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8

冰心草堂123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大地测量学杂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7爷爱美食

已采纳
如果你是大学地理学专业毕业的话,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了:第一,你的先把初高中的地理教材熟悉。虽然大学都学了相关专业,但是具体到高中教学,还是有点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大学学的比较宽泛,高中地理具体,内容是适合学生的。第二,你要熟悉初中和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核心素养》和《考试说明》,这三个决定着你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境界:《地理课程标准》是基础,《核心素养》是高度,《考试说明》是宽度。第三,珍惜每一节课堂教学,这是你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学生近距离接触心里沟通的战场。这里要做到提前备课、认真上课、课后反思等。第四,不断吸收新知新内容,地理学科是理念变化较快的学科,所以要不断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以下这些杂志是你要常读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的《地理教学》杂志,有理论有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出的杂志《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还有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出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更有趣味性,可以开拓你的眼界;还有中科院出的《地理学报》是学术性的,理论性和科学研究性强,你可以得到最前沿的地理知识,一些高考题的选材也出自这里。如果你不是地理专业毕业,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数目。
218 评论

神级的男子

GeoInformatica(国际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进展杂志)美国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英国国际期刊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国际摄影测量遥感杂志)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计算机、环境与城市系统)(英国)Cartography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制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TheCartographicJournal(制图学杂志),UKCartographica(加拿大地图学国际期刊),CanadaCartography,Australia(澳大利亚地图学国际期刊)《JournalofSpatialScience》Computers&Geosciences(计算机与地学)SpatialCognitionand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RemoteSensing(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环境遥感)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国际遥感杂志)顶级会议COSIT(ConferenceonSpatialInformationTheory)(空间信息理论会议)1、ChineseScienceBulletin2、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3、EnvironmentandPlanningB4、Giscience&RemoteSensing5、InternationalJournalofDigitalEarth6、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7、JournalofGeographicalSystems8、JournalofAppliedRenmoteSensing9、JournalofAppliedImagingScienceandTechnology10、JournalofMountainScience11、JournalofSpatialScience12、JournalofSurveyingEngineering13、MarineGeodesy14、PhotogrammetricRecord15、PhotogrammetrieFernerkundungGeoinformation

317 评论

小崔崔shining

保罗·克瓦尔 《地理学思想史》推荐语:本书以令人信服的论据,对上自古希腊下至21 世纪初的地理学思想作了全新的划分。全书旁征博引,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详简适当,译述精当。《山海经》推荐语:《山海经》乃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并鲜活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的种种神话传说。320 幅最珍贵的古版插画,选自10 部国宝级版本。特别添加张步天教授独家考据地图,指明古地址的现代方位。 阿瑟·格蒂斯《地理学与生活》推荐语: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最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中国国家地理》推荐语: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杂志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斯特拉博《地理学》推荐语:现存的唯一一部这样的地理学著作:它范围最广泛、内容最全面地描述了直到罗马帝国时代的整个古代西方世界。作者认为地理学应包括数理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部分:前者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基础,后者研究地表和大气圈的自然现象。他指出要很好地认识地理学,必须掌握有关天文学、数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理学史等基础科学知识。 祝穆生《方舆胜览》推荐语: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全书分为前集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拾遗一卷。前集自浙西路起,至海外四州止;后集为淮东和淮西两路;续集自成都路起,至利西路止;拾遗则自览安府至绍熙每府州各补数条。各集之末又有简短的告白。 郦道元《水经注》推荐语:《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推荐语:汇集了钱穆先生考论古代历史地理的二十余篇文章。作者以通儒精神将地名学、史学、政治经济、人文及民族学融为一体,辨析异地同名的历史现象,探究古代部族迁徙之迹,进而说明中国历史上各地经济、政治、人文方面的演进变迁。 卫文杰《中学地理老师手册》推荐语:一本已经绝版的好书,对中学地理老师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史蒂芬·法里斯《大迁移——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未来》推荐语:美国一位新闻记者对各种气候问题的关注。这些阅读,有益于我们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一些气候变化与生态的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学科角度。

104 评论

吃货终结者0416

孙德勤老师推荐书目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王栋生《致青年教师》方柏林《知识不是力量》刘庆昌《教育思维论》施良方《学习论》2014年中国国家地理员工特别书单《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罗伯特·D.卡普兰(RobertDKaplan)《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 [美]阿普斯利・彻里・加勒德 《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 苏珊·汉森编《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 (日)松浦弥太郎 《如何培养美感》 汉宝德 《刀与星辰:徐皓峰影评集》 徐皓峰《游牧民的世界史》 杉山正明《故宫日历•2015年》美意延祥年 华胥《雪山之书》 郭净《洗澡之后》 杨绛《美好百科:这个知识点超纲了》 王欢欢《微信思维》 谢晓萍

97 评论

艾米Amysweety

1904年10月26日生于广州市,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祖父母早亡。父亲方遥,早年随其叔父到广州办学,创“随官学堂”,自任总监(即校长),兼教数学,广州之有高等学堂乃自斯人始。家学的熏陶,给幼小的方俊以深刻的影响。辛亥革命后,他随父母回到江苏原籍。1912年,就读于苏州第一师范附小,之后由于其父在北京任职,随家北上,1919年进北京崇德中学。1923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毕业后,转读于本科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间,方俊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对数学兴趣尤浓。1926年-1930年,在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测量队任练习生。 1926年,22岁的方俊由于家境贫困,不得不中途辍学,考入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1927年改名为华北水利委员会)当练习生。在河北、山东及辽宁等地从事测量工作。一次,他对一份绘图表格不了解,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向测量队工程师求教,不置可否;他转而又去找队长、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是一位外国人,他听了方俊的提问,竟咆哮起来说:“你的任务是测量,问这干什么?”这件事激发了年轻的方俊奋发学习。从此,一有空,他一头扎进书本里,工作了4年,坚持自学了4年。这样不但使他获得丰富的测量与制图知识,而且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学识和外语(英语、德语)及数学基础。1930年,方俊被介绍到由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翁文灏主持的北平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协助进行申报馆地图集的编纂工作。这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尤其是所内有丰富的藏书,大大开阔了他的科学视野。1931年,他翻译出版了第一本译作《投影几何》。方俊的刻苦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受到翁文灏的赏识,由于翁文灏的推荐,1930年他进入北京地质调查所,协助进行申报馆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当时,国内还没有科学的地图集,出版的几种中国地图都是根据日本或其他国家的地图仿制而成的,连作为地图基础的格网如何画都不懂,更谈不上科学性和准确性。方俊首先在我国把地图投影理论运用于地图编制工作,吸收美国海岸与陆地测量局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作为中国地图用的兰勃特正形投影和亚尔勃斯等面积投影系统。从此在我国地图编制中,正式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投影方法。为了获得地图的基准,他到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进行实地经纬度测量,运用新的资料修正多幅图画。 1934年,上海申报馆的《中华民国新地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最早和比较完整的一部地图。新地图一经问世,英国权威性的《地理杂志》赞扬这是中国做了件划时代的工作。 1937-1938年,在德国耶那地震研究所学习。 1937年赴德国进修,就读于耶那地震研究所,学习地球重力学。1938年底回国后,先后受聘于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大学土木系、地理研究所、同济大学测量系等单位讲授《测量学》、《地图投影学》、《大地测量学》、《重力测量学》等课程。主要致力于地图投影及地球重力学研究,主编我国最早的一份测绘科技期刊《测量》杂志。1947年接受申报馆委托,继续编制《中国新地图集》。 1937年,他得到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的奖学金赴德国进修。在当时,这对于没有大学文凭的方俊来说,是一种极其非同寻常的事。方俊就读于德国耶那(Jena)的地震研究所(Anstalt für Erdbebenforschung),这实际上是一所地震学、重力学及地球物理勘探学为主的地球物理所,他师从著名的重力测量学家迈塞尔(Otto Meisser),学习地球重力学,从此奠定了他一生研究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的方向。在德期间,除去在研究所内如饥似渴地吸吮科学知识、收集丰富的科学资料外,他还同时在耶那大学物理系听课,并多次参观访问了著名的蔡斯(Zeiss)光学仪器厂、维也纳天文台等地,获益良多。正当他在奋力挖掘知识宝库时,却由于日寇侵华,机关搬迁,经济来源中断,方俊不得不求助于德中协会。该协会的秘书是纳粹分子,他告之:“继续留下,想得到一笔留学费用,可以,但要填一张表。”方俊怒上心头,大声回答:“要我屈志随人,变节卖国,不可能!”随即拂袖而去。1938年底,他辗转回国到重庆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李善邦主持的物探室工作,并在中央大学地理系讲授测量学与地图投影学。1941年被聘到中央大学土木系,讲授大地测量学。1943年出于对蒋介石兼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校长的不满,他毅然辞去教授职务,然后迁家宜宾,被聘为地理研究所(由前中国庚款委员会建立的一个研究机构)大地测量组副研究员及副主任职位,并兼任同济大学测量系教授。在地理研究所,他利用这个比较安定的环境,开展了他早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地图投影及地球重力学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在国际刊物上,还主编我国最早的一份测绘科技期刊《测量》杂志。抗战胜利后,方俊随校迁回上海,1947年接受申报馆委托,继续编制《中国新地图集》,并兼任同济大学教授。195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设立大地测量组,方俊被调往南京,任该组组长、研究员。在这期间,他组织了黄河及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天文三角测量工作,为治黄及治淮作出了贡献;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藏科学工作队,赴藏考察,开展了我国的重力摆仪测量试验;创办《测绘通报》刊物,担任主编。1951年——1958年他回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大地测量组组长、研究员。在这期间,他组织了黄河及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天文三角测量工作,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藏科学工作队,赴藏考察,开展了我国的重力摆仪测量试验。创办《测绘通报》刊物,担任主编。 1954年——1958年先后3次作为我国代表团成员参加苏中测绘会议,访问了苏、捷、匈等国。并翻译出版了《测量仪器学》一书。他还参与了我国科技12年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1956 年起方俊作为我国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开始培养研究生。1957年主持全国天文重力水准网和重力基本网的测量规划,提出方格模板计算方案,被苏联、东欧和我国的教科书称为“方俊方格模板法”。 1958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为了发展我国的大地测量事业,他的建议变为现实,中国科学院在武汉建立了测量制图研究所。1961年扩建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方俊任所长(1983年任名誉所长)。在此期间,他又促进了国家测绘局的成立,参与和领导我国50-60年代的重力基本网及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建设,积极开展地球形状与地球重力学的研究,在研究所内,逐步形成一支比较整齐的研究梯队;60年代后,又致力于人造卫星轨道的地球引力摄动研究,为空间科学提供测绘保障;1976年后,转向固体潮及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为中国的动力大地测量学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代初,他参与和领导了我国50—60年代的重力基本网及天文重力水准网的建设,积极开展地球形状与地球重力的研究。60年代后,又致力于人造卫星轨道的地球引力摄动研究,为空间科学提供测绘保障。 1976年后,转向固体潮及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他花费10余年时间,完成《地球形状》与《重力测量学》两本专著,总结了地球重力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1978年他以74岁高龄,应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邀请,率队出国考察访问,和比利时梅尔基奥尔合作,完成了共9个站的重力潮汐观测,共同发表了《中国的固体潮观测》的论文,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81年又被批准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他多次参加国内外的社会学术活动。 1980至1988年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他多次出国访问,参加过厄特沃斯地球物理讨论会,17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大会,第9届国际地球潮汐科学讨论会,担任过国际地潮常设委员会委员,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 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1987年之后,方俊继续开拓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他先后发表了《地球的自由振荡(一)》、《地球的自由振荡(二)》”的论文,并指导学生从理论上结合高低阶简正模信息反馈地球内部构造做了有益探索。

24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地测量学杂志

    1904年10月26日生于广州市,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祖父母早亡。父亲方遥,早年随其叔父到广州办学,创“随官学堂”,自任总监(即校长),兼教数学,广州之有高等学堂

    会飞的小马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大地测量杂志

    测绘的专业可以在我们期刊上发表,我就是在杂志社工作的,有问题可以咨询我

    麻酥酥Jessic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大地测量学论文

    可以参考下。测绘科学技术。

    一首ciao情歌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大地测量期刊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可以发表测绘相关论文,评中级职称可用。《资源导刊 • 信息化测绘》杂志(ISSN1674-053X/CN41-1389/D)是经国家新闻

    青木震雷 5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大地测量论文

    武测的吧,我也是,我正忙这个呢,你可以到咱们这边儿的图书馆里找下测绘学论文集,借回寝室参考下,如果被借光了,到图书馆二楼机房搜下这方面的论文,应该可以搜到很多,

    风风一样的自由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