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7

每天只睡4小时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语言学史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熊二的小熊大

已采纳
语言学史可以写中国的和外国的。中国的从古代说起 扬雄的方言 刘勰的文心雕龙 往前推。外国的各个语言学流派,不同的理论都可以找一下。社会语言学主要是语言学和社会学交叉形成的学科,比如说研究网络语言,公交站名,楼盘名称所反映的规律等等。语言学史主要是语言学从形成到发展的一个过程,中国的语言学史比国外要短很多。可以多关注黎锦熙,吕叔湘,朱德熙,陆剑明,刘丹青,沈家煊等等。
235 评论

一首ciao情歌

硕士课程: 1、中国古代文学 基础学位课: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解读、文化人类学导论、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分析、中国文化与文学;专业课:古典文献学与文学古籍整理实践、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明清文学思潮与社会心理、唐诗研究、唐宋词概论、明清小说研究、先秦散文研究。 2、古典文献学 基础学位课:训诂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中国语言通论;专业课:音韵学、理论文字学、古籍整理理论、古文字研究、马氏文通研究;选修课:《史记》研究、汉语词汇史、《说文》段注研究。 3、文艺学 基础学位课:文艺学与美学专题、文艺学方法论、写作学、中国文艺理论专题、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课:文艺社会学、艺术文化学通论;选修课:诗歌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小说美学、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研究。 4、汉语言文字学 基础学位课:现代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专业课: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修辞学、古籍选读、汉语方言学、汉语语音学、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语言学名著选读;选修课: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佛教文献语言研究、训诂方法、《史》《汉》校读、敦煌语言文字学、近代汉语概论、欧美语言学名著导论、语言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化通论、《马氏文通》研究、汉语语法分析与研究、《说文》段注研究、古代汉语教学论、当代中国语法学理论、现代语言学。 5、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础学位课:中国文化通论、学术论文阅读与写作、文学理论专题;专业课: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选修课: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研究、鲁迅研究、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专题、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史、中国新诗史、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专题、中国电影史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评论、幼儿语言文学教育。 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基础学位课:中国文化通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发展史、西方文学批评史;专业课:中外文学交流史、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20世纪欧美文学思潮;选修课:第二外语(俄、法、英、日任选)、现代英美小说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西方戏剧史、中日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189 评论

小茉莉0906

论语言和交际的关系[摘 要]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通过使用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关键词] 语言 交际当你面对与他人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当你需要拒绝他人无理请求的时候;当你调解纠纷,化干戈为玉帛的时候;当你想要说服别人同意你观点的时候;……有一样东西能为你实现目标,那便是------语言。现实中,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中,说明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会说话人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与动物无异。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虽然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文字、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也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重要性就要差多了。根本上说人类各种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总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是用来辅助语言交际的。”那么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概述“按照常人的理解,语言就是说话。”[1]然而这是一个比较狭隘的定义。语言不是说话,也不是所说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本身不等于语言。“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说话是运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行为,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生产出来的‘产品’”。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二)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三)语言的特性: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四)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惟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语。(五)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发展是缓慢的、渐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各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言成分发展中的一致性,语言成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学者曹志希、何玲梅认为“语言具有无限的表达和理解功能 主要原因之一是 ,与其它文际形式相比 ,它最具有系统化的特征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之最惊人的特点是它能够帮助编造或理解以前从未有过的句子。” [3]二、语言与交际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有的人在竞争中失败,有的人在合作中成功,这其中奥妙何在?生意场上有“金口玉言”,“ 利言攸先”之说;政治场上有“领导过问了”,“ 一言定升迁”之说;文化界有“点睛之笔”,“破题之语”,生活中常有生死荣辱系于一言之说。可见,在现代交际中,能否成功运用语言的影响力,实在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 在社会上,人们的能力有高有低,快速了解他们,不妨看看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其主要表现是说话的艺术,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通过成功的口才这一媒介,不熟识的人可以熟识起来,长期形成的隔阂可以消失,甚至单位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可以通过它得到解决,若是语言运用不当,也可能交际失败,甚至损害自身的形象。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不仅有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唐诗宋词等等所代表的辉煌的传统文化,而且在口才与交际艺术上也是世界上高度发达,首屈一指的,历史上,孔子运用口语艺术开展教育;苏秦以雄辩之才挂起六国相印;张仪四处游说建功立业;范睢说秦王;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联吴抗曹,舌战群儒……到了近代和现代,也出了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闻一多等等许多能言善讲的大师巨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确,跟那些有知识且具有口才的人交谈,比喝了壶酒更令人兴奋,比听交响乐更能振奋精神,良好的话语可以带给人愉悦和欢畅,帮助你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你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感情的融洽。 语言的运用能力确实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能的至要途径,确实是我们驾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通观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把口才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如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西塞罗,是一们雄辩家,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美国总统林肯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口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用口语表示思想感情的一种巧妙的形式,懂得语言艺术的人,懂得相处之道的人,他不会勉强别人与自己有相同的观点,而巧妙地引导他人到自己的思想上来,那些善于用口语准确、贴切、生动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人、办事往往圆满,反之,不懂得语言艺术的人,最后自己也会陷入困境。 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4],人才也许不是口才家,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口才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思维敏捷、能言善辨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一个善于说话的人,首先必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还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最后,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间接来说,知识渊博,话才能说的生动通顺,正因为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交际相互影响,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其表现在:第一、交际中用语言打破尴尬美国前总统里根第一次访问加拿大的时候,遭到了反美的人群示威反对,他的演说不得不时时中断,让陪同的加拿大总理觉得很难堪。 可是,面对如此难堪的场面,一向幽默的里根总统却仍是一脸的轻松,他满面笑容的说:“这种事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第二、交际中用语言捍卫尊严周恩来总理接待记者来访。一美国记者发觉总理拥有一支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连您也拥有一支派克钢笔,是否说明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一听,顺手拿起派克钢笔,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 这支钢笔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做纪念的,他说这是抗美战争的战利品。它让我们想起那并肩战斗的年代。这样,我便有了一支贵国的钢笔。” 第三、“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类的生活、劳动、社会斗争、人际关系协调、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等等,都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要解体。 第四、“语言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无论什么阶级、阶层、团体,语言同样地为之服务。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会发生变异,出现种种社会方言。 第五、“个体学习和运用语言均受到社会的制约。”其一,人离开社会无法掌握语言;其二,人生长在不同的社会就能掌握不同的语言;其三,个人使用语言必然打上特定社会的烙印。第六、“语言依赖社会而存在。”其一,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其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如果消亡,语言也随之消亡。[2]我认为,交际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交际。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际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而这些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那么如何有效的运用我们的语言来达到良好的交际,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参考文献] [1]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3]曹志希 何玲梅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6 期 总第90 期[4]杨茂平感悟生活:帮你能说会道九州出版社,2008年10月

348 评论

侯丹丹0518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学林漫录] 王力部分作品 汉语音韵(王力著) 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王力著) 诗文选讲(王力著) 王力文集第二十卷(王力著) 清代古音学(王力著) 王力文集第八卷,同源字典(王力, 著) 汉语词汇史(王力, 著) 汉语语法史(王力,著) 王力文集(王力著) 王力文集第十七卷,音韵通论 上古音(王力, 著)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 著) 龙虫并雕斋琐语(王力,著) 同源字典(王力著) 怎样写学术论文(王力著) 古代汉语常识(王力著) 音韵学初步 : 献给叶圣陶先生(王力著) 汉语语音史(王力著) 中国古文法(王力著) 词类(王力著) 龙虫并雕斋文集(王力著) 王力论学新著(王力著) 古代汉语(王力著) 诗词格律(王力著) 语法和语法教学 : 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张志公主编) 广州话浅说(王力著)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著)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 楚辞韵读(王力著) 诗经韵读(王力著) 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王力, 著)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汉语音韵(王力著) 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著) 汉语诗律学(王力著) 古代汉语(王力著) 诗词格律十讲(王力著) 中国音韵学(王力著) 王力诗论(王力著) 中国语文讲话(王力著)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王力著)

30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语言学史论文

    王力教授(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

    静心观海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国语言学史论文范文

    应用语言学毕业论文符合自己要求的范文真的不好找的,我是志文网帮我写的,题目定的是英汉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中的作用身份研究,导师看过了思路觉得挺好的。

    椒盐儿橙子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中国语言学史论文题目

    《回字有四样写法》

    饭兜兜兜得牢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国语言学史论文选题

    学术堂整理二十个好写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以《墨子》为例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  2、《马氏文通》中韵律影响句法现象研究  3、"

    水之语城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中国语言学史论文格式

    历史小论文的格式无特殊要求,和平常一样,你只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再用事实论证就可以了。**************************************

    无锡小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