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9

tuzhiluobo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电影新作审稿周期怎么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的啊1988

已采纳
审稿周期是文章发表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一般杂志社审稿采用的是三审三校原则,即论文三审为初审、外审和终审。论文是否被退稿与期刊的审稿周期并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刊物的审稿周期都是既定的程序,时间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不同论文审稿效率不同并不是期刊审稿效率不同,主要原因在于论文的质量,不同作者的文章质量水平不同,通过审稿的效率就会不同,但不是说审稿周期长就意味着文章通过的可能性更大。审稿周期的快慢不能体现文章的录用率高低:对于作者来说期刊的审稿过程是无法左右的,所以审稿周期的长短作者应当事先了解清楚,对于周期长的期刊要尽早开始论文的准备与投稿。且想提高论文录用效率顺利通过审稿,作者还是要在论文写作上下功夫,高质量的文章即便是发表核心期刊甚至更高级别的刊物都会很快收到杂志社回复的。
352 评论

行者孙llllll

1.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IF:655)一年6期。在信号处理领域杂志影响因子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拥有这样的影响因子足见这份杂志的威信。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现阶段这份杂志似乎不是象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灌水”的地方啦,呵呵,够直白吧,不过仰望仰望还是可以的啦。这份杂志是双月刊,版面是彩色的,看起来比较爽,所发表的文章就我个人感觉来说都是一些很新的并且很热门的东西,其中有一部分似乎是邀稿专区,当然接受邀稿的都是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些大牛啦,呵呵,写写他们怎么样做研究,怎么样写论文啊什么的。比如提出MLT变换(也就是MDCT,主要应用在音频里面)的HS Malvar就在这个杂志上发过两篇文章: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ips on Technical Writing( mp;isnumber=4490183)Lead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snumber=36051)另外一部分似乎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这个太广泛了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我想说也说不过来,呵呵,有好多东西我听都没听说过呢。对于这份杂志,我还想再说两点比较有意思的东西:(1)我对这份杂志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题目非常的吓人)Signal Processing: is the future bright? &isnumber=31384这个名字够响亮吧,所以我就记下来了,呵呵,所以说写文章标题还是很重要啊。(2)前两天浏览这份杂志时发现同我们实验室紧密合作的法国LTSI实验室,在2008年在上面灌了一篇(当然我不知道以前是不是还发过),这个应该好好祝贺一下的。题目是ICA: A Potential Tool for BCI System mp;isnumber=44048532.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TSP)-- (IF:57)一年12期,不过有的时候一期可能有2个Part。这也是信号里面非常好的一份杂志。哎,说起这份杂志我就感觉比较遗憾,差点就在上面灌一篇长文了,没办法,第一次写文章就往这份杂志上投,还太嫩了点,想想被拒也比较正常。我同这份杂志直接打过两次交道(投过两次稿,都被拒,全部转投其他杂志),总体感觉这份杂志要求的非常严格,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在给你的文章“挑刺”。特别是那些评审对于科研的严谨态度真的是一览无余。记得其中有位评审在评审我们的文章时竟然把我们的文章打印出来,用红笔改好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扫描成PDF文档,通过副主编以附件的形式传给我们,让我们照样子修改,现在想起来都还比较感动。个人感觉这份杂志从60年代到90年代出了很多关于变换(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但是现在要想再在这份杂志上出相类似的文章似乎比较困难了(除非文章确实有比较大的创新,而且效果是所有方法中最好的)。如果是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不是感觉自己写的文章有很强的创新性还是不要投这份杂志的好,免得负责你这篇文章的副主编直接建议你撤稿,呵呵,我投的第二篇文章就碰到了这种尴尬的情况。这份杂志的审稿似乎很快,我的第一篇文章第一审只用了一个多月,不过第二审用了3个多月。一般是3个审稿人,如果一个审稿人持反对意见,那么再送第四个审稿人。当评审的结果出现2:2时,稿子还可能被拒(我的第一篇文章进入二审之后就是这样被拒的)。3.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s (CAS-I)---(IF:139)一年12期。呵呵,很奇怪吧,这份电路与系统的杂志竟然也能够发变换(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我的第一篇文章被TSP拒后,增加了好多新的内容,然后就转投了这份杂志,今年8月份被接收了,呵呵,挺高兴的,作者简介是带着相片的。这份杂志感觉审稿周期太长了一点,投稿的时候就会回复一封信告诉你稿子至少要6个月后才能有初步的结果,说实话,挺打击积极性的。(后来我跟踪了一下自己稿子的状态,确实是要到5-6个月后才给稿子分配副主编,才开始正常的审稿程序。)这份杂志好像只安排2个审稿人,如果评审的结果出现1:1时,不知道是不是由副主编决定?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个人感觉这份杂志的审稿似乎没有TSP那么严格,不过话又说回来,严格与否最关键的还是评审。哦,还记起了一点:这份杂志的投稿系统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呵呵。[关于这个杂志审稿时间我想再补充一点:前不久帮助导师审了一篇这个杂志的稿子,处理周期非常短,作者是9月27号提交的,10月8号竟然就到了评审的手中了,汗颜。。。当然后两个作者名气比较响亮,一个是该杂志现在的副主编,一个是曾经的主编,呵呵,看来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了你的稿子的审稿周期的。]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 (IF: 109)一年10期。这份杂志我没有投过稿,不过看了几篇文章,感觉质量好像还蛮高的。主要好像是偏向于图像方面的文章。5.IEE Electronics Letters (IF:063)这份杂志一年25期,发表的文章都非常非常短(排成双栏格式,可能就2-3页的样子),就是简短的报道一下你研究的最新进展。可能对创新性的要求比较高吧,呵呵,没有投过稿,不是很清楚。6.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iefs (CAS-II)---(IF:922)一年12期。我的第二篇被TSP拒的文章转投了这份杂志,去年12月份被接收的,现在已经刊出来了。这份杂志一般也只安排2个审稿人,感觉审稿也挺严格的。一审的时间2-3个月吧,但是感觉不是很爽的就是一审似乎只告诉你根据评审的意见需要做修改,并不表示一定会接收你的文章(这个让人心里有点悬)。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IF: 889)一年6期。没投过稿,不过看过几篇文章,感觉还不错,呵呵。8.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SPL)---(IF: 722)一年12期。这份杂志尽管我还没有被接收一篇文章,但是应该算是老朋友了,呵呵,投了3篇被拒了3篇。最近才有一篇二作的文章被这个杂志接收了。个人感觉这份杂志要求的篇幅短(双栏4页),但是对创新性的要求很高。而且可供评审对你的稿子的评价就两个:要么接收,要么拒绝。需要做大修改就是拒绝,当然你可以做完大修改之后作为一篇新的文章再投。这份杂志的审稿周期比较短,貌似是承诺3个月之内一定给答复,但是往往是1-2个月就可以给答复了。因为杂志给评审的审稿时间是3个星期。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效率比较高的杂志,尽管被拒的比较多,但还是比较爽,因为你从投稿开始很快就能知道结果了。[关于这份杂志我也再补充一点: 这份杂志貌似现在只出电子版了,而且只有卷号(Volume),没有期号(Issue)了。稿子最终被接收后不但要提供电子版,还要邮寄纸质版的。(以前只要电子版就行了)]。 Signal Processing (IF: 669)一年12期。这份杂志创刊时间很长,也算是老朋友了,呵呵,有一篇一作和一篇二作的文章发在这份杂志上。个人感觉这份杂志的审稿没有SPL这么严格,好像是重点看你的文章有没有亮点。个人比较喜欢这份杂志,审稿挺快的,对于Correspondence审稿一审可能2个月左右吧,对于Regular Papers 的审稿一审可能3-4个月吧。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对这份杂志的命中率比较高(到目前为止100%),呵呵,这个让自己心里蛮舒服的,也很乐意去投。 IET Signal Processing貌似2007年才创刊,但是是IEEE Explore里面的杂志,2007年出了4期,正开办的杂志

111 评论

linalingxj

论文的审核周期得分情况,分刊物。两方面来说:如果你是投稿到普刊,就是非核心期刊,审稿周期一般在1-2个月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审稿周期在2-4个月左右。如果你是找论文发表机构投稿发表,普刊,审核周期在3-5个工作日,核心期刊在2个月左右。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作者自己投稿,如果实在投稿没有音讯或者想快速发表出来,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样的专业论文服务机构,2-3个月就能发表见刊。

315 评论

优氧V美

电影评介》审稿周期:本期刊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如果三个月作者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244 评论

玉江style

langmuir的审稿周期是3个月。Langmuir (朗缪尔)是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期刊之一,创刊于1985年,其名来源于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文·朗缪尔的姓氏。现在的主编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的教授P Gilbert C Walker,主要发表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领域的论文。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683,JCR分区为化学大类2区Top,小类分区为3区(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最近几年的年发文量为1700篇左右。Langmuir为标准同行评审的非开源期刊,出版周期为半月,审稿周期为2~3月,投稿命中率为45%。研究成果Langmuir吸附理论作为电影的一个分子厚的水面后面向与亲水端(也许是酒精或酸)的脂肪链组成的油,亲水基团与水和疏水链成群一起上表面。从已知的体积和面积的油,这使得光谱技术的分子结构进行调查之前,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薄膜厚度。当他继续研究在真空和不同的气体环境中的细丝,他开始学习热丝(带电粒子发射热电子发射)。他是第一工作的科学家之一等离子体是第一次调用这些电离气体,该名称,因为他们提醒他的血浆。Langmuir和唐克斯发现,现在被称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波的朗缪尔波。

161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影新作审稿周期怎么算

    langmuir的审稿周期是3个月。Langmuir (朗缪尔)是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期刊之一,创刊于1985年,其名来源于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文·朗缪尔

    派大海绵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电影新作审稿周期

    (请注名要发表的刊物)

    多儿的妈咪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作物杂志审稿周期怎么算

    发稿简单的理解就是发某篇文章在某个地方,在近几年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就像我们公司以前也没注重这方面,只知道竞价,信息流等,但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有点伤不起啊,

    lovelymand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4
  • 审稿周期怎么算

    有的快有的慢了,看你所在的杂志社稿件多不多,不多的话就快点。

    花花绿绿201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电影新作审稿

    (请注名要发表的刊物)

    猫咪抱抱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