发酵而成的韩国泡菜与其说是食物,不如说是药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有助于消化,据说还具有防癌作用。泡菜蕴含着韩国人的民族魂,是韩国的又一代名词。第二大宝:大酱韩国人一直深信“食物味道全靠酱味”,认为再好的原料,若没有酱味作铺垫,也绝对做不出好菜。因此,大酱、辣椒酱和酱油是韩国家庭一年里最重要的家底儿,这三种酱蕴含了韩国饮食的秘诀。由大豆做成的大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性脂肪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能消除胆固醇的维生素E,对预防疾病十分有效。现在,在商店里,大酱、辣椒酱和酱油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住在农村的人还是用自己独特的秘方亲自做酱吃。第三大宝:酱缸在韩国农村住家的向阳地,总能见到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大小酱缸。延续了数千年的韩国酱,放在酱缸里,味道越来越浓郁。酱缸能吸走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若装水,则可过滤掉水中的有害成分。虽然一年四季气候有变化,但由于酱缸能保持内部温度,所以酱味不会改变,食物长期保持新鲜。酱缸可以说是贮藏韩国风味的宝库。韩国粘糕有“三心”:诚心、爱心和孝心韩国粘糕,也被称为“米糕”,是用蒸熟的糯米粉团制作而成,它在韩国传统饮食中可称得上是节日食品的“台柱子”,例如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婚礼,以及六十大寿(在韩国的传统理念中,六十岁大寿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新开始)等,人们制作并吃粘糕,以祈求平安。虽然韩国粘糕在英文中,也被称为“米糕”,但它与西方糕点相比,制作方法完全不同。韩国粘糕使用的原料是糯米粉而非面粉,里面既没有加入黄油,也没有牛奶、鸡蛋等原料。根据所使用的其他食材不同,韩国粘糕共有三四百种之多,这些食材包括谷物、大豆、花生、红枣、艾篙、南瓜、芝麻和香橼等等。韩国粘糕的制作过程也多种多样,不过大多数还是非常传统的方法:首先,将糯米研磨成糯米粉。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可根据所制作粘糕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人喜欢将糯米粉弄湿后,直接放入陶罐内蒸熟;另一些人则喜欢在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热水,然后揉成糯米团,之后,再将揉好的糯米团蒸或煮熟。然后,可将蒸熟的糯米团敲打成一定造型,或者油煎。其他诸如给粘糕涂抹上各种颜色,或点缀上一些颜色丰富的食物的过程,则可制成各种各样的特色韩国粘糕来。韩国粘糕,在韩国传统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考证,在韩国吃粘糕几乎是和吃谷物的历史一样长,早在中国三国时期之前就已存在。据说粘糕里还含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节日送礼不能缺了粘糕,尤其送娘家礼中不能缺;搬家的时候,还有做粘糕分给邻居的习俗。

东南亚佛教文化论文摘要

楼主可以看看季羡林教授的《我和佛教研究》,深入浅出,很有帮助。

可以研究佛教的发展历史,这样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可以看《印度佛教史》英渥德尔

要写论文,网络上有的是资料,都不用悬赏。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自秋蓉;201251406213;2012级对外汉语;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一、东南亚的佛教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1、东南亚的地理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自秋蓉2012514062132012级对外汉语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一、 东南亚的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寮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信教群众主要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据记载,公元纪年前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公元2世纪到6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在经过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东南亚佛教中,很多的佛教名胜和佛教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譬如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等。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佛教也被尊为国教,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为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地信教群众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从公元18世纪到现代,以泰语、缅甸语、高棉语和老挝语为主的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纂工作逐渐完备,使的东南亚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东南亚地区处在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接地带与印度半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经济文化交流来往密切。因而佛教得以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再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东南亚的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越南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佛教约于公元2世纪由中国传入越南,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期。公元初期,大乘佛教和婆罗门叫一度流行与老挝南部。14世纪中叶,柬埔寨的两名高僧将上座部佛教传入老挝,当时的老挝国王法昂王尊奉佛教为国教,老挝的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柬埔寨在公元前1世纪称为扶南国,而在公元初印度教和上不座佛教就已传入扶南。公元3世纪左右,从中印两国传入大乘佛教,到6世纪时,扶南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传入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公元4至11世纪,大乘佛教在泰国北部、中部盛行。公元前7世纪至13世纪,大乘密教曾在泰国流传。公元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先后传入泰国。11世纪中期,蒲甘王朝统的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后,从斯里兰卡引入了上座部佛教,并尊崇佛教为国教,缅甸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上座部佛教的国家。2、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是其在东南亚兴盛的重要原因。例如,越南在公元16至17世纪,越南出现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北方的郑氏与南方的阮氏试图重建佛教以赢得民心,佛教开始复兴。16世纪中期老挝,在国王昭塞塔罗多的扶持下,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国王苏里亚旺萨在位期间,老挝佛教进入全盛时期。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确立上部座佛教为国教。14世纪后,阿瑜陀耶王朝和曼谷王朝的历代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以不同的方式扶持佛教的发展。朱拉隆功国王执政后,继续推进宗教改革制度。1902年《佛教制度法》出台,新的佛教制度在泰国被正式的确定下来。缅甸,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蒲甘王朝是缅甸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几代王朝的悉心护法,传教长老的竭力弘法上座部佛教在全面发扬光大。13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时期是缅甸佛教大发展的时期。上部座佛教经过蒲甘王朝的辉煌后继续蓬勃发展。13世纪后,佛教上部座在东南亚大陆确立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表现形式,穿橘色袈裟的僧侣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普遍存在。3、近代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小乘佛教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尤其在1930年后,随着老挝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老挝佛教开始复兴。20世纪初期,柬埔寨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中,虽然许多佛寺收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成立于1933年的泰国佛家协议,现在全国已有70多个分会,该会以弘扬佛法为宗旨,专门成立自愿的弘法团,到全国各地宣扬佛法。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佛教的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内外各因素的影响,但佛教最终还是在这一地区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佛教在东南亚盛行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文化也是东南亚人民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参考资料:《东南亚概论》中国出版集团 祁广谋、钟智翔主编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39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等内容。

  • 索引序列
  • 东南亚文化论文摘要
  • 东南亚文化论文摘要格式
  • 东南亚旅游文化论文摘要
  • 东南亚饮食文化论文摘要
  • 东南亚佛教文化论文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