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0

馨阳北京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生物科学研究论文选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青木震雷

已采纳
拟南芥转座子插入突变体CS27黄鳝血液生理特性与细胞形态砖茶菌发酵条件的研究红足蒿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白额高脚蛛毒腺cDNA文库构建复制因子C亚基3基因突变对拟不同质地植烟土壤酶活性差异三角帆蚌溶菌酶基因的克隆芒属种质资源花粉育性的评价芒属植物转化受体系统等等参考地址:
240 评论

WSY-recording

一、学科概况及其特色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用于制作器件、构件、工具、装置和物品的物质。根据材料的性能与特征,又可分为以力学性能为其应用基础的结构材料和以物理及化学性能为其应用基础的功能材料两大类。当今,人们把材料、信息和能源作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足见材料是当今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之一。 “材料学”主要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致力于材料的改性、工艺优化和新材料的开发与合理应用。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材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她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主要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份和制备工艺、组织结构、材料性能和使用性能四大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硅酸盐为基础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该学科还包括了新型矿物材料和氮化物、碳与碳化物、硼化物等化合物组成的材料。新型的无机非金金属材料在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为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铁电性、磁电性材料以及压电性材料奠定了基础。这些材料为航空航天、军事技术,生物医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将不断获取新成果,并推动社会进入新的时代。 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及国内外发展动向,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学科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能力,能做出具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三、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所涉及的领域较宽,结合我校和本专业学科的具体情况及相邻学科的特点,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⑴ 能源材料⑵ 无机非金属材料⑶ 新型矿物材料⑷ 微粉制备技术与纳米材料⑸ 无机复合材料⑹ 新型磁性材料⑺ 无机材料数学模型与自控 四、学习年限、课题与学习时间、学分与培养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在学的最长年限为5年,课程学习时间应在20周以上,要求修满的总学分在32学分以上,允许工程硕士研究生分两阶段完成学业。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学时 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 学位课 0101211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0 春 0102211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0 秋 060121101 工程硕士英语 64 0 春、秋 230321201 专业英语 46 0 春 必修课 110121201 应用统计 40 2 秋 必修6学分以上 110221202 数值分析 60 3 秋 150121301 结构化学 40 2 秋 150221301 表面物理化学 40 2 秋 230321301 超细粉体加工 40 2 春 230321302 玻璃生产理论与工艺 40 2 春 230321303 陶瓷生产理论与工艺 40 2 春 230321304 矿物材料提纯技术 40 2 春 230321305 无机材料改性 40 2 秋 230321306 结晶学概论 40 2 秋 230321601 无机材料设计 40 2 秋 选修课 230321602230321307 学术研讨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工智能技术 2040 12 秋、春秋 230121402 环境工程 40 2 秋 230321308 无机材料测试技术 30 5 秋 230321603 无机材料专论 40 2 春 230321309 宝玉石加工与鉴尝 30 5 秋 230321310 无机非金属材料数模与仿真 40 2 春 230321604 矿物材料加工技术 40 2 秋 工程硕士生应修满学位课和必修课学分17学分以上,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按学期选修课程,但每学期选修的课程不超过9学分(不包括《学要研讨》)。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应不少于4门合10学分,选修课应设置计算机应用类、经济、管理、法律、环境保护、行业发展及相关专业的课程。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六、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工程硕士生在最后一次授课期间,学校组织研究生对入校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七、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 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首次选题未获通过者,可在6个月内补作。选题报告一般在科研所(教研室)内公开组织进行。 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在修完学分,进入学位论文工作3-6个月内完成选题报告。研究生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应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交所在单位研究生助理存档。 八、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由学院、系(所)负责,分科研所(教研室)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检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毕业答辩前上一学期未进行。九、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取得科研成果)的要求在学习期间,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增刊例外)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方可申请授予学位。以上发表的论文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未达到要求者,可准予毕业,但必须等到达到以上要求之后才能申请授予学位。十、学位论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术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已经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工程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最短工作时间为为5年

228 评论

Icecream0513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摘 要 本文根据近期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目前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特点。重点领域及最新研究进展,展望对世纪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说。关键词 海洋生物技术 发展展望 近10年来,由于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迅速发展。1989年首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以下简称MPS大会)在日本召开时仅有几十人参加,而1997年第四届IMBC大会在意大利召开时参加入数达1000多人。现在IMBC会议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出现了火红的局面。《IMBC 2000》在澳大利亚刚刚开过,《IMBC 2003》的筹备工作在日本已经开始,以色列为了举办们《IMBC 2006》早早作了宣传,并争到了举办权。每3年一届的IMBC不仅吸引了众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往展示与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各大洲,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著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康州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挪威贝尔根大学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1998年在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日本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原《海洋生物技术杂志》与《分子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合刊为《海洋生物技术》学报(以下简称MB T),现在它已成为一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刊物。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已明确被定义为“海洋生命的分子生物学如细胞生物学及其它的技术应用”。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领域。1996年,中国也不失时机地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言而喻,迄今海洋生物技术不仅成为海洋科学与生物技术交叉发展起来的全新研究领域,同时,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应用潜力。 1.发展特点 表1和表2列出的资料大体反映了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 1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是促进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石海洋生物技术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乃至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学等广泛内容,为了使其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研究者非常重视相关的基础研究。在《IMBC 2000》会议期间,当本文作者询问一位资深的与会者:本次会议的主要进步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多了。事实确实如此。近期的研究成果统计表明,海洋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更侧重于分子水平的研究,如基因表达、分子克隆、基因组学、分子标记、海洋生物分子、物质活性及其化合物等。这些具有导向性的基础研究,对今后的发展将有重要影。2推动传统产业是海洋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目前,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在水产养殖和海洋天然产物开发两个方面,这也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在水产养殖方面,提高重要养殖种类的繁殖、发育、生长和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培育品种的优良性状、提高抗病能力方面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培育、贝类多倍体育苗、鱼类和甲壳类性别控制、疾病检测与防治、DNA疫苗和营养增强等;在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方面,利用生物技术的最新原理和方法开发分离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测定分子组成和结构及生物合成方式、检验生物活性等,已明显地促进了海洋新药、酶、高分子材料、诊断试剂等新一代生物制品和化学品的产业化开发。

234 评论

xiaowanziji

可以对你们城市的工厂周围的植物进行调查啊

330 评论

沸腾的苦丁茶

联合应用Bio-Gide及Bio-oss治疗牙周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杜毅 山东大学 2007-11-01 硕士 0 15 2 生物农药推广过程中农民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 徐健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6-01 硕士 2 142 3 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取代-2-氨基嘧啶衍生物及其稠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李景智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01 硕士 0 91 4 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分析方法研究 郭彦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01 硕士 0 69 5 蓝舌病病毒生物条形码及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张立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05-15 博士 0 21 6 麦草原料生物预处理与酚类化合物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李群 天津科技大学 2001-04-01 博士 0 172 7 繁茂膜海绵生物修复和生物监测近海养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 付晚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6-06-27 博士 0 91 8 缺氧/好氧强化生物絮凝—生物膜过滤处理生活污水 杨华仙; 黄慎勇; 马林伟 给水排水 2007-07-30 期刊 0 58 9 生物炼制与生物催化 金涌 化学工业 2007-08-21 期刊 1 166 10 生物絮凝吸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张金梅; 王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12-15 期刊 0 79 11 强化生物絮凝+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张金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01-20 期刊 0 107 12 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中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 邓喜红; 王超 工业水处理 2008-05-20 期刊 0 78 13 高效新型生物填料应用于生物流化床的试验 陈文斌; 王秋红 工业水处理 2008-06-20 期刊 0 42 14 生物絮凝吸附+生物接触氧化除氮机理探讨 刘保伟; 张金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11-20 期刊 0 13 15 废纸造纸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过程中生物膜特征研究 马邕文; 刘洋; 万金泉; 周深桥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03-30 期刊 3 191 16 生物制剂4号—可湿性粉剂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李晓虹; 李学锋; 李君剑; 刘德容 微生物学杂志 2006-09-30 期刊 2 21 17 强化生物絮凝+变速生物滤池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运行条件的确定 张智; 杨华仙; 张晓卫; 浦军毅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6-12-10 期刊 1 47 18 高效生物亲合性填料应用于生物流化床的试验 王秋红 中国环保产业 2007-03-30 期刊 0 70 19 钛合金表面原位生成钛酸钾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崔春翔; 申玉田; 徐艳姬; 李艳春; 王如; 王新; 王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3-08-30 期刊 4 64 20 微氧生物吸附-好氧生物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 刘红; 郭清马; 何建平; 王冠桂; 宋瑞平; 胡菊 给

279 评论

wanglei8873057

以学生的观点来写,以现在的科学发展的进程和高速发展为题来写。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物科学研究论文选题

    以学生的观点来写,以现在的科学发展的进程和高速发展为题来写。

    垫块砖一米三 5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生物研究生论文选题

    有没有大学学生物,明确分析,结果,这才好,我知道

    为食猫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生物学研究论文选题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摘 要 本文根据近期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目前国际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特点。重点领域及最新研究进展,展望对世纪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

    Rachelkeikei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生物教学研究论文选题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细胞生物学由细胞学发展而来,细胞学是关

    燃情咖啡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生物医学研究论文选题

    联合应用Bio-Gide及Bio-oss治疗牙周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杜毅 山东大学 2007-11-01 硕士 0 15 2 生物农药推广过程中

    灬筱筱筱灬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