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6

豆浆煮菠菜
首页 > 论文问答 > 精神病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限幻想海浪

已采纳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自杀危险因素探讨作者:宋瑞芹 王芬 杜延涛 张玉敏 陶春艳 【摘要】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及家庭安全护理要点。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出院的144例患者,进行为期2~6年的护理随访,对自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例(25%)患者发生过自杀,其中自杀未遂30例(83%),自杀死亡6例(17%)。自杀危险因素:为双方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频繁发生和自杀未遂史,保护因数为多次住院。结论 有潜在自杀危险因素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自杀的防范,家庭安全护理非常重要,住院治疗为有效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障碍;自杀;危险因素;家庭护理;保护因素;护理随访 目前,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多为病例对照研究,我们采用队列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一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随访研究,探讨其自杀的危险因素,为家庭护理提供有效的方法,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防范提供依据,降低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144例病人为我院200301~200601的出院病人,符合中国精神病学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版修订本中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并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的患者。男60例 ,女84例,平均年龄(6±8)岁,病程1~16年,平均(8±6)年。根据首发病至随访时的发作过程将临床类型分为单项抑郁症(简称抑郁症)42例,双相非混合或快速循环型(简称双相)58例,双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简称混合循环)32例和单项躁狂症(简称躁狂症)12例。  2 方法  1 调查工具: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人口学特征,即往病情、诊断、治疗、出院后就医、服药和病情演变的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大体评定量表(G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BSS)。  2 研究方法:采用对列内对照研究方法,将出院到随访时发生自杀(含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36例病人为研究组,其余108例作为对照组。  3 统计学分析:随访期间是否自杀作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婚姻、文化、职业、性格、自杀家族史、发病年龄、起病形式、发病诱因、总病程、诊断亚型、发病次数、即往自杀未遂史、临床症状、SSRS评分、LES评分、GAS评分、SDSS总分、治疗情况和住院次数等变量为暴露因素,以比值比(OR)作为相当危险度(RR)的估计值,资料采用四格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全部资料量化后输入联想586计算机,用STATA(1版)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种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1 自杀发生率 144例在随访期间发生自杀36例(25%),其中30例(83%)自杀未遂,6例自杀死亡(17%)。  2 自杀危险因素分析  1 单因素分析:女性、自杀家族史、诊断亚型、发作频率(≥5次/年)自杀未遂史和多次住院(≥1次)6个因素与自杀显著相关(P<05),其他因素与自杀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自杀危险因素(略)  注:*P<05,**P<01  2 多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双相混合或快速循环型、频繁发作、自杀未遂史为危险因素,而多次住院为保护因素,见表2。表2 自杀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略)  3 剂量反应分析 病情发作频繁和自杀未随史次数越多,则发生自杀的危险性越大(P<01),而住院次数越大,自杀的危险性越小(P<05)。见表3 。  4 交互作用分析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多次住院与双相混合或快速循环、频繁发作有负交互作用(P<01),而 多次住院与自杀未随史无交互作用(P>05)。见表4。  表3 自杀危险因素的剂量反应分析(略)  注意:趋势χ2检验,**P<01  表4 自杀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略)  注 :(1)--为因素均暴露,-+为危险因素非暴露,+ -为危险因素暴露、保护因素非暴露++为2组因素均暴露;(2)趋势χ2检验,**P<01;(3)S为交互指数,RERI为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为无交互作用  3 讨论  1 危险因素 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情绪不稳定,在临床上易发生激越自杀现象,特别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以及双向快速循环型,更容易发生自杀。本文对出院后的144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护理随访,结果显示有25%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自杀,其中自杀未遂者占83%。重性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未遂的病例占50%~70%,抑郁症在精神疾病中自杀发生率最高,有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死于自杀。因此,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应广泛重视,加强防范。应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和情绪反应。对既往有自杀未遂史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重点防范,其自杀危险性是无自杀未遂史的35倍[1]。自杀未遂史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一项高危因素,以被不少研究所证实。因此,自杀未遂史也是预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高危指标,对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显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亚型中,双相混合和快速循环型的自杀危险性最高。有研究指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最危险的阶段是混合状态[2],快速循环型也是自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说明双相混合型或快速循环型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危险性较高的一个临床亚型,临床上对此型也要高度重视,加强治疗和重视预防。同时,我们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了护理随访研究。结果发现,预后不良与发作频率、住院频率呈显著相关。发作频率(频繁发作)是自杀的高危因素,住院治疗控制疾病是预防自杀的有效的保护因素,稳定情绪可以减少自杀的危险性。因此对于有潜在自杀危险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应及早住院治疗。发作频繁也是自杀的一项预测指标,家属应高度重视,加强看护,减少自杀的发生。  2 家庭安全护理  1 居所安排:家属应与病人同居一室,室内要简单,禁止存放危险物品,对有自杀迹象的病人应整天有人陪伴,注意观察病人的动向,夜间不让病人蒙头睡觉。  2 病情观察:掌握病人情绪变化规律,有些病人自杀的计划周密,致死的危险性交大,但大部分有自杀企图病人在语言、情感、行为表现中都会有些流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病人不能离开家属的视线。病人常睡眠不好,容易早醒,在清晨最易发生自杀。深夜和凌晨更要加强看护,切勿被病人的假象所迷惑,有的病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一反常态,如:主动热情帮助别人,取得信任后易发生不测,不可以被假象蒙蔽而放松警惕,给病人造成可乘之机。  3 安全护理:掌握病人的病情特点几思想情况,对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危险品的保管,不要让病人单独外出,经常检查病人身上及床铺上有无存留危险品或病人书写的遗书和字条,去厕所也要有人陪伴,注意检查口腔,严防病人积存大量药物一次吞服而造成自杀。  4 心理护理:心理治疗极为重要,出院时应给予家属充分的指导,家属不要嫌弃病人,要多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打消病人的消极念头,对周围人应保持正常接触,避免孤独感,多关心体贴病人,转移其注意力,不要整天沉侵疾病中,让病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参考文献】 1] 翟书涛自杀学的精神病学侧面[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1,18(1):1  [2]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46149;162
333 评论

我是乾宝宝

郭汲源医生简介曾在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广东省粤北第三人民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现任民康医院指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学术委员会秘书。?由于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治疗工作,刻苦钻研,专业技 术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实施十余项科研成果的论文, 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交流,其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探讨”获得 广东省韶关市优秀论文奖,“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诊断的若干问题”获得北京 市社会福利处优秀论文二等奖。独自完成的“抗精神病药治疗中主观舒适度(WSN)简表”的测试,引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并已开发出测软件。擅长: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陈有福医生简介曾任湖南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株洲市精神病医院院长。现在兼任:中国精神卫生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中国精神残疾康复学会理事;中国行为医学会、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精神科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教学和精神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工作,博采众长,创立豁痰通脉,平衡阴阳和静养调摄之法,采用自然疗法治疗急慢性精神病,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擅长中医内科、中医精神科。赵祖安医生简介1992年、2000年赴美国、新加坡进修学习精神病治疗与康复,2002年在英国、挪威、瑞典、芬兰做学术访问。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35篇(其中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美国精神病杂志上发表文章),合著并出版《精神病阴阳性症状的研究及相关问题》,兼任国际华人神经精神病学杂志、中华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擅长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心理治疗、行为康复训练和酒精依赖的治疗。袁小平医生简介198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现任民康医院第一病区主任。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曾数次到北京医科大学精神病研究所和北京安定医院进修学习,由于勤奋刻苦,潜心钻研,在精神分裂症、癫痫与癫痫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及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的诊断治疗方面尤为擅长,特别是对心理治疗、放松治疗及催眠术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计宝华医生简介曾在北京市海淀区精神病防治所、北京市西城区精神病防治院担任临床医师,现任民康医院第二病区主任。?由于长期从事精神病专业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处理各类精神病的临床问题,尤其对各种疑难重症、伴有躯体疾病的精神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对老年脑器质性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脑白质病变的诊断、临床表现和治疗取得一定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徐连生医生简介曾任湖南省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现任民康医院第五病区主任兼大内科主任。由于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全面掌握本专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治,特别善于运用针刺颈交感神经治疗脑血管所致偏瘫、失语及后遗症,该项成果的论文在《国际华人医学杂志》上发表。另有18篇论文在本专业杂志上发表,获奖论文3篇。朱美兰医生简介现任民康医院第三病区主任。北京市 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类精神疾患、疑难病症,特别是情感性精神病、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心理治疗。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数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撰写学术论文10 余篇,在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有5篇论文获部、局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

241 评论

sunxiaoyan85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网,上面有最全的期刊大全,并且都有真实的杂志社投稿信息。最重要的是,在该网站上搜您论文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出适合您文章的刊物,投稿的话,挑选刊物的余地很大,去看看吧。百度万维书刊就找到了。

320 评论

相关问答

  • 精神病学论文

    哲学研究

    原来我在这里8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精神病学文献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一、精神障碍的概念二、临床精神病学发展史三、精神医学的特点四、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展望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和分类一、精神疾病

    smile筱123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精神疾病文献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网,上面有最全的期刊大全,并且都有真实的杂志社投稿信息。最重要的是,在该网站上搜您论文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出适合您文章的刊物,

    小狸露宝123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精神病学杂志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网,上面有最全的期刊大全,并且都有真实的杂志社投稿信息。最重要的是,在该网站上搜您论文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出适合您文章的刊物,

    Chowhound壹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精神病学期刊

    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期刊,未被核心期刊目录收录,暂不是核心期刊。

    小马楠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