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6

linyuzhu313
首页 > 论文问答 >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电话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夏末微凉

已采纳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以反映地质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地质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兼顾地质学方法和技术等,涉及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探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刊号:CN11-1951/P,ISSN0001-5717,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百种杰出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无需注册,直接下载论文全文(OA刊物)。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奖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132 评论

BOBO薄荷

泸州医学院招生办电话:0830-3161658泸州医学院联系电话:0830-3161222泸州医学院招生办地址: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忠山校区)、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城北校区)泸州医学院拓展阅读:据2016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文献285万册(包括二级学院资料室藏书14万余册),纸质文献4万册,电子文献6万册。订有中外文纸质期刊1100余种。形成了以生物医学为重点,兼有管理、经济、文学等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文献的馆藏体系。电子资源有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远程)、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镜像)、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远程)、万方医学网(镜像)、中国知网(远程)、超星数字图书馆(远程)、超星数字图书馆(镜像)、金图(镜像)、读秀中文学术搜索(远程)、百链学术搜索(远程)、CALIS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远程)、CALIS外文期刊网(远程)、OVID数据库(远程)、EBSCO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远程)、万方中医药知识系统(镜像)、万方医学视频(镜像)、CBM(镜像)、SinoMed(远程)、PubMed(远程)等。《西南医科大学学报》由四川省教育厅  主管、西南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为双月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化为特点,主要刊载基础医学、实验研究、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技术方法、药学研究、综述与讲座、护理医学、病案报告等文稿。1989年,学报进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1999年被《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全文收录;此后又被科技部  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数据库》等中国国内大型数据库收录。2007年,获《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全文收录。

300 评论

qsfenglingbb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西藏自治区的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个地级监测站组成。从业人员共计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高级职称者8人,中级职称者4人,初级职称者3人),其他人员11人(见表)。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于2001年3月,2001年西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直属全额预算管理的正(县)处级建制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5人。主要职能是承担全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参与全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制订,负责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全区地质遗迹的调查评价工作、全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全区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从左至右:副站长王支农、副站长白玛次仁、总工程师刘伟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目前,西藏自治区在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西藏自治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西藏自治区地下水监测覆盖面积380km2,监测点总数39个。其中,地下水位监测点由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监测点构成(国家级8个、省级31个,自动化监测点8个);水质监测点31个(国家级8个、省级23个);泉水监测点1个。地下水位、水温实行人工监测,监测工具为万用表、普通温度计,国家级监测点每月逢10日、20日、30日进行监测,自治区级监测点每月逢10日进行监测。目前,在全自治区正待安装8台自动化水位监测仪。樟木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与接收示意图樟木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樟木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与接收示意图地质灾害监测网点主要分布在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包括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点和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点。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构成。目前,西藏自治区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48个(监测滑坡6个,监测泥石流1个),监测人员定期进行监测。2008年建设完成樟木口岸地质灾害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装(设)备主要包括:车辆2部,地下水自动监测仪8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19套(其中,全站仪2套、测距仪1套、手持GPS 10套、滑坡位移计6套、雨量计3套),数据传输及处理设备1套。目前,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质量比较稳定可靠,运行基本正常,数据传输准确及时,数据处理精确先进。四、信息化建设情况(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和远程应急会商系统建设为满足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需要,2006年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建立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开展了信息传输、发布、会商、产品制作工作。(二)地质环境信息网建设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信息网自2008年开通至今,试运行正常。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展示界面(三)地质环境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管理目前,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已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库。其中,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数据库数据管理情况正常。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地下水环境监测成果为及时掌握拉萨市、日喀则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服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成果为社会各界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提供了防灾信息,方便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施行,同时起到了地质灾害的预警宣传作用。地质灾害监测成果直接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采取避让、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了矿山环境调查和无主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推动了西藏的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申报,组织实施了西藏地区主要水、工、环大调查项目,重点开展了地质灾害的巡检、应急调查和处置、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每年编制年度《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公报》,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在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指导下,依靠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建立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专业技术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问题,尽早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部署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部门分级责任制逐步得到了落实。在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了与环境保护、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和行业的横向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搞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使西藏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六、法制建设2000年9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12月11日发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6号令)。《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于2003年3月28日由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03年5月1日起实施。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电话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西藏自治区的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个地级监测站组成。从业人员共计26人,其中,专业

    缘梦~幸福宝贝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

    2 014年1月9—1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2 013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从1022个科技项目中择优推荐了21项优秀科技成果到会

    辉love玉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投稿

    不错

    mfiongfio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首页

    在西藏只要统招大学生去都能保证就业,因为那地方正常人不大回去,直白点内地的是个正常人去了都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雨田里得麦圈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西藏地质期刊

    期刊出版 PERIODICALS'PUBLICATION期刊出版PERIOLICALS'PUBDICATION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疯哥觅食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