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8

panda熊猫陈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水产杂志瓦氏黄颡鱼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三石太保

已采纳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黄颡鱼黄颡鱼(4张)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部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较短,这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进食较凶猛。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2习性编辑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黄颡鱼黄颡鱼(3张)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等。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黄颡鱼黄颡鱼(5张)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0~0,最适pH值为0~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黄颡鱼的分类黄颡鱼的种类较多,有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盎黄颡鱼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岔尾黄颡鱼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江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光泽黄颡鱼(尖嘴黄颡、油黄姑)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末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瓦氏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在分类学上属于鱼鲶形目,鲿科鱼类,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种群,瓦氏黄颡鱼是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瓦氏黄颡鱼喜栖息于江河缓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体,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消费者欢迎。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最大个体可达1kg以上。
355 评论

ABCDG,43668

由佛山市顺德区农业水产站多年繁育经验总结为:由5-8公分开始比较超雄黄颡鱼比起普通黄颡鱼的体形略显修长,主要原因来源于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体形稍长。雌性黄颡鱼鱼腹比雄性更突出。养殖当中由于超雄黄颡鱼大部分为雄性,雌性较少,性成熟相对比较慢,所以对比起普通黄颡鱼养殖中表现为感染性病害少,饲料利用率高,生长较快。瓦氏黄颡鱼和超雄黄颡鱼的辨别:瓦氏黄颡鱼又名江黄颡鱼是经过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率先多年的研究与推广的杂交品种,超雄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鱼苗期一般人比较难分别,其实超雄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鱼苗期区别在于微小的颜色区别和头部的区别。颜色上3-5公分的鱼苗超雄黄颡鱼比瓦氏黄颡鱼鱼苗黄一点,细心看从鱼的头部上可以看到很大的区别,瓦氏黄颡鱼鱼苗的头部扁平,嘴巴呈现稍大的扁圆型。而超雄黄颡鱼就和普通黄颡鱼一样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脂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成鱼区别就更大:超雄黄颡鱼成鱼有黄色的带纹或者整条鱼体都呈微黄色而且一般重量不到500G;瓦氏黄颡鱼则为整条灰黑色,一般鱼体比较大,看起来完全不像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黄颡鱼的样子。

115 评论

我们的季节e

黄颡鱼,是一种阔嘴、瘦身、长有“胡须”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一、)其他古书中的名称有:黄颊鱼,黄鱨鱼,枷鱼,黄赖,黄骨,黄樱,黄刺,黄鹰,弹瑟等。  (二、)现代各地叫法多:  桂林人叫黄鳝骨;  上海人叫“昂牛”;  苏州人称为“汪钉头”;  东北人叫“嘎牙子”;  江浙一带及上海的叫昂刺鱼;  四川人却以“黄腊丁”呼其名;  江西人则叫“黄丫头”;  广州人称之为黄骨鱼;  最绝的还是湖南人的叫法“黄鸭叫”;  江苏多叫昂嗤或昂嗤丁子;  高邮就叫金丝鱼;  漂阳叫昂公。  浙江叫黄刺。  四川叫黄钉头,黄蜡丁,黄辣丁;  湖北叫黄古、黄咕;  湖南叫黄角;  云南叫湾狮。  其他还有戈牙,革牙,黄嘎,嘎牙,刺棍子,黄丫头,黄昂子。  南京的一道名菜,蒿香昂刺鱼;最家常的就是“红烧昂刺鱼”;油炸昂刺鱼;明炉酸菜昂刺鱼。明炉昂刺鱼煲;  粉蒸黄芽头(婺源);  昂刺鱼豆腐汤,味道鲜美。郫县豆瓣昂刺鱼;雪菜昂刺鱼;  (三、)黄颡鱼的别名、又名和地方名有:黄鲿鱼、黄颡、黄扬、河龙盾鮠、黄鳍鱼、嘎呀子、昂次、牛筋条、岔尾黄颡鱼、央丝、黄伢鱼、黄骨头、黄鲇鱼、黄嗓古、咯鱼、咯咯噎、瓦氏黄颡鱼、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江黄颡鱼、黄芽头、黄古、黄鸭叫、黄刺骨、黄鸭古、角角鱼、黄叉子、黄刺、黄蜡丁、牛鱼、黄颡古、黄颡古鱼、黄颡咕、黄蜂鱼、黄腊丁、嘎鸭鱼、格呀、黄扎鱼、黄骨、三枪、三杆枪、啊鱼、黄啊鱼、安公鱼、昂刺、昂嗤鱼、嗯丁、割鱼、格呀鱼、黄骨鱼、黄颡骨、黄鮟鱼、黄鹌、黄角鱼、黄头蹲、黄嘎芽、虎头鲨、黄狗头、黄古头、金丝鱼、昂哧、莫丁、盎斯鱼、昂刺鱼、黄角丁、盎公鱼、黄丫古、昂牛、格格鱼、黄鳝骨、嘎牙子、嘎鱼、黄甲、黄大丁子、黄辣丁子、黄蜡丁子、黄腊丁子、黄拉丁子、黄那丁子、黄古丁、黄古丁子鱼、黄沙骨、肥臌、钢针鱼、昂公、昂子鱼、黄刺鱼、黄辣刺、黄丫头、黄牙头、黄鸭头、黄颡谷、黄鱿鱼、黄丫角、黄鸭鱼、王骨鱼、昂刺鱼、黄辣丁、黄蜡鱼、黄腊鱼、黄咕头、黄咕、黄咕鱼、黄颡鱼、汪钉头、黄鱨鱼,枷鱼,黄赖、黄樱、黄鹰、弹瑟、昂嗤、昂嗤丁子、黄钉头、黄辣丁、黄角、湾狮、戈牙、革牙、黄嘎、嘎牙、刺棍子、黄昂子、黄丫咕、哥哥鱼、黄鸭咕、安公、江黄颡、黄双鱼、汪钉头、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刺公、格阳、黄鲴鱼、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黄刺公等等。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水产杂志瓦氏黄颡鱼

    杂交鲤鱼

    小东菇1 4人参与回答 2024-08-26
  • 中国水产杂志

    水产的杂志有科学养鱼,渔业致富指南,内陆水产,淡水渔业,水利渔业,水产科学,水产科技,齐鲁渔业,中国水产,水产科技情报,科学养鱼、内陆水产,水产科学等35种期刊

    飞龙在天了 3人参与回答 2024-08-27
  • 砖瓦杂志中国知网

    西周 - - - -

    sugar糖果君 5人参与回答 2024-08-27
  • 中国水产杂志社

    因为官方通知了。据中国水产杂志社官方微信号消息,农业农村部3月4日紧急印发通知,明确中华鳖、乌龟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物种和农业农村部公告

    美丽依然张 4人参与回答 2024-08-25
  • 江西水产科技杂志浅水池塘培育鱼种技术

    鲫鱼苗长到成品鱼要多久啊!

    MING0720HK 5人参与回答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