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9

杰克贝老师
首页 > 论文问答 > 跟典籍里的中国有关的议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妖乐乐10

已采纳
《典籍里的中国》的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例如: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313 评论

胖达最高

十期节目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共有十期节目,每期节目当中都会介绍一部中华文化典籍,分别是《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徐霞客游记》、《道德经》、《周易》。《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由由央视精心打造的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中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通过讲述或者演绎那些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展现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源起和流转传承。剧中参加节目的表演嘉宾倪大红、宋佳伦、徐卫、郑楚一、王学圻、张晓龙等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戏骨,他们的表演给不少观众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关于为何制作这个节目,就要从开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起。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为此作为《典籍里的中国》制作团队,想到了从优秀典籍入手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但是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以此想到了结合互联网思维,利用其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邀请众多知名演员参与到其中,让更多的人通过他们的表演去重新了解中国传统文献古籍,从而达到传承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除了因为电视剧爆火的四大名著之外,其余的经典文献古籍很少有人知道。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毕竟中国传统典籍当中有很多的文化传承,虽说有一些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但也有不少经久不衰,值得大家了解跟学习。

196 评论

enjoyduola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品读尚书,品味经典】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321 评论

longjuping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178 评论

相关问答

  • 跟典籍里的中国有关的议论文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

    大灌篮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关于典籍里的中国议论文

    春节期间,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我震撼不已。《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

    光吃光吃。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典籍里的中国议论文

    先秦的很多,个人认为孟子的比较好读懂。如果不怕饶舌,可以读读公孙龙子。另:《文心雕龙》是文论。

    飘飘飞雪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典籍里的中国论文

    一、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

    胖墩er猫 2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典籍里的中国小论文

    读后感写作思路:首先描写《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什么样的节目,然后举例树立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感悟。《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

    呀哟哇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