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9

yf只想依赖祢
首页 > 论文问答 > 书法赏评杂志点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北京美克

已采纳
第一,赏笔法。笔法如何无疑是欣赏评价书法的重要方面,用笔之美妙必须用心体会,成功的用笔应该法度严谨,笔力遒劲,活泼生动,光洁圆润;又要不拘泥呆板,富有变化,有骨有力,力透纸背。第二,赏结体。笔画合法度为结,法度因形而异为体。书法作为线条艺术,它的艺术性不仅在于点画的线条美上,还集中表现在字的结构造型上。简单的点画线条在书家笔下妙笔生花、变化无穷。如果将笔画比作人的骨头,结体就是人的骨架。骨架长得好,则身材匀称,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比例失衡,则令人不悦。结体之美,甚于笔画之美。明第三,赏章法。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字的大小、长短、粗细、欹正、润燥等关系是怎样布局的,通篇的气势是不是统一;要看字体的疏密布置,又要看留白是否恰当。了解和掌握章法,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不夸张地说,确实需要功夫,光有功夫可能还不够,还需要“悟性”。第四,赏意境。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和心灵来挖掘发现作品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我们从《兰亭序》里领略到王羲之的洒脱放达,也体会其挥毫时的酒酣兴怀;从《祭侄稿》里感受到颜真卿的凝重老辣,也同情其痛失亲人的悲愤惨怛;从《寒食诗》里窥视到苏东坡的超迈气度,也品味其无可奈何的苍凉惆怅。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扩展资料欣赏书法的作用:1、欣赏书法可以陶冶情操:书法是高雅的精神食粮,在世界所有文字之中,只有汉字的书写才成为一门艺术,所以说汉语和汉字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和文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作品展现的多变的书体以及飞动的气韵,墨舞之中见精神的淋漓,使欣赏者对古老的中华文化钦佩不已。2、欣赏书法有利于自身书写水平的提高:学习书法,首先要爱好书法,多欣赏、研究、培养兴趣,通过不断欣赏,开阔视野,有益创作。在初学书法的四个过程(读,摹,临,背)中,就有一个“读”的过程,这也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 3、欣赏书法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在欣赏书法作品过程的同时,也能得到大量的文学知识。大量文学知识中所蕴含的含义有心灵平静才能反省自己的言语及行为,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并对我们为人处事产生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欣赏
112 评论

蓝缀天堂鸟

专业报刊发表理论文章《听燕阁学书笔记》 《青少年书法报》2003年第36期《“让爱作主”》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3年第11期《能本色 自风流》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4年第1期《金铭作品并非临作——与李庶民先生商榷》 《青少年书法》杂志2004年第4期《“买椟还珠”与“买珠还椟”——兼与何朝波商榷》 《书法导报》2004年第25期《平和心态 积极进取》 《书法导报》2004年第26期《我写自撰联》 《书法报》2004年第29期《张公者致魏春雷手札赏读》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4年第8期《入古出新 当行本色——陆俨少书法摭谈》 《书法报》2004年第43期《依仁游艺 剑胆琴心——刘源涛其人其书》 《青少年书法报》2004年第39期《微瑕须细评——〈浙江书法百家〉读后》 《美术报》总第571期《创作手记》 《书法报》2004年第46期《聚沙集腋 功在不舍》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4年第11期《也说“东道主现象”》 《青少年书法报》2004年第49期《晋唐以后无此作——白蕉书法摭谈》 《书法报》2004年第50期《省事却因多事力 无心翻似有心来》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4年第12期《草书作品点评》 《书法报》2005年第1期《林则徐行书联赏析》 《书法报》2005年第4期《水到渠成与揠苗助长——兼评谢少承书法》 《书法报》2005年第6-7期《来楚生隶书联赏析》 《书法报》2005年第6-7期《听燕阁笔记》 《青少年书法报》2005年第9期《行书作品点评》 《书法报》2005年第10期《陈师曾篆书联赏析》 《书法报》2005年第23期《行书对联点评》 《书法报》2005年第27期《行书对联点评》 《书法报》2005年第48期《我的楹联书法创作》 《中国书画报》2006年第16期《从“必然”到“自由”》 《书法报》2006年第29期《草书作品点评》 《书法报》2007年第3期《心得其妙 笔始入神》 《青少年书法报》2007年第34期《草书作品点评》 《书法报》2007年第37期《创作手记》 《青少年书法报》2009年第18期《魏春雷书自家联》 《书法报》2009年第25期《一印一世界——张公者〈一印一世界〉读后》 《书法报》2009年第39期《扇面创作谈》 《青少年书法报》2009年第46期《题款摭谈》 《青少年书法报》2009年第47期《硬笔书法论札》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9年第12期《书法别谈》 《青少年书法报》2009年第51期《看“书”说“书”》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3期《听燕阁论书丛札》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5期《书法乱弹》 《美术报》总第848期(2010年2月20日)《“大”的杞忧》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12期《学隶丛札》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10年第5期《书印杂论》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20期《创作丛谈》 《美术报》总第863期(2010年6月5日)《听雁楼笔记》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24期《书法普及断想》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27期《获奖作品到底有多好》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28期《听燕阁书话》 《书法导报》2010年第28期《读书日与书法周》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32期《听雁楼随笔》 《青少年书法》杂志2010年第8期《临帖说》 《书法导报》2010年第44期《也说“横向取法”》 《书法报》2010年第43期《砚边断想》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50期《梦庐呓语》 《美术报》总第891期(2010年12月18日)《“学”自作诗与“写”自作诗》 《青少年书法报》2011年第1期《“重复”的意义》 《青少年书法报》2011年第6期《砚边断想》 《书法》杂志2011年第2期《砚边随笔》 《书法导报》2011年第7期《自弹古调作新声——杨中良书法印象》 《书画艺术》杂志2011年第3期《“伪二王”的意义》 《青少年书法报》2011年第45期《书法欣赏随谈》 《青少年书法报》2011年第46期《杂谈“流行”》 《书法导报》2011年第45期《画余杂记》 《中国书画报》2011年第87期《闲说文人画及其他》 《中国书画报》2011年第94期《治印杂记》 《书法报》2012年第3期《创作随谈》 《青少年书法报》2012年第5期《学印笔记》 《青少年书法报》2012年第6期《高石篆刻印象》 《中国书画》杂志2012年第5期其他《魏春雷楹联选》 《青少年书法报》2005年第1期《魏春雷诗四首》 《青少年书法报》2006年第6期《听燕阁笔记》 《美术报》2006年12月6日《书法报-硬笔书法》2007年第1期(转载)《书法“乱弹”》 《书法报》2010年第10期(转载)《我的书法生活》 《书法导报》2010年第13期《“大”的杞忧》 《书法报》2010年第14期(转载)《“大”的杞忧》 《书法》杂志2010年第5期(转载)《雨中游兰亭(七绝二首)》 《中国书画》杂志2010年第9期《读书日与书法周》 《书法》杂志2010年第9期(转载)《书印杂论》 《书法导报》2010年第36期(转载)《聚沙集腋 功在不舍》 《青少年书法报》2010年第44期(转载)《春节话春联》 《语言文字报》第523期《重复的意义》 《书法》杂志2011年第4期(转载)《雨中游兰亭(七绝)》 《书法报》2011年第12期《当代书法缺什么》(节选) 《中国书画》杂志2011年第7期《“伪二王”的意义》(节选) 《中国书画》杂志2011年第8期《自弹古调作新声——杨中良书法印象》 《书画世界》杂志2011年9月号增刊《我看“流行书风”》(节选) 《中国书画》杂志2011年第10期《新放》(散文) 《书法报》2011年第46期《不信今时无古贤——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观后》 台湾《大观》杂志2011年第12期

220 评论

偷吃月亮

整体欣赏后再看局部。1、赏笔法。赵孟\(元)讲:“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构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兰亭十三跋》)。因此,笔法如何无疑是欣赏评价书法的重要方面。用笔之美妙必须用心体会:“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欧阳询《用笔论》)。成功的用笔应该法度严谨,笔力遒劲,活泼生动,光洁圆润;又要不拘泥呆板,富有变化,有骨有力,力透纸背。2、赏结体。笔画合法度为结,法度因形而异为体。书法作为线条艺术,它的艺术性不仅在于点画的线条美上,还集中表现在字的结构造型上。简单的点画线条在书家笔下妙笔生花、变化无穷。如果将笔画比作人的骨头,结体就是人的骨架。骨架长得好,则身材匀称,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比例失衡,则令人不悦。结体之美,甚于笔画之美。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说:“夫得不偿失,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我们看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的二十个“之”字,尽管该字简单,却姿态各异,极尽变化之妙,这充分体现了汉字结构的造型美。3、赏章法。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字的大小、长短、粗细、欹正、润燥等关系是怎样布局的,通篇的气势是不是统一;要看字体的疏密布置,又要看留白是否恰当。了解和掌握章法,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不夸张地说,确实需要功夫,光有功夫可能还不够,还需要“悟性”。4、赏意境。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和心灵来挖掘发现作品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我们从《兰亭序》里领略到王羲之的洒脱放达,也体会其挥毫时的酒酣兴怀;从《祭侄稿》里感受到颜真卿的凝重老辣,也同情其痛失亲人的悲愤惨怛;从《寒食诗》里窥视到苏东坡的超迈气度,也品味其无可奈何的苍凉惆怅。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因此,要想真正体会出一幅书法作品的精妙,必须知晓古今书法演变——书法史;知晓古今书法背景——历史;有文字学基础;有鉴别碑帖之能力;书写技巧非有不可等等。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说,“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扩展资料:书法含义: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狭义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143 评论

闪电小白猫

书法赏评》是国内外发行的书法专业性杂志,是以学术研究为主旨,为书法专业工作者及书法爱好者服务。《书法赏评》创刊已有二十年,是同类刊物的老字号,始终受到书法界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在九十年中期改版以来,大十六开本,高级亚分纸印刷、精美的装帧,富有现代感的板块版式结构,形式大气而华丽,是目前国内装帧档次最高的书法刊物,再加上其浓郁的学术内涵,形式与内容均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当代书法界的广泛赞扬。本刊设有“古往今来”、“书评焦点”、“咏碑吟帖”、“一家之言”、“来稿选登”、“印象汇粹”、“刻石铭心”、“砚边点滴”等主要栏目。尤其是“古往今来”栏目,推出当代书坛风云人物的万字自传,年表及其他第一手资料,是目前同类刊物中份量最重的大型专栏,带有史料性,受到最广泛的欢迎。

274 评论

WJH卡琪屋

《书法丛刊 》《书法研究 》《书法赏评 》,订阅网上可以订购

351 评论

相关问答

  • 书法赏评杂志点评

    《书法丛刊 》《书法研究 》《书法赏评 》,订阅网上可以订购

    毛头猴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书法赏评杂志点评稿

    【怎么评论书法作品】——要评价书法作品,首先是自己的书法水平如何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书法的历史知识,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各种书体的特点,结构,用笔,用墨,章法,

    哆啦瞄瞄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书法赏评杂志点评文章

    是写书法类的赏读文章,还是用书法写字?

    wongjackso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书法赏评杂志点评怎么写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

    运动的毛毛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书法赏评杂志点评文章格式

    找书法鉴赏的文章--先作为参考--图书馆 书店--包括网上书店 网站 找书--找资料--,现在的资讯很发达,找资料也很方便--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学会学习吧

    文武大叔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