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0

mengjia097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ngelababy今

已采纳
一看就知道是东软的同志。
123 评论

非飞卖品

文化软实力”概念由“软实力”概念衍生而来。在现实中,人们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意思是“文化这种软实力”,或者说“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作为这种观点的体现,人们会说:“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见2006年1月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也便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或者说是“文化所产生的软实力”。这种理解方式与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载体的界定有关。奈认为,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载体或者说资源基础: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和国内政策(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按照第一种观点,文化与文化软实力是一回事,文化软实力就等于文化,因此发展文化软实力就是发展文化。之所以在“文化”之后加上“软实力”一词,只是为了强调“文化”的“软实力”性质。按照第二种观点,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不是一回事,理论上讲,发展文化软实力不等于发展文化。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呢?抑或它们之间根本就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实际上,这个辨析题是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非实践问题。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文化与软实力的关系的理解。文化是一种资源,而软实力是一种能力。仅就这一点来讲,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就是错误的。另外,发展文化与发展基于文化的软实力也不是一回事。唐朝时期,我国文化昌盛,引得周围的小国家纷纷效仿学习,中华文化因此得以广泛流布,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也因此被尊为“文明礼仪之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并不因为输出而得到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也没有得到发展——当时根本就没有文化产业这回事!但是显而易见,我们的软实力却在提高,更为确切的说,我们的基于文化的软实力获得了提高。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一度被认为是发展的现象,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确信不疑,而更愿意将之视为一种不带优劣判断的文化变迁。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文化”这个说法,其意义更为狭窄,实践价值也弱了很多,相比之下,文化软实力的高下倒是容易评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量的概念,至少从原则上来说,是可以做定量分析的,即便是两种性质上全然相异的文化,也可以就其文化软实力进行比较——换句话说,文化软实力评比具有相对于文化性质的超越性。这一点是文化软实力概念价值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例如,严格的讲,我们无法比较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但是基于这两种文化的软实力却是可以比较的。目前,人们有一种大体一致的认识:美国的文化软实力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这可以算是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分别的一种明证。  正是基于这种对于文化与软实力关系的认识,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这种判定与软实力概念的原创者约瑟夫?奈的看法一致。在奈看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资源,并非软实力本身,人们不能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线。所以,“文化软实力”,其实就是“文化所产生的软实力”或者“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的一种简略形式。  不过,话说回来,第一种观点也反映了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文化与文化软实力虽然不是一回事,但是文化的发展一般会带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或者说发展文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即便人们秉持这种错误观点,其实践活动也仍然可以产生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效果。这也正是人们不容易辨析发展文化与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我们的分析,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因其文化而拥有的,对于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动员力。  根据这种界定,文化软实力的外延取决于文化的外延,文化软实力依据文化的不同外延而不同。  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基于广义的文化。这里所谓的“广义的文化”,并非“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眼中,文化一般是指语言、社会习俗、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正如一位人类学家所言,“文化就是生活方式”。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是文化的实质层面,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文化。  文化还有一个纯粹的象征层面,或者说符号层面,也就是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音乐、动漫、网络游戏、会展、艺术、互联网资讯等形式的文化。这种意义上的文化,也就是纯粹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狭义的文化。  以广义的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是广义的文化软实力,而以狭义的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则是狭义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旭东认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是价值观,并且是具有普世意义的、能够为他者共享的价值观。……由于价值观广泛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个领域,因此文化软实力必然要通过这些领域来表现。”参照我们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广义与狭义的划分,由于贾旭东所谈论的文化软实力通过诸多领域来表现,因而其考量与建设不限于纯文化领域,而是多领域综合的,显然就只属于广义文化软实力的范畴。  通常情况下,人们谈论的文化软实力,都是狭义的文化软实力。作为这种文化软实力之基础的文化,也就是纯文化,人们一般将之划分为精英文化(或者说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两类。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只构成软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远非全部。  作为补充,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特殊观念的价值观既是广义文化的核心,也是狭义文化的核心,是不能通过文化的狭义化而排除在文化软实力的讨论之外的。所以,在探讨通常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时,人们一般首先关注价值观的吸引力。不过,我们始终要铭记于心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框架内谈论价值观,并不意味着价值观仅仅是一个狭义文化或者说纯粹文化的问题,作为广义的而不只是狭义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考量不是仅仅在纯粹文化范畴内就能完成的,在狭义文化范畴内建设与考量价值观,只是针对价值观吸引力的全部提高与评估工作的一部分。

218 评论

西安乾蓬装饰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民族的DNA。它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成就等!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也就是等于失去了本身的来源,没有保护好祖先们给予的宝贵财产。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民族文化,还要发扬文化,只有文化才能证明我们是这里的人民,只有保护好文化才能证明我们爱国,当别的民族文化来到自己的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因该以热情的款待它国文化,不能遗忘自己民族的文化。来到他国的时候要尊敬他国的文化,只有尊敬他国的文化才能让他国人民爱戴你。其实我们中国的文化也随着西化和现代化也慢慢消失,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圣诞节在中国可谓是比春节还要热闹。中国文化都是我们祖先们在慢慢积累和发现和创造,经过了风吹雨打,走过了5000年的漫长岁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依然在创造新的文化。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里,我们却丢失了祖先给我们的文化。我想世界上的四大古国,三个古国消失了,是因为他们没有珍惜好他们的文化,长年战火连天,现在中国也快消失了,是因为我们被西化了!

3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论文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民族的DNA。它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成就等!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也就是等于失去了本身的来源,没有保护好祖先们给予的宝贵财产。我们不仅要

    wisteria爱发呆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议论文

    我说 哥们 这篇论文你还有么 我现在需要 呜呜 跪谢了先

    Simena194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论文

    我说 哥们 这篇论文你还有么 我现在需要 呜呜 跪谢了先

    威达天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文

    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软硬同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

    Lucia慢半拍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有关文化软实力的论文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民族的DNA。它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成就等!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也就是等于失去了本身的来源,没有保护好祖先们给予的宝贵财产。我们不仅要

    libby13131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