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2

小苹果草莓心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有关故宫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麻辣de火锅

已采纳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的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现称“故宫”。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此外还有斋宫、毓庆宫,重华宫等等,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明、清两朝代皇帝居住的宫城叫做紫禁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内廷中最著名的是养心殿,清末慈禧太后曾在此垂帘听政长达40余年。明朝所建紫禁城有两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
360 评论

诗酒趁年少r

《紫禁城》杂志于1980年创刊,由故宫博物院主办。三十年来,依托故宫博物院厚重的皇家底蕴和百万件顶级珍藏,以文精图美、印制上乘等特色,在国内期刊业占据一席之地。《紫禁城》是一本以明清历史、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为经,以古代文物艺术、建筑营缮、历史掌故为纬的文化艺术类杂志。利用故宫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和专家资源,最终实现学术问题趣味化、研究成果普及化和传统文化时尚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艺术和休闲需求,为社会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艺术的绚丽多彩。 《紫禁城》杂志力图服务于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读者。从事艺术品收藏的专业人士和对艺术品有浓厚兴趣的收藏爱好者。文博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文博、考古行业的从业人员。《紫禁城》立足故宫藏品,以解读明清历史及宫廷文化为己任,兼及其他。通过有效的策划和引导,用丰富灵活的形式贯穿话题,引进不同视角、不同身份的作者,最终为读者在阅读中呈现由物到史,由事到人的细致与纵深关系。《紫禁城》以故宫为平台,建立与全国各大博物馆的交流与联系,密切关注并反映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参照故宫相关文物,从更高更新的角度组织话题。《紫禁城》充分利用故宫文物资源与人力资源,一方面选择文物大家、史学大家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著作,或加注配图,或增补相关链接,在前人已有的高度上,为读者呈现学术的发展脉络,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一方面推出一批中青年专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紫禁城》文章形式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文风不拘一格;文笔明白晓畅,讲究有血有肉有情;注重文物、古迹、典籍、档案等历史遗产蕴涵的文化信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往事。高质量的图像与文章内容相结合,摄影作品写实化、艺术化与人文化并重。《紫禁城》采用16开本,128页,26元(人民币)定价,选取质轻而能够呈现优良的图片品质的纸张。字体、字号选用以易读为重,眉目清楚为度,整体设计富于书卷气。在中文目录外还配有英文目录,为非中文读者提供资讯。目前的《紫禁城》,已推出以下全新的6大版块内容:第一版块:故宫视界锁定故宫的相关焦点话题,根据时间,背景需要,有侧重有选择的推出一组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读者关心,爱读的文章,内容主要突出“新”,“深”,“奇”,即反映有一定实效性的热点问题,就有关特藏,建筑,历史疑案或其他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话题,从同的角度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关注热点,解读疑点,表述观点,挖掘文物背后的丰厚内涵,梳理相关时间的来龙去脉。第二版块:皇宫印象发挥宫殿建筑优势,每期推出一组富有人文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摄影或绘画作品,内容以图为主,与读者一起欣赏品评。第三版块:百万珍藏以故宫博物院百万件收藏品为主体,以发掘出土的皇家文物,流散在外的宫廷收藏为补充,全方位,新视觉,展示文物实体,欣赏文物艺术,诠释文物信息,讲述文物故事。第四版块:家国天下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代代传承,帝王历史和宫廷文化则是其中的主脉。本刊将以浩瀚的典籍,档案等材料为依托,说旧事,重疑案,解秘闻,对有史迹,图象资料可寻的任务和事件娓娓道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实。第五版块:宫殿城池以现存和考古发现的宫苑建筑、遗址旧踪为对象,结合文献记载、传说传奇、亲历见闻、个人感悟等内容,以“大宫殿”、“大建筑”的视角,挖掘与建筑有关的历史、哲学、美学、科学、传说等丰厚内涵,展现中国宫殿、园囿营建艺术。第六版快:鉴藏标准战士文物研究成果,谈论文物分期断代,讲解文物真伪是非,回忆鉴定背后故事,连载专家鉴藏讲座。广泛涉猎与文物鉴定有关的学问、方法,满足相关研究者、收藏者和爱好者的知识需求。

82 评论

上海二当家

故宫,这座美丽的城中之城,以前曾经在课本上读到过。今天,我们亲身来到了这里,每往前去,都有美丽迷人的景色。故宫的建筑宏伟华丽,红墙黄瓦,镶金嵌银,加上过道走廊的白玉栏杆,十分华丽壮观。每前进一处,每一个院落,都展现出庄严豪华、神奇优美、五彩斑斓的景色。故宫的每一处,都是十分华丽的;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豪华的。“午门”这建筑房屋,十分雄伟,威严。人在这里,仿佛感受到了当年皇家的磅礴气势。从这里进去,新的院落又把人引去了新的世界,我们漫步游走:或漫步宽阔的神圣的院坝,或迈步豪华的长廊。在故宫,一路观赏皇家的文物。这些文物,陈列在一间间的屋子里,每一间屋的展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皇帝穿用过的衣服、皇冠,有皇帝使用过的马鞍、弓箭、宝剑,有皇帝用过的笔墨与书写的日记等等。在这一间间的陈列室里,你可以观赏到皇家使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观赏到各地给皇家进贡的宝物与艺术珍品,可以观赏到皇帝自己的发明与创造。我们跟随游客,进入一间一间的陈列室,观看古代的各种兵器,观赏各种不同类型工艺品,观赏皇帝用过的文物,观看皇家收藏的各种各样的宝物,这些物品,都是世间稀有的珍品,我们随游览的人流,进入皇帝的住寝,观看了皇帝住过的屋子,观看了皇帝睡觉的床及床上的被子等等皇帝用物,在皇帝的寝室,皇帝住过的房间,皇帝睡过的床铺以及床上的被子蚊帐等等都原样摆设保留在那里,皇帝坐过的椅子,用过的桌子等等都完好无损的放在原处。在故宫,你得一路前行,不然,很多的景物你就观赏不到。因为,故宫太宽太大了,要想看得仔细,没有几天的时间,是根本不行的。由于我们时间短,只能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一下,有很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走到,根本就没有观赏到那里的美丽景色。面对耀眼的建筑与白玉栏杆,人就眼花缭乱。这些美丽的景色,会使人情不自禁的留影纪念。我们还来到了皇帝的御花圆,在这里,我们欣赏了曾经是皇帝消遣过的风景,御花圆好大好宽,里面有亭子,有各种树木,有假山有石洞,这里风景秀丽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在御花园里,我们以古树为背景,以铁制造古大鼎为背景,以假山为背景留影纪念,只要心情愉快,就留影一张。在故宫,游览的人是那么的多,进进出出的,一群群一串串的。有的穿着相同服装,好象是一个团队;有的是自由格式,就象是一个家庭。每一次留影,都会有游览的人走进你的画面来。在御花园里,也非常的热闹,就象赶集一样。人在园里走,象在仙家游。以前的皇帝真是会生活,他们把天下老百姓的钱财都拿来修建自己的乐园,让自己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怪不得这些皇帝,都没有能逃脱人民的反抗而灭亡的凄惨命运,历史上,有哪一个王朝不是被人民的推翻而灭亡的呢?故宫博物院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这里集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之大成,建筑房屋,院落布局等等都高雅别致,宏伟豪华,雄伟壮观,这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辉煌,展示了中华民的族智慧与伟大。游览故宫,让人感受当年皇家的气派,也让人沉思历史的沉重,人类文明的文化,其实质就是劳动人民的血与汗所铸就。不是吗?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难道是皇帝们的个人作品吗?

336 评论

睡神熊猫

写作思路:开篇“故宫又称紫禁城”直接点题,从而引出下文,正文抓住故宫各个门的特征一一道来,描写生动而详尽,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用词准确。文章语言平实准确,叙述具体完整,结尾部分总结全篇,深华主题,阐述散文方向。正文:来北京的第一站,是故宫,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穿过午门,你会看到一条“金水河”,河面上架有五座精致的汉白玉石桥,叫“金水桥”,中央的一座为主桥,为帝后行走专用。走过“金水桥”,放眼望去,金黄色的琉璃瓦顶、朱红的城墙和柱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显其豪华壮丽、气势磅礴的古典神韵。来到太和门前,两尊铜狮格外显眼,东面的为雄性,其右腿逗弄一只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皇权布满全球,西面的为雌性,其左腿逗弄一只小狮子,体现了母爱的温暖,象征皇嗣昌盛,许多 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念。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最高等级的太和殿,它建在三层汉白玉铺成的8米多的台基上,形式尊贵、面积最大、高度最高、装饰豪华,重大的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向太和殿的东北方向走去,有一处著名的景观——九龙壁。九龙壁是一种琉璃照壁,上面雕有九条巨龙,各戏一颗宝珠,色彩亮丽、神态各异、翻腾在海水山石之间,身姿矫健,活灵活现。最后来到御花园,我们看到了久负盛名的京城名柏“连理柏”,为清乾隆间种植,园里还有许多古树,姿态奇绝……故宫的美景真是太多啦,说也说不尽,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细细游赏。

195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故宫的论文

    写作思路:开篇“故宫又称紫禁城”直接点题,从而引出下文,正文抓住故宫各个门的特征一一道来,描写生动而详尽,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用词准确。文章语言平实准确,叙述具

    小予乖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有关故宫的文献

    故宫游 五律 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 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 游故宫 七绝 紫禁城中一线穿, 观宫看殿百

    中艺古典家具 7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有关故宫的论文目录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

    常陆院尼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有关故宫的论文摘要

    字数这么少,写简介都够了

    太白小君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有关故宫的论文题目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

    安妮果果3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