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6

馒头的馒头
首页 > 论文问答 > 刑事法学杂志官网电话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唐小七7

已采纳
根据最新的排名分布,2020年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的正式成员将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法学论坛》《法学杂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东方法学》等22家。说明:RCCSE权威、核心学术期刊排行榜分级标准:分学科、按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并依次分为6个等级:①A+等为权威期刊,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期刊;②A等和A-等为核心期刊,A占各学科期刊总数的15%,即排在5%-20%的期刊;A-占各学科期刊总数的10%,即排在20%-30%的期刊;③B+等为准核心期刊,占期刊总数的30%,即排在30%-60%的期刊;④B等为一般期刊,占总数的30%,即排在60%-90%的期刊;⑤c等为较差期刊,占总数的10%,即排在90%-100%的期刊。
311 评论

我是基里连科

《人民司法》杂志社【主管】 最高人民法院【主办】 最高人民法院【编辑委员会主任】 沈德咏【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邵文虹 倪寿明【委员】 (按姓名笔划为序)卫彦明 孔祥俊 刘志新刘学文 刘贵祥 任卫华杜万华 宋建朝 宋晓明张一丽 杨万明 罗东川周 峰 郑学林 胡云腾宫 鸣 赵大光 柳福华俞灵雨 高贵君 高憬宏【编辑】 《人民司法》杂志社【总编辑】 柳福华【编辑部副主任】 赵 沨 电话010 67553982【《人民司法•应用》责任编辑】 刘 嵘(综合、执行) 电话 010 67553986 何艳芳(刑事) 电话 010 67553983 杨海燕(民事) 电话 010 67553987 孙晓光(商事、海事) 电话 010 67553988 戴建志(知识产权、行政)电话 010 67553989【E-mail】 【《人民司法•案例》责任编辑】 宝 玉(刑事、行政) 电话 010 67553992      车红蕾(民事、执行) 电话 010 67553985      周庆华(商事、海事、知识产权)电话 010 67553990【E-mail】 【出版发行】 《人民司法》杂志社【刊 址】 北京市崇文区北花市大街9号【电 话】 010-67177061【邮政编码】 100062【国内统一刊号】 CN11-1602/D【国际刊号】 ISSN1002-4603【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崇工商广字第0061号【发行查询】 010 67177061【激光照排】 北京纺印图文制作有限公司【印  刷】 河北新华印刷二厂【出版日期】 每月5日、20日【每册定价】 12.00元(免邮寄费)

311 评论

a宝贝洁洁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刑法总论》,【日】山口厚著,(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从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与刘隽合译,第一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无情的法律与理性的诠释——许霆案的深层解读(第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3.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刑法分论》(谢望原、赫兴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1年第2版。2.《刑法总论精释》(陈兴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一)犯罪论体系序列 犯罪概念的分层含义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再宣扬——以“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规范理解为切入, 《法学评论》2015年第2期;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宣言与自省,《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论,《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4期); 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基本依托和意义所在,《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号; 违法性理论的应然位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1期);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云南法学》2008年第3期;(收入于改之、周长军教授主编:《刑法与道德的视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论研讨》,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目标定位——二阶层、三阶层还是四阶层?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载梁根林主编:《犯罪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刑事领域的违法性冲突及其救济——以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检讨和反思切入,与梁根林教授合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刑法基础理论序列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论刑法用语德明确性与概括性,《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 行为犯概念否定论,《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 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国刑法第3条的检讨和反思切入,《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转载); 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事件为视角的考察,《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转载); 刑事一体化:梳理、评价与展望——一种学术史意义上的现场叙事,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三)主观违法要素与目的犯研究序列 非法定目的犯的甄别与定位——以伪造货币罪为中心,《法学评论》2007年第1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4期转载) 论金融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   论中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论目的确定的推定化,《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6期转载) 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地位与范围,《刑事法评论》第17卷,2006年3月版; 论主观违法要素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刑事法探究》第一卷,2007年5月版。(四)财产犯一般理论序列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 论刑法对财产权保护中的均衡性原则,《法学》2011年第5期;(五)刑法适用具体问题研究序列 论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法学》2015年第2期;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法学杂志》2014年第10期; 累犯情节前置论,《法学》2014年第7期; 死刑案件裁量过程中的司法软骨病及其祛除,《法学》2013年第10期;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法学》2013年第6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11期转载);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重新论证,《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论绑架罪的修正构成的理解与适用——兼评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法学家》2009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11期转载); “躲猫猫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法学》2009年第4期; 利用ATM故障恶意取款案法律性质辨析,《法学》2008年第2期;   许霆案背后的几点反思,《法制日报》理论版,2008年1月20日。 拐卖幼女并奸淫行为之定罪量刑,《法学》2007年第10期;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应如何理解,《法制日报》理论版,2007年9月9日。 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持假枪抢劫该如何定性,《法制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8日。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典型案例的标本价值,《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 求仁而得仁,何怨?《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婚内强奸犯罪化应该缓行,《刑事法判解》第4卷,2001年版; 死刑犯的生育权,《刑事法判解》第5卷,2002年版。 超越与缺憾——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总置评”,《刑事法评论》,第13卷,2003年版。(六)其他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时代潮》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法学随笔20余篇;在《北京商学院学报》、《现代财经》、《财会月刊》等杂志上发表经济类论文5篇(2000年以前) 。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刑事法学杂志官网电话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

    薰衣草恋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刑事法学杂志官网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

    DP某某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4
  • 中国刑事法杂志电话

    直接他们发邮箱。不知道得不得行,我刚发文章到他们邮箱。中介太不靠谱了。

    请叫我癸小亥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刑事法学杂志电子版官网

    杂志铺上面订阅或者当地的邮局订阅;都是可以订阅相关的杂志;希望能有帮助

    棉花糖夫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中国刑事法杂志官网网址查询电话

    根据最新的排名分布,2020年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的正式成员将为:《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

    yuyu88yuyu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