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美学相关论文

美学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美学相关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途径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油槐初级中学 程 涛 摘 要: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谈作文色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说作文直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从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如下。 关键词: 激活思维 民主合作 技法指导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谈作文色变,普遍存在着“一说作文直摇头,看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现象。毋庸讳言,许多初中生的作文缺少新意,几乎干篇一律。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素材单调。由于初中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加之年龄偏小,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入,对生活体验缺乏,因而很多学生对周围生活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缺乏基本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能力。导致作文题材单一,素材陈旧,内容空洞,读起来淡然无味。如《 我最熟悉的人》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写的是我的妈妈,还有百分之十几写我的朋友。这种现象就像一种“流行病”,大面积地流行在初中生的作文之中。 二是结构模式化。由于学生阅读面窄,平常又受文体框架及老师指导的种种束缚与限制,很多习作的结构如出一辙。学生很难从主题表达和生活本身需要去确定文章应如何结构布局,这样很难写出构思新颖、结构独特的文章 。 三是语言苍白无味。不少学生只知道死读课本。不关心生活,不注重词语积累,平时少读优秀作品,习作词语贫乏,语言淡而无味,如喝白开水一样。不能用形象准确的语言来细致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缺乏感染力。如何让学生走出困境,写出内容充实、质朴,感情丰富的好篇章来呢? 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积累如下经验: 一、放松学生写作心情,活跃学生写作思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写作呢? 1.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写作课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但一味地把眼光盯在课堂上,只滔滔不绝的讲写作技巧,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学生即使知道怎么写,也终因生活单调或语言贫乏而无从下笔。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我们要树立“大作文”观,立足课堂,延伸课外。一方面要拓宽学生阅读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生活积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深入到大社会中去,在参观、访问、探索 、游览、劳动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如《第一次** 》 我组织学生田里挖野菜、教室烹野菜、吃野菜、谈感受,之后才写作文,学生交上的作文言之有物,内容充实。 2、放宽“质量”要求,提倡“当堂成篇。不少教师希望学生一下子能写出优秀作品,殊不知这是作家之所为,与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相差太遥远了。作文课上学生无事可干,作文课后学生东拼西凑,甚至施展“抄功”,应付了事。过分强调写出优秀作品,无疑会降低许多学生写作的兴趣,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我们提倡每次习作训练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做到当堂成篇。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可用波浪线划出自己最满意的词句,也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评或需要老师指导与帮助的地方,还可在作文后写出本次作文最成功的地方。 3.引导学生多感受、多阅读、多积累 。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二是书本。令人不解的是,学生们大多对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视而不见,不能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不善于总结生活中的得失,写作时头脑往往是一片空白,言之无物。其实,学生的心理世界还是十分丰富细腻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地引导,教学生们如何观察,怎样感悟,启发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深人生活、认识社会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多读好书,多读经典。唐代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与“作文”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写作的前提,因此,学生要花一定的时间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了解和熟悉文学名家对字、词、句、段、篇的处理方法,从重获取教益。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还可以锻炼思维,提高认识,学会表达,提高技巧。从书中汲取各种丰富的营养,还有养成做读书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对书本的内容加以理解和消化,增强对情感的体验,从而加深对文章的记忆,把阅读材料加工成为大脑中有用的信息,加以储存。有着这样平时的积累,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深度、有底蕴,而且言之有物。 4.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初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因此,我们对初中生的作文要求可用八个字:“畅所欲言,情感真实”。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百姓高尚的情怀,可以写的的虚假言行;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真实的亲身经历;可以写眼前的现实景物,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可以写与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亲人等)说的悄悄话,可以写与名人、大师商榷对话…… 二、构建民主合作的写作平台。 1、灵活选题、拟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作文的题目拟得恰到好处,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激活思维,拓展学生写作时的想象空间。如教师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随意选择,或是教师话题予以提示,由学生自由拟题。这种自由民主化的选题和拟题方式,有利于学生写真事,讲真话,抒真情。 2、采用“合作学习”。如指导写作以“和谐”为话题作文,首先让学生集体讨论材料,从身边搜集写作素材。有的学生从正面选择素材,有选社会上的,有选学校中的,有选家庭者;有的学生看到了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小到家庭,父母闹矛盾,不孝敬父母,大到自然界人们滥砍滥伐,任意捕杀益虫益兽,乃至于国家重点保护生物,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的合作下,写作文困难的学生也会茅塞顿开,下笔千言。 学生写完后,各组推荐优秀习作全班交流评点。这样互相启发,学生的写作难度自然降低,写作质量也会日益提高。写作成文后,对学生文中出现的新鲜有趣的见闻、愉快的经历,写得特别出色的句段,教师应及时组织交流,使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同时,教师亲自写“下水作文”,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交流,让学生明白作文不仅不难.而且情趣盎然。 3、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积极投稿和参赛。平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向学校广播站和报刊投稿、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自办个人习作手抄报等,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写作的兴趣。 这种多向互动的写作平台,既能给学生的写作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觉写作的心理动力,又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效果。 三、传授恰当的训练方法。 1.掌握基本写法。根据教材的整体要求和每册各单元的训练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作文基础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常用文体的基本写法。 2.开展多样训练。在大语文、大课堂、大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文训练,给学生更多张扬个性的空间与机会,如不限文体、题材任选。关键在于,一是把思路练广,把文笔练活;二是行文中穿插巧妙切题的联想和想象,灵活地将文、史、哲、自然科学等综合运用。 3.指导互评互改。文章写完后要养成修改的习惯,先让学生自己放声朗读,做到手脑并用,对文章形成总的印象,找出文中的不足,然后逐步修改,直至满意为止。接下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互评互改,互相写出评语。让学生在阅读同学习作、评析同学习作中“择其善者而从之”,进而扬长避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作文就能逐步体现其个性特点。 总之,只要我们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放松心情,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以民主合作的写作平台,配套以扎实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放眼生活,多读书、勤积累 ,学生一定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2001年11月6日

什么是美如何提升审美论文如下: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可以考虑以下这几个方法:1、从文学基础学起,博览群书。同时多借鉴参考别人对艺术作品的探讨和评价,在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和发现美的东西。慢慢,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可以提高了。2、想提高审美,多去一些展会。例如画展,花展,艺术品展等等,这样对提高审美,提高品位都是会有很大的提高。3、要有良好的学识。博古通今,放眼全球。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情感,内在的修为。对行业有很高的认知。多学习,多经历,多观察,多比较,多体验,多了解。才能更多更好地提升自已的审美标准!4、多留意身边细节。审美是个人对美的看法和标准,要提高对美的认识的标准,首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留意生活中的美。也可以多看看油画等等的艺术品,或者优秀的摄影作品,提高对美的认知。5、那就花钱学习化妆,穿搭。多去高档场所观摩众人的消费模式!如果是说提高内在的审美能力,个人觉得没有任何捷径,多看书,多运动,多旅游。做一个有规律有原则少说多做的安静人。剩下的都交给时间,沉淀下来得都是你的内涵,和审美!6、深入观摩了解时下流行的服饰。的美的东西,美人,美景,美的设计,研究的多了,看得多了,对时下的审美就有更好地理解了,也就提高了审美标准了!多多观察注意生活中的美好物象和漂亮的画面,脑子里不断储存美的艺术形象和美术概念,才能提高审美的观念。

美育相关论文

[摘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美育为话题的作文,美育是一种刚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久别重逢之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典雅含蓄之美;“生命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求真理之美。而我们要能体会这种美,就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就需要美的教育。换句话说,美育是一种刚需。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经历了美的教育,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无一不美。东晋的谢安一日在雪际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韫。试想,由漫天白雪而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在未来庸俗的生活中留一点浪漫想象。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给我们更加健康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与美相对的是丑。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接受关于美的教育,那么它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的人,成为一个心怀理想和理想主义的人。相反,一个人如果生长在诸如自私、野蛮、剥夺遍地的环境里,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那么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坏人,给社会的安宁和谐带来隐患。孟子的母亲就知道学人哭丧是不美的,学人做生意是不优雅的,而学人读书是美的。所以她在学堂边定居,让孟子学习礼义教化,经历美育的熏陶。在这种过程中,孟子慢慢成为一个具有高贵人格的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美育是一种刚需,它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与传播。当今社会,相比于“正能量”,人们似乎更加喜欢“毒鸡汤”。但我仍然要诚恳地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美育。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需要知道,用地沟油是丑,卖假药是丑,给孩子打毒疫苗是丑,官员贪腐是丑;我们需要知道助人为乐是美,恪尽职守是美,为正义呼喊是美,为人民服务是美……有这样一个结论:坏人不觉得自己是坏人。经过美育,让人得以知是非善恶,真假美丑是当今社会的刚需。于个人,美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留恋这个世间的美好。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于社会国家,美育能够让社会正气安然,安定祥和。因而,美育是对人进行的一切关于美好的教育,是一种刚需,于人于己,于国于家

美国相关论文

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政治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军事实力也是全球第一。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中举足轻重,地位逐渐下降。美国把握着世界科技最前沿。美国文化倒并不能说是发源地,但输出意识形态不遗余力。美国文化是舶来文化、没有太多的原创。这与美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可以参考一下由obama做片头的电视记录片America the story of US相信你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理解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 IPHCC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 任京生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说到两个民族思想与行为的不同,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由于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就像两个不同的根系,会生长出两棵不同的大树一样。中国与美国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理解这些差异,首先要理解中美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美文化的几个特性之上。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古老的岁月本身就具有无尽的财富,文化也同名胜古迹一样,时间愈久远,便愈具有无以伦比的价值。然而她也像一棵千年古树,一方面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一方面又含有一些枯枝败叶。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你望着这棵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你会为她的苍劲美丽而折服,你也会想象有多少岁月神奇的秘密蕴藏其中。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关系也就好比这棵大树的根系,树越古老,根系越繁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 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没有丰富的历史宝藏可挖掘,但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去承受,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深藏在人们心底的。就像中国古代宣扬禁欲主义,但不管你怎样宣扬,男女相悦却是怎么也不能从人们心底抹去。 五、中国文化的两极性与美国文化的多极性 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注重阴与阳的辩证统一,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如:上与下、左与右、正与反、内与外、男与女等等。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极性。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而佛、道文化主张消极避世,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 而美国是一个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国家,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国的文化不是两极,而是多极,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六、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和美国文化的开放性 中国属内陆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这大片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陆文化。中国自古以来不断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断地修筑长城,闭关自守。受此影响,中国文化也演变成了保守的陆地文化,自成体系,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从清朝的戊戌变法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每一次打开国门,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文化不断地同化着外来文化,却从来不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就连接受西方文化最彻底的台湾、香港、新加坡来讲,也并没有完全西化,而是仍然保留着许多儒家文化的传统。然而,与正统文化相对立的是,开放式的中国民间文化却是以敞开的胸怀迎接着外来文化。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店、西方哲学思潮,等等西方文化,无不是借着中国民间文化的东风吹遍了中国的村村落落。 美国的主流文化源于欧洲,是一种开放型的海洋文化。而美国的民主与法律制度又保护了美国的文化自由发展,不受政治的打击和控制。加上美国每年招收大量的外国学生与学者,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不同文化与碰撞。美国对于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吸收其中优秀部分以使自己变得更加丰富。 七、中国儒家主文化与美国基督教主文化 中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儒家文化注重家庭关系,宗族血统,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两大特点是,第一,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父母管教孩子,孩子孝敬父母,二者不可逾越。第二,以亲情、血缘为纽带,由此延伸到社会,讲究朋友之间以兄弟相称,四海之内皆兄弟,讲哥们义气。 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大部分美国人信教,相信上帝。按基督教义,无论什么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家庭,只是替上帝抚养孩子的场所,因此,即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打骂自己的孩子,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基督教讲究博爱,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中,也体现了这一价值观。 八、中国文化的统治性与美国文化的大众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中间小,两头大的社会。即中产阶层占少数,统治阶层与普通大众占主体。而统治阶层又驾驭普通大众之上,对于文化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出统治阶层的利益。 美国是一个中产阶级占多数,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美国文化充分体现了中产阶层的利益。加上严密的民主与法律制度,使普通大众得以自如地参加文化的构建。因此美国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大众性。 九、中国文化的人文性与美国文化的科学性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中又以伦理道德为主体。伦理道德与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条主线。伦理道德注重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诗词歌赋注重于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美国人以欧洲移民为主体,人数最多。因此美国文化是在欧洲文化基础上发扬光大的现代欧美文化。欧洲文化的重理性、重科学等特性在现代美国文化中也有所继承。美国人协调社会关系用法律,而不是用人情;美国人热爱科学,相信实力,以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向世人说话。 了解了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再看彼此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就会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豁然开朗之感觉。因此研究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彼此的社会和社会关系,有利于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交往。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差异的对比,认清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在交流与学习中取长补短,发展自身文化。

体验民间性的美国文化历史论文论文 礼让文化 美国是个竞争激烈的国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电 影和新闻中的美国经常与暴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这是个不安全的国家。然而到 了最能代表美国人典型生存状态的中小城市,我却发现自己置身于分外安宁的世界,人 对人的友好让我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构成美国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实际上不是争斗和 暴力,而是礼让。 我用礼让这个词表达双重的意思:礼貌和避让。美国人的礼貌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在小区里见面,不管认识与否,必打招呼(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电话 和见面时总是甜蜜地寒暄(他们习惯于甜言蜜语),在公共活动中相遇至少要点头致意, 与他人说话时要尽可能专注地注视对方,等等。而且这种礼貌一般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 来,仅仅通过微笑来示意是不行的。刚到美国时,我不习惯于与陌生人打招呼,总是以 微笑代替寒暄,很快就发现美国人对我的微笑没有反应,只好开口说话,逐渐适应了这 种时时需要以语言向他人致意的生活方式。 与礼貌对应的是美国人相互礼让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超市里人们总是自觉地不挡住别 人的路,如果有人要从你身边走过的话,他几乎必定要说“Excuse me”(对不起)。不 说任何话而硬从他人身边走过会被视为极不文明的举动。礼让文化最多地体现在路上: 行人与机动车互不相让在发展中国家(自然包括咱中国)是普遍现象,但在美国我却从未 看到。美国人开车时总是左右张望,到了路口都要停下来,确定没有行人和其它车辆后 才缓缓驶过。要是恰好有行人走过路口,司机都会耐心等待,等行人走过后,才继续前 行。行人有时也有让汽车先走的意思,但开车的人几乎百分之百地挥手示意行人先走。 有一次我走过某个没红灯的路口,看见有汽车正要驶过,便示意汽车先走,司机看见我 在等待,连忙将车倒回数米,挥手让我先行。在一些文明程度高的小城市,通常开车的 人会在离行人十几米远甚至二十几米远处就停车了。汽车让行人是美国的规矩,据说是 写在交通法规中的,违反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美国的开车人不仅避让行人,而且要相 互避让。两辆车相遇时,司机通常要相互挥手,示意对方先走。这种路上的礼让文明令 不少来访的中国人惊叹不已。中国虽然有儒家的礼让文化,但这礼让必须服从等级秩序 ,所以,总是等级低的人礼让等级高的人。开轿车的人在中国不是属于有权阶层,就是 先富起来者,避让行人对于他们来说是不符合登记秩序的。有的地方还制定了所谓“撞 死了白撞”的法律,以为此乃现代化的标志。这些规则的制定者可能没有想到在最为现 代化的美国,礼让第一是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则,也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所以,我觉得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应该认真地学习美国的礼让文化。 礼让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是对他人权利的承认,也是自己已经成长为个体的标志— —它意味着你已经有对他人负责的能力。个体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礼让文化的基础 ,也是美国人现代意识的核心。它造就的是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得到尊重的公共文化。 这种礼让精神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人所不具有的,所以,在足够深的层次上理解美国的礼 让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必有裨益。 助人文化 我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美国人不但非常有礼貌,而且十分乐于助人。到美国第二天,我 去超市购物,但不知道超市的确切地址,正在附近寻觅时,一位美国小伙子走了过来, 很有礼貌地问:“你好像在寻找什么?”我问:“超市在哪里?”小伙子满脸笑容地指点 到:“就在那儿!”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为自己能帮助一个异乡人而感到非常高兴 。 我在美国曾有几次迷路的经历,在问路的过程中更真切地体验到了美国的助人文化。 当我向一个女公交汽车司机问路时,她甚至停下了本职工作,专注地为我查地图,用几 分钟的时间为我找应该走的道路。我下车走向正确方向的过程中,她在车上不断挥手向 我指点方向,直到确信我走对了路,才开车离去。美国大多数城市的大街上都行人稀少 ,有时候整条道路上都没有行人,问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遇到了其他人,他们 必然认真地为你指路,其热情和真诚常常令人感动。 美国的助人文化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助人者通常不会妨碍被帮助者的自由,并且尽 可能地不涉及金钱。我的房东莎丽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人很善良,她见我没有汽车 ,几次带我外出办事。每次她决定让我搭车时,总会礼貌地问:“王博士,我不知道你 有没有空?如果有空,可以搭我的车出去,反正我要去办事。”实际上到了目的地后, 我发现她并没有自己的事要做,她这样说是为了让我这个被帮助者没有心理负担。她让 我搭她的车,本是为了我的方便,但她却认为帮人做事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这正是美 国精神的体现,助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自由。美国的助人文化是以个 人主义为基础的,所提倡的是一个独立个体对另一个独立个体的帮助,助人者的自由和 被帮助者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都必须获得尊重。这与东方群体主义的助人文化有根本的 不同。 对财产权的尊重使得美国的助人文化有着鲜明的资本主义品格:帮助人通常以不涉及 金钱为原则,在涉及金钱时一定要订立合约,被帮助者或者要以某种方式偿付所涉及的 金钱,或者要有明确的感谢方式。但是一些在美国的华人则超越了这个原则,为美国的 助人文化增添了东方风格。洛杉矶有个在华人圈中影响很大的企业家曾庆华,便以无私 助人而著称。只要中国的来访者到了那里,不管多晚,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总会去接 送。在华人知识分子聚会时,他常常担当司机的角色,接送年长者和来访者。他的资产 并不十分雄厚,但却常常向华人文化基金会和华人学者捐赠,并且不求回报。我与他有 过几次深谈,知道他的助人主义除了受基督教影响外,更源于儒家文化对仁、义、忠、 诚的提倡。由于他早已加入美国籍,所以,我把他的助人行动也当作美国助人文化的一 部分。虽然这种超越金钱原则的助人文化在美国还不是主流,但我从中看到了令人振奋 的东西。这是华人对美国助人文化的独特贡献。 感恩文化 在许多中国人的想象中存在着一个声色犬马的美国,不少人甚至是带着对艳遇和狂欢 的期待到美国的,但是到了美国以后他们会失望地发现美国人大多十分严肃和保守。嬉 皮士、崩克、垮掉分子已经集体退向历史深处,代替他们的是中规中矩的当代美国人。 这与基督教文化在美国的主流地位有因果关系。美国人大多数都是基督徒,对于神、世界、他人的感恩情怀支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基督教强调人的幸福源于神的恩典,所以,人应该对神和神所创造的世界怀有感恩之 心。这种思想对美国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美国人的集体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基本都有 短暂的感恩仪式。主持者是牧师、召集人、与会者中最有声望的人。感恩辞有一定的模 式,但具体内容由主持人现场创造,参会者则与主持人一起朗诵或默念感恩辞。大体内 容是感谢神赐予我们丰饶的食物、相遇的机缘、幸福的生活,愿神的恩典永远与我们同 在。我在美国参加的大部分活动都有一种感恩的氛围,美国人对此是非常认真和虔诚的 。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造就出原子般孤独的个人,因为对神、世界 、他人的感恩意识使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中蕴涵着一种以神为中心的集体主义。每个人都 是感恩者和感恩的对象,是与神圣存在和他人联结着的个体,所以,感恩文化实际上是 以个人为基本单位和现世目的的群体文化。 感恩文化体现在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神的感恩意味着对他人的感恩,因为在他 人身上体现着神的爱。“Thank you”(谢谢您)是美国人最常说的话之一,而被感谢者 总要以“You are welcome”(意思比“不用谢”多,包含着对感谢者的肯定)。甚至许 多夫妻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说“Thank you”和“You are welcome”,这在中国人看来 既没必要(夫妻间何必如此客气),又过于程式化(干吗总用一种方式表达谢意),但由此 可以看出感恩文化在美国是多么深入人心。在美国,你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必须说出来 的,这是一种诉诸语言的感恩文化(大概是因为上帝是通过话语创造世界的,西方人总 是努力把一切都变成话语),不将自己的感恩之情化为语言会显得很没有礼貌,在公共 场所中更是如此。顾客在美国不会被当作上帝(将人比作上帝是对神的不敬),但却会实 实在在地是感恩的对象。你购买了商家的货品,既为商家带来了利润,也为政府纳了税 (在美国买东西均要上税),自然是感恩的对象,所以,商店的雇员一定会说“感谢你” 和“祝你今天一切好”之类的感恩之语(中国的商家也开始引入感恩文化)。我这次在美 国演讲完后,大多数前来听讲的人(其中不少是大名鼎鼎的学者)都与我握手致谢。我知 道他们不一定从我尚显笨拙的英语中获得多少享受,但他们认为我既然付出了劳动与诚 意,就应该感谢我。这种感谢看似程式化,但却是完全真诚的。 美国的感恩文化将基督教思想与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结合起来。它将神圣存在、他人、自我在日常生活中联结为整体,乃是终极关怀和世俗关怀的统一。美国的现代化获 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固然很多,但感恩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要实现现 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也应该建立和弘扬自己的感恩文化,以让个体主义有更深厚的根基 。 我在这里所说的是占主流地位的美国日常文化。它在居民文化水准和生活水准比较高 的中小城市表现得比较纯粹。在穷人和外来人口较多的大城市,上述四种日常文化虽然 仍存在,但却被复杂的语境所弱化了。通常我们所说的美国病作为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主要存在于这些大城市中。由于美国人的生活重心已经完成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位 移,所以,本文所说的四种日常文化乃是美国民间文化的主流。理解这一点对理解美国 文化非常重要。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

你可以选择从古代入手试下啊,反论嘛,

英美文学方向的选题太多了啊,网上一搜一大堆,选一个你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就行了。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1、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22、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3、《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24、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5、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26、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27、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28、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2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30、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Gothicism in Wuthering Heights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 Definition of Gothic  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 Historical Reasons  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ationality  2 Drama in the Renaissance  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tself  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ationalism  2 Sublime and Beautiful   Emily’s Gothic Heritage  1 Theme  1 Good and Evil  2 Revenge  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1 Villain-hero  2 Delicate Young Girl  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1 Terror  2 Mystery  3 Supernatural  Emily’s Gothic Innovation  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2 Use of Symbolism  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  (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论文指导第八周(学期第十五周)开展答辩工作。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 Bronte, C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 London: J M Dent Sons L   [2] Gerin, W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  [3] Marie, Mulvey-R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   [4] Punter, D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4页  [6] 盖斯凯尔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 北京: 团结出版社 第11—12页  [7] 肖明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  [8] 鲜于静 神秘和怪诞的魅力——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的哥特艺术研究[MA]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范文

我只为积分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Gothicism in Wuthering Heights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 Definition of Gothic  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 Historical Reasons  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ationality  2 Drama in the Renaissance  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tself  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ationalism  2 Sublime and Beautiful   Emily’s Gothic Heritage  1 Theme  1 Good and Evil  2 Revenge  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1 Villain-hero  2 Delicate Young Girl  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1 Terror  2 Mystery  3 Supernatural  Emily’s Gothic Innovation  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2 Use of Symbolism  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  (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论文指导第八周(学期第十五周)开展答辩工作。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 Bronte, C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 London: J M Dent Sons L   [2] Gerin, W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  [3] Marie, Mulvey-R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   [4] Punter, D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4页  [6] 盖斯凯尔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 北京: 团结出版社 第11—12页  [7] 肖明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  [8] 鲜于静 神秘和怪诞的魅力——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的哥特艺术研究[MA]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需要帮你写吗

  • 索引序列
  • 美学相关论文
  • 美育相关论文
  • 美国相关论文
  •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
  •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