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9

列那的小屋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文献学新编pdf百度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可不是吃素的

已采纳
华师大出版社书店(校内东区)有售,还有雄楚大道图书城二楼有售。
313 评论

优氧V美

都是文献管理软件,用熟悉了都 一样。E-Study是知网的,对中文,对CAJ支持性肯定好一些,免费。EndNote是功能强大的国外软件,对英文、pdf格式文件支持很好,正版价格挺高。中国知网的e-study有以下功能:1、一站式阅读和管理平台可支持多类型文件的分类管理,支持目前全球主要学术成果文件格式,包括:CAJ、KDH、NH、PDF、TEB等文件的管理和阅读。 新增图片格式文件和TXT文件的预览功能。 支持将WORD、PPT、TXT转换为PDF。2、深入理解研究支持对学习过程中的划词检索和标注,包括检索工具书、检索文献、词组翻译、检索定义、Google Scholar检索等;支持将两篇文献在同一个窗口内进行对比研读。3、随手记录数字笔记支持将文献内的有用信息记录笔记,并可随手记录读者的想法、问题和评论等;支持笔记的多种管理方式:包括时间段、标签、笔记星标;支持将网页内容添加为笔记。4、文献检索和下载支持CNKI学术总库检索、CNKI Scholar检索等,将检索到的文献信息直接导入到学习单元中;根据用户设置的帐号信息,自动下载全文,不需要登录相应的数据库系统。5、支持写作与排版基于WORD的通用写作功能,提供了面向学术等论文写作工具,包括:插入引文、编辑引文、编辑著录格式及布局格式等;提供了数千种期刊模板和参考文献样式编辑。6、在线编辑投稿撰写排版后的论文,作者可以直接选刊投稿,即可进入期刊的作者投稿系统。7、云同步支持学习单元数据(包括文献夹、题录、笔记等信息)和题录全文的云同步。使用CNKI个人账号登录即可在实现PC间学习单元同步。 注:老用户由单机版升级到云同步版本时,需要手动将已有的学习单元导入。8、浏览器插件支持chrome浏览器、opera浏览器;支持将题录从浏览器中导入、下载到CNKI E-Study的“浏览器导入”节点;支持的网站:中国知网、维普、百度学术、Springer、Wiley、ScienceDirect,点击下载浏览器插件。

298 评论

大嘴闯天下

有把锈针漫与人——学习古文献的一点体会 ---------摘自韩山书院 说实话,论坛里藏龙卧虎,谈这个话题,只会献丑,不过也是自己的浅显心得,就当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对初学者,有些许启发。学习古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选择了一条寂寞而艰难的路,具体不用我多说,所以,如果真的有强烈的兴趣,那就耐住寂寞,艰难地走,如果没有多少兴趣,还是趁早放弃。先说些我认为学习古文献的基础。首先是要有一些古籍阅读能力,通文字音韵训诂。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得多好,不过基本的一些,还是要懂,否则无法进行下去。学习的方法,无非多读,多看。具体说:1、会一些篆文。甲骨文之类的,太专业,就算了。但得识一些篆文,因为藏书印之类的,篆文多。方法:看《说文解字》,不能通读的话,看五百四十部首也行。2、会一些草书。许多材料,是稿本、钞本,用草书、行书写成,有些刻印的书,序跋之类的,也是行书、草书。不识一些草书,无法阅读。学习方法:找本《草书千字文》,或孙过庭《书谱》。多看。3、会一些俗字,敦煌卷子固然有很多俗字,许多世俗材料也有俗字,钞本、稿本也有俗字,许多刻印的书,也有俗字。不误俗字,有的书就读不下去。方法:《干禄字书》、《龙龛手镜》、《碑别字新编》或黄征老师的《敦煌俗字典》等。其次,要会查工具书。可以看一看《文史工具书举要》之类的,介绍文史工具书使用法,不仅要学会,更要时时用。要知道有哪些工具书,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查哪个工具书,如何去查。具体的,就不用多说了。我常常看到有些朋友,有个什么问题,到处问人,不得其解。其实只要知道有应该查什么工具书,一检便得的。再次,要知道如何找材料。我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得需要查哪些材料,心里得有数,这需要一些目录学的知识。然后是如何去查,像清人的集子,可以看《清人别集总目》之类,上面列有馆藏,可以到处跑跑。材料又分纸质材料、电子材料。有些材料,数典、龙腾、爱如生,包括我们韩山书院,能够下载,也就免得东奔西跑。具体的古文献研究,方向很多,千差万别,但我觉得有些基础的,应该掌握。我建议大家花半年到一年时间,做一个个案研究,即研究某一个作家或学者。不宜太著名的,二、三流的就可以了,主要是锻炼自己,不求出多少成果。可以做的工作很多:生平考、家世考、交游考、著述考、某一著作的版本考……然后尝试整理其著作,涉及到版本考察、校勘、标点等。然后可以作此人的年谱,辑录其佚文佚作、辑录生平资料、辑录评论资料、辑录交流唱和的诗词……经过这一轮的尝试,应该对古籍整理有了粗略的认识。以后看到别人一篇文章,也知道从哪些角度进行评价了。具体研究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方向而异。我很惭愧,在南师大学习六年,没有很好的学到老师的方法,只是在瞎混,不过就自己所熟悉的,举三个例子:我导师赵生群教授,研究《史记》、《春秋》,《史记》一百三十卷,加上三家注,得有二百万字左右,据赵老师讲,他前后通读过几十遍,零星查找不算,所以我们课上提一个什么问题,他基本都能背出原文来,来龙去脉很清楚。这是需要花很多工夫的。但能够做到这样,就会精熟,许多问题就会浮出来,得到解决。每再读一遍,都会发现一些新问题的。当然,不仅仅是看《史记》一书,相关的《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汉书》……,也自然要熟悉。这是一条路子。黄征教授,研究敦煌语言文字,简单看,就是识字,但请不要小看这识字之术,许多敦煌学研究者,有的还是很著名的敦煌文学、敦煌文字的大家恰恰缺乏这一基本能力,因此误读原卷,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错得就更加离奇,这种情况以前可谓广泛,现在也不少见。所以识别敦煌俗字,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大学问,黄征老师又将这上升为理论,著述很多。具体方法我没有尝试过,所知道的大概是,多看原卷(不是去法国、英国看敦煌卷子,是指看图版,上古等出的几套,或者实在不行,《敦煌宝藏》也可将就),对照他人录文。最好是拿着《敦煌变文校注》,边读边核对原卷,一篇一篇读,注意其校注,这样大半本读下来,一般的俗字,就都认识了。如果无法找到原卷,那看黄老师《敦煌俗字典》,也可以,不过效果不如对原卷好,没有直观印象。坚持一年,就掌握了一个大概,再去看一些学者的敦煌学研究,就会发现真的是“讹火满纸”了。江庆柏教授,清代文献研究、四库学研究。江老师可以说是我见过最勤奋的老师,近年所出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清代进士题名录》,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肯定,可见先生扎实的学风和过硬的功力。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所收几万人,一一去图书馆查找原始资料,进行详细的考证,前后看过的资料,有数万种之多,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方法,让人钦佩,值得所有研究古文献的学习。说得有点乱,以后再整理修改,希望大家也多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谈谈自己熟悉的学者治学的方法。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文献学新编pdf百度云

    有把锈针漫与人——学习古文献的一点体会 ---------摘自韩山书院 说实话,论坛里藏龙卧虎,谈这个话题,只会献丑,不过也是自己的浅显心得,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贪吃的双鱼宝宝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pdf百度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有兴趣看什么书都一样,如果你没兴趣,只是以一种功利之心,想学些历史知识显得你不是对历史无知或是想从学习历史中得到什么,那我觉得你就没必要

    六月之程 8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pdf百度云

    张之洞等《书目答问补正》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文献学论著辑要》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中国古

    艺海秦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中国历史文献学pdf百度云

    《古文献学四讲》(黄永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w 提取码:y8dx书名:古文献学四讲作者:黄永年豆瓣评分:6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

    chaorenxiaoli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中国古典文献学pdf百度云

    《古文献学四讲》(黄永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w 提取码:y8dx书名:古文献学四讲作者:黄永年豆瓣评分:6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

    吃货高老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