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6

azaarsenal
首页 > 论文问答 > 影像医学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津的明

已采纳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MRI诊断 【摘要】 目的 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 结果 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8-26岁,胆管囊肿I型11例,II 型1例,III型2例,IV型3例,V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薄壁囊状扩张,直径1-0cm,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增强扫描不强化。 结论 熟悉胆总管囊肿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年龄特点,CT、MRI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太多了,这是原文收录网站: %20%20%20z/20090527085158945_html
274 评论

南宫亦忆

跟学校开设课程有关,不同学校不尽相同,但都有解剖 内外科 诊断 生理 组胚 影像技术 影像设备 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设备学、超声诊断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外科学、人体断层解剖学、放射介入治疗、电工与电子技术、放射物理与防护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当然,第一学年的文化基础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最后一年学习的课程都是很重要的。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

267 评论

年~you(yu)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把自己觉得有价值,学习临床以及医师的教诲,从业中的问题与工作的流程,阐述医学影像技术的前景与社会意义,良好的传达自己的最真诚,最值得的心思即可,努力

152 评论

努力中的女人

医学影像技术在近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320排螺旋CT、超高场强磁共振、分子影像、功能影像、多模态融合成像等技术大大丰富了医生的诊断手段,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效果,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1)高端影像设备价格昂贵,动辄数百万到数千万元,很多医院简单地将设备档次作为体现医疗水平的标准,竞相引进高端设备,导致医疗成本居高不下;2)医学影像设备一次扫描能产生数百至数千幅图像,病人带走的胶片只包含其中极少一部分图像,且无法进行参数调节和三维、动态显示,诊断价值大打折扣。下面我们就和大家通过一篇医学影像毕业论文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摘要:骨再生是由一组连续的骨诱导和骨传导的生物过程所组成,临床通过检测骨密度和血管化两个指标对骨再生进行评价,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且有效的检测手段是医学影像技术。对于骨密度测定现应用得最多的是显微CT技术,定量超声技术虽具有无放射性损伤、经济负担小等显着优势,但有待进一步推广使用。血管化检测以磁共振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最为可靠。因为普通X线检查、CT扫描及磁共振检查只能提供形态和解剖上的变化,而超声造影可动态成像能更直观地反映血管化程度。未来,需进一步改进医学影像技术,以便更精准、安全、快速地评估骨再生过程。  关键词:骨再生;医学影像技术;骨密度;血管化医学影像毕业论文参考范例 配图  骨再生一般发生于创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或骨折愈合过程。目前,解决骨缺损的有效途径是将骨移植材料作为信号因子和细胞的载体或模板来诱导成骨,或从周围骨组织募集细胞使其趋化生长分化,最终形成成骨。因此,准确评估移植骨材料对骨再生是否有效显得尤为重要,而医学影像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手段。X线自发现开始,其首先应用于医学领域,并第一次无创的为人类提供了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的解剖形态图像。由于计算机的融入、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随后出现了CT扫描、定量超声技术、磁共振成像等。骨量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内的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含量。而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矿质的含量,其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骨量,对骨再生过程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检测骨量和骨密度可以预估骨折的发生及判断骨愈合状况。骨是高度血管化的组织,它与血管和骨细胞之间密切联系,共同维系骨骼的完整性。因此,血管生成在骨骼发育和骨折修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影像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技术在近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320排螺旋CT、超高场强磁共振、分子影像、功能影像、多模态融合成像等技术大大丰富了医生的

    tingting2171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医学影像论文

    医学影像技术在近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320排螺旋CT、超高场强磁共振、分子影像、功能影像、多模态融合成像等技术大大丰富了医生的

    zhenghan116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医学影像学论文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康泰医学进行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的实践,解析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所处的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分析把握市场机遇,为其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提供客观依

    吃货在学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医学影像ct论文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MRI诊断 【摘要】 目的 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飞龙在天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兽医影像学论文

    邓立新,男,现为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动物医学系,研究方向为兽医影像学、兽医外科、产科学。主讲课程:本科生家畜外科手术学、家畜外

    阳光明媚1618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