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1

莫非mioamy
首页 > 论文问答 > 设备维护及管理相关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锡小呆

已采纳
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那里有论文库,我国的论文都在这里了。具体找论文的方法与步骤件可先看看我baidu空间里的介绍 网上找论文的方法都有的
277 评论

夏沫儿6652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前景还不错哦监造,包括设备前期决策、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的监理设备管理工程师是一种管理设备仪器并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工程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企业设备进行全过程、综合有效的管理,保持设备的完好,提高设备的效能。职位描述岗位职责:负责统筹工厂的设备管理工作:1、负责对车间设备机械类、电气类疑难问题的技术支持、设备改善活动及疑难故障分析解决;2、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及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3、工厂生产设备维护及保养活动组织跟进、实施监督,设备专业知识的指导培训;4、工厂的能耗管理;5、生产设备TPM推进及体系化管理搭建,改善的推广及体系稽核 任职要求:1、本科以上学历,机械类、模具等相关专业,年龄30-35岁,性别不限;2、设备管理相关工作经验5年以上;3、熟悉钣金冲压、成型模具相关知识,能独立相关设备的调试及疑难故障分析解决。4、熟练运用CAD等常规软件,有洗衣机或家电行业经验者优先;5、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强、能吃苦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工作主要是对工厂的设备管理制度、运行监测制度、维护制度、运行效率等进行建设和管理。按管理战略理论来说,设备管理工程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工厂的设备使用效率、产能保障、成本控制等核心,是一个工厂的核心能力的体现职位描述岗位职责:1、负责设备日常管理与检查2、负责设备管理文件的修订、档案的建立3、指导协助设备维修员对设备进行维护 任职要求:1、机械或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5年以上的工厂设备管理经验3、具有设备文件制定、设备验证工作能力;4、具有药厂工作经验及维修能力者优先录仅供参考哦

153 评论

Melinda麒儿

对于如何做好车间设备管理,具体办法如下:根据具体设备性能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由设备动力部制定,下发车间执行,使设备管理有章可循;由设备部制作设备文件记录表格,由车间带班班长记录运营情况,包括点检记录、月检记录、季度大检查记录等表格;加强监督,由设备部、生产部成立巡检小组,每天不定期对车间进行巡检,发现设备管理表格没有填写,或者没有检查的,上报公司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按照各设备说明书详情,按时对设备进行保养清理,保障设备利用最大化;由生产部、设备部制定相关设备检查手册,下发至车间带班班长手中,由车间带班班长负责观察落实,增加员工对设备保养的认识。

306 评论

喵喵咪儿

回答 目前众多企业都采用了当代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设备综合是运用长远的、周全的、体系的意见,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团体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二是全员参加(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员工);三是。全过程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是目的。 搞好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行使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惟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详细说明如下。 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各企业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直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体系。直立优化组合的团体机构及专业队伍,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公司司理和生产厂长等首要领导干部要把工作列入首要议事日程,对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要有一名副司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动师或分设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在主管司理(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工作。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工段、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网。并直立响应的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员工和检修员工。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题目最熟习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本人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详细责任。是以,完全应当施展他们设备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要强调人的要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员工和维修员工的积极性。 中国化工总公司在其制订的《设备技术制度(试行)》中,要求设备维护实施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守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备,地面清洁。应增强静密封点,消弭跑、冒、滴、漏,努力降低走漏率。要搞好环境,做到文明生产。1990年4月,中 中国化工总公司搜检某石化总厂的一个循环水泵房:14台泵,台台无缺;14个润滑点都及时保持润滑优异;7692个静密封点,只有一点不显明的走漏,走漏率只有 13%。;37盏灯具无缺;774块玻璃,块块通亮完好;工具箱工具摆放划一,对号人座;备用设备班班盘车,靠背轮上有记号。泵体的颗颗螺丝发亮,阀门的根根丝杆见光。他们真正做到了“屋外与屋内一个样,高空与地面一个样,后院与前院一个样,体系与装配一个样”。 更多5条 

165 评论

wo洒脱小姐

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念 所谓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在生产的主体由人力向设备转移的今天,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1)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计划、交货期、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等方面的工作。 (2)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 (4)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5)在工业企业中.设备及其备品备件所占用的资金往往占到企业全部资金的50%一60%,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 设备管理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必须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设备规划。 (2) 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所需设备。 (3) 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 (4) 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查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 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二、设备维修发展概况 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 2.预防维修 第二次大战时期,军工生产很忙,但是设备故障经常破坏生产。为了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停工修理时间,出现了设备预防维修的制度。这种制度要求设备维修以预防为主,在设备运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根据零件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修理。由于加强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使得设备有效寿命延长了,而且由于修理的计划性,便于做好修理前准备工作,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了设备有效利用率。 3.生产维修 预防维修虽有上述优点,但有时会使维修工作量增多,造成过分保养。为此,1954年又出现了生产维修。生产维修要求以提高企业生产经济效果为目的来组织设备维修。其特点是,根据设备重要性选用维修保养方法,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备采用事后修理。这样,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做好重要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同时也可以节省维修费用。 4.维修预防 人们在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发现,虽然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工作进行得好坏对设备的故障率和有效利用率有很大影响,但是设备本身的质量如何对设备的使用和修理往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设备的先天不足常常是使修理工作难以进行的主要方面。因此,于1960年出现了维修预防的设想。这是指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以便在以后的使用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或不发生设备故障,一旦故障发生,也能使维修工作顺利地进行。维修预防是设备维修体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 补充: 5.设备综合营理 公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于70年代初,又形成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设备综合工程学,或叫设备综合管理学.英文原名是Terotechnology,它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1970年首创于英国,继而流传于欧洲各国。这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一次革命。日本在引进、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产维修的实践经验,创造了全面生产维修制度,它是日本式的设备综合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设备维修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基于状态维修(Condition-basic maintenance)和智能维修(Intelligent maintenance)等新方法。 基于状态维修是随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出现而在生产系统上使用的,现在能够连续地监控设备和加工参数。采用基于状态维修,是把PLC直接连接到—台在线计算机上,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如与标准正常公差范围发生任何偏差,将自动发出报警(或修理命令)。这种维护系统安装成本可能很高,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水平。 智能维修,或称自维修,包括电子系统自动诊断和模块式置换装置,将把远距离设施或机器的传感器数据连续提供给中央工作站。通过这个工作站,维护专家可以得到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支持,以完成决策任务。然后将向远方的现场发布命令,开始维护例行程序,这些程序可能涉及调整报警参数值、启动机器上的试验振动装置、驱动备用系统或子系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正在开发远距离维护监控系统(RMMS).它是维护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范例。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设备维护及管理相关论文

    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念 所谓设备维修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

    浅浅浅浅灰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

    给你推荐百姓论文网

    多妈elv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4
  •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论文

    看看(仪器与设备)这本论文期刊吧~~找下跟你论文类似的文献多多参考参考下~好好学习~

    清水绫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设备管理与维护期刊

    不属于最新北大核心中文期刊

    miss无敌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论文

    你好,我有的

    奇异果香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