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1

纯情小泰伦
首页 > 论文问答 > 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空气精灵

已采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开办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越来越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深入,但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未能充分体现护理学科和职业教育的特色,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严重不足,医学基础课比例过大,专业课教学内容则偏重疾病诊治,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因此,从1999年以来我们对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现将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报告如下。1 改革的原则1 强化培养目标课程的选择和组织应紧密围绕护理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的目标,根据整体性、综合性原则,按照护理专业的特点将原有的课程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融合成为新的与护理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2 注重整体优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主干课与非主干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以及每门课程的比重与序列,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结构;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人文素质课程,精简重组医学基础课程,按照生命周期模式设置护理专业课程。整个课程体系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又要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既能适应我国的实际需要,又逐步与国际护理教育相接轨。3 体现全面发展21世纪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护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一体化和全程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这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4 循序渐进和与时俱进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护理教育层次较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一方面要做到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护理专业乃至整个医学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不断予以修正和优化,做到与时俱进。2 改革的实践1 第一轮改革:确定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初步改革方案为规范和引导护理高职高专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1999年成立了全国护理专科教育研究学组,近40余所院校参加,先后四次组织了对护理大专的教学计划的研讨。针对传统的护理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初步的改革方案。1 课程结构比例:原则是缩减医学基础课程,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的比例。提出适宜的课程结构比例为:公共基础课程约占15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约占15 %20 %;医学基础课程约占20 %25 %;护理专业课程约占45 %50 %。2 课程设置体系[1]:合并和重组医学基础程,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如,合并《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重组为《人体结构与功能》;增设《人际沟通》、《社会学》、《护理美学》、《社区护理》、《精神病护理学》等。考虑到当时护理师资等实际情况,护理专业课程仍按照医学分科的模式设置。此方案后经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护理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论证,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其中20门规划教材。这套教材成为全国第一套护理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 第二轮改革:按生命周期模式重组护理专业课程此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护理专业课程的优化。2002年起,九江学院医学院(原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密切合作,改变按临床学科设置护理专业课程的模式,在我国首次采用按生命周期模式组织护理专业课程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和《老年护理》,并完成了教材的编写,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3 第三轮改革:新世纪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改革项目成果课程体系改革方案2003年,由九江学院医学院主持的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护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研究》课题组,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并确定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表1)。该研究成果受到教育部、卫生部及有关高校的重视,并为《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所采用。为推动教改成果和启动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开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以课题组成员单位为骨干,联合20余所院校,共同组织编写了其中21门教材。4 新课程体系的特色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有多种分类方法,各种模式均有其优缺点[2]。新的课程体系吸取了不同课程模式的优势,形成了其特色。1 强化培养目标,淡化学科意识:由于知识的迅速增加和更新,使各门学科知识大大扩展的同时,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趋势也日益突出。传统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不论其与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关系的紧密程度如何。在新课程设置上,我们注意到学科和课程的联系与区别。课程可以单学科为基础,也可以是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不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强化培养目标,淡化学科意识,在课程的冠名上,摒弃了传统的学科冠名方法,而是根据课程内容冠名,形成了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38 评论

s泡沫之殇y

新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改就是目前仍在实施中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时间序列和内容逻辑上,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的直接思想来源应是20世纪8 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在今天看来,素质教育所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正是“以人为本”。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这样的目标表述就高度概括了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扩展资料:新课改“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理解:1、“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在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等的思想是-致的。它肯定人的价值,肯定现世人生,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强调人的经验和实用理性。2、“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目的。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引导下,课程文化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注重人的自我实现,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认为这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甚至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等等。3、坚持“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逐渐出现了向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倾斜,关注个体感性享乐,爱学乐学难以实现。

298 评论

婕哥大王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206 评论

呲呲呲呲呲呲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

225 评论

迪夫米米

回答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更多7条 

161 评论

轻舞飞扬庆庆

分级护理制度、病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抢救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制度、药品与器材管理制度、差错报告和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如患者坠床、出现压疮、走失、误吸等等,一旦出现威胁患者安全的护理意外事件,作为当事人,必须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口头上报,若有隐瞒、拖延或者谎报的情况,必定会受到医院的严肃处理。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药师执行);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196 评论

相关问答

  • 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分级护理制度、病区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抢救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制度、药品与器材管理制度、差错报告和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

    shop移民Shero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啥

    护理的教育学在今后的改革当中,只要是来改变自己的目前状况来将声音护理上的专业知识。

    夏初哥哥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人文

    言谈举止,爱伤观念,同理心,人文关怀,沟通能力等

    会飞的小马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第一, 护理教育应注意整体性、一致性  目前,护校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专业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护理教育滞后。临床护理教学应与护校教学紧密相连,针对临床护理工

    装饰小板凳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4
  • 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践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

    小蝴蝶飞不过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