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93

命丧与她丶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教学与教师教育期刊的区别在哪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碎碎瓶安

已采纳
教学,是要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到了中学的学生,脑子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已经有许多已知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学生的“已知”情况,引导他们认识“未知”。教育没有权力选择可以教育的学生,只有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把一个“自然人”培育成“社会人”,觉得有必要记下来,就记在你的笔记本上,回去好好看看。
303 评论

shchengzhang

正教授需要大量文章。高校讲师到副教授5篇期刊至少3篇SCI;从副教授到教授升迁需要8篇期刊至少5篇SCI。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

95 评论

大能苗*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正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将教学媒体作为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和形式,运用系统方法,对教与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从而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媒体不仅能传送语言、文字和图片,而且能传送活动图像,增强了信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直观性,将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地传达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再现事物,可以源于“事物”又高于“事物”,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引导人们在教与学的内容上向更广、更深处发展。现代教育媒体中的设备功能齐全,能满足教学上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幻灯机、录音机、视盘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日益微型化、自动化、遥控化、综合化、现代化,给教学带来方便。现代教育媒体中的声像教材,采用片、带、盘、课件等多种存储形式,把形、声、色、光,动、情、意融为一体,表达教育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使学生喜闻乐见。现代教育媒体传输教育信息效率高,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加速学生的感知过程,促进认识的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负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在提供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普遍适应性的同时,潜伏着导致教师依赖现代教学媒体而忽视教学过程设计、师生关系疏远的弊端。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情感、心灵交流减少,削弱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导致了只重视“媒体教”而忽视“学生学”的倾向,出现了以“现代教育媒体为中心”的误区。教育技术带来的高信息量、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很容易学到自己想学的内容;教师可以不直接接触学生而在计算机终端获得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成绩和指导教学的依据。这较传统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倾听、观察、朗读、练习实地与学生进行言语与形体的交流相差甚远,教与学之间的直接交往减少了,变为通过计算机的“间接”关系所取代,不利于教学双方情感交流,也不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施教。例如,教师不面对面答疑,让学生求教多媒体计算机,而计算机答疑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用先进的技术代替了教学思维,削弱了实验技能的训练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这样做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科技进入教育领域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二者同时并存,我们应从现代教育技术与社会其他诸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把现代教育技术同现代教育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社会后果区别开来。第一,凡属于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尚不成熟、不完善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要靠深入科研,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来克服;第二,凡属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其他社会原因引起的消极后果,可通过社会变革、科学管理、宣传教育等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弱、限制或避免。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遵循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还必须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生二者之间,人是决定因素。现代教育技术要靠人来掌握,要通过教师施教于学生。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不同个性特征,具有不同基础知识、不同基本技能的学生,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教学对象设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以言语、表情、手势、态度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就不宜使教育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取得最好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业务上精益求精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使专业教学的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单靠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技术水平远远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坚定的意志,不断进取,有所发明创造,以适应教育工作现代化的需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掌握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此要有坚定的意志,勇于进取,战胜困难,培养知难而进、奋发向上的意志品格,努力成为拥有复合知识的新型教师,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最佳选择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坚持最佳选择原则,其内容包括:内容最佳、手段最佳、效果最佳、效率最佳及资源浪费最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要适当,要适合于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表现,体现出多媒体计算机的特长。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的发出者、传播者,更应是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习特性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的信息,对学生获取的信息加以监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作必要的选择和调整。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凡是用传统教学方法或传统教学媒体能达到效果的就无需选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校条件不具备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时,就不宜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任何现代教育技术都具有正负双重作用,教师切不可把现代教育技术理想化、绝对化,不应片面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盲目施教,在传授知识时不能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忽视传统教育和教育心理因素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应片面贬低现代教育技术,过分强调负作用方面,抱着陈旧的教育技术不放,拒绝用现代教育技术施教。

247 评论

flower99sunny

教育包括但不仅仅是教学。教学通俗地说就是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而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是一些非主动或非有意的影响干预,或者受教育者主动汲取学习或受教,目的都是使被影响者朝着一定的目标方向发展。

244 评论

大白包小白

教学,你只是教知识,而教育,你教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包括一系列的东西。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以后能够更好地生活

119 评论

佛罗妮曲奇饼

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36 评论

夜月叶耶也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而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学: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11 评论

相关问答

  • 教学与教师教育期刊的区别在哪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而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

    宝宝晨123 6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教育与教学期刊的区别在哪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

    熊猫盖盖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教学与教师教育期刊的区别

    教育论文较教学论文更宽泛

    karastt823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教学与教师教育期刊的区别是什么

    G4/G5 ,G65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教育研究 开放 教育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电化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

    小胖电玩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教学与教师教育期刊的区别和联系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正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将教学媒体作为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和形式,运用系统方法,

    椰子の童話 8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