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1

爱林公主
首页 > 论文问答 > 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社长名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贝贝克2011

已采纳
音乐系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为主体、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在职在岗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硕士19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获奖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 石峥嵘女,苗族,生于1962年6月,湘西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创建了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和湖南科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湖南科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兼任湘潭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类课题评委,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主考,湖南省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评委。1984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了两年,师从杨曙光教授主修声乐。2003年主持筹建并创办了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11年主持申报湖南科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经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曾任湘潭师范学院文化素质部主任,湖南科技大学直属音乐教研室主任,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兼院工会主席、音乐系主任。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厅课题“土家族音乐史研究”, 主持省社科课题“谭盾音乐的文化阐释”和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海外华人音乐研究”,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交响》、《音乐探索》、《艺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艺海》、《演讲与口才》、《船山学刊》等中央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音乐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了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的“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中国文化概论》的编写。论文代表作如:《土家族三千年音乐史考》(《音乐研究》1990年第1期)、《竹枝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宋玉音乐美学思想钩沉》(《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谭盾〈地图〉的音乐人类学解读》(《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谭盾音乐的神秘主义倾向》(《艺术教育》2006年第8期)、《谭盾音乐的巫化倾向与现代巫术思潮》(《艺海》2009年第1期)、《〈巴渝舞〉名称考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导语设计艺术》(《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第3期)、《音乐课上,我这样说……》(《演讲与口才》1999年第6期)。其音乐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田联韬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伍国栋先生、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明言博士等的高度评价。主持湖南科技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声乐”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多次荣获湖南科技大学“教学优良榜”奖。 彭岩男,1970年2月出生河南信阳,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调入湘潭师范学院音乐教研室工作,现任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基础钢琴》、《钢琴专业课》、《外国音乐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多篇论文在《艺术教育》、《美与时代》、《教育新发展》等杂志上发表,其中论文《〈老残游记〉与文人音乐美学思想》获省级一等奖。多次荣获学校“教学优良榜”。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1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青年课题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1项。科研成果“成公绥《啸赋》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李湘男,汉族,声乐副教授,1996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曾师从于湖南师大李晓贰教授 ;中乐乐团声乐指导,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吴其辉。曾工作于湖南工业学校,2001年5月调入湘潭工学院团委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和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指导的“世纪之声”教工女子合唱团曾获省工会系统合唱比赛银奖;曾获湖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3年9月起在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教学工作至今,仍然坚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工作认真塌实,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周丰庆男,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获学士学位; 2002-200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学习; 2009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我国声乐教育家谭树理、莫纪刚、饶余鉴和王晓康等。论文代表作有:《红土深情 物化体现》(《中国音乐》2012年第1期)、《由“滇美”现象所带来的启示——兼论“美声唱法”云南本土化的成功经验》(《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6期)、《天籁之音,一听倾心》(《民族音乐》2008年第6期)、《解释学关照下的声乐表演》(《民族音乐》2008年第4期)、《淘金者、思考者、实践者、创作者——写在〈云南民族音乐散论〉出版之后》(《民族音乐》2012年第3期)。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湘潭市汉民族传统音乐的生态护养与资源整合研究》,参与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的现代性问题研究》。2007年9月在云南楚雄师范学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8年参加范竟马声乐大师班学习;2009年在昆明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获专家好评;2009年获第27届贝利尼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优秀奖。 文海良男,汉族,籍贯湖南攸县,1990年入湖南攸县师范学校学习,1995年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99年毕业至湖南科技大学工作至今。中国非凡传媒有限公司(FEELFINE MEDIA CO,LTD)首席音乐制作人。主攻舞蹈、音乐制作及通俗演唱理论。02-05年先后为连云港交通频率、张家港交通电台、新疆哈密电台、山东音乐时尚调频等创作台歌《Listen to me》《舞调频》等多首;多次担任电视媒体各项赛事评委及音乐总监,并拍摄MTV两部。现出版《玩转软音源》、《网络翻唱实战手册》等书籍7部,通俗钢琴曲集《走进神秘园》等3本。 熊晓辉男,1967年出生,湖南凤凰县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人类学、中国传统音乐、钢琴演奏与教学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曾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黄钟》、《音乐与表演》、《音乐探索》、《国外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和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音乐人类学论纲》、《钢琴即兴弹奏基础》等专著5部。2010年荣获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荣获湖南省民委科研论文一等奖。 吴广平湖南省汨罗市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和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首届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获奖教师”、“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湖南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湘潭市第三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湘潭师范学院“首届十佳授课教师”、湖南科技大学“首届师德标兵”、首届和第二届“十佳魅力教师”、“第三届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周兴杰1973年生,湖南怀化人。1992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文艺学方向和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流行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本人学术兴趣广泛,主要从事比较诗学和大众文化研究。现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包括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在内的课题5项。出版专著一部(《批判的位移——葛兰西与文化研究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合著、参编著作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获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度学术成果评选一等奖。本人还获得“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王育霖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合唱指挥与钢琴方向研究。中国合唱协会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师合唱学会学术委员。1997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师从朱咏北教授主修钢琴。2001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2001年至2002年,在武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了一年,师从陈国权教授主修指挥。曾任湘潭师范学院素质部教师。2003年参与筹建创办了音乐系,主要从事钢琴与合唱指挥的教学。2004年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指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周跃峰教授。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文艺展演获得了二等奖。任职以来独立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1项,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音乐类)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刊《求索》、艺术类专业期刊《艺海》《音乐教育与创作》和ISTP(国际三大检索之一)发表学术论文9篇,合着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并多次率团参加国际、国内及省内合唱比赛和艺术展演,均获金奖、银奖或一等奖、二等奖。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王育霖副教授负责指导的《大漠之夜》、《喊一声北大荒》荣获群众文化舞台艺术类“三湘群星奖”金奖。 刘海潮 男,汉族,河南省兰考县人,副教授。发表文章《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项目名称: 李双江的艺术道路与演唱风格 。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研究生院,获音乐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省部级以上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教学成果:2004级学生刘慧玲于2006年全国神州风采声乐大赛中获民族唱法银奖;2004级学生罗恒于2005年全国首届中国星声乐、器乐大赛中获湖南赛区成年美声组银奖;2005级学生曹鑫江于2006年第六届全国希望之星声乐大赛中获湖南赛区民族组十佳歌手奖。彭浩宇 男,1976年6月出生。1993年从益阳师范毕业后曾在母校团山中学工作了四年, 1997年参加高考并考入湖南师大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表现优良,曾多次获得校级一二等奖学金与优秀干部称号,2001年本科毕业以较优异的成绩直接考取了该校作曲理论方向的公费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工作,主要担任理论作曲科目的教学,教学踏实,科研认真积极,与文海良合作出版有四本专业书籍。2005年11月获得讲师职称。熊莉丹 女,生于1981年6月,湖南省衡阳人。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主修方向为小提琴演奏及教学;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担任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声部演奏员;2004年7月至今,在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视唱练耳及小提琴演奏等音乐学专业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对学生尽职尽责,对专业严谨认真,对个人的教学水平孜孜以求,获得了其他教师及其学生的一致认可。2005年获得了由湖南省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杨 姝 女,汉族,湖南株洲人,1979年10月生。200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获学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从事音乐系钢琴专业教学工作,并任钢琴教研室负责人。肖 潇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1982年1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应届考取湖南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攻读西方音乐史方向,2006年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主要从事音乐系理论教学工作,论文曾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冯灿明 女,汉族。1973年1月出生于湖南湘乡。1995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至2002年期间于武汉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从事音乐史、正音等课的教学工作。谢文静 女,1983年9月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2005年6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学士学位。2005年7月参加工作,任职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琵琶专业教师。自幼学习琵琶,跟从多位名师进行专业学习。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对教学充满热情,与学生沟通能力强,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材施教,进行学习安排。赵 琴 女,2004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4年7月至今任职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基础课,声乐专业课以及《音乐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2006年5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校教学比赛,取得了理科组第四名,获得十佳选手称号。2006年6月,代表湘潭电视台在杭州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群众歌手大赛,获得了最高奖项最佳歌手奖。汤瑾 女汉族 1981年11月出生出生于湖南株洲,2004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分配到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艺术学院音乐系助教。任教课程:声乐。 李俊 男, 汉族 , 6出生,籍贯 广东, 出生地 湖南岳阳, 无党派人士, 现任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曾以优异成绩被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及声乐系两系同时录取 ,音乐教育专业,文学学士2005年聘入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2003年参加全国第十届推新人大赛在湖南赛区总决赛中获“湖南十佳”奖。2、2003年参加湖南省青年歌手大赛获美声专业组一等奖。3、2005参加全国“德艺双馨”声乐大赛湖南总赛区声乐组评委会评分工作。 王雯 女,汉族。1982年10月6日出生,团员。贵州省安顺市人。自四岁起便跟随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刘丽玲副教授学习钢琴。1996年9月考取贵州大学艺术学校音乐系钢琴专业。并于1997年1998年期间到北京艺校进修学习。师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黄媚莹教授。在学习期间曾得到中央音乐学院卞蒙副教授及钢琴界权威周广仁教授的亲自指导。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硕士研究生导师顾馨教授,主修钢琴专业。2004年7月大学毕业后到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至今。主要从事钢琴专业的教学。
115 评论

Sophie小蕉

国内统一刊号(CN号):43-1117/S 英文刊名:Nonwood Forest Research 中文刊名:经济林研究曾用刊名:省份:湖南创刊年:1983年 出版频率:季刊 主办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邮编:410004 主编:谭晓风

143 评论

虎斑宝贝

首先说明一下我是湖南永州的。所以比别人对于湖南科技学院知道的要多很多。湖南科技学院以前是零陵师专,2002年升格为本科学校,改名零陵学院,2008因教育成绩突出再度改名取湖南科技学院。说说地理位置吧:学校建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区,这个区经济不如冷水滩区。但是永州旅游最好的地方。(现永州有冷水滩区和零陵区,前者工业区后者旅游区)学校环境非常好,比湖南其他本科大学甚至重本都要好。这你可以实地来考查。在说分数线,因为学校在湖南经济不是很好的地方所以有些人不愿来,分数高出二本投档几分,近些年由于实力的增加投档线也高了很多。这所学校在2011年全国排在451名,学校实力和名声远远超过湖南同等层次的二本学校(比如:邵阳学院、怀化学院、湘南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工学院、)学校深受台湾师范大学某教授的青睐,这教授还向省教育厅提出要将科技学院改名为:中国舜德大学。目前学校也正为改名而努力着。另外学校所在的零陵是全国现存的最古老的34个地名之一,也是古代湖南的四郡之一。(长沙郡、零陵郡)而且柳宗元所写的《捕蛇者说》《小石谭记》《永州八记》都是在永州所写。学校地理真的很好,人文、历史,也是无话可说的。

321 评论

美丽的球姑娘

刘祖希刘祖希,198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年至2006年工作于苏州市第一中学。2006年调入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任上海教育出版社市场营销、图书策划部主任。主持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工作,担任《新青年教师文库》(数学卷)总策划。主要社会兼职有:《青少年科技报》中高考数学顾问,“中环杯”中小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活动命题人,“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全国青少年数学活动命题人,全国数学建模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长三角地区召集人。在国家级、省级教育类期刊发表80多篇论文,主编图书20余部。任念兵目前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中数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罗建宇1981年8月出生于湖南永州,2002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苏州市双十佳教坛新秀,张家港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在中数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指导学生习作发表4篇。曾获张家港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张家港市新长征突击手、张家港市十佳班主任、张家港市科协系统先进个人、杨舍镇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苏州市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苏州市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二等奖。丁益民1981年11月出生于江苏姜堰,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2004年8月至2010年任教于江苏泰州民兴实验中学,2010年8月调至江苏苏州实验中学,泰州市高中数学学科基地专家组成员,苏州市教科院高考研究中心组成员,苏州首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成员,苏州高新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苏州高新区学科带头人,苏州高新区教学能手。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国内数学期刊发表文章9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0年),苏州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4年),泰州市高中数学教师优质课二等奖(2009年),苏州市把握学科能力竞赛区一等奖、大市二等奖(2011年,2014年)。田富德1981年10月出生于福建大田,2004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数学系,中学一级教师,同年任教于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学,2013年调至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06年国庆始任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数学通讯》论坛版主。在中数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2010年获“三明市优秀教师”、“大田县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2012年被聘为三明市名师工作室成员,2013年被评为三明市骨干教师。多次参与三明地区重点中学统一考试命题工作,指导学生多人次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一等奖、福建省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代银1982年7月出生于安徽淮南,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中学教务处主任。在中数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2007年获“淮南市第三届教坛新星”,2009年获“淮南市首届教科研先进个人”,2010年获“淮南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彭翕成彭翕成,工作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十余部,主要有《数学哲学》、《绕来绕去的向量法》、《仁者无敌面积法》、《动态几何教程》、《数学教育技术》、《师从张景中》等。热衷于事数学科普写作,其科普风格既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又能平中见奇,展现给人新的视角,其博文在网络上影响甚大,粉丝众多。胡晋宾目前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工作。梅磊目前在湖北武汉黄陂六中工作。肖向兵目前在中科大出版社工作.史嘉目前在安徽亳州一中工作.宋书华宋书华(1981—)出生于江苏东台,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8月----2013年6月任教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7年在特级教师翁玉中的指导下参与学校的竞赛培训工作,2010年独立负责2013届的数学竞赛辅导工作,指导的学生有多人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国家一等奖和江苏省一等奖。部分荣誉:武进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武进区评优课一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数学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2013年6月创立常州九章数学书吧,该书吧是江苏省内唯一的一家专营数学书籍的概念书店。积极开展图书策划、教育培训业务,在江苏省有一定影响力。

181 评论

yiliudewendu

本人是湖南科技学院今年的毕业生。怎么说呢,湖南科技学院并不是很好,前身是零陵学院即零陵师专,因为永州这个地方不怎样发达,在加上湖南科技学院所在位置并不是在冷水滩(湖南科技学院在芝山区,市政府早些年由之山区转移到了冷水滩区,本来永州经济就不行,而现在永州主要是发展冷水滩)所以你初次去湖南科技学院可能会后悔去那个地方。我当时去那里心都凉了半截哈哈。不过在那里呆了四年,也去过其他湖南其他大学看过,特别是长沙大学城,相比之下,我觉得湖南科技学院在环境上面要远远胜过长沙那些重点大学,哈哈,当然重点还是重点,学习资源和师资上不用说的了。如果你要专心学习的话,学校的环境很好,安静舒服灰尘少。住宿我也觉得很好,都是4人间的公寓。大一的时候可能过去要住6到8个人的老宿舍,大二绝对会搬,这是这个学校的规矩。还好我是05级入学的,当时我们住的是4人的公寓,从我们下一届开始大一都要住老宿舍一年。好了下面说下分数线吧,不知道你是不是湖南人。其实不管你是哪个省的到湖南科技学院读书的话,分数比二本线多那么几分绝对能上了。如果是永州的话,可以少个几分。食堂伙食马马虎虎,也还吃得下,反正是有钱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吃就去哪吃。学校门口有家叫贵苑的饭店,是学校附近最好的饭店。学校标志性建筑新图书馆加体育馆加科教大楼。学校最汗颜的地方是足球场(寸草不生)和篮球场(能打球不过无法形容)。至于专业,我们学校没什么王牌专业,唯一好点的算外语系吧。不过外语不好找工作,推荐你学个好就业的,经管系还有土建系。反正读大学我是看穿了,还没去上的时候,是意气奋发,心里给自己打气要怎么努力怎么努力。去了大学最重要的是要管得住自己,做到这点很重要也很难。大学的生活完全不是高中能想到的。其实只要你管的住自己,把精力花学习上你会是一个很成功的大学生。这是我老爸教我的,当时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绝对是真理。这个虽然是粘贴的,不过是我自己写的。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社长名单

    本人是湖南科技学院今年的毕业生。怎么说呢,湖南科技学院并不是很好,前身是零陵学院即零陵师专,因为永州这个地方不怎样发达,在加上湖南科技学院所在位置并不是在冷水滩

    沈阳硅藻泥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名单

    汤素兰,一级作家,编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创作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四十余部,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

    chenmingzhu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湖南农业大学期刊社社长名单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

    奈奈fighti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湖南工业大学期刊社社长名单

    湖南工业大学并不是一个211大学,只是一个重点本科院校

    Flora已被注册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社长

    这个刊物是省级的看一个刊物是什么级别的,不是看主办单位,而是主管单位部级单位主管的,就是国家级,省级单位主管的,就是省级比如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等主管的就是

    梦想成真罗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