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2

会吸烟的肺
首页 > 论文问答 > 当代大国经济与政治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怀疑本身

已采纳
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不仅说的是政治环境,还有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欧美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和中国纠缠不清。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的出口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不断增长。美国等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以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考虑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及就业的压力,坚决拒绝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来说保持汇率的稳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话, 势必会降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使中国的招商引资遭受严重的打击,同时会大幅减少中国的出口,这样的话大批的民营企业就会倒闭,大量的工人会失业,会导致国家的政治环境恶化,社会不稳定。虽然人民币可以促进中国的进口,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都要在国家的经济局势稳定,社会安定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意义。 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人经济状况更加的糟糕,美国人大幅降低消费,特别是对中国商品的消费。由于美国人消费降低,导致中国的出口大幅下跌。大量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郎咸平教授说过,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政府将资金注入银行,同时美国的利率很低,美国人大量地贷款用于买车和其他消费。才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这不无道理,同时这与美国政府自身的调控和美国人不良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政府面对此次危机提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主要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一部分是支持企业的资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大批的钢筋水泥企业的生产,而且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可是这些投资都是一次性的,建完就不会再去重复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持久的。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于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或者超出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比如高速铁路,其投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成本回收的周期非常的长。一般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然而要收回成本,其票价必然不会低,有些线路价格将逼近机票的价格,使得很多路线的乘客往往是寥寥无几,实在是对资源的二次浪费。 为何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如此之低?当今流行语,“病不起”,“死不起”等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极低的消费能力。其原因很多,首先是中国的人口多。中国的人口是怎样影响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的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劳动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工资却不能跟上这方面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就算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劳动力过剩,使得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很高,工厂和企业就有更多的讨价还价的空间。如今大学的扩招也产生了同样的问题。大量的扩招,不仅严重地降低了教学的质量,而且造成劳动力的趋同化,使得大学生难以胜任工作,而且形成恶劣的竞争。由于劳动力的工资不高,消费能力自然也不会高。另外就是房地产过热,导致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得不被拘束在房产上。由于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家庭和房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一般会首先考虑买房,其次是买车。开发商抓住了买房者的心理于是抬高房价,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普通老百姓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任由开发商漫天要价。其次是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利益和政绩,抬高地价,频频拍出地王。房地产开发成本又间接转嫁给了购房者。可以说地方政府在房价高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医疗费用也是普通老百姓的重要开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被束缚,导致内需不振,同时外贸出口又遭遇寒霜。政府提出的三驾马车有两驾马车已经不能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相应的贡献,所以只能依靠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来拉动经济。由于政府的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在GDP所占比例甚至达到70%以上。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基础建设完成,中国应该用什么去填补空出来的GPP空缺。到时中国的经济就会停止不前,甚至出现大的滑坡。中国的政府投资行为似乎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但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政府如何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呢?就是转变增长方式,控制产业链,把握产业链的高利润节点。中国如今的制造业主要是集中在制造。制造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节点,会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劳动力剥削。美国人聪明之处就是控制了产业链,自己控制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而把利润最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剥削中国的劳动力。而且往往造出来的产品都返销美国,国人并不能享受这些产品,真是“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政府为了保障出口,保持着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或者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出口。这种思想方式似乎有悖于“经济发展,全民共享”的理念,为增长而增长的思维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政府需要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意义。不能盲目地信从GDP指标,应该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路。相信政府可以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109 评论

史瑞克0111

世界经济学专业(现代企业管理与市场经济)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专业课程 货币银行学 财政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国际资本市场研究 高级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 计量经济学 利率理论与利率风险管理 世界经济专题研究 开放宏观经济学 自然辩证法 贫困经济学 数理分析方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 方向选修课 企业战略管理 公司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金融、贸易与公共经济管理方向)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题库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国际与比较政治经济学 货币与金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专业课程 博弈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关系的制度分析方法 国际经济关系专题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研究 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政治经济学 发展政治经济学 跨国企业融资与环境评价 能源与环境政治经济学研究 国际投资与国际竞争战略 自然辩证法 低碳经济与国际能源战略 专业外语 国际贸易体制研究 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国际经营与跨国公司管理方向)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题库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实践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国际与比较政治经济学 货币与金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专业课程 博弈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关系的制度分析方法 国际经济关系专题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研究 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政治经济学 发展政治经济学 跨国企业融资与环境评价 能源与环境政治经济学研究 国际投资与国际竞争战略 自然辩证法 国际商务交往与国际品牌管理 专业外语 市场营销管理 社交礼仪与国际商务谈判 外交学专业(公关与传播)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题库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现代外交学专题研究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专业课程 社交礼仪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公共关系学 外交思想史专题研究 外交决策研究 中国对外关系史专题研究 亚太国际关系研究 商务谈判技巧 科研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 专业外语 国际关系专业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题库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专业课程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外交决策研究 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研究 国际冲突研究 大国关系 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 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 自然辩证法 科研方法论 专业外语 国际政治专业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题库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 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专业课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 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研究 外交决策研究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 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经典文献导读 科研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 专业外语

109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