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64

qq810833606
首页 > 论文问答 > 科技论文思维导图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ssAlice1203

已采纳
据学术堂了解,撰写科技论文是有流程步骤的,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可以先学习别人的步骤,再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提炼出自己的步骤,从而让写作过程逐渐变得得心应手。我自己总结出了这样8个步骤:   目的  首先,明确自己写的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如果是科技论文要用科技论文的语言来撰写,去掉修辞,不要写成新闻或者运用口语化的表达。  其次,要搞明白我为什么写?我要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好?比如,有大一新生微信我,想让我指导她们完成一个比赛,形式是社会调查报告。那么,就需要首先了解这个比赛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再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来决定写什么,从而定一个合适的题目。还要搞清楚评奖的标准是什么?知道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好。   读者  明确你的读者是谁?他希望看到什么?满足他的需求而不是你自己的,这点尤其重要。当你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你的论文才有可能会基于读者需求来撰写,而不是自嗨。比如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第一读者一定是导师,当你不清楚导师的要求(包括论文格式、内容等方面)时,就要先找导师问清楚,而不是盲目下笔。   阅读  这一步对于科技论文写作尤为关键,注意这里所说的阅读,实际上是:阅读+思考。阅读和思考是一体的,不带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为了避免遗忘也为了方便后续的初稿写作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要及时记录下你的思考内容,主要包括做以下三方面的笔记:  (1)文献笔记  查阅文献时随手把自己查阅的文献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罗列出来,不要等到论文写完了也忘了引用了哪些文献,这一步其实很像是收纳。把看过的文献按照格式要求记录下来,就像是把衣服按照一定方式叠好后放到收纳箱里的过程,便于我们随时找到它(文献)。我们可以借助中国知网自带的“导出文献”功能,轻松实现参考文献笔记。  (2)引用笔记  引用笔记是指把文献阅读中你觉得好的原文和观点通过摘抄或者转换成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方式有两种:可以摘抄内容统一记录整理在一个word文档中,也可以在阅读文献的时候直接用亮显、划线、批注的方式随手在文献上做记录。采用第二种方式时,我都会重新命名文献名字,按照“与自己文章的关联程度排序+关键词”来起名字。  (3)观点笔记  观点笔记主要记录文献阅读过程中你的新想法、新观点。这些想法或者观点是宝贵的灵感火花,有可能会激发你产生新的写作思路,从而成为你论文的创新点。观点笔记一般我会手写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方便放在手边随时记录和翻阅。   头脑风暴  这一步把你想写进论文的所有内容,逐条罗列写出来,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不加批判的方式尽可能多的罗列,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最好用纸笔记录,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组织  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整理、筛选、分类形成论文的框架结构,切记:只需围绕你的论文题目来组织大纲框架,而不是像一个购物狂,看到什么东西好就都加入到购物车,要有所选择,只选择哪些对你题目有用的内容来写。这一步最好能列出到三级标题。   案例or数据  这一步需要完成案例或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其中,在数据分析中,可能会用到数据分析软件,比如Excel、SPSS或者Python、Matlab编程等,建议大家都要至少熟练掌握一个数据分析软件。   初稿  初稿撰写中一定要避免一稿定终身的想法,也就是直接终稿,因为抱着这种想法很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反复复修改,不仅影响进度而且因为进展缓慢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初稿是在大纲框架的基础上展开的,这就好比有了骨架,就差“有血有肉”了,这时可以把步骤3中的三种笔记和步骤6中的案例or数据在骨架的适当位置填充进去,让论文内容丰满起来,并且尽量多用图表让表达形式更加丰富。  在初稿写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卡住写不下去,这时可以回到步骤1-6中查缺补漏,特别是回到步骤3中重新查阅相关文献找到新的写作灵感。   改稿  改稿不要趁热打铁,要让自己的论文“冷一冷”再来改,否则会因为还沉浸在自己的原有想法中而很难发现问题。也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
335 评论

丫丫King

思维导图(mind maps)又叫心智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全新笔记形式,也可称之为一种思考策略、思考方法、思考工具。它最早的用途是用来帮助“学困生”化解学习障碍,后来被教育界、工商界、法律界等领域的精英群体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是突破思维的局限,打开思路,多运用于活动创意,头脑风暴会议,方案策划等。  运用于学科教学的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刘濯源提出的“学科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是以思维导图技术为表现形式,融入逻辑思维理念的内涵,结合中小学各学科,思维规律、学科规律、考试规律,以实现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高效学习工具。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进,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运用学科思维导图的优势是,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成绩。多运用于基础教育的各科教与学中。  从直观上看,学科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很像:①两者都主要是由关键词和引导线构成;②都呈现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层级结构;③都图文并茂。但“长得像”只是表象,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或者说是灵魂上的差异,具体你去查《为什么要给思维导图“转基因”》学术论文。_JF3jWyPbZd1cMjup7cJkSFwGx2s-qBMt0bCfKqs_phPSpBJrZXQBp1zXqTbKUjN12sQMtd4U3sbPk2RvGlOFXZz38rOzZW21ar-oN_

244 评论

恰恰小资

典型议论文范文:《坚持就是胜利》人们都想在事业或学业上有所成就,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胜利,而相当一部分人却陷入失败的若痛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俗语说“功到自然成”。按理说那些失败者完全可以尝到胜利的喜悦,但他们往往缺少一种胜利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坚持。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上边的俗语中所提到的“功到”其中已经隐含了“坚持”的意思。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或事业上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坚持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狄更斯和爱迪生就是靠坚持而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坚持,使狄更斯为人们留下许多优秀著作,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许多精品;坚持,使爱迪生攻克了许许多多的难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坚持能够使人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那些失败者往往是在最后时刻未能坚持住而放弃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曾记得瑞典一位化学家在海水中提取碘时,似乎发现一种新元素,但是面对这繁琐的提炼与实验,他退却了。当另一化学家用了一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为元素家族再添新成员——溴而名垂千古时,那位瑞典化学家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两位化学家,一位坚持住了,取得了胜利;另一位却没有坚持住,未能取得成功。可见,能否坚持是取得胜利的最后一道障碍。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就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越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李胜)

263 评论

1987分撒风

思维导图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常有用。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做什么?学习:1、梳理知识点:文科生在高中时期需要阅读并背诵大量知识点,再加上现在国内国际热点频发,需要牢记并背诵的知识点是只多不减,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知识点,突然发现每个观点后面的解释都有了逻辑,想到第一个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想到后面的所有,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背诵,不用消耗多少脑力就能记住90%以上的内容。2、整理论文结构:毕业季写论文的过程就像朝圣一样,每一次修改都是一场修行,尤其遇到调整整个结构的时候,那简直就像是一场涅槃与重生了。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逻辑严谨对论文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之前清楚自己需要写什么论点,哪些内容进行验证,需要搜集什么资料,这样带着方向性去写论文真的很省时间。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帮我们快速整理这些东西。3、整理读书笔记:如果在读书的时候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理读书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就算过去很长时间,对书的记忆依然很深,慢慢指导自己不光是读了一本书,而是真正的读懂。这样的方式尤其适合应用到工具类图书的阅读过程中。工作:工作方案、活动流程、会议记录等:很多人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工作内容,比如活动计划,推广方案,工作流程,会议记录等可以使工作更有条理和节奏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混乱的工作内容梳理的井井有条,即便在工作过程中被打扰也能根据工作安排快速调整。生活:假期安排:很多人喜欢在假期制定计划,出游还是在家学习,出去逛街还是看电影等都喜欢提前安排,然后过一个惬意充实的假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安排,等假期到了到来就去享受这难得的惬意。另外,关于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我以前用的是Xmind,不过最近使用在线思维导图工具GitMind比较多,其实工具都差不多,关键是要提前想好自己要用来做什么。

186 评论

我最牛牛

思维导图对记忆的提升不是靠画个图就可以的。它首先是提升你的结构化思维和用逻辑思考的能力,从而帮助你看书学习时能更准确的梳理出知识的脉络,提炼出关键词,从而帮助记忆。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切记每个主题不要大段大段的复制文字,这样用思维导图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你要在读书的时候画出重点词,并且找到重点词之间的从属关系,这样看导图是能够根据重点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心里构建出这本书的体系。同时不熟悉的知识点可以把主题标红,这样下次记忆的时候也知道重点。当然,这只是思维导图的一种作用。梳理知识点,帮助理解和记忆。它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对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有汇总且系统性的输出。之前习惯用word,为了突出重点,还要做各种标题,项目符号,加粗,分段等方便查看的标记,一页文档做下来费时费力,第二次浏览时也不能很快找到重点。思维导图可以弥补这种问题。定好中心主题,先拆分重点再一点一点进行延展性思考。能够很快定位到关键点及其关联的事件。生活中同样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各种计划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制定,完成一项之后做好标注,清晰地看到计划的完成度。当然,如果没有很强的手绘能力或者兴趣,建议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思维导图软件很多,电脑操作更方便些。个人常用的是xmind和processon。以前用xmind较多,现在用processon更多,因为是在线编辑的,方便分享给别人。

242 评论

水里漂浮的雨

先是要自己想好要写的是什么文章,然后自己再整理出来,最后就是写作了。要是不会的话是可以来文哦、

282 评论

飞龙在天wxd

回答 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腱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你可以参考一下吗, 参考一下呢 更多4条 

262 评论

xiaoyoubaobei

思维导图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无论是做学习笔记,还是产品设计,思维导图都能帮助我们清理思绪,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记住重要的信息,虽然第一步是记在自己的信息库中,但最终还是要记到脑子里的。而绘制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可以帮助更好记忆的工具。如果觉得知识点太多绘制不完,可以使用一些高效的思维导图工具,比如MindMaster。在软件里,通过使用“插入多个主题”的功能,可实现文本到思维导图的一键切换,不需要你一步步绘图,十分便捷。另外,还可以在MindMaster里生成大纲,方便记忆和整理。所以,若是你想使用MindMaster绘制一本书的思维导图,确实好用又方便。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科技论文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无论是做学习笔记,还是产品设计,思维导图都能帮助我们清理思绪,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记住

    无敌沈阳人 7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科技论文文献检索思维导图

    先是要自己想好要写的是什么文章,然后自己再整理出来,最后就是写作了。要是不会的话是可以来文哦、

    小小暖和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概念与结构思维导图,英文名:Mindmap,因翻译不同,也被称作心智图或脑图,它是一种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实质是一种可视化的图表,能够还原大脑

    年少无知23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文献学思维导图

    文献综述的写法与格式一、何谓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

    Chris大王 6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文献的思维导图

    咨询社保问题,查看账户金额,医保报销明细,养老金计算,欢迎使用查悦社保。

    Mr。。伍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