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4

最幸福的米虫
首页 > 论文问答 > 壮族文化历史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SY-recording

已采纳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 驼 ) 的原因。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壮族古文字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  歌圩  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 歌圩。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
155 评论

szcarol617

一、民族史志新模式的诞生《广西僮族简史》虽说是“简史”,但论述的范围较为广泛,内容涉及到壮族的分布和起源、社会组织、革命斗争史、生产、衣食住、婚丧习俗、文化艺术、语言文字、教育等。这种新模式与后来由《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壮族简史》(1963年初稿,1980年正式出版)比较而言,虽然两书细节上稍有差别,但显而易见, 《壮族简史》的体例大体上继承着《广西僮族简史》的新模式。中国民族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单系进化论可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黄现璠于《广西僮族简史》中论及的“原始乱婚”、“对偶婚”、“单婚”等,援引的是摩尔根《古代社会》中单系进化的婚姻和家庭形态观点。同时,他对壮族婚姻习俗中“不落夫家” 的解释,同样属摩尔根的单系进化论。可见黄氏早年就已意识到社会的发展阶段并非是按照马列主义的模式进行。《广西僮族简史》具有的以上特点,几乎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志(不是所有)中大都难得一见。由此而言,《广西僮族简史》无疑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志记述新模式的开山之作。 对壮族的客观认识,可说是《广西僮族简史》的突出特点。黄氏以与其它著作不同的独特视点展开了他的论述。他在充分评价了壮族拥有勤劳、勇敢、智慧等优良传统的同时,还指出了壮族人民长期生活贫困,历来遭受汉族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壮人社会地位低下等存在的问题。这种认识的背景,首先可以追溯到作者早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时曾遭受过同学蔑称为“南蛮子”的歧视经历和感受。当然,还关联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壮族一直无公认的统一民族称谓。壮族人历史上长期遭受歧视的状况,从当时的新闻报刊登载的“读者来信” 中可窥一貌。但是在《广西僮族简史》中,黄现璠将汉族历来压迫少数民族的主体限定在汉族的统治阶级。而对汉族民众的认识是‘壮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同书第49页)。黄现璠的这种认识可说客观地表明了壮族历史上发生的时代环境变化。黄现璠对壮族的认识模式,并非像刘介那种汉族与非汉族的单纯二元对立认识模式,他注意到了阶级对立的关系。但是,他的这种阶级对立的认识模式常被人任意曲解或蓄意恶解为壮族长期遭受着汉族压迫,从而上纲上线到民族对立。这种曲解或恶解在反右运动中对黄氏的批判言论中充分表现出来。 《广西僮族简史》是一部纯学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与当代学者的作品大不相同, 很多当代学者喜欢率性发挥,历史上一句三五字短语,他就能够引申出三五千字的观点,这种学术观点的最终偏离,实在是不可避免的灾害。博览群书,认真辑录,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这些表面上看有些虚晃晃的东西,放到做学问上,那就是极其重要的根基之一。《广西僮族简史》一书的内容、思想精神、价值与今的浮躁创作的作品相较,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壮族文化历史论文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

    瓶子好多 1人参与回答 2024-08-12
  • 壮族民族文化论文

    百度上有啊!

    游客56742389 4人参与回答 2024-08-11
  • 广西壮族文化论文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南博会”发展之研究  摘要:研究我国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兴国社会价值。勾勒我国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活动中,结合地域的自然环境、

    淡咖啡生活 2人参与回答 2024-08-12
  • 壮族文化论文3000字

    壮族民族风俗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余万(2005年)。

    蓝冰儿雪莲 5人参与回答 2024-08-10
  • 壮族传统文化论文

    三月三,壮族人的节日,武鸣应该是最热闹的吧。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斗牛。窗外,天还是朦朦胧胧的,天边包裹这一层层薄薄的丝衣,天外想起一声声清脆对额鸡

    0度空间的鱼 3人参与回答 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