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中原文物》创刊于1977年,由河南博物院主办。原名《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季刊,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改为双月刊。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分别题写了刊名。历经二十多年,《中原文物》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因为中原地区一直都有战乱的出现,所以有一些文物可能会被掠夺,有些文物可能会在战争的过程当中被输出了,所以并不一定是经济中心就能够是文物数量第一的。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格式

考古类的期刊挺多的,但是没有专门的,如果你想发表期刊论文,我可以帮你。

《中国国家地理》和《科学世界》有时也会有精彩的考古文章,图文并茂

楼上那位说的正我想说

《考古》、《文物》、《考古学报》这些是比较专业的。应该在看一些鉴赏类的《文物鉴赏》等

中原文物投稿邮箱地址

郑州市博物馆 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 电话:0371-67714993 郑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1日。原名郑州市文物陈列馆,1962年经郑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更名为郑州市博物馆,隶属于郑州市文化局。是河南省内建立最早的市级博物馆,馆址设在郑州市建设东路碧沙岗公园内。郑州市博物馆馆址原为北伐军阵亡将士墓地的烈士祠,为1928年8月冯玉祥所建。郑州市博物馆是郑州市地区的文物标本收藏、陈列、展出、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机构。该馆文物藏品相当丰富,共收藏各类文物两万余件。其中有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古象等动物化石;有大河村、点军台等遗址出土的能代表一种文化类型的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用具;有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精美古朴的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等;有郑州地区出土的各种纹样的汉代画像砖;有艺术价值颇高的魏、唐、宋石刻造像;有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石刻;有绚丽多彩的瓷器、明清及近代名人书画等珍贵文物1万多种。藏品曾多次到日本、法国等国展览,取得较好效果。

13、故宫博物院院刊

在嵩山路与农业路交叉口

郑州市博物馆 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 电话:0371-67714993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看这个感觉不如看地方的<文史资料>,我最开始看关于考古的书就是看的我们县出的<文史资料>,要说杂志,权威的就是<考古>了

郑州商城自1955年发现至今已48年。关于郑州商城的性质,自1978年起,学术界已讨论了25年。现在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郑州商城是商汤所居亳都。经测定,郑州商城的始建年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认定郑州商都建城3600年是有科学依据的。 关于商汤之亳都,自东周以来,约有9种不同说法,因此,要在古代文献上来辨别亳都,恐怕很难办到。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只就文献而论商汤亳都,只能借助考古学。 用考古学的方法来寻找或证实商汤亳都,当然要同考古学上的商文化相联系,这就是:第一,亳都的位置一定要在早商或先商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内;第二,亳都的年代要同早商或先商文化遗址的分期与年代相吻合;第三,亳都的规模要与早商与先商文化遗址的大小相应称。一般说,亳都应该是与其同时的商文化中最大的遗址;第四,亳都应有与其同时而重要的文化遗迹,如宫殿基址、陵墓之类;第五,亳都应包括具备王室规格的文化遗物,如大型青铜礼器及其他重要文物等。 若用这五项标准来检验9种亳说,只有郑州与偃师二说值得考虑。此二说都具备一定的考古条件,虽然偃师说还缺乏重要的文化遗物,但大体来说,此二地都应是早商都城无疑。不过,早商时期不可能同时有两个首都,只能有一个首都,另一个应该叫陪都或离宫之类。何者为首都亳城呢?这就需要研究和比较了。 以遗址范围而论,郑州早商遗址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偃师早商遗址不足5平方公里,两者相差悬殊。以城墙大小而论,郑州商城发现外、中、内三重相套城墙,中城城垣周长696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偃师商城发现大小两座错落的城墙,内有宫城,小城稍早于大城。大城城垣周长5800米,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小城面积还不到大城之半。若以郑州之中城与偃师之小城相比,则约为四与一之比稍弱。偃师西亳说者常以小城为准,其大小仅及郑州商城的四分之一,两者亦相差悬殊。以年代而论,郑州之中城,始建于南关外,偃师之大城,始建于二里岗下层偏晚,略晚于郑州之中城;偃师之小城,始建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约与郑州之中城同时,或稍有前后,郑州之中城或稍早。以出土遗物而论,郑州商城曾发现青铜礼器200余件,最高者达到1米;偃师商城还很少发现青铜礼器。通过以上简单的对比,明显地看出,从都城规格而言,郑州商城远远地超过了偃师商城,所以在考古学上,郑州商城更符合早商亳都的条件。 以年代而论,郑州之中城,始建于南关外,偃师之大城,始建于二里岗下层偏晚,略晚于郑州之中城;偃师之小城,始建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约与郑州之中城同时,或稍有前后,郑州之中城或稍早。以出土遗物而论,郑州商城曾发现青铜礼器200余件,最高者达到1米;偃师商城还很少发现青铜礼器。通过以上简单的对比,明显地看出,从都城规格而言,郑州商城远远地超过了偃师商城,所以在考古学上,郑州商城更符合早商亳都的条件。再就古代文献而论,郑州亳城早有东周的文献记载。总之,郑州商城是商汤灭夏前后的亳都,而偃师商城只能是商汤之陪都。

浙江省博物馆曾藏有春秋时期的娄君盂一件(旧称要君盂),系孙诒让后人捐赠。器失盖,口沿部分略残,束颈鼓腹,小圜底,器身满饰两组乳丁蟠虺纹,兽首环耳铸于肩突部(图一)。腹内壁铸有铭文六行共二十六字其中重文二(图二):

  • 索引序列
  •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
  •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格式
  • 中原文物投稿邮箱地址
  • 中原文物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