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多多121015
首页 > 论文问答 > 唐代诗人李白论文3000字的解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DSGGS南都

已采纳
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据记载它“深不可测”。李白游桃花潭时,曾受到当地乡民汪伦的款待,临离开时汪伦又赶到潭边相送,李白便即兴书写此诗赠给汪伦。我们现在用“情深似海”之类的词,已不觉新鲜了,但在唐代,李白即兴指潭水喻深情,则是个创新,因而令后人赞赏。问题是:李白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而据说汪伦只不过是一介乡村青年,且只是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偶尔结识,那么,李白对汪伦如此深情热烈的赞颂是否有足够的感情内蕴呢?“深不可测”的桃花潭犹不及“汪伦送我情”该不会是诗仙虚与委蛇的应酬夸张吧?其实不然。细揣诗意,李白是把汪伦对自己的毫无私利之心的纯洁的友谊同世态炎凉相对比,是有着丰厚的现实生活感受作为基础的。李白这人,有大志,也有大才,诗名早就响震天下。但因他禀性兀傲,不愿阿附权贵,低眉俯首,因而长期遭受排斥,很不得志,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切的体验。这次,他游桃花潭一带,自然会结识许多当地人士,但在离开时,却只有汪伦组织了一队人唱着歌,用脚踏着节拍前来热烈送行。这自然使潦倒失意的李白深为感动。当然,作为一首短小的绝句,他只能如此含蓄地写,因此,只有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写诗人登舟时有所期待,而又惘然若失。句首直呼己名,含有一种深沉的感叹意味,犹如说:李白呀李白呀!“将欲”这两个字读起来是很感滞重的,似乎连招呼船家起程这样简单的事还得狠狠心才行。他为什么心情这样沉重呢?可以想见的起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舟”为小船,当不会有许多人同行。“行”有“往”义,但不象“前往某地”那样有明确的目的地;有“去(离开)”义,但也不强调离开某地。这样看来,诗人用“行”字是为了表现一种欲行不行的矛盾心态。为什么呢?试想,诗人将要乘一叶孤舟继续他的漫游,在漫长的旅途中,其孤独可想而知。此时,他回望桃花潭岸边,这些天来所见之美景怎会不使他恋恋不舍?但终究是要离开了。这就会令人深深感叹。其二,诗人性格豪放,喜结交天下豪杰。此时,若有好友相送,金樽清酒,一饮“三百杯”,无论是放歌还是悲吟,总能渲泄胸中郁郁之情。可现在,孤零零地悄然离去,心中自然深感失望和怅惘。总之,第一句写诗人欲行不行时的怅惘,为下一句蓄足了情势。
295 评论

我是梅干啊

1.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批评中的文质论(王运熙、杨明),载研究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文艺理论 研究1980年第2期2.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王运熙、杨明),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4期3.<哥舒歌>至今窥牧马试解,载文史哲1981年第2期钟嵘<诗品>和时代风气(王运熙、杨明),载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 1981年9月5. 谈乐府中的<豫章行>,载百花洲1981年第2期 陈子昂和他的<登幽州台歌>,载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17. 缠绵的相思,真实的形象-李白的<长干行>,载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8.读杜甫<前出塞>札记,载草堂1982年第2期9.<河岳英灵集>的编集年代和选录标准(王运熙、杨明),载 唐代文学1982年第1期10.唐代诗歌与小说的关系(王运熙、杨明), 载文学遗产1983年2期11.盛唐边境战争与边塞诗歌 ,载研究生毕业论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12.1982年李白研究综述,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年号,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3月版安旗<李白纵横探>评介,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年号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李白, 载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15.介绍几首有关河湟的诗歌, 载唐诗探胜,1984年7月16.文心雕龙产生的历史条件(王运熙、杨明), 载文史22辑17魏晋文学批评对情感的重视和魏晋人的情感观 ,载复旦学报1985年1期18.陶渊明和他的诗歌艺术,载中文自修1985年1期19.魏晋文学批评序论,载复旦学报1985年2期20.1983年李白研究综述, 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号 6版21 郁贤皓<李白丛考>评介,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号 6版22.谈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远别离的写作年代,载学丛考<网上书城检索>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23.<典论论文>书论宜理解,载文学评论1985年4期24.从几首诗看天宝末年李白对杨国忠的态度,天府新论1985年5期25.六朝文论若干问题之探讨,载中州学刊1985年6期26.文质论,载文学知识1985年第9期 文心雕龙研究概述,载文心雕龙学刊第4辑1986年12月28.鲍照对乐府诗发展的贡献,载中文自学指导1987年10月29.蜂腰鹤膝旁纽正纽辨,载文史28辑,1987年3月30.张继诗中寒山寺辨,载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2-3合辑31.曹丕文气说考,载古典文学丛考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32.关于应瑒的<文质论> 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2辑,1987年11月33.奔放跌宕,一气回旋-说李白的将进酒,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34.宫体诗新解, 载文艺学习1988年第2期35.宫体诗评价问题, 载复旦学报1988年5期36.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史研究,(朱立元、杨明) 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37.李白<古风>三十四赏析,载古代名篇鉴赏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12月 句句写乐,字字堪悲-读王建的田家行,载古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5期39.读李小识,载李白学刊第1辑,1989年3月40.试论接受美学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朱立元、杨明) 载报<网上书城检索>复旦学报1989年4期41.王通与<中说>的文学思想, 载复旦学报1989年5期42.感时叹逝,推理散忧-读王羲之<兰亭诗>,载文史知识1989年5期43.怎样读曹丕的<典论论文>,载文史知识1989年11期44.张继,载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续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45.李白,载十大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46.所载初唐声律、病犯及诗体资料之解说<文镜秘府论>所载初唐声律、病犯及诗体资料之解说, 载料中华文学史料第一辑1990年6月47.论萧纲的文学思想,载文学评论1991年2期48.文选注>的文学批评, 载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年10月壮志凌云,老当益壮-介绍曹操的三首诗, 载中文自学指导3期 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典论论文>, 载中文自修1991年5期将文学史和批评史的学习结合起来,载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12期读李琐记, 载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53.四言古体,乐府新篇等八篇, 载诗词助读,上海教育出版社、<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注释拾遗 <网上书城检索>李白<乌栖曲>、<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注释拾遗, 载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 浅论张为的<诗人主客图>,载文学遗产1993年5期中晚唐律诗发展的反映-晚唐五代诗格的一个方面, 载日本神户大学名未 名12号,1994年3月出版六朝文论札记三则-对某些词语、句子的理解,载集<网上书城检索>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台湾文史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怎样学习南朝诗, 载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5期意境说之萌芽-六朝人论自然会妙、文外意趣和情景关系, 载中西学术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中计有功本人的说明与评论唐诗纪事>中计有功本人的说明与评论,载复旦学报1997年第6期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解,载文选学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0月版62 一部从实证出发探索规律的力作-评<乐府诗述论>,文学遗产2期唐诗研究的硕果-评<大历诗人研究>,载文学遗产1997年5期文史结合研究的新成果-评<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载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研习古典文学的几点体会, 载典文学知识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5期66.满纸都是有血有肉的真知灼见-学习裴斐先生古代文论研究论著的体会 载裴斐先生纪念集,1998年12月出版67.刘勰论隐秀和钟嵘释兴,载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2月。68.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几个问题,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辞书条目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若干条 1986年2.古文鉴赏大辞典中4篇:文赋、文选序、进学解、翊书答李翊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3.古文观止新编中2篇: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4.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中2篇 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5月5.中国古代诗歌欣赏辞典中若干篇 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6月6.爱情诗鉴赏辞典中3篇:陶渊明、李白、杜甫各一首 黄山书社哲学大辞典·美学卷内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部分的绝大多数条目、隋唐五代部分的约一半条目 上海辞书出版社版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辞典内15篇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古诗海内21篇,又撰写书中汉魏六朝诗概述,担任该书编委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内11篇,又撰写书中附录文学术语180条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中国诗词曲艺术美学大百科内15篇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李白诗四百首内9篇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13.唐代文选内1篇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14.诗学大辞典内271条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古文鉴赏辞典内7篇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古文二百篇内11篇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中囯诗学大辞典内若干条 浙江敎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出版

161 评论

骨头杀手

李白赋诗咏谢安--------------------------------------------------------------------------------作者: 郭庆祥 (中国李白网2008-9-1发布) 谢安(公元320—385年)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字安石。唐代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仰慕谢安,以诗人特有的方式表达其仰幕之情。李白对谢安的生平事迹和兴趣爱好十分熟悉。他赋咏谢安的诗歌内容,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咏谢安隐居东山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这是李白在《秋夜独坐怀故山》一诗中的开头两句。谢安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身士族,西晋末年,谢氏家族随王室南迁,谢安落户会稽上虞,隐居东山。虽然一度曾赴扬州应卯任职,但他不久就称疾辞官,回东山隐居。李白既羡慕小隐的谢安,又要学远游的屈原。何谓“小隐”?“小隐”是与“大隐”相对而言的。“大隐”是“隐”得无影无踪;“小隐”则是虽过隐居生活,却还是与人来往的。《晋书·谢安传》说他“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鱼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谢安喜爱音乐、舞蹈,在他隐居东山期间,家里就热闹非凡。艺妓为他唱歌跳舞,谈笑风生。李白在《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一诗中有“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的诗句。如花的艺妓,不仅金屏笑坐,而且跳舞、唱歌。李白在《书情题蔡舍人雄》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谢安不仅在家中听唱观舞,还出门游山玩水。为了便于登山越岭,他使匠人特制了一种屐,也就是木履。后来,他那喜爱山水的侄孙谢灵运(公元385—433年),在登山越岭时常著这种屐。沈约(公元441—513年)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严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李白把这种木履叫做“谢安屐”或“谢公辰”。他在《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一诗中,有“吴风谢安屐,自足傲履袜”的诗句;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政治上受挫之后,更喜欢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喜爱歌舞、山水。携艺妓,听歌观舞,游山玩水的兴趣,与谢安相似。所以,他赋诗咏谢安隐居东山,是可以理解的。 二、咏谢安东山再起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这是李白在《赠友人》一诗中的诗句。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举足轻重,是众望所归的人物。而谢安确也不负众望。李白在《江夏送倩公归汉东》一诗的序中说“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李白这里所说的“桓公”,指的是征西大将军桓温(公元312—373年)。桓温曾多次请谢安出山,谢安终于答应。他为的是什么呢?李白认为,他为的是“苍生”。在《赠韦秘书子春》一诗中,李白有这样的诗句:“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在《送裴十八图南蒿山》一诗中,也有“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的诗句。“苍生”,指的是百姓,百姓也叫“黎元”。在上面提到的《书情题蔡舍人雄》一诗中,继“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的诗句之后,李白还有这样的诗句:“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正因为谢安出山为的是黎民百姓,所以他的出山显得潇洒自豪。李白在《山妓金陵子呈卢六》的诗中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谢安的这种神态。 谢安四十余岁出山从政,桓温死后,谢安执政(孝武帝时,位至宰相)。他与桓温之弟时任荆州刺史的桓冲同心协力,保护晋室。谢安对内采取“镇之以和静”的治国方略,使东晋朝内部出现所前未有的和睦气氛;对外,则加强军事防御,抵抗外敌入侵。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大军南下,江东大震,谢安临危不惧,谈笑自若,使谢玄等将领奋力抗击,取得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之后,谢安又乘前秦国崩溃之际,使谢玄等将领北伐,于次年(公元384年)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这样,既保护了晋室江山,又使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足见谢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功臣,李白赋诗加以歌颂是完全应该的。 三、咏谢安功成身退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 。”这是李白在《赠常侍御》一诗中的诗句。对于谢安的功成身退,李白一再赋诗称羡。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李白有一个简短的序言:“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也。”以下是诗的全文: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李白的这首诗写出了谢安出山从政的历史背景,突现了谢安临危奋起,力挽狂澜,普济苍生,功成身退的历史功绩和政治风度,值得反复吟咏。 关于谢安功成身退之后潇洒生活,李白在《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一诗中有所描绘,并且表示其爱慕之情:“安石泛溟渤,独啸长空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对唐代诗人李白来说,功成身退的东晋谢安毕竟早已作古,对照他所随带的如花艺妓,谢安的艺妓也早已成古坟荒草。今昔对比,不禁使李白怅然悲凉。在《东山吟》一诗中,李白表达了这种悲凉之感,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携妓东山去,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乏舟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要说明的是,李白在这首诗中提到的“东山”,不是会稽上虞的东山,而是“去江宁城二十五里”的东山,但却也是“晋谢安携妓之所”。李白游到谢安曾经携妓歌舞过的这座东山,触景生情,赋诗咏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诗的结尾,歌咏了“浩浩洪流”,使人想到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回味无穷。来源: 《上虞日报》

2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代诗人李白论文3000字的解释

    李白赋诗咏谢安-------------------------------------------------------------------------

    L..好菇凉 2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唐代诗人李白论文3000字

    一篇关于李白的论文  李白的文化性格与待诏翰林政治失败漫议  诗人李白的一生,可以说始终都是以追求政治上的成功为其毕生奋斗目标的,而天宝初受玄宗征召并被命为翰林

    钉子生锈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唐代诗人李白论文3000字怎么写

    一篇关于李白的论文  李白的文化性格与待诏翰林政治失败漫议  诗人李白的一生,可以说始终都是以追求政治上的成功为其毕生奋斗目标的,而天宝初受玄宗征召并被命为翰林

    飘飘飞雪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唐代诗人李白论文3000字怎么读

    李白赋诗咏谢安-------------------------------------------------------------------------

    晴天花生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唐代诗人李白论文

    李白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价值探究 在唐诗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李白的课题的评论资料和专著的相对匮乏。典型一点的就胡震亨的《李诗通》,杨其贤、萧士赟及王琦三家分别为《

    淡蓝色的蝎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