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80年代之后
首页 > 论文问答 > 当代电视编辑教程重点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innie222626

已采纳
作/译者:周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年12月ISBN:9787300044972 [十位:7300044972]页数:291 重约:365KG定价:¥00 上编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元素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形态第四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第二章 电视新闻稿件的处理第一节 电视新闻稿件的选择第二节 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第三节 电视新闻稿件的修改 ??第三章 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第一节 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基本意识第二节 电视新闻栏目编排的一般技巧第四章 电视新闻的策划第一节 电视新闻策划兴起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新闻策划的含义第三节 新闻策划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第五章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上第一节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特性第三节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实践中的不足第四节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发展的趋势第六章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下第一节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总体设计第二节 现场直播报道诸元素分析第三节 新闻现场直播的镜头设计第四节 现场直播报道的工作流程第七章 电视新闻频道第一节 新闻频道的基本形态第二节 新闻频道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新闻频道在我国的前景附:电视新闻运作的成功范例——CNN ??第八章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及道德问题 ?第一节 关于隐性采访第二节 如何报道案件第三节 关于新闻侵权第四节 其他问题下编第九章 电视画面剪辑(上)——画面剪辑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剪辑的意义和基本构成第二节 画面剪辑的理论基础--蒙太奇第三节 画面的特性第四节 画面剪辑的逻辑性第十章 电视画面剪辑(下)——画面剪辑的技巧 ?第一节 画面组接的匹配原则第二节 运动的组接第三节 画面剪辑的结构性因素第十一章 电视节目中的声音第一节 声音的特性第二节 声音与空间表现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声音第四节 声画的结合及声音的处理第十二章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组织结构第二节 电子编辑第三节 数字技术及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参考书目 电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所涉及的环节也是纷繁复杂的。电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制作需要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本书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本书是供电视新闻专业本科生和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学习或参考的专业教材,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各个环节,做了系统的介绍。
94 评论

7爷爱美食

考新开考的“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等12门课程考试大纲正在陆续公布,市自考办有关老师提醒考生要正确使用考试大纲。 据有关老师介绍,考试大纲是课程的基本知识框架。考生要在大纲的统领和引导下,认真理解、把握考核目标、考核要求规定的各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参照教材和其他参考书,掌握具体知识点。 考试大纲是命题考试的依据,命题老师要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目标出题。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的要求。考试大纲中也对命题做了具体说明。 大纲中的考核目标是在列出考试内容基础上对各章规定的目标,按识记、领会、应用3个递进的层次说明考生所要达到的能力。“识记”要求考生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在识记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是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大纲如下北京08年4月自考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考试大纲 2008年03月19日 14:32 课程代码:0117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视编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专门研究电视创作中最基本环节之一——镜头组接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课程。在系统讲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操作性,结合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规范化地总结了电视片的编辑特点和剪辑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剪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树立电视编辑意识。 课程设置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画面编辑基本理论和技巧的讲述,使学生全面了解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认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制作的重要意义,了解电视语言特点及其对节目编排的影响;从理论高度认识镜头语言的组合特点及原理;掌握各种电视剪辑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践。 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从理论上认识电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意义; 要求学生认真自学课程涉及的各种理论和剪辑技巧,认真思考各章思考题; 能够掌握所学的剪辑技巧,并将其熟练应用于实际工作; 在掌握所学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相关课程衔接: 由于本课程是讲授电视节目创作后期编辑工作的内容,因此要求学生具备电视观念和摄像基础。其前续课程为:电视摄影技术、电视摄影构图、电视制作技术等。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视画面编辑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对电视编辑工作进行了整体阐述。介绍了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以及电视编辑的分类方法。同时对当代电视编辑工作的一些观念进行了介绍。 要求学生能够细致区分电视编辑工作的双重含义,了解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认识到电视作品既要服从艺术表达规律,又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受到双重规律影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 重点、难点:掌握“电视编辑”的双重含义;了解电视编辑工作流程;理解艺术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对电视编辑的双重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视编辑工作的概念 (一)电视编辑工作的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工种,又指一个创作环节。 作为工种的电视编辑,是电视节目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在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中称之为导演、编导)。负责整个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工作。在节目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创作环节的电视编辑,侧重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剪辑是按照视听规律和影视语言的语法,对影视作品的原始素材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编辑”与“剪辑”两个词常被交替使用,但前者侧重思维意义和艺术表达,后者侧重操作层面的技术意义。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电视编辑的任务在于完成叙事、表达内容,是技术与艺术的巧妙融合,渗透着美学追求。电视编辑决不是简单的镜头的堆积,而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电视节目的二次创作。 (三)电视编辑工作应上升到观念层面,贯穿到电视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中。不仅后期编辑需要编辑思维,前期策划、采访尤其拍摄过程中,都需要具有编辑意识。 第二节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修改脚本 协调人员 准备设备 熟悉素材 撰写编辑提纲 (二)编辑实施阶段 整理素材 挑选镜头(粗编) 编辑(精编) 检查(声音、画面、意义表达、逻辑表述) (三)合成阶段 解说 字幕 音乐音效 第三节 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一)电视编辑的艺术特性 电视同电影一样,依靠视听元素的结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电视编辑的过程需要调动起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电视素材进行积极的搭配组合,运用光线、色彩、运动、节奏等多种表现手段,对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遵循影视艺术共同的表现规律的制约。 电视与电影在画框大小、图像清晰度、题材和内容的表现力方面又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了电视更强调语言对话交流、重视内容表达的贴近性。电视有着与电影不同的艺术表现要求。 (二)电视编辑的大众传播特性 除了艺术特性,电视更是大众传播的媒介,这决定了电视编辑工作同时需要服从大众传播特性的制约。 电视编辑工作要服务于观众的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电视编辑工作要在追求视听语言的流畅和艺术性基础上重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 电视编辑工作要重视电视媒体的特性,重视现场感、时效性等。 电视编辑工作应重视传播效果,根据观众观赏电视的随意性、选择性等心理,调整镜头组接和节目编排。 第四节 树立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伴随着人们对电视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本体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电视编辑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电视编辑观念有如下要求: (一)重视电视的纪实性 (二)重视电视的直观性、时效性和现场感 (三)重视多种电视手段和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 (四)重视电视图文的共时性传播 (五)重视特技构成的视觉表现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 (三)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 识记:(1)两种“电视编辑”概念;(2)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 领会:(1)“电视编辑”的两种含义;(2)掌握“编辑”与“剪辑”的联系和区别 应用:将电视编辑思维运用到电视节目创作的全过程中 (二)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 识记:电视编辑工作的三个阶段 领会:电视编辑工作各个环节的内容 应用:与实践相结合,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电视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识记:电视编辑的两种特性。 领会:(1)电视和电影在视听表达方面的异同点;(2)大众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 应用: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识记:现代电视编辑观念有哪些 领会:现代电视观念的各自含义 应用:论述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对现代电视观念的确立产生的影响 第二章 蒙太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础语言手段,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本章着重介绍了蒙太奇的产生和理论发展、流派,使学生对蒙太奇理论有基础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蒙太奇的两层概念,了解蒙太奇的产生、发展和理论流派,并能够联系实际,通过掌握蒙太奇理论的画面基础和心理基础,熟练运用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同时,重点掌握长镜头的概念与蒙太奇的关系及其表达形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蒙太奇的概念太多了,考不下来,你自己看吧

258 评论

五月的史努比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等为电视创作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③。新技术应用下的电视编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需要新思维的切实指导,需要思维的推动激发和创造性构思。另一方面,媒介竞争也迫使电视编辑更新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一直以来,报纸、广播与电视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第四媒体”网络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电视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构成强大的冲击。面对其他媒介及其电视媒介间的多重竞争压力,电视如果不及时从思维观念和思维策略上加以突破,其传统的优势地盘将难以维持。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概念的提出,信息资源的丰富与膨胀已是公认的事实,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影视产业将进一步跨入市场化、国际化轨道,“接受暴风雨的洗礼”④在所难免。如何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影视资源是未来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如何实现电视资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如何借鉴和吸纳外来资源,并纳入自主发展轨道,如何实现从外延到内涵的强化,如何进行整合与重构,这是电视编辑面临的又一新问题。思维观念、模式、方法、策略的革新势在必行。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直接组织和传播,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北京广播学院的丁海宴先生曾以纪录片的编辑为例:“纪录片编辑的过程,就是整理的过程。纪录片在前期拍摄的时候经常是模糊的,而在编辑台上才能理出头绪。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主观的理解与客观的事实,时常是相背的,这种矛盾的统一同样需要在编辑台上完成。许多感情阶段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实,往往需要在理智阶段来分辨和澄清。如果说,纪录片的前期制作是一种即兴的感情创作,那么后期编辑则应该是理智的思维创造。用个形象的说法,摄影机是感情的机器,编辑机(包括剪刀)则是理智的工具。”⑤思维在编辑阶段的重要作用可见一般。面对紧迫的实践形势,理论显得相对滞后,这是当前电视界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操作和思维是平等进行的”,但“两者是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和系统,人的思维和认识永远指挥着操作”。⑥这也是建构电视编辑思维的另一重要动因。二电视节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创作过程,我们不妨进行简化:电视节目=信息(视音频信息为主,包括其他文字、图表、动画等信息)+思维+工具。其中节目是思维的最终体现和目标,信息是思维的作用对象,工具是思维的实现手段。我们先看这样两个镜头:铁锄和火箭,表面上毫无关联,如果给予客观和感性的描述,则是:从时间上看,一个是远古的生产工具,一个是当代的顶尖技术;从空间上看,一个在古老的文明部落,一个处于现代高科技城。当建立起某种理性认识时,就会产生直观明了的联系。通过人们的思维使之产生某种关联,或对比技术的进步,或隐喻历史的变革,这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在这里,画面铁锄和火箭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历史照片记录,也可以是现有实物的展示;它们的对比或隐喻则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合理对接,一种基于形式组织的逻辑连贯;而组织的物理工具可以是硬切,也可以是叠化或划等特技手段,只要符合特定的叙述情境,其处理手段都将是思维实现的合理存在。电视编辑思维的重要功能之一即在于将这些直观上无关联的画面组织起来。画面隐含的延伸性是电视编辑实现思维概括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在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看来:“剪辑的过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通过适当的组接并列方法,可以赋予镜头过去从未具有的意义。”他们甚至把它作为一条“美学原则”:“对于一种艺术来说,首先是材料,其次是组织运用这些材料,使其适合这种艺术的特殊要求的方法。”⑦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把思维理解为“发生在脑中的信息变化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变换过程,从操作意义上讲即信息加工过程。”在他们看来,“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中以信息变换的方式对客体深层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可派生出或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活动。”⑧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信息加工为基础,又超越了信息加工的物理存在意义,赋予信息以精神、以力量、以思想。如此看来,电视编辑思维即是一种选择、加工、存储和输出电视信息的高级意识活动与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选择信息。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能力、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选择信息,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摄像师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可以说,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当然,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受众的需要,这是制约创作者选择信息的客观因素。加工信息。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存储信息。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和遵循。输出信息。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纪录片导演孙曾田在谈到《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的创作时说:“《神鹿》的剪辑,从全片结构到细节处理,加加减减,移前挪后,都作了多次调整。人们常说,拍摄辛苦,其实剪辑才叫辛苦,是一种‘心’苦,是一种煎熬。从头到尾,画面与音乐、音响、解说在心中不断地混录着,同时也在寻找着一种最好的表现方式。”⑨用“心”选择画面和声音,用“心”组织画面和声音,用“心”寻找表达方式,用“心”编码,善于把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转变成电视画面形象的逻辑关系,把客观生活现实变成电视中的现实性信息和形象。电视编辑思维的全部信息和内容经过选择和理性组织得以具体化。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思维应该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二者结合的创造思维。⑩按照这一科学界定,电视编辑思维也应当包含三种基本形态: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形象思维是电视编辑思维的第一层次,即通过具有形象化的电视符号组织来阐释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具象化信息的加工过程。著名导演谢晋在谈到电影、电视的本性时,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形象高于一切”。的确,电视摄像捕获的是视觉化形象,电视编辑塑造的也是形象,“电视是直观、形象信息的窗口”(11),形象的选择与建构是电视思维的第一要义和最基础层次。形象思维活动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指导创造物化形象的实践为主要目的,基本贯穿于电视制作的全过程。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工具,就可对事物的客观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引起联想与想象,创造新的物化形象。或以形象的积累创造诗意、表达情绪,或以形象的对比阐述思想、强调差异、刻画人物,或以形象的联想隐喻或象征某种意义,等等。如果说形象思维是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态及其形象信息来表现事物,逻辑思维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一样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正如朱景和先生所说:“艺术创作有赖于形象思维,但在某些纪录片创作中,逻辑思维也颇重要。”(12)事实上,逻辑思维并不仅限于纪录片种,其他电视节目中也有广泛应用。电视编辑的逻辑思维是指以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为起点建构和组织信息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概念为基本思维单元、以抽象或逻辑为基本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和信息辩证对列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即使是最推崇再现物质现实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也不否认具有抽象意义的逻辑思维:“在如实地再现某种东西时,如果不能在抽象的意义上使它的含义更加丰富,那就是多此一举。”(13)例如在反映两国元首会谈时,前一个镜头是一国领导人谈笑风生,后一个镜头是另一国元首在微笑倾听。这里传递的除了表面上的说与听,还有“关系融洽,气氛友好”的含义。“艺术并不仅仅是反映,而且也是改造,是创造,是艺术劳动,是实践。”(1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5)电视编辑对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创造思维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造性结合,是两者互补、互促的过程,是人们通过丰富的联想并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创作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大量的信息储备去实现创造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纪录片剪辑是一种创造性的汇集工作,所以它更强调剪辑的作用,靠新颖的手法吸引人,靠视觉联想的确切性和创造性以及有目的的剪辑使影片生动起来。”(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节目编辑中运用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等开放性、立体性、层次性、深刻性的思维方法,不断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现象,用新的方法去表述各种内容,用新的手段去传播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当代电视节目创作者的重要内涵。

290 评论

相关问答

  • 当代电视编辑教程重点是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

    陈宏立夏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当代电视编辑教程重点

    因为现在短视频的崛起,任何企业,任何工作室或者个人都需要剪辑大量的视频来包装品牌,发抖音,发朋友圈,发淘宝等自媒体渠道做展示。因为每天都要更新并发布新内容,所以

    养鱼的老头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当代电视编辑教程考点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

    摇滚小青蛙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当代电视编辑教程第三版考试重点

    学校还没开会讨论了呢,时间没确定大概在元宵节左右。考试内容:面试会考指定稿件(一般是新闻稿件)朗读,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读,主题讨论,回答考官提问,即兴评述。每

    逛街搵食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当代电视编辑教程第二版考试重点

    这是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你可以看一下链接

    饿魔娃娃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