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9

最爱尛草莓
首页 > 论文问答 > 钢琴艺术史论文范文大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灰羽联盟

已采纳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它能沟通人与人直间的感情。美好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享受,还能陶冶情操。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激情和热情,通过弹奏的训练,也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使孩子整个身体都调动起来,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有时我们会看到孩子太过内向、木讷,小小年纪就不苟言笑,而克服这种性格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您的孩子去亲近音乐,学习一种乐器。因为音乐具有感染力、有激情的,它会使孩子感到愉悦、激动和充满幻想,甚至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孩子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学习乐器的孩子,无论是学习钢琴类键盘乐器、小提琴等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其手指每天都要成千上万次有目的、有控制地协调运动,不断刺激大脑发育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学琴带来的好处作为一门乐器,学习钢琴能让你有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将对你的一生有重要影响,所谓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出路;作为一门艺术,学习钢琴有利于培养情操,培养人的涵养,你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接受更多西方古典文化的熏陶,这种获益就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获益了,它会让人慢慢变得更加有气质,更加有涵养;作为一项技术,它可以锻炼你的左右手配合能力,从而促进左右脑公同发育,长期坚持,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中小学才提倡素质教育;作为爱好,钢琴能调剂你的生活。无论你开心与否,弹钢琴可以让自己适度放松,尤其是在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弹钢琴的好处很多,无论你是愤怒还是伤心,无论你是快乐还是兴奋,只要你需要,那神奇的音符都会帮你表现出来,它是你内心的写照;作为一门学习的学科,能让你更好的安排时间。怎么理解呢?如果你是学生,那么练习钢琴必然会占用你的一部分时间,如果你安排得好,不仅可以做到学习与练琴两不误,长期养成这个好习惯还有利于学习的进步!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表演中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增强听辩能力和记忆力,开发创新潜能,激发想象力、丰富感知力、增强动作控制力和律动的节奏感。儿童学钢琴有哪些好处:1、开发智力,平衡左右脑的协调能力。因为在演奏钢琴时,左右手旋律不一样;脚打拍;心唱乐谱;眼睛要提前看谱准备弹奏;要顾及手型和弹奏技巧等,他们必须同时协调好这么多方面的合作很不容易。通过长期的训练,平衡了左右脑的协调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大脑的反应能力。2、锻炼孩子的毅力毅力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之一,要有坚强的毅力来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钢琴的学习很难也很苦,是锻炼一个人毅力的漫长过程,学钢琴坚持6年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培养了坚强的毅力。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好动、顽皮是小孩的天性,他们往往很难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学钢琴时,必须强调各方面积极合作。特别是做到提前看谱准备演奏,注意力稍有分散,就不能连贯完整地弹奏乐曲。每次孩子回琴,教师必须让孩子不能出一点错误才能通过,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212 评论

轻清净静的美好

1、曾获安徽师范大学“皖泰”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论文《加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认知教育》获全国音乐论文一等奖。  3、200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4、指导学生多人、多次在全国及省级各级比赛中获奖。 1、钢琴演奏——音乐艺术的创造过程。发表在《钢琴艺术》4  2、他山之石——从美国通俗音乐发展历史引发的思考,发表在《星海音乐院学报》1  3、对前苏联音乐历史的随想,发表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3  4、谈环境音乐:(一)《音乐周报》17  (二)《音乐周报》24  5、树立高师音乐专业课程的审美品格,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5  6、加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认知教育,发表在《音乐与表演》南艺学报17、谈高师钢琴教学改革 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7  8、2006年7月,《中国音乐教育》,《谈高师钢琴教学改革》。9、2008年8月,《中国音乐教育》,《后现代教育理念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启示》。10、2008年7月13日,《光明日报》第11版,《音乐考级中功利现象的思考》。11、2009年3月,《乐器》,《巴赫和他的赋格艺术》。12、2008年8月,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钢琴》 总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3、2006年8月,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系列教材《钢琴分级教程》(III)副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子课题:《匈牙利音乐教育教育研究》(参与)

181 评论

xiaoxiaANDY

EMI 舒纳贝尔版第一个就评述这个版本,感到压力很大。它被奉为这套曲目的标尺,而我最近恰恰反复听这个版本,感到要说的话很多。首先,作为贝多芬演奏的先驱,舒纳贝尔基本采取的是浪漫派的演奏手法,不拘一格,速度自由,有如弹自己创作的东西那般潇洒。这种随性的手法,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换在今天,可能从音乐学院毕业那一关就有问题,更不用说巡回演出以及录唱片了。所以,这套东西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悲怆》中的凌厉速度,十分惊人;在最后几部作品中,则展现了浪漫主义的极致--我听完后一度说过“看来肖邦对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的贡献没我想象的那么大”这样的话。我坚持认为舒纳贝尔的演绎是最浪漫最过瘾的,但是否忠实?我不敢说。霍洛维兹60年代同样录过一些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除了在美国,反响并不佳。其实我觉得霍老的手法也是极端浪漫主义的手法,触键、分句确实有点怪,可也表达了充分的个人视野。为什么几乎所有人一致捧舒而贬霍呢?这里面有偏见和先入为主的因素吗?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舒老的技术是否已经被超越?我个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有请专业的人士来讨论一下。再次是录音的问题,不用多说,聆听起来获得快感是要费一些力气的。钢琴声失真是严重的,背噪是很难降低的。听这套二战前的录音的时候我常常不由想起70年这样一个恐怖的时间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有点虚无的遐想。这套录音如果音响效果更出色,会不会让我们更感动?--我更不敢说。最后说说我的结论,这是一套参考价值大于聆听价值的录音,我反对将此定为什么终极版本的说法(事实上我反对一切终极版本的说法),说透了它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富于魅力的有点另类的版本。贝32奏是一个整体,××版本全面胜出那种话,有如写赌球的枪手话语,根本是不科学的,何况还要考虑这尴尬的录音水平?

306 评论

灵魂尽头z

1 月光 贝多芬世界著名钢琴曲p3 2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钢琴)p3 3 古典 - 世界名曲 - g大调第1号小提琴浪漫曲(贝多芬)p3 4 钢琴曲 - 理查德·克莱德曼 - 献给爱丽丝p3 5 小步舞曲(贝多芬)p3 6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p3 7 悲怆奏鸣曲(贝多芬)p3 8 《月光曲》 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p3 9 音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钢琴)p3 10 欢乐颂 11 摇篮曲 12 春天 第三乐章 小提琴奏鸣曲 13 英雄交响曲 14 献给爱丽斯 15 田园交响曲 16 热情奏鸣曲 17 致爱丽丝 18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19 土尔其进行曲 20 春的召唤 21 小步舞曲 很多人都认为贝多芬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无可否认,他的确是其中最出名和最受爱戴的。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等。其32首钢琴奏鸣曲,包括《悲怆》和《月光》等被尊为钢琴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早期的音乐,有着 海顿和莫扎特的宫廷音乐风格,注重形式美,如第一交响曲。越是后期,越是表现出他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借音乐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诉求。 贝多芬可以说继承了德奥作曲家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精髓,将古典主义音乐在形式方面做到了极限。 特别是他的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分为五乐章,其余的八部都是四乐章,遵照海顿莫扎特确立的交响曲结构,即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和第四乐章急板或快板写成的。而在第三交响曲开始,形式和内容开始统一,一个分明的线索主题或思想贯穿整部交响曲,这在第五和第九交响曲里特别鲜明,而这,是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没有做到的。这样的结果是,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更多的现实表现力和情感刻画。听众不再是单一地去享受美丽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图和动机。这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 有人说,贝多芬一生创作下来的作品都是围绕着“英雄”这一主题。特别是九首交响曲,描述了一个英雄成长以及理想。 贝多芬的创作通常分为四个时期: 早期:从他学习音乐创作到32岁前后 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作曲家 就象大多数著名音乐家一样,他创作了许多到今天人们仍觉得很好听的音乐,同时他的音乐创作能力也很强,写悲伤写抒情都不错。 盛期:约十年时间 生活上他耳聋了,但思想上因为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将大量伦理思想写进他的音乐中。这一时期的音乐就是典型的贝多芬式的音乐。包括那些主要的交响曲,第五第六交响曲,几部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同早期相比,音乐变得富有思想,有自己的情感。 衰落:也约十年时间 贝多芬已经是维也纳社会名人,但他的创作却进入低潮,好象回到了以前一般的音乐家的时代,他个人意志也比较消沉。 晚期:最后的十年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突然又创造出了奇迹。晚期的作品,一部份规模庞大、宏伟壮丽,如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另一部分却进入抽象的境地。这时期的作品在音乐家眼里是宝贝。但由于通常很抽象,不如早期的那样好听,一般的听众可能难以理解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 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 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 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 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 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 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 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通过对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其中四首 (即第三.五、六,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 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 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 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 期。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 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117 评论

大宝儿0619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用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从十八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钢琴发源于欧洲,十七世纪末,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所有乐器中,钢琴最像机器。它简直就是一种机器,人用手操作的机器。其尊容谈不上优美,故此画家们很少让它入画。然而人机结合,人机相遇,它忽地灵通了!能弹了贝多芬,如哲人之沉思雄辨;弹肖邦,如吟诗;弹德彪西,如作画。它竟兼有了诗人、画家、哲人、鼓动家的功能。尼采、托尔斯泰、阿道尔诺们爱之,弹之,当然不是没有缘故了。” “想想看吧,世无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二十几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奏鸣曲了;没有肖邦的那些钢琴诗了;德彪西的‘钢琴画’也就不可得而赏之了。那人间将是何等的荒凉、寂寞!”辛丰年先生在《钢琴文化300年》中的论述不但精辟地道出了钢琴的外型、内涵和精神,更道出了钢琴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所赋于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钢琴作为物质基础,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条件,音乐家创造发展的钢琴文化又促进钢琴结构功能的进一步成熟。由此我们说钢琴是钢琴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钢琴、认识钢琴,也就成为了一个音乐人认识钢琴文化的必须了。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B·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的前身。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然而,钢琴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现代钢琴出现之前,钢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们称这一阶段的钢琴为古钢琴。现代钢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钢琴质的发展与飞跃。若没有古钢琴所发展的“量”的积累,也就不会产生1709年古钢琴“质”的飞跃。 钢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与古西腊的弦什(一弦琴)。将弦什的琴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多弦乐器。进而多弦乐器又演变成两种演奏形式的乐器。一是以手指拨动琴弦发音的多弦乐器。后与键盘结合成为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以手指拨动琴键,装置于键尾的小槌击弦发音的古钢琴。这两种乐器都是现代钢琴的鼻祖,故统称之为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哈普西科德(Harpsichord)在音源与演奏形式这两大特征上,都与击弦古钢琴有着完全相同的特征。就是外型上也基本一致,乃至今天我们仅从外型上难以分辨它们是哪一种琴。两种古钢琴在外型、音源、演奏特征上是一致的,但它们演奏所发出的声音效果则完全不同。这是由于激发琴弦方式的不同使然。拨弦古钢琴是在键盘的尾端装有拨弦的装置,其拨弦的拨子是以金属薄片包裹皮革制成,也有使用禽鸟的羽翎作为拨片,故也称这种琴为羽管键琴。按动音键而拨弦,十指可同时并用,弹奏出各声、复调音乐。这种激发音弦的方式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首先,拨弦的方式使其音量、音色难以变化,且不可克服在拨动弦时产生拨动噪音。又由于拨片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不可能如击弦弦槌在琴弦停留的时音那样短促(3秒),所以琴弦不能充分振动,声音较弱而短促。这些缺点决定了它音乐表现力的不足。但其纤细而韵味十足的音色自有其独特之处,在古代的宫廷室内乐为代表的音乐形式盛行时,这种独具特色的音质有着无可替代的功能,其能在音乐历史舞台中风光300来年就证明了这一点。 击弦古钢琴 击弦古钢琴称为科拉维科德(Clavichord),它无论从音源、演奏形式、激发琴弦的方式都更接近现代钢琴。但是由于它的结构过于简单,一没有三级杠杆的传动方式;二没有击弦后立即脱离琴弦的装置;三不能快速连续弹奏;四没有现代钢琴所具有“软中硬”的弦槌。以上4个方面正是现代钢琴击弦机键盘的主要特征。由于上述原因,击弦古钢琴的音量小而纤细,具有一种恬淡的金属音色,有些像敲击钢片琴的声音特色,听起来也有其迷人之处。在小范围的室内乐作品中有着其它乐器所难以替代的声音效果,乃至在1709年现代钢琴问世后仍在欧洲乐坛上活跃了100多年。随着现代钢琴的不断完善、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出现的爵士乐、摇滚乐的需要,古钢琴——似柔弱纤细而又羞涩的贵妇人——也只能归隐于现代社会舞台的大幕之后了。 自19世纪中、末叶欧洲又兴起了复古之风,欧洲各大中城市保存完好的辉煌古建筑群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美术、音乐……等古典文化艺术长久的生命力使古钢琴又再着盛装,走上舞台。这正是我们人类在快速前进的路途之中回首望去所发现的不该丢弃的宝贵财富。于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重新奏响,古钢琴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诚然它不占据现代音乐舞台的主流,但是我们相信,它将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增添晚霞的壮美。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当然不应被遗弃,因为它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夕阳的壮美,使我们看到人类的先祖们所创造的文化,同时我们也更清醒地看到了现代乐器之丰富,现代乐器之王者——钢琴,那时,如日中天的辉煌。17世纪到18世纪间,拨弦古钢琴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有着相当显赫的位置,可以说是它的全盛时代。至18世纪初,欧洲大陆音乐迅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因而逐渐被音量洪大的钢琴所取代。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钢琴的标志与象征。 1709年后,克里斯托福里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事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们及当时演奏家们的注意,却在异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他把这架琴送到音乐大师巴赫那里鉴定,巴赫却不屑一顾,只是说道:“触键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采用了巴赫的建议之后,于1747年又加以革新。同年,巴赫在波茨坦进宫晋见腓特烈大帝时弹奏了西尔曼的新型 钢琴。 西尔曼对钢琴改革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钢琴制音器的运用。他利用手动音拴使全部制音器离弦,以使钢琴的音响效果更丰富并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对于我们今天的演奏家来说,这种性能在现在钢琴中是用脚迅速而敏捷地控制着,很难想象当时是用手来操作的。 钢琴虽诞生在意大利,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至18世纪中叶,人们对钢琴的制作工艺实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这一时期,西尔伯曼及其子弟在钢琴的变革中起着主导作用。 西尔伯曼的名徒被称为“十二弟子”,他们分别制造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即“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他们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不同的音响效果,由此形成两大不同的钢琴制作流派。这两种流派,也对当时的音乐家们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 “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的键盘触感较轻,能够弹出快速的音符,音色变化细微,在与管弦乐队协奏时,音色对比清晰。这正符合莫扎特温文尔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乐需要。 约翰内斯楚姆佩是西尔伯曼的名徒之一,他于1760年来到英国,成为著名钢琴制作师;他的产品被称为“英国式击弦机钢琴”。这种钢琴触键感觉较重,但声音浑厚深沉,正适合于克莱门蒂那坚实有力的音乐风格。 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当时是名声同噪的钢琴演奏家,由于他们演奏风格的不同,他们分别使用结构各异的维也纳式和英国式钢琴。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在维也纳奥国国王的王宫里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钢琴演奏比赛,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这次比赛对提高钢琴在诸乐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它被形容为是锅炉工制造出的粗陋机械,少有优雅之色,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于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替代。到18世纪后期,钢琴到19世纪钢琴已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 现代钢琴 现代钢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直立式钢琴(upright piano),一为三角平台式(grand piano)。直立式里有标准尺寸及小号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则有许多尺寸,从最小到演奏会使用的大型平台钢琴。早期钢琴中还有一种长的四方形样式及直立起来的三角形钢琴。钢琴基本上有八十五至八十八个琴键,钢琴有二至三个踏板,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在右,叫强音踏板,促使所有断音装置被解除,令任何弦被击时能自由地震动,直到踏板被解放;在左边的叫柔音踏板,是一个能造出柔和的声音的踏板。 4 自动钢琴 自动钢琴最初形式(出现在19世纪末)是在普通钢琴前加用一部可移动的“演奏器”(player),外形极似一架小型足踏簧风琴,有一排65-88个“木手指”置于普通钢琴键盘上方。演奏器用打孔纸卷(打孔位置与钢琴谱相符)操纵;用足踏风箱鼓风,风通过纸卷缓缓转动的纸卷上的孔位,驱动机械连动相应的“木手指”击琴键奏出音乐。此后又有设计将外附的演奏器直接装置于钢琴内部,并可控制速度、力度、踏板等。自动钢琴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曾广为流行于家庭娱乐,有过两年内生产50万台的纪录;至30年代由于无线电及唱机的兴起,才渐被淘汰。但因为纸卷打孔在数量上不受人手十指的局限,钢琴上的音数和音域都可尽量发挥运用,故自动钢琴仍受现代作曲家的青睐。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马勒、格什温、R•施特劳斯都曾为这一乐器写作乐曲,制成纸带,供演奏使用。 现代自动钢琴(出现在本世纪80年代)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用集成电路和CPU控制钢琴自动演奏装置成为可能。用此基本原理投入钢琴自动演奏器的世界知名企业有美国的PIANODISC、日本的YAMAHA以及美国的QRS公司。其原理是利用计算机MIDI信号原理,把钢琴键盘的速度和力度信号以及记谱法转换成特定让自动钢琴CPU能识别的信号,驱动40V电力信号,让安装在键盘底端的动力部分推动钢琴的榔头发出声音。随着采样率的进一步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大大丰富。在推动自动钢琴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上海泛音钢琴技术中心、北京乐器研究所等企业,为自动钢琴的本土研发、技术引进做出了努力。【钢琴的主要构造】 踏板(Pedal): 是指钢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钢琴中除键盘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意大利乐器制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在改造钢琴时发明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延音踏板(Damper Pedal): 是英国人布劳马(John Broadwood)于1783年发明,通常是钢琴下最右内侧的踏板,当延音踏板被压时下,平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扬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续震动,将踏板放开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压在琴弦上制止发音。由于按下制音踏板会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故又称强音踏板(Loud Pedal)。 2) 柔音踏板 (Soft Pedal): 是一个位于钢琴底部最左则的踏板。它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在平台式的钢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会立刻向旁推移,使它只敲三弦中之二弦,或二弦中之一弦(如果每一音有三根弦,就只敲到二根弦;如每一音只有一根弦,移动的结果使琴槌较软的部分敲到弦)。使音量减少,并使声音变得非常清纯、柔和。在直立式的钢琴中,踩下柔音踏板时,所有的琴槌移近琴弦,藉以减轻冲力,减少打击的长度与强度,使音量变小。 3)消音踏板(Sostenuto Pedal): 现代钢琴除了延音踏板及柔音踏板以外,位于中间的一根具有特殊性能的踏板。但由于消音踏板使用机会少,所以现在消音踏板的构造和作用都有所改变。大部分现代钢琴的消音踏板被踩下时,一块活动的绒布会夹在琴槌和琴弦之间,使音量变得极细和模糊还变闷。通常只使用于夜间或清晨弹奏钢琴之时,以免惊扰邻居的安宁。 调音钉(Tuning Pins): 是一些能够用特制扳手扭动旋转的钉状螺栓。它的旋床是有锁口的特制高碳钢,因而琴弦能牢固地绕在弦轴钉上,致使音准在琴弦高强度拉力作用下能长期保持并稳定下来。 琴槌(Hammer): 外包着高品质的毛毡或绒布,由于这层「皮肤」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称羊毛槌。它本身连着琴键,当琴键被按下时,琴槌便会打落琴弦上并借着琴弦的振动使钢琴发出声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来敲击被调音钉紧扣着的琴弦。 制音器: 制音器是与弦紧贴着,用来阻止弦的震动。例如当钢琴上的琴键被按下时,钢琴内部的琴槌会打在一条条用铜制造的琴弦上,借着琴弦的震动发出声音。 琴胆(Action): 琴胆连接着琴键和琴槌,是整部钢琴的灵魂和最重要的配件。 响板(Soundboard): 响板位于钢琴内部最后面的一块大金属钢板,它连着调音钉,紧贴着琴弦,当琴弦被引发振动而发出声音时,响板会使声音产生双重共鸣,即将声音透过响板反射以及扩大出来 琴键(Keyboard): 整个琴键都是由黑键和白键组合而成,用均质木块切割使琴键的外观十分整齐,所有的键或黑键都有着平均的大小,并且高度相仿,不会令琴键的外观感到起伏不平,黑键和白键都是经过严格的重量以及平衡检测,使弹琴的动作达到平滑的效果。【钢琴选择法】 钢琴是昂贵的乐器,因此在选购时必须十分小心。选择钢琴的最佳途径就是要特别注意音色、触感、调音稳定性、耐久性、外观及张力六个方面。 音色:要选择具有丰富清晰而且持久的音色,从极度轻奏的乐段到非常响亮的乐段,动态 范围都要广,音色特性要在整个键击声范围内保持和谐平衡。最好的钢琴是响板能设计成一个永久冠形,在全长方向上再用数条肋木来加以保护,这样就能够使乐器的使用寿命增长了。 触感:触感要既能令初学者感到舒服,又能令有造诣的演奏者感到得心应手。钢琴插入了微细的铅块,以用来保持琴键触感的平衡。改进触感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要采用既准确又无故障的击弦机构。若钢琴的零件公差能达到五百分之一毫米,其结果就是音量能平均,触感均匀,更能减少维修的次数 调音稳定性:每台钢琴都要作定期的调整,而造成钢琴走音的原因之一就是弦所受的巨大张力?(约20吨)。因此钢琴的后架结构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去提高抗应变的效率和延长调整的间隔期。调音针和调弦的方法也是能够提高调音的稳定和准确性。 耐久性:一般家庭的财产之中恐怕没有比钢琴更经久耐用的了,这就为何耐久性对钢琴是很重要的缘故。谁都希望钢琴的性能、声音与外观能长期地保持不变,钢琴的耐久性好,是要通过精心地选择材料,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最新的科学数据和声学专门知识)以及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进行极严格的品质管理才能实现的。 外观:因为钢琴在家里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 "家具",所以大部分的人均极重视钢琴的外观,因此在选择钢琴时,就要先考虑一下将要放置钢琴的房间,然后再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钢琴式样。 张力(Tension):琴弦要被调音钉拉紧,这样,琴槌打在弦上才能发出声音。而张力就是指琴弦被拉紧的程度。

288 评论

相关问答

  • 钢琴艺术史论文范文大全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用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从十八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钢琴发源于欧洲,十七世纪末,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

    盛笑笑shamir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钢琴艺术史论文题目大全

    当然这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但只换了1次和声,如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

    sunjinghong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钢琴艺术赏析论文范文大全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有欣赏音乐的自由无论你是高兴或悲伤当你真正用心去聆听音乐的时候你就会忘记生活中的种种得失尽情沉静在美妙的音符之中音乐是

    母婴家居学院 7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钢琴艺术史论文范文模板

    从创作背景,内容,表现手法,和影响力这几个方面来写。下面的内容你可以参考下,  《黄河大合唱》诞生记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

    陈达文文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钢琴艺术史论文范文初中

    EMI 舒纳贝尔版第一个就评述这个版本,感到压力很大。它被奉为这套曲目的标尺,而我最近恰恰反复听这个版本,感到要说的话很多。首先,作为贝多芬演奏的先驱,舒纳贝

    温暖三月5021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