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2

柠檬朱古力
首页 > 论文问答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isteria1221

已采纳
胡坤 ,男,安徽歙县人,1980年7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历史学博士。2011年6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政治制度史,现已完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点校整理工作。 1999年9月—2003年7月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6月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2011年6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 1、参与姜锡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宋西夏金代通史”,项目成果《辽宋西夏金代通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2、第四十七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宋代荐举文书”。3、参与邓小南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 1、《〈长编〉点校本标点辨误一则》,《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2、《符氏家族与宋初政治》,《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3、《宋丽之间的政府交往》(第二作者),《宋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4、《五代后周时期围绕周世宗皇位继承的斗争》(第二作者),(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1号,2006年12月;5、《简论范纯仁在神宗、哲宗两朝的政治活动》(第二作者),载于刘道兴、杨德堂《范仲淹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10月;6、《宋代辟举中的宾主关系》(胡坤、胡玉),《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7、《宋辽瀛洲之战与澶渊之盟》(第二作者),张希清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8、《宋代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胡坤、胡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9、《宋代应辟者的价值取向》(刘冬青、胡坤),《河北学刊》2008年第4期;10、《从南宋士大夫的议论看宋代的荐举之弊》,《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11、《宋代台谏官荐举新论——以〈宋史·本纪〉的记载为切入点》(姜锡东、胡坤),《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12、《困惑与矛盾:宋代荐举法密弊多现象的讨论》,(韩国)《全南史学》2009年第4期;13、《王晓龙博士〈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评介》,《宋史研究论丛》第十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14、《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夫子学术界朱熹研究新进展》,《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10年7月26日;15、《宋代荐举与士风》,《北方论丛》2010年第6期;16、《宋代应对选人改官的待次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7、《“近代贵盛,鲜有其比”——三代外戚武将宋偓事迹考论》,《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18、《临民与治军:宋代帅臣荐举权述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9、《限考受荐:宋代选人改官的资格》,《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20、《宋代荐举之弊》,《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21、《宋代荐举改官文书中的照牒和奏检》,《中国史研究》 2014年第2期。
258 评论

小琪1128

人物简介高 升, 1969年12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在读,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现任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专业、教育硕士生导师,首届安徽社会体育指导员讲师团成员。现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和体育法学方面的研究。一、研究领域1、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体育法学二、讲授课程1.社区体育 2.社区体育指导 体育市场营销学 4.社会体育指导员 学校体育管理 6.大学体育(术科)三、获奖情况2003年获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4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200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007年被授予安徽师范大学首届优秀教育硕士生导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四、主持课题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01J1142、安徽安徽师范大学专项“安徽省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调查”,编号2002ZXl7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07SK0914、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重点项目。编号08TYWH1375、安徽省体育局2009年度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体系研究”课题,编号ASS092056、安徽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芜湖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09xzd117、安徽省2010年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编号201002318、安徽省体育局2011年度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ASS20111299、国家社科项目“ADR机制在解决体育纠纷中的应用及其完善研究”课题,编号11BTY030五、参与课题1、2003年国家社科课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与市场研究”课题研究,编号2003BTY0102、2006年第一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安徽体育产业营销现状与信息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06SK1253、2009年参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委托项目“我国竞技体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特征研究”课题,编号1319SS09008六、学术论文1、独撰或第一作者(04年以来):[1] 我国体育协会内部纠纷的法律救济——以体育仲裁与司法介入的关系为中心[J]体育科学,2009,(08)[2] 论司法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的介入——从足协风暴谈起[J]体育与科学,2011,(02)[3] 芜湖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4] 社会转型视角下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03)[5]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03)[6] 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结构与执业现状[J]体育科研, 2008,(06)[7] 国产体育用品品牌营销分析与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8] 中学生体育课堂主体性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体育教学,2011,(6)[9] 芜湖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养与使用现状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10] 芜湖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01)2、第二作者:[1] 试论休闲与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 2004,(01)[2]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3] 论安徽体育产业市场信息化营销管理[J]安徽体育科技, 2007,(06)[4] 新生活运动再探讨——从体育运动角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5] 论抗战时期的民族主义体育思想[J]军事体育学院学报,2009,(06)[6]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营销分析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8,(02)[7]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 2010-04-15[8]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材情况调查与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15[9]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15[10] 池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09-12-28[11] 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腾起高度的能量守恒定律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2)[12] 试论网络环境下体育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 2006,(03)[13] 安徽省城乡居民体育用品消费行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七、主编、参编教材“高师体育与健康教程”[M],安徽人民出版,10 ISBN7-212-01941-0/G“社会体育学基础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2 ISBN7-04-011736-3

23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