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5

芬琳漆厦门站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国生物学杂志发表藏缅和壮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贫僧法号能吃

已采纳
sciencenaturecell我有这些杂志,都是英文原版的,如果你要联系我
156 评论

逍遥石子

按谱系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为通用的名称。过去有些学者曾使用过“藏汉语系”或“印支语系”。汉藏语系的语种及分类历来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有以下两种分类法。一种是分为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或称侗台语族、侗泰语族、台语族等)。最早提出这一分类法的是李方桂。他在《中国的语言与方言》(1937)中提出汉藏语系分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在1973年发表的同名论文中仍坚持这个分类法。中国学者罗常培、傅懋在《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1954)中提出的汉藏语系分类表,与李方桂的分类法大致相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大都采用罗、傅二人的分类法(本词条内容也是依据此分类方法),认为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同汉语、藏缅语族不仅在现状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而且存在发生学上的关系,应属同一语系。另一种分类法以美国学者怀特·保罗为代表。他在《汉藏语概要》(1972)一书中,把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克伦语两大类,又在藏-克伦语下面分藏缅语和克伦语两类。他认为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同汉语不存在发生学上的关系,其相同或相似之处或来自相互借用,或来自类型学上的一致。他还认为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在发生学上同印度尼西亚语有密切关系,应属同一语系,称澳泰语系。并举出一些壮侗语族同汉语不同源但同印尼语同源的词,以此证明其论点。早在1942年,白保罗在《台语,加岱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东南亚的一种新联盟》一文中就已提出台语同印尼语的亲属关系。后来他的观点又进一步发展,于1965年提出了建立澳泰语系的主张。以上两种不同分类法分歧的焦点在于: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同汉语之间相同或相似之处是发生学上的同源关系,还是类型学上的一致或是借用关系。有些语言的分类问题,还存在不同意见。如:有人认为应立羌语支,包括羌语、普米语、嘉戎语等;有人则认为这些语言应属藏语支。过去许多人认为白语应属彝语支,而后来有人又认为应分属另一语支。有人认为独龙语应属景颇语支,怒语应属彝语支。对畲语的系属也有两种意见:一些人认为属苗语支,另一些人认为属瑶语支。仡佬语的系属,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应属壮侗语族,国外有的学者认为应属澳泰语系。在藏缅、苗瑶、壮侗3个语族中,藏缅语族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多,反映出这一语族分类上的复杂性。此外,京族语言的系属尚有争论:有人认为属汉藏语系,而有人认为属南亚语系。由于社会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在语言和民族的关系上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多数情况是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3种语言的。如瑶族使用3种语言:瑶语支的勉语,苗语支的布努语和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拉珈语。景颇族使用两种分属不同语支的语言:景颇语支的景颇语和缅语支的载瓦语。藏族除使用藏语外,有一部分使用嘉戎语,等等。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居住在海南岛的苗族,不说苗语而说瑶语。除了以上已确定的30多种语言外,还有一些"话"是不是独立的语言有待进一步确定。如佯僙话、村话、临高话、木雅话、尔苏话、尔龚话等。随着汉藏语系语言调查的深入,今后还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语言。 通常采用上述第一种分类法,即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属汉藏语系。按这种分类法,汉藏语系的分布地区主要在中国、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亚洲各地,此外,在世界其他各地也还有不少汉藏语系语言的使用者。以汉藏语系中的某一语言为国语或主要语言的国家,有中国(汉语)、泰国(泰语)、缅甸(缅甸语)、不丹(宗卡不丹语)、老挝(老挝语)等。由于汉藏语系语言和方言的界限不易划清,对语言数目也有各种不同的估计。美国学者R谢飞认为大约有300种语言和方言,日本学者西田龙雄估计约有400种语言和方言。使用人口在10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的1/4,仅次于印欧语系。中国是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人口最多,语种也最多的国家。到为止,已确定的语言有30多种,分属不同的语族、语支。其中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下分官话、吴、闽、粤、客家、赣、湘等7大方言。藏缅语族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苗瑶语族分布在中南、西南和东南地区;壮侗语族分布在中南、西南地区。现以罗常培、傅懋的分类法为基础,结合的调查研究成果,将中国境内的汉藏语系分为汉语族、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 由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尚未全面、深入进行,因而对其特点的认识主要在现状方面。通过语言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语言间不仅在现状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发展规律。

279 评论

哼哼郭Eva

汉藏语系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family 以汉语和藏语为代表的亚洲一个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有的著作中也曾用过藏汉语系和印支语系的名称。中国为该语系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南方民族多为汉藏语系民族。[编辑本段]分类与分布 汉藏语系的语种及分类比较通行的分类法以美国学者白保罗为代表。他在《汉藏语概要》一书中,把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克伦语两大类,又在藏-克伦语下面分藏缅语和克伦语两类。但他认为苗瑶、壮侗语言均不属于汉藏语系。[编辑本段]语言特征 由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尚未全面、深入进行,因而对其特点的认识主要在现状方面。通过语言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语言间不仅在现状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发展规律。[编辑本段]语音 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声调能区别词汇意义。如汉语的xan 35(寒),xan51(汉)。在有些语言里,声调还能区别语法意义。如彝语凉山话的单数人称代词用声调表示格的区别:a33(我,主格)a55(我 ,属格)a31(我,宾格)。声调同声母、韵母的关系很密切。三者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为条件。各语言的声调发展不平衡。从调值来看,数量上最少的只有2个(如普米语)。汉藏语系许多语言的元音分长短,以壮侗语族为最普遍。就多数语言情况而言,主要元音是长的,韵尾则短;主要元音是短的,韵尾则相对地略长。所以,就整个音节来说,长元音韵母和短元音韵母的音节长短大致相等。许多语言的声母有清浊对立,并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 。在多数语言里,清浊对立主要出现在塞音、塞擦音、擦音上,塞音、塞擦音的清浊对立大多出现在不送气音上。清浊由对立到不对立,是汉藏语系语言共同的发展趋势。汉藏语系语言的辅音韵尾常见的有-m、-n、-ng、-p、-t、-k、-?等7个。有个别的语言还有-r、-l、-s等延续音韵尾。汉藏语系一部分语言还保留有复辅音声母。复辅音以二合的为多,还有少量三合的。[编辑本段]语法 汉藏语系各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比较固定。虚词种类较多,在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汉藏语系语言词类上的一个特点是有量词。量词的作用主要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此外,许多语言的量词还兼表事物的类别、形状、性别、级别等特征。汉藏语系语言有词的重叠形式,在许多语言里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在重叠的范围、作用、形式等方面。汉藏语系语言广泛运用各种助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意义。首先,各语言有多种表示句子成分结构关系的助词。其次,各语言还有一批表示不同句式和语气的助词,一般都用于句子末尾。[编辑本段]语汇 除藏缅语族有些语言(如嘉戎语、景颇语等)有较多的多音节单纯词外,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的词主要由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节的复合词组成。中国境内由于使用汉语的人口多,分布广,所以汉语以外的汉藏语系语言都普遍借用汉语词。对于汉藏语系各语言的同源词,即原始汉藏语词根,学者们已经进行了不少探索,有一些新的进展。[编辑本段]语群 汉藏语系,语言学家按照谱系分类法划分的一组语群,但是划分的形式很多。在中国,汉藏语系一般分为四个语族,即汉语族、壮侗语族(或称侗台语族、侗泰语族、台语族)、苗瑶语族和藏缅语族,共计约250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等亚洲各地。按使用人数计算,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关于汉藏语系的分类和归属问题,学界争论不休:西方学者一般认为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不属于汉藏语系,中国大陆的学者一般把这些语言划入汉藏语系。法国学者沙加尔还提出汉藏语系和南岛语系有发生学关系,这个理论得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的赞同。 最早提出汉语、藏语、缅甸语之间有同源关系而和其他亚洲语言不同的是德国学者Julius Klaproth。他在1823年发表的书中首先提出这个假设,但后来他的著作被淡忘了,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才重新重视他的研究。 虽然没有人否认藏缅语和汉语有发生学关系,但是汉藏语系的谱系树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根本没有“藏缅语”这个语族,因为汉语在汉藏谱系树的地位可能比较接近藏语,反而汉语和缅甸语或者羌语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汉藏语系中各语言的一些类型学的特点: ——很多是孤立语; ——有声调; ——单音节词根占多数; ——有量词; ——以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但是,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原始汉藏语的语音和语法和嘉绒语相似:没有明确的声调系统,有复辅音,有复杂的动词形态。法国学者奥德里库尔(Haudricourt)早在1954年发现汉语的声调是后期的,战国时的汉语没有声调,到了南北朝韵尾-s和喉塞音分别演变成去声和上声。上古汉语也有复杂的形态,例如:使动的s-前缀:登(端母登韵) 上古汉语 ——təəŋ,增(精母登韵) ——s-təəŋ。嘉绒语和藏语里存在着同样的s-使动前缀。 按照历史语言学的定论,声调的有无、语序(动词、主语和宾语的相对位置)、音节结构等类型特征无法支持或者否认语言同源关系的假设,因为这些特征容易扩散到不同的语系。惟有共同的形态成分(前缀、后缀、中缀、元音交替等)和基本词汇才能证明这种关系。[编辑本段]新谱系树 主要特点:不包括壮侗语族、苗瑶语族;汉语没有特殊的地位,没有“藏缅语族”。一些学者甚至提出,汉语和藏语之间的关系比藏语和缅甸语的关系密切。 汉语族 各汉语方言语支 缅彝语族 缅甸语 彝语 僳僳语 拉祜语 哈尼语 藏语族 藏语 门巴语 羌语族 嘉绒语 羌语 西夏语 纳西语 白语 土家语 克伦语 曼尼普尔语 博多—噶罗语族 博多语[编辑本段]传统谱系树 汉语族 各汉语方言 藏缅语族 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羌语 彝语支: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 景颇语支:独龙语、景颇语(克钦语) 缅语支:缅甸语、阿昌语、(载佤语) 未定:普米语、土家语、珞巴语、怒语 壮侗语族 壮傣语支:泰语、壮语、布依语 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伽语) 黎语支:黎语 未定:仡佬语 苗瑶语族 苗语支:苗语 瑶语支:瑶语、勉语 未定:畲语 汉藏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族为汉语族,包括汉语诸方言。其中以官话语支使用人数最多约8亿人,其中又以上江官话诸方言使用者较多。

186 评论

傻傻的双子

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2006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国生物学杂志发表藏缅和壮侗

    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

    拽拽小蘑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美国生物学杂志

    环球科学,很好的科学杂志,但它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学

    我是蜜桃桃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1
  • 大学生建设壮美广西论文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优先完成学业,在此基础上,多参加社会实践,好好谋划未来的就业或进修方向都是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具体体现。贡献社会的想法必须体现在平时一点一滴

    君君如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美国生物化学杂志

    《美国化学会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常缩写为 J A C S 或JACS)是美国化学会发

    1322183606ww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西藏论文发表刊物

    论文的发表不但有许多技巧,而且是一门学问。同样质量的文章,由于投稿的期刊不同,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1选择影响因子高的期刊2选择被国外重要检

    一粒砂的梦想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