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8

Shiro白小白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历史文献学》内容体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护手霜adb

已采纳
不知道你是为啥报研究生,如果是为了学术研究的话建议不管你喜欢什么方向都先报历史文献学,这和史学理论一样,都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其中历史文献学包涵了传统的文字,训诂校勘音韵等小学内容,更是基础的基础。当然,现代以来,出土文献也算是历史文献学研究范畴之一,比如长沙马王堆的,郭店楚简,银雀山等。不过如果不是确实有兴趣,这个学科你是学不下去的。参考书目:张舜徽的史籍举要和中国文献学,郑鹤声兄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通志校雠,金石,图谱,艺文四略,章学诚校雠通义等等。。。历史文献学比较好的学校首推华中师大,北师大和北大,吉林大学等。如果运气不佳比如因为英语等原因被刷不得不调剂的话,例如福建师大的梁韦弦老师为金景芳先生嫡传弟子,也可以考虑。 查看原帖>>
350 评论

小蟠桃儿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参考书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2001年。《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考试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考试大纲“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以及学科构成,学习历史文献学的意义。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文献载体的演变过程。古籍的主要编纂体裁类型及编纂特点。 古代重要类书及其文献价值。 丛书的概念及其作用。 《四库全书》编修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流传情况及其功过。目录学的概念和目录学对于读书治学的指导作用。古代书目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和功用。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及其产生、确立、影响。版本、版本学的概念,版本学对读书治学的功用。我国古籍版式与装帧制度,官刻、私刻、坊刻古籍的特点。古籍版本类型及其特点。校勘、校勘学的定义, 校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陈垣“校勘四法”的具体内容。历代古籍散佚的几大原因及其给图书造成的损失。班固《汉书•艺文志》的体例、成就与影响。郑玄注的特点及其在文献学上的贡献。 《隋书•经籍志》的体例、著录特点及其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及其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清代校勘名家及其主要校勘成果。

228 评论

小猪乐乐88

史书的体例:1、编年体按年代月日即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依次叙述历史事件的体例。优点:史实的发生、演变,可以明确表示其时间位置,给人清晰的历史时序感;同一时间的各件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较为明确。缺点:前后关联的事件,常因为其它事件之交错发生而间隔,难以叙述得完整,显得杂乱。2、纪传体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围绕个人叙事来反映历史事件的体例。首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即以“纪”总括为纲,以“传”详叙其事,“表”列出系统,“志”分述门类。优点:描写人物生动、记述史实详细,分析资料完整;缺点:人物事件在不同的部分会重复。3、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例,首创于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他将《资治通鉴》中按照时间顺序记载的一个体系的事件集中在一起,由本至末进行详述。优点:记事连贯,逻辑条理。后世史家纷纷效仿,历代都有相应纪事本末体史书。如:《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著的《明史纪事本末》等。至明清名称多为各种“纪略”“方略”。4、政制体(典志体)以国家管理所使用的典章制度为中心,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渊源、发展和演变的史书。《史记》《汉书》中也有相应的典章方面的章节,但所述的时间和内容都比较局限。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志体政书是唐代杜佑著的《通典》,包含上起黄帝、下至唐代宗的典章制度。唐杜佑撰《通典》、南宋郑樵撰《通志》、元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5、学案体记述学术源流、发展和演变的体例。每一种学案要说明该学派的世系、渊源、案主及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论著、相关评论等。这是学术思想史的专类,为学者们研究历代学术思想提供文献资料。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学案》等。6、史评类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唐朝刘知几著的《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史通》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7、方志类又称地方志,是记载地方情况的史书,特点是记述详尽,是了解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如:早期的《尚书-禹贡》、《山海经》就有地方志的特点。后世沿袭演变,有记述各地的省志、府志、县志等。

328 评论

chihuoshiwo888

史书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从民族的角度和整个时空世界的角度多维度看历史:一方面,肯定是对中国有危害的,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发展,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二)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三)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互市”,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

317 评论

阿里上市前

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

23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历史文献学》内容体例

    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

    来自巴厘岛的松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体例

    中国自古以来即重视文献及其整理,古典文献学渊源流长。学术界关于“校雠学即文献学”之论并不全面,校雠学和目录学都是古代的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有校雠文献学、目录文

    添喜lucklily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体例是啥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

    何时何处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体例分析题

    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

    左家庄与特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体例是什么

    史书体例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

    小羊囡囡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