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d1329256550
首页 > 论文问答 > 储能原理与技术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努力中的女人

已采纳
目前最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它需要配建上、下游两个水库。在负荷低谷时段抽水蓄能设备处于电动机工作状态,将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保存,在负荷高峰时设备处于发电机工作状态,利用储存在上游水库中的水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0%到75%左右。但由于受建站选址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和动态调节响应速度慢等因素的影响,抽水储能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全球抽水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约占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的3%。 压缩空气储能是另一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储能方式。利用这种储能方式,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富余电能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山洞、报废矿井和过期油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燃汽轮机发电。由于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且能源转化效率较高(约为75%左右),因而压缩空气储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
99 评论

开心往前飞tt

1.分布式计算与软件方向分布式计算与软件方向重点进行网络存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新型网络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方向以数字资源研究为主线,研究海量数据的存储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性能、高可靠的磁盘阵列,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云存储和云备份技术,网络存储测评技术,海量数据的搜索技术等。本方向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分布式计算原理与应用、网络存储原理与技术、现代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媒体资产数字化、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语义网等方面。本方向坚持产学研结合,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发展,在以下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1)网络存储系统设计与开发;(2)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研究;(3)云存储及应用技术研究;(4)网络存储性能测评技术研究。由于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存储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对网络存储人才的需求巨大,本方向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传媒信息安全方向传媒信息安全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数字传媒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在该领域内具有独立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规划管理的能力。本方向是计算机、通信、数学和广播电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针对信息网络、广播电视和数字传媒等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广播电视安全体系、策略和评估技术和方法,以及广播电视安全监控与安全播出;研究网络和通信安全、密码理论与技术、信息隐藏技术及应用、内容安全与内容对抗等,为传媒领域中数字媒体的内容安全、数字版权管理、通信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等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三网融合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本方向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实践等课程内容之后,学习信息安全技术、现代密码学、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数字版权管理和安全协议等课程。3.智能信息处理方向智能信息处理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检索、智能化信息存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使用智能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本方向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息处理,图像信息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本方向专业学习的内容主要针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领域,开展信息、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语音处理处理方面,研究语音识别、语音感知、语音合成、发音质量评测、发音音色度量等,以认知心理学、心理声学和语音学为基础,以信号处理、统计学为主要工具以让计算机可以与人使用语音进行交流为最高目标;在图像处理方面,研究基于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的图像预处理技术,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恢复方法及模糊与遗传算法结合的图像恢复方法。在人机交互技术方面,研究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本方向是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学科,是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息处理,图形图像技术等的综合研究学习。通过学习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领域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能力。

164 评论

流星又来临

第1章 绪论1 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2 储能技术及其应用1 什么是储能2 什么是储能技术3 能量储存方法4 储能系统的评价指标5 储能技术的应用3 储能技术发展状况与展望1 储能技术发展的历史2 储能技术发展的前景3 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4 需要研究的课题15参考文献15第2章 储能技术原理1 能量转换原理1 能量的基本转换过程2 热力学基本定律3 热力学第二定律2 热机的原理3 机械能储存技术4 热能储存技术5 化学能储存技术6 电能储存技术7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39参考文献42第3章 储能材料的基本特性1 相变的焓差(Δ??H??) 2 相平衡特性3 相变过程的特性4 气体水合物的特性5 水的特性6 冰的特性7 水合盐的特性8 高分子储能材料的特性9 储能材料的热物性及测定方法10 储能材料的遴选原则11 常用材料的储能特性对比71参考文献73第4章 冰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应用1 发展蓄冷空调的效益分析1 社会效益2 经济效益2 空调蓄冷方式及其技术1 水蓄冷2 冰蓄冷3 共晶盐蓄冷3 空调蓄冷系统运行方式1 水蓄冷系统2 冰蓄冷系统4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法1 典型设计日空调冷负荷2 蓄冰装置的形式选择3 确定蓄冰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4 确定制冷主机和蓄冰装置的容量5 选择其他配套设备6 蓄冷空调工程实例简介5 蓄冷空调发展106参考文献108第5章 电能储存技术及应用1 概述2 抽水蓄能的应用1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2 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3 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4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5 近年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状况3 超导储电能技术的应用1 超导磁储能技术2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4 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应用1 电容器储能原理2 箔式结构脉冲电容器3 自愈式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4 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的发展趋势5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的应用1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简介2 利用压缩空气储存电能的原理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137参考文献141第6章 热能储存技术的应用1 热的传递方式2 热能储存方式1 显热储存(sensible heat storage) 2 潜热储能(latent heat storage) 3 化学反应热储存(chemical reaction heat storage) 3 蓄热技术的应用1 太阳能热储存2 电力调峰及电热余热储存3 工业加热及热能储存4 几种蓄热系统的实现方法1 水蓄热2 冰蓄热3 蒸汽蓄热4 相变材料蓄热5 蓄热系统用于北方供暖1 蓄热式电锅炉2 推广应用蓄热式电锅炉的意义3 蓄热式电锅炉的设计计算实例162参考文献167第7章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及其应用1 概述2 气体水合物的性质1 气体水合物的定义2 气体水合物的物理性质3 气体水合物蓄冷现状4 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选择5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1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实验175

256 评论

会思想の萝卜

电感器本身就是一个储能元件,以磁场方式储能。其储存的电能与自身的电感和流过它本身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E = L*I*I/2。由于电感在常温下具有电阻,电阻要消耗能量,所以很多储能技术采用超导体。电感储能还不成熟,但也有应用的例子见报。电感的特点是通过的电流不能突变。电感储能的过程就是电流从零至稳态最大值的过程。当电感电流达到稳态最大值后,若用无电阻(如超导体)短接电感二端并撤去电源,如果电感本身也是超导体的话,则电流则按原值在电感的短接回路中长期流动,电感这种状态就是储能状态。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储能原理与技术论文

    电感器本身就是一个储能元件,以磁场方式储能。其储存的电能与自身的电感和流过它本身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E = L*I*I/2。由于电感在常温下具有电阻,电阻要消耗

    听话呵呵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储能技术与储能材料论文

    一、储能专业有哪些?结合《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8增补专业可知,目前我国的储

    huzhanghua88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储能技术论文

    编辑词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本科和博士生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就读电气工程所属的5

    jingeyijie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储能技术论文结尾

    写论文是科研最基础的。 第一,你在写论文的时候先确定你的论点,也就是你这篇论文是关于什么,是要论证什么东西,一般来说,也只有你对这个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

    julystar7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储能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储能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根据储能过程涉及的能的形式,可将储能技术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是通过物理变化将能储存起来,可分为重力储能、

    8888一美食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