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6

大能苗*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教育与考试杂志郑若玲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y瘦胖纸

已采纳
郑若玲,江西修水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演武附属小学校务委员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教育与考试》编委,民盟厦门市高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著作有《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等。
249 评论

小优雅0811

《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郑若玲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刘海峰等著,51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郑若玲为副主编并撰写11万字。《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刘海峰主编,郑若玲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独著)36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考试发展史》(与刘海峰、田建荣、张亚群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写12万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刘海峰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参写10万字。《自学考试学分制研究》(康乃美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写6万字。 1995年—2000年目前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地区师专社会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西北高等教育,1995年第3期。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之一----改革命题形式,中外教育,1995年第3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试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4期。 试论自然科学方法向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社会科学(上海),1995年第6期;社会科学总论(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3期和自然辩证法(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8期转载。黎巴嫩高等教育(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 实行绩点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对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几点思考,江西高教研究,1996年第1期。关于高教自学考试学分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福建自学考试,1997年第1期。 高教自学考试学分制与普通高校学分制的异同,第五届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与问题,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7期。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1期。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独具特色的美国高等教育,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8年第4期。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书评),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及厦门大学高教所建立20周年纪念会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高教自考与普通高校的学分制比较,自考世界,1999年第2期。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9期转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后大众化(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年第2期。 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学业考试的比较,自考·职教·成教,1999年第5期。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期转载。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23日(与刘海峰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与刘海峰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自学考试中的教考分离问题,浙江自学考试,2000年第1期。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自考·职教·成教,2000年第9、10期合刊。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刊),2000年。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文理皆同,各有侧重,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9日。科举与自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论自学考试的长远生命力,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 2001年—2005年科举与自考:从比较到借鉴,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成人教育学刊(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转载。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高考改革应循序渐进,粤海风,2001年第6期;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6月号。 理论来源并服务于实践--回眸20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5期转载。试析高考指挥棒作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4期转载。坚持考试 改革考试--潘懋元教授访谈录,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第2期。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规建设述评--兼谈考试立法的必要性,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高考指挥棒的双向作用,粤海风,2002年第5期;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8期转载。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历史与国际的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杨旭东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5期转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侧重分析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互动,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2期。小论教师个体的教育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与杨旭东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7期转载台湾地区的高考制度改革,新闻周刊,2004年第23期。考试:发展英语教育必须的“罪恶”,考试研究,2004年第3辑(姜传松为第二作者)高考改革与公平,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0月号;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2期转载。“名学交易”:另一种学术腐败,厦门日报,2004年11月3日。 论高考的教育功能,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转载;收入2005年第9期新华文摘 ,篇目辑览。废科举的教育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5期转载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论点摘编高考改革必须凸现公平,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全文转载;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7期全文转载。自主招生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访谈),光明日报,2005年6月22日。科举的“数量之累”,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8月号。 2006年—2010年考试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科举、高考为例,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4月号;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考试与平等——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收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篇目辑览。高考录取制度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研究(咨询报告,李立峰为第二作者),教育部学生司采纳,2007年1月15日。 “举国大考”何去何从,招生考试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累人”的科举》,载刘海峰主编:《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科举时期考试的演进与贡献,《教育与考试》2007年2月。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转载《美国大学招考制度的启示》,《光明日报》2007年5月9日。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高考的社会功能》,《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多元招生考核体系是否可行》,《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4月号。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时机尚不成熟(第二作者),《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7期。《“举国大考”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7、8期合刊(A),《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11期全文转载; 理性分析 快速选择(第二作者),《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9期。公平——考试变革的主旋律,《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公平:考试的永恒诉求》(樊本富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以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女多于男”,《科学时报》2007年11月16日(A4)。宾州之行,《厦门大学报》2007年11月5日。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Review of discussion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eforms,《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V3, N1, 2008年 大学管理的“幼稚病”,《软件工程师》2008年第1期。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考试社会的域外视角,《考试研究》2008年第1期。 试析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4期(陈为峰为第二作者)。高考改革的科举史观照,《科举学论丛》2007年第2辑。高考改革:守望理想,更应立足现实,《科学时报》2008年4月23日。 “考试社会”解析,《中国考试》2008年5月。法国高校招考制度及其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3月。废科举的政治影响与启思,《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3月。 “自学考试”与“业余学习”——浅议自学考试制度职能之变迁(陈为峰,郑若玲),《教育与考试》2008年2月。如何提高教学评估的效度与信度(郑若玲,陈为峰),《学习月刊》2008年6月。高等教育效益最大化:“各安其位,各谋其道” (郑若玲,陈为峰),《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25日。高考的存在价值与改革走向,《粤海风》2008年4月。 破格特招将方舟合理吗,《解放日报》2008年8月25日。现实之需:高考的存在与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8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3-14期。中国传统文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郑若玲 陈为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9月。选科制理念与大学生管理,《教育与考试》,2008年4月。 机会公平:美国高等学校招生改革焦点,《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9日。自考是农村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机会(访谈,记者邹雅婷),《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3日。考研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更见效(郑若玲 陈为峰),《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6日。考研,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郑若玲,陈为峰),《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17日。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郑若玲,陈为峰),《福建教育》2009年1月。 以平常心看待女生高分者,《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8日。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2月。浅议高考改革新方案的综合素质评价(郑若玲,陈为峰),《湖北招生考试》2002009年4月。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roblem and Reform,《Social Sciences》(Socialinial Mokslai),2008年4月。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选拔需循序渐进(访谈,记者宋晓梦),《光明日报》,2009年5月19日。高考高分成绩与试题答案无关(访谈,记者梁冰),《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 选择海外留学要慎重(访谈,记者宋晓梦),《光明日报》,2009年6月18日。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应该怎么评,《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6日。 理性反思“史上最牛高三班”,《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8日。校长推荐在美国也不是主流,《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9日。大学自主招生之忧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2日。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教育与考试》2009年6月。自主招生会取代高考吗,《解放日报》,2010年2月21日。自主招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时报》,2010年3月4日。要防止自主招生变成另一种应试,《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4日。社会维权系统分担高校招生公平责任:美国的启示(郑若玲、陈为峰),《教育发展研究》5。自主招生改革不能忽视公平,解放日报,2010年5月17日第14版。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8期转摘;《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自学考试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平台,教育与考试,2010年2月。 高考录取公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考试研究(郑若玲、陈为峰),2010年3月。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月;《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学术卡片。警惕自主招生逐渐偏离改革初衷,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25日。高考改革应首重公平,厦门大学报,2010年9月19日。重新审视城市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13日。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5月;《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美国名校本科招生方式及其启示(郑若玲、陈为峰),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10月。《清代朱卷集成》的社会学研究价值——以社会流动的考察为例,科举学论丛,2010年2月。社会转型拷问高教公平,厦门日报,2010年9月28日,圆桌嘉宾。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alysis of Its Social Foundations, Functions,and Influence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2010年4月。高校“结盟”:减负还是掐尖?光明日报(专访,记者丰捷),2010年11月29日,第5版。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6月。2011年—2012年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恒依归,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年1月。 “减负”应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光明日报,2011年1月31日,第16版。博导招生话语权亟待扩大,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16日,第8版。高考改革首重公平,科学时报,2011年3月23日,第1版。危机化契机 高等教育的出路——对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专访),光明日报,2011年6月21日; 自主招生联考:是耶?非耶?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3月;对南科大改革应持平常心,科学时报,2011年6月24日;自主招生联考是是非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3日; 多管齐下治理高校生源竞争“混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29日;“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郑若玲,万圆),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4日;恶性竞争:招生失序的危险信号,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31日; 新时期海峡两岸高校开放招生问题探讨(郑若玲,王晓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9月;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建议(郑若玲,王晓勇),集美大学学报,2011年4月; 民国高校学业竞试的实施及启示(郑若玲,吕建强),教育与考试,2011年6月;学业水平考试:从考试到评价的新起点,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11日;创特色明定位选拔多样化人才(郑若玲 朱贺玲),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10日。

288 评论

KellyYin0816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郑若玲: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厦门361005 回眸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持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曾经闪耀过璀璨的光芒。在科举制消逝了近百年 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科举时代所积淀的传统文化之无处不在。在经历了盲目而激烈的批判之后,科举制又 渐渐为世人所慎思、所吸纳。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大规模的国家考试,科举以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政府官职为鹄的 ,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教育的角 度看,由于深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封建时代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足见科举对教育的影 响之大。科举废除已近百年,其对教育的影响却弥漫并积淀为现实基因的一部分。探讨科举制下考试与教育的 关系,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改革鉴古知今、趋利避害。 一 我国是文明发达的古国,自夏商开始便有了正式的学校教育,经历西周、东周和汉代,学校教育的规模不 断扩大,至隋科举产生之前,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招生、教学、管理(包括考试)和用人的教育制度。封建统治 者越来越热衷于兴办教育和选拔人才,以实现“贤能治国”的理想,学校教育似乎踏上了一条康庄大道。然而 ,令统治者们始料不及的是,一种新型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科举制之建立,却突然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发 展轨道,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从此走上了命运多舛的不归路。各朝学校教育与科举制之间的轻重存废,总是遵 循着重学校轻科举——科举与学校并重——重科举轻学校的一般规律。在这种矛盾互动中,看似势均力敌,实 则有其轻重,结果是科举制取得了决定性中心地位。这种态势从唐宋两代便清晰可见。 公元618年,隋灭唐起。立国之初,百废待兴。唐高祖深知教育为兴国之本,下诏恢复隋朝衰落的学校,国 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地方州县学校相继恢复招生。到唐太宗时期,一方面继承先祖传统,大力兴办教育,使 中央官学达到了全唐空前绝后的盛况,“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注:《通典》卷五十 三《礼典》十三《大学》。)另一方面,实行开科取士。由于没有偏废一方,唐太宗时期的学校教育与科举考 试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武则天临政后,采取了重科举的政策;在学校教育方面,却一改崇儒重道的文教政策, 代之以崇佛轻儒,并频繁地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任命一些不懂儒学的人担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致使“学校 顿时隳废矣”。(注:《旧唐书·儒学传序》。)由于胡滥改制,加之科举不经学校,多从各地直接征召文士 到洛阳应试以及进士科举内容不以儒道为重,“重乡贡轻生徒”的社会风气已初露端倪。 到天宝年间,“重乡贡轻生徒”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学校教育的发展再次面临停滞的危险。为扭转这一 局面,励精图治的唐玄宗一方面改革科举制,作出停止乡贡、所有举子皆入中央和地方官学才许应举的决定;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建立从地方到中央的学校教育体系,并允许私人办学。此举给面临衰颓的学校 教育带来了一丝曙光。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造成“重乡贡轻生徒”的故态复萌,使学校教育终难摆脱衰败 的命运。 到了宋代,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兴衰互动依然故我,但考教合一的理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与唐代 统治者所不同的是,宋代更关注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的连结。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中。 这三次大动作的改制使宋代的学校教育得以避免了唐代时的大起大落,但在兴旺中却渐渐熔入科举体系,最终 沦为其附庸。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主政参知政事,实行三舍取士,将所有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 三等,逐次考舍升级。上舍生依考试结果,“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注:《玉梅》卷一一 二《元丰太学三舍法》。)三舍取士法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系统地结合起来,大大刺激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徽宗时期,宰相蔡京在三舍取士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激进的改革,罢废科举14年。这期间录取的五榜进 士,皆由太学上舍取。这次为兴学校而罢科举的事件,表明学校教育在与科举考试的轻重存废斗争中取得了暂 时性胜利,但由于科举考试运行了500年之久的强大惯性及其广开仕途、公平公正等诸多为世人所称道的合理之 处,使得蔡京的以三舍考选代替科举取士的办法仍以失败告终。 以上对唐宋两代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互动关系的论证表明,考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兴衰互动关系 。虽然科举也曾面临着衰落甚至停罢的危机,但在与学校教育的角逐中,多数时候仍处于主流地位,对学校教 育产生了强大的制约和导向作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及第入仕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利诱力实在 太大。因此,只要科举的取士功能尚存,它对学校教育的强大制约和导向便不会消亡。客观上讲,只要科举考 试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更新考试内容,它还是能够公平地选拔出社会的栋梁之才,变“贤能治国”的理想为 现实。令人扼腕的是,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要想拉 开考生间的距离以便于区分选拔,只有钻牛角尖出偏题怪题,以致举子们在八股文这种高级的汉字游戏中耗尽 人生的智慧。发展到清末,科举已无法适应近代社会要求,成了远离社会的“外星人”,不得不在1905年退出 历史舞台。 二 科举考试在与学校教育千余年的角逐之后,终于败下阵来。科举制在考试内容与形式上步入死胡同的同时 ,也带领学校教育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然而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却备受赞赏,以致在19世纪 西渐欧美后,成为近现代文官制度的胚胎,也是中国政体中“受到欧洲人无条件赞美”的特别之处。现代不少 西方学者还认为科举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注:威尔·杜兰 (Will Durant):《伏尔泰所赞扬的政府》,《世界文明史》第1卷(4),台湾幼狮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5版,第 196页。)这一切都缘于科举考试的基本原则——考教分离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两个最突出的优点:公平公正和 防止作弊。 公平与公正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家族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的国度,重人情面子与讲裙带关系构成其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实行的选士制度,若没有可操作的客观标准,“任何立意美妙的选举制度都会被异化 为植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工具”,(注: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的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第4期。)最终必将走入求才的死胡同。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无不由最初的唯才是 举走到最终的权贵把持便是鲜活的例证。与以往选士制度不同的是,科举制由封建王朝设科招考,士人“怀牒 自进”自由报考,采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择优录取原则。显然,它比以往的任何选士制度都更为公平与 公平。 首先从报考条件看,科举将官僚系统向全社会开放。从隋唐到清末,报考限制越来越少,清代除倡优、皂 隶之家与居父母丧者外,原则上人人旨可报考,且无须地方官举荐,可“怀牒自进”。自由报考使得一般平民 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结束了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据统计,明清两代的进士平均有9%出生于从未有过功名的家庭。(注: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 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页。)其次从考试的实施看,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包括订立繁杂而严密的贡院的 规制、命题与评卷程序以及作弊的惩罚措施等,使考试成绩能真实反映出应试者的水平,保证考试的公正性; 为防止权贵干预、确保平民子弟有较公平的竞争环境,大部分朝代还对主考官和朝官子弟作一些限制,如唐宋 时期礼部待郎亲族的别头试、明清时期严格的复试制度与回避制度以及清朝官、民子弟“分卷取中之法”,等 等。再次,从录取环节看,其不问家世阀阅,“一切以程度为去留”的录取原则具有明显的公正性。此外,由 于入仕和受教育机会在各地之间并不完全均等,故超越于考试技术上的公平与公正外,解额分配制之建立所体 现的区域公平性也不容忽视,尽管它隐藏着统治者更为深远的地缘政治的考虑。 严格地讲,科举所体现的公平与公正是相对的。首先,要通过科举的层层选拔,需要有“十年寒窗”的用 心攻读,而寒门子第少有受教育机会,也难以支付应考费用,与家道殷实者的竞争显然不是平等的。其次,妇 女无权应举入仕。再次,从本质来看,科举这种以大量财富和社会声望来犒劳少数中举者的制度,无法维护平 民百姓政治上的公平性。尽管如此,在特别注重人情、面子和关系的中国古代社会里,科举考试仍可谓“惊人 地大公无私”。(注:(美)费正清著,孙瑞芹,陈泽宪译:《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41页 。)其考教分离原则所体现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等精神具有超越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时代之特征。 防止作弊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大规模的统一考试,科举制实行考教分离的原则。虽然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 和标准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但在职责上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学校只管教学,并不参与科举考试的各项工作。中 央官学由尚书礼部下属的国子监统辖,而科举考试为尚书省礼部专司,乡试以上主考官由朝廷选派。这种考教 分离原则至少从职责上有效地杜绝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此外,为确保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应具有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中央政府还制订了从命题到录取 的一整套严密措施,主要包括:第一,“锁院”制度。考官一经任命即刻赴贡院入闱回避,断绝与外界乃至亲 友的往来,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等事件。第二,严格的考场和考试规则,包括报名时的结保、保廪 生认保,考前的点名、搜检,考试中的巡视以及考场秩序的维护等。第三,糊名和誊录易卷制度。考生交卷后 ,由弥封官将考生所填履历、姓名等弥封糊名,然后交由誊录手将墨卷誊为朱卷,由对读生核对完毕方可送考 官批阅。第四,复试制度。为严防录取环节的舞弊行为,科举考试对所有被录取者均采取严格的复试制度。第 五,回避制度。主持考试的主要官员,其亲属要回避科考。到了清代,回避制度几乎涉及参与考试工作的所有 人员。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规定,主考、同考、监临、临试、知贡举、提调、受卷、弥封、誊录、对 读及收掌等一切考官的子孙宗亲和近亲皆不准参加科考。在今天看来,这一系列指施中有些显得十分繁琐甚至 无理,但在弊风肆虐的当时,的确起到了防范科场舞弊、维护考试公正的巨大作用,从制度上保证了科举的高 效率与权威性。 三 无论日月如何更换,社会总在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且历史总是呈现出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科举 考试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余年,是当时整个教育制度的重心和人文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成为最受时人关 注的焦点,并对中国封建社会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千余年科举考试所形成的一些传统至今仍以潜在的形 式顽强地存留于现实之中。百年前科举考试很不光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声息已然飘渺,而当代社会却又出现 了某些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人们再度聚集被喻为“现代科举”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整个 社会都在激愤地抨击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学术界和广大百姓也正就高 考的存废问题争论不休。假如我们能超越个人情感,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科举,借鉴其精华、吸取其教训,也许 在高考的决策与操作上可以减少很多失误,少走很多弯路;那怕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同轨,至少能给我们的思 维以启示。 “片追”的阴影 “片面追求升学率”可谓近年来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谈论的热门话题,在各报章杂志往往处于十分显眼的 位置。“片追”与高考录取率有直接的关联,是伴随激烈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它与高考如影 随行,成为笼罩在高考头上一块久久不散的乌云,“黑色七月”也因此得名。它还赋予高考以“魔力指挥棒” 的功能,使整个中学乃至小学、幼儿园阶段的教育都在这根魔棒的指挥下运转得精疲力竭,怨声载道不绝于耳 。如今,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片追”在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表象下,更深地危及到社会风气和中国 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力,对“片追”的喊打声也愈来愈响亮。其实,“片追”这种伴随高考竞争在60年代萌发 滋生的教育现象,并不令人陌生。在中国这个考试的故乡,“片追”现象古已有之。 隋唐以后,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功能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朝廷衡量州县学的优劣和对学官的奖励标准 ,主要是根据各校的科举及第率。宋代蔡京罢科举实行三舍升贡之时,升贡率(升学率)遂成为判断各校办学 成绩好坏的主要标准,教官考课“第一项,教育有方。注谓贡士至辟雍升补推恩者多”。(注:《宋会要》“ 职官”五十九之十五。)对及第率的追求即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在教育中的轴心地位。 与功名利禄直接挂钩科举制强化了官本位体制,牵引着士子们一心投身科场,两眼紧盯及第,在激烈的科 场竞争中耗费终生,豪情悲壮却令人痛惜。今天的“片追”何尝不是如此?那么,我们是否只能任由“片追” 和高考的魔棒对教学秩序越来越肆虐的破坏与指挥而无所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大有可为。一 是继续改革政治体制,淡化官本位色彩,提供多种成才途径。二是改革高考,包括改革考试的科目、内容和命 题形式等。三是改变文凭至上的教育价值观,使人们从争过高考独木桥改为走多途径发展的立交桥。 高考的存废 1952年建立的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与中国古代科举统一考试一脉相承。与科举考试一样,作为一种选拔人才 的制度,高考在促进人才成长、推动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面,可谓功德无量。但是,在数十年的运作中也出现 了很多弊端。为了改变考试对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一些论者提出了废止高考的主张。教育界为此展开了系列 争鸣与商榷。高考这一上关国家政策、民族前途,下系民众个人命运的制度之存废与否,已成为广大师生、家 长乃至整个社会热切关注的重大问题。现时高考的存废利弊之争和历史上的数次科举存废之争何其相似!我们 不妨把视线再次投向科举。 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立进士科(注: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版,第24~26页。)以来,“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科举考试便显现出勃勃生机,充分发挥着公平选才的积极 功能。但由于其弊端亦十分突出,历代都就科举制的存废利弊进行过争论或改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6次。(注 :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的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这六次争论或改制都 发生在封建社会最高决策层,且都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重复,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结果是,科举制在经历了 数次短暂的中断之后,由于人情困扰,旋罢旋复,各朝仍将其作为选拔人才的首要途径。科举制在历史上之所 以长期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科举制是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难得的一项具有公平精神的制度”。 (注:刘海峰:《科举长期存在的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而科举考试的公 平与公正,恰恰是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来保证。 与科举制一脉相承的现代高考制度之公平精神与社会效益亦缘于统一考试,这一点已广为认同。因此无论 从科举考试的历史还是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都应坚持统一高考。尽管高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种种弊端, 然而,与科举制一样,“立法取土,不过如是”。历史上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互动最后以兴学堂废科举 为结局,那是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合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今天的高考内容是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 的。在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正确的做法不是废除高考,而是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促进 中学教育和教学的发展。

92 评论

菁菁super5man

我们不难发现,持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曾经闪耀过璀璨的光芒。在科举制消逝了近百年 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科举时代所积淀的传统文化之无处不在。在经历了盲目而激烈的批判之后,科举制又 渐渐为世人所慎思、所吸纳。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大规模的国家考试,科举以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政府官职为鹄的 ,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教育的角 度看,由于深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封建时代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足见科举对教育的影 响之大。科举废除已近百年,其对教育的影响却弥漫并积淀为现实基因的一部分。探讨科举制下考试与教育的 关系,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改革鉴古知今、趋利避害。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教育与考试杂志郑若玲

    我们不难发现,持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曾经闪耀过璀璨的光芒。在科举制消逝了近百年 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科举时代所积淀的传统文化之无处不在。在经历了盲目而

    实言舌实言兑 3人参与回答 2024-07-03
  • 教育与考试杂志

    中国教工吧。这个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刊物,而且这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质量比较高,对于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有较大帮助。教育周刊一周就出一本,质量明显不会很

    单眼皮姐姐 4人参与回答 2024-07-01
  • 考试教育与评价杂志

    是的《考试与评价》杂志_1]_中国知网收录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北方优秀期刊。出版日期每月10日出版。现面向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专业领

    孤星马哥 3人参与回答 2024-07-04
  • 教育与考试杂志官网

    中国考试教育网是这个:下图为进入官网后页面:

    遥遥望沙飞 4人参与回答 2024-07-02
  • 教育与考试杂志投稿

    不知道你所说的东西

    哆啦C梦的梦 5人参与回答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