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0

伟哥是老顽童
首页 > 论文问答 > 我国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选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晴小猪猪

已采纳
汉斯有本(环境保护前沿)的OA期刊, 你可以看看了解下
315 评论

huahuaabcabc

本《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是环境学科重要专业基础课。要求考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变化趋势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及其对策。  一、考试内容  1、环境学原理  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当前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与分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概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平衡,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地球上水的分别与循环,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体污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防治。  4、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的涵义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和主要污染物及其化学转化和扩散,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5、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害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及其对策。  6、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的特征、来源、分类与影响,环境噪声评价,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变化趋势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及其对策。  (一)环境学原理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其分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掌握环境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等基本概念。   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方式以及影响因素。   掌握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二)生态学基础   了解生态学定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   掌握食物链(网)和营养级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三)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了解水体概念、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类型。   掌握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了解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   掌握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和管理。   了解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四)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的发生与类型。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及其综合防治。   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掌握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及其综合防治。   掌握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五)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了解国内外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情况、控制措施和发展趋势;   掌握固体废物的特点、污染途径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了解固体废物控制的“三化”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了解固体废物的物流特征,固体废的资源化与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的关系。   掌握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危害、固体废物的管理及消除污染的途经、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对策。  (六)环境噪声   了解环境噪声的特征、来源、分类与影响。   了解环境噪声评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掌握环境噪声综合整治对策。   了解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噪声的控制标准、噪声的控制。  三、 参考书目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唐孝炎,高等教育出版社  2.《水处理工程》胡勇有、刘绮,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张小平,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5 评论

流云归晚

境污染的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224 评论

小倩TIN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万亿元,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92%提高到2012年的57%。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加大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研究环境污染时,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环境污染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环境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并检验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时,哪些是共性因素,哪些是个性因素,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哪些是促进因素,哪些是阻碍性因素。基于此,本文运用改进的极值边界分析模 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万亿元,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92%提高到2012年的57%。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加大了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研究环境污染时,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环境污染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环境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并检验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时,哪些是共性因素,哪些是个性因素,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哪些是促进因素,哪些是阻碍性因素。基于此,本文运用改进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及其开发的相关应用程序,采用2000~2011期间中国30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环境污染的溢出效应及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形状,并对中国区域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环境污染“稳健性”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中国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相同,“稳健性”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各省域空气污染存在“稳健性”的溢出效应,水污染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中国省域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存在“稳健性”的EKC曲线假设的倒“U”型关系。5个因素对空气污染产生“稳健性”影响:产业结构、化肥施用量、能源效率、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正向“稳健性”关系,产业结构升级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呈负向“稳健性”关系。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工业废水治理设施这7个因素对工业废水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包含四个方面: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2)转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效率;3)加大环保投入,利用市场机制,强化环境管理;4)巩固与加强区域间环境合作,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这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些许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31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