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6

|烟、易戒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公共政策期刊论文格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咔嚓咔嚓咔嚓啦

已采纳
参考一下《公共政策概论》重点、简述公共政策的涵义和特点。答:政策是人类社会的管理形态发展到国家阶段的特有现象。在国家这种政治形态中,维持国家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政策。到现代社会,政策手段所反映的价值内容和作用的领域日益广泛,因而政策也被人称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概念主要指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行为。从广义角度把公共政策定义为:公共政策是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根据特定的目标制定的规范和指南。特点:阶级性整体性价值相关性多样性合法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简答公共政策问题的构成条件。答:第一它是社会客观现象。第二大多数人对公共政策问题觉察、认同并受其影响。第三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第四团体的活动与力量。第五政府的必要行动。、简答具体政策的地位和作用。答:具体政策在政策体系中处在基础层次,又是前沿地位。它是总政策和基本政策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表现。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首先具体政策是切实有效地保障总政策和基本政策实现的基础。其次具体政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推动力量。再次具体政策在保证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有哪些?(程序)答:分为四个步骤:即确定政策目标、设计选择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公共政策合法化。、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答:社会进步原则:就是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社会公正原则:对与公共政策问题有关的社会群体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能有任何政策歧视。在坚持社会进步原则的前提下,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决不能偏私偏废。利益原则: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始终以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为政策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时刻关注社会成员利益需求的实现和维护。保障弱者原则连续性原则、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答: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2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权威部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简答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答:对政策目标的调整:当政策目标被实践证明过于超出或低于实际条件的要求,有时甚至严重脱离政策实际,就必须采取措施对政策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或降低目标要求。或减少目标个数,或改变目标时限,从而使经过调整的新目标符合客观实际。2、对政策措施的调整:这是针对政策的具体细节所进行的调整,也是政策调整中最多、最常见的调整。3。对政策方案的调整:如果是基本可行的方案,则对其加以修正,使之更加合理和适应变化了的现实;如果原有政策方案适应范围过窄,则对其进行拓宽;如果被证明是基本行不通的方案,则对其加以重新制定。对政策效力的调整:政策效力指政策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包括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如政策生效和失效等。政策效力的调整即指对政策效力进行扩展或限制。5、对各项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调整:理顺各个政策的职能、范围、应尽的责任,进而搞好政策内外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对政策主体、客体的调整。8、公共政策调整有何意义?答:政策调整能保证政策本身的正确性。政策调整是政策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政策调整也是政策稳定的重要保证。9、联系实际试述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及其意义。答:一、思想教育手段: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和政策教育,使人们了解政策,认识政策,学会自觉地按照政策的精神和要求办事,从而为政策的执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精神条件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政策的贯彻和推行。二、行政手段:是由国家政权机关采用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带有强制性,只要是在行政手段能够施加影响的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政策规定的内容,否则,就要承担行政责任,受到行政强制。它有利于扭转政策执行中的不利局势。三、法律手段:是指采用立法、司法和仲裁等形式,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来调整政策执行中各种关系的方法。这有利于限制政策执行者滥用权力,减少主观随意性。四、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面和利益关系,推动政策实施的方法。它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面遵守政策规定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增强政策的效力。10、联系实际分析公共政策终结的依据及其意义。答:政策终结是政策制定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不必要的、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它有内(外)在两个依据。一、总政策改变:总政策的改变往往引发许多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的调整和终结。在我国当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党和国家总路线总任务总目标也随之变化。二、政策所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它所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当这些客观条件发展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如政治利益集团力量发生改变、政策主体和客体关系发生颠倒等这些作为政策存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某些客观条件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时,一般会引起政策终结。三、政策自身的消极作用大于其积极作用:这里关键问题是要掌握一个度。如果政策的积极作用大于其消极作用,说明政策的消极作用没有超过度,性质没改变,可继续实施,或稍加调整。当政策的消极作用大于或等于其积极作用时,说明政策的消极作用超过了临界点――度,政策性质已改变,那政策终结便不可避免。四、政策自身的局限性大于有效性:其局限性除自身原因外,主要原因是政策主体的主观意识、阶级利益等造成的。它同样涉及度的问题。当政策在其适用范围内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极为有限时,其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当政策自身局限性小于其有效性时,要通过政策调整,使其发挥作用。但当政策自身局限性大于其有效性时,说明政策自身局限性超过了其临界点度,这时就应终结该政策,实行政策更替。意义:一、可以提高政策绩效。当一项政策在实施中失败,无法解决所面临的政策问题时,政策终结就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新规划的诞生及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更新与发展,这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政策绩效的提高。二、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策终结的必要性。从历史上看,任何一项已经过时的或是无效的政策如果不能及时终结,那将是对有限政策资源的极大浪费。当一项政策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是政策目标虽然还未达到,但实践证明该政策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政策资源,就要及时终结该项政策。三、可以促进政策优化。终结旧政策有利于优化政策人员,促进政策向更高层次发展。其过程,既是政策内部人员的优化组合,形成最佳总体效应的过程,又是政策组织体系不断优化建立更为合理的政策机构的过程。四、可以避免政策僵化。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如果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还继续执行原政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与障碍,即政策僵化。它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就是一个例证: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世界各种力量经过20多年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之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加强,美国深深地意识到孤立、遏制中国终使自己反受其害,故主动寻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美中关系的改善。同时,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也以巨人般敏锐的眼光注视到国际形势的变化,深感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必要性,从而着手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最终终结了与美国不接触的政策。这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11、试述公共政策在国家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答:一、导向性作用:有两种表现,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它不仅反映在行为上,更反映在观念转变上。其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所确立的目标、方向来教育群众,统一人们的思想,协调人们的行为。从结果看存在较为复杂的状态,既有正向引导功能,也有负向引导功能,两种功能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交织。二、制约性作用:表现为对特定对象行为的制约。首先是针对侵犯统治集团利益的言行,用公共政策来给予打击。其次公共政策制约作用对统治阶级内部也是适用的。再次从内容上讲,表现为诸如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军事政策、文化政策等各项公共政策不同的具体制约性作用。三、管理性作用:从管理手段看,体现在调节、控制、协调等几个方面;从管理方式看,体现为直接和间接的两种形式;从管理意向看,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从管理结果看,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四、分配性作用: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思想观念的差别,风俗习惯的差别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别,造成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分配好社会有限资源,应站在公正立场上,用公共政策来调整现实的利益关系。公共政策一正确与错误,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以效率为原则,同时兼顾公平。因此,研究公共政策利益分配功能,既是重要理论问题,又是严肃的实践问题。
183 评论

梁朝伟可爱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刊物级别 政策工具选择的视角、研究途径与模型建构 行政论坛 2009-03-01 一般期刊 我国小煤矿关而不死现象的制度变迁分析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01 2008年CSSCI期刊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与地方治理模式变革 南京社会科学 2009-01-01 2008年CSSCI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政策变迁:过程与启示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09-01-01 一般期刊 思想解放与地方治理模式变革——以武汉新一轮大发展为视角 新一轮思想解放与武汉大发展论文集 02/06/2008 国内学术会议 从发展行政的角度看两型社会的建设 新一轮思想解放与武汉大发展论文集 02/06/2008 国内学术会议 努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一轮思想解放与武汉大发展论文集 02/06/2008 国内学术会议 基于麦肯锡7-S模型分析框架下的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中国行政学会论文集 02/06/2008 国内学术会议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政策执行分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02/06/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网络、博弈与政策执行:以我国房价宏观调控政策为例 学海 02/06/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公共性:西方行政学的重要价值趋向 学海 02/04/2007 一般期刊 论我国农村费税改革的内在机理与逻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02/03/2007 一般期刊 论乡镇政府行为选择的优化 政治学研究 02/04/2006   政策执行中交易成本的构成探悉 南大商学评论 02/02/2006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学新发展 人大复印资料 公共行政 02/02/2006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新发展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02/06/2005   法默尔的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析论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02/06/2005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 人大复印资料 02/02/2005   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澄清 《中国行政管理》 02/11/2004   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公共行政》(人大复印资料) 02/10/2004   西方行政学说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02/08/2004   论政策有效执行的合法性基础 《公共行政》(人大复印资料) 02/08/2004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缘由探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02/07/2004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 《武汉大学学报》 02/06/2004   浅析妨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体认知缺陷及其完善途径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02/03/2004   An Informa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Policy-Imple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02/07/2003   浅谈政策有效执行的信任基础 《理论探讨》2003年第7期 02/07/2003   完善政府系统的权能配置是防治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 《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02/07/2003   西方国家民营化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02/03/2003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价值中立论与西方政府中性化理论评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第3期 02/03/2003   发展中的中国政策科学---我国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回眸? 《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02/02/2003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关键在于完善监督机制 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 02/02/2003   研究政策执行问题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02/01/2003

342 评论

李出于蓝

网友: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 具体请看: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共政策期刊论文格式

    网友: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 具体请看:

    细细粒的宝贝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公共政策评论期刊投稿格式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为国家新闻总署批准并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份探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学术季刊,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国内统一

    中国式话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公共政策期刊论文

    刚好做这方面的课题,就给你了 题目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正文:公共政策是一个内涵极广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派生出很多分支,如经济政策、文化政策、财政政策、

    耶丽芙小熊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论文格式

    对方便面隐性涨价的分析报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党的性质和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对我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来说,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的

    zhangyekik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公共政策论文

    自己不会啊,带你找了一篇。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则——可持续发展角度的透视内容提要:“公共’原则有着特殊的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内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透视公

    白羽蓝翎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