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9

海天浪涛
首页 > 论文问答 > 储能技术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咩~咩~羊

已采纳
编辑词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本科和博士生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就读电气工程所属的5个二级学科之一  电气工程 代号080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代号00802  080801电机与电器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学制:2年--3年。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所设置的方向  东北电力大学  01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04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 FACTS 及直流输电   06 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   07 电力市场   08 电能质量分析与监测   09 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   华北电力大学  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  (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kv~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学员台理论上可无限扩充。  (5)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ndlc、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pas、地理信息与配网scada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ndlc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路由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将输电网ems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的微机控制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大容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等结合起来,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型设备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4 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生专业的高校及排名  1 清华大学 A+   2 西安交通大学 A   3 重庆大学  4 华中科技大学 A   5 西南交通大学  6 天津大学 A
233 评论

微笑面对一

第1章 绪论1 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2 储能技术及其应用1 什么是储能2 什么是储能技术3 能量储存方法4 储能系统的评价指标5 储能技术的应用3 储能技术发展状况与展望1 储能技术发展的历史2 储能技术发展的前景3 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4 需要研究的课题15参考文献15第2章 储能技术原理1 能量转换原理1 能量的基本转换过程2 热力学基本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2 热机的原理3 机械能储存技术4 热能储存技术5 化学能储存技术6 电能储存技术7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39参考文献42第3章 储能材料的基本特性1 相变的焓差(Δ??H??) 2 相平衡特性3 相变过程的特性4 气体水合物的特性5 水的特性6 冰的特性7 水合盐的特性8 高分子储能材料的特性9 储能材料的热物性及测定方法10 储能材料的遴选原则11 常用材料的储能特性对比71参考文献73第4章 冰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应用1 发展蓄冷空调的效益分析1 社会效益2 经济效益2 空调蓄冷方式及其技术1 水蓄冷2 冰蓄冷3 共晶盐蓄冷3 空调蓄冷系统运行方式1 水蓄冷系统2 冰蓄冷系统4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法1 典型设计日空调冷负荷2 蓄冰装置的形式选择3 确定蓄冰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4 确定制冷主机和蓄冰装置的容量5 选择其他配套设备6 蓄冷空调工程实例简介5 蓄冷空调发展106参考文献108第5章 电能储存技术及应用1 概述2 抽水蓄能的应用1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2 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3 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4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5 近年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状况3 超导储电能技术的应用1 超导磁储能技术2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4 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应用1 电容器储能原理2 箔式结构脉冲电容器3 自愈式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4 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的发展趋势5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的应用1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简介2 利用压缩空气储存电能的原理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137参考文献141第6章 热能储存技术的应用1 热的传递方式2 热能储存方式1 显热储存(sensible heat storage) 2 潜热储能(latent heat storage) 3 化学反应热储存(chemical reaction heat storage) 3 蓄热技术的应用1 太阳能热储存2 电力调峰及电热余热储存3 工业加热及热能储存4 几种蓄热系统的实现方法1 水蓄热2 冰蓄热3 蒸汽蓄热4 相变材料蓄热5 蓄热系统用于北方供暖1 蓄热式电锅炉2 推广应用蓄热式电锅炉的意义3 蓄热式电锅炉的设计计算实例162参考文献167第7章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及其应用1 概述2 气体水合物的性质1 气体水合物的定义2 气体水合物的物理性质3 气体水合物蓄冷现状4 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选择5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1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实验175

267 评论

相关问答

  • 储能技术与储能材料论文

    一、储能专业有哪些?结合《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8增补专业可知,目前我国的储

    huzhanghua88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储能技术论文

    编辑词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本科和博士生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就读电气工程所属的5

    jingeyijie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储能技术论文结尾

    写论文是科研最基础的。 第一,你在写论文的时候先确定你的论点,也就是你这篇论文是关于什么,是要论证什么东西,一般来说,也只有你对这个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

    julystar7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储能原理与技术论文

    电感器本身就是一个储能元件,以磁场方式储能。其储存的电能与自身的电感和流过它本身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E = L*I*I/2。由于电感在常温下具有电阻,电阻要消耗

    听话呵呵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关于储能技术的论文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浅探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变换的科学,是介于电气工程三大主要领域--电力、电子和控制之间的交叉学科,在电力、工业、

    壬生京三郎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