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5

萌萌萌萌瓜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古建筑园林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圣莱德厨房电器

已采纳
如果你要写的是很重要的论文,还是建议你不要偷懒,去图书馆借书或者买些专业的古建筑方面的图书作为资料库。给你推荐你一套书《中国古都五书》,是目前最新最全最权威的古建筑书籍,作者都是清华的教授,很靠谱。另外,现在微博上也有专门介绍古建筑的,像@雪花中国古建筑就很不错,文字、图片都很精确给力。
209 评论

时间不等人了

注: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论文。除署名外,吴庆洲为唯一作者。一、建筑历史研究 浅谈真武阁的建筑艺术 南方建筑,1986,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古建园林技术,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 广济桥历代的建设 岭南文史,11-12:82~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世界建筑,1989,6:117~ 肇庆梅庵 建筑史论文集(八):21~ 清华大学出版社, 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 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1992,2(总 35):49~ 圣保罗大教堂 世界建筑 1994,1:69~ 我国佛教塔刹型制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4,4(总45):21~28,1995,1(总46)13~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1995,2:57~60,1995,3:70~ 建筑文化的承传、融合与演变 中外建筑,1996,1:4~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 华中建筑,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变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7,3(总56):58~ 环境生态与传统民居 第八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 香港,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筑学报,1998,4: 德庆三元塔修复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9,1(总62):36~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长江建设,1999,2:12~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华中建筑,1999, 曼荼罗与佛教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2000,1(总66):32~34;2000,2(总67):30~ 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华中建筑,2000,4:23~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仪大屋 小城镇建设,2001,6:72~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建筑学报,2001,8:62~ 瑰玮独绝,另树一帜——佛山祖庙建筑研究 佛山市博物馆编 佛山祖庙 文物出版社,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古建园林技术,2006,4(总93):43~50,2007,1(总 94):50- 台湾道教建筑脊饰艺术 世界建筑导报,2006,7:12~ 杨大禹、吴庆洲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建筑师,2007,5(总129):83-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10:73- 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城市与设计学报,2007,9,28:155-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东亚建筑国际学术会论文,2012,香港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吴庆洲徐好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年最佳遗产保护实践会议论文2012,27~克罗地亚 吴庆洲、徐好好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保护和修复研究回顾南方建筑2013,1:92~95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史研究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 城市规划,1986,2:54~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 新建筑,1987,3:66~北方雅典爱丁堡 城市规划,1989,4:57~古惠州城与西湖 岭南文史,14:103~吴庆洲,叶荣贵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 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 会议论文,1989, 北京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 华中建筑,1991,2:55~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国外城市规划,1991,4:40~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活教材—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古建园林技术,1995,2(总47):53~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 建筑学报,1995,8:45~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华中建筑,1996,2:3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中外建筑,1996,4:32~中国古城规划与宇宙模式 纪念刘敦桢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南京,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0,9~10,9:31~36,10:34~郑力鹏、吴庆洲 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规划,2001,10:37~Study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 研讨会论文 南京,2004,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 城市规划,2005,2:66~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建筑师,2005,4(总114):86~周霞,冯江,吴庆洲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 例 城市规划2005,8:93~The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日本,京都,2006,10、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61~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总序 建筑师,2011,1:91~Study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N4,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建筑师,2012,1(总155):64~丽江历史文化述论中国名城,2014,11:47~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52~57三、建筑和城市防灾研究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 华南工学院学报,1984,2:127~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 城市规划,1984,3:28~34 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规划汇刊,1985,3:12~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城市规划汇刊,1985,3:47~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 清华大学 建筑史论文集,1987,8:1~20,清华大学出版社历史上梧州城的水灾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讯,1988,1:32~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 新建筑,1988,4: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1988,6:35~兼有防敌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园林技术,1989,2(总23):55~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 DISATERS 1989,volume13,NO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Housing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 国际住宅学术讨论会论文,4,英国, 谢菲尔德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290~广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195~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2,4:23~现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与措施 长江建设,1995,1:15~现代城市水害的剧化及防御对策 城市规划,1995,3:41~汕头市防御洪潮灾害的方略与措施及减灾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 研究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我国21世纪城市水灾风险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8,2:89~The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 1999年国际建筑 师协会第20届大会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23~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规划师,2002,1:12~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 灾害学,2002,2:62~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4,4~Urban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 城市洪水经验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新建筑,2008,4:112-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中国名城,2009,3:34~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国名城,2010,1:37~借鉴古代经验,防暴雨城市涝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重庆出版社, 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及措施中国名城,2012,1:67~ 论北京暴雨洪涝与城市防涝中国名城,2012,10:4~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灾害学,2012,3:111~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中国名城,2013,4:47~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刘小刚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涝—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的借 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城市规划,2014,8:71~77四、建筑教育与研究继承先师事业,培育精英人才——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新建筑,2004,4:62~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 华中建筑,2005,3:126~建筑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教育的世纪重任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 教育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南方建筑,2012,2:48~纳精英,育人材,带队伍,求发展——当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顾,南方建筑,2012,5:11~12五、报刊文章Cities built to avoid flood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Roof Décor Stems from M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探秘:福寿沟造就不涝古城光明日报2011,8,12:15

237 评论

熊大熊二喜羊羊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

18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建筑园林论文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

    轻舞飞扬舞翩跹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论文

    布局的差异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

    Jonathan26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中国古建筑园林论文范文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

    Lily201310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论文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

    chen25179180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国古建筑园林论文选题

    园林毕业论文在轻风论文网很多的哦,你可以参考下,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咨询下他们的在线辅导老师,我之前也是求助他们帮忙的还有些资料中英自然式园林艺术之比较中国与

    土匪温柔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