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8

qq496257996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2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臭臭爱毛毛

已采纳
《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地理布局及其演变》,《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3期;《隋唐长安龙首渠流路新探》,《人文杂志》1985年3期;《不赞成开运河的设想》,《人民日报》1985年11月21日;《西安上古时代的人口地理》,《研究生文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郑伯克段疑不在鄢》,《人文杂志》1986年4期;《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兼与贺次君先生商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2期;《元明清时代四川盆地的农业田垦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4期;《隋唐长安的水利》,《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四川历史农业地理概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3期;《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续)——儒、淳二州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4期;《唐宋川东盛产药子之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4期;《历史时期四川手工业原料作物的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1期;《明清四川地亩数的评价及其它》,《中国史研究》1990年1期;《历史时期四川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3期;《宋代中央官学机构考述》,《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53辑(1991年);《都江水利工程的历史演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4期;《宋代宫廷教育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2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巴蜀先民的分布与农业的起源》,《四川文物》,1993年3期;《秦汉时代四川的农业开发》,第一作者,《西南师大学报》,1993年3期;《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宋大礼五使系年》,《宋代文化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论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若干特点与规律》,《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1期;《“河曲十六州”交通与地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2期;《宋朝地方教育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成都平原的南北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1期《论成都平原的大小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3期《重话史迪威公路》,第一作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5年8期;《宋朝官方医药卫生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5辑,巴蜀书社1995年;《〈成都平原的南北江〉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1期;《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2期;《论三峡移民的外迁川西南》,第一作者,《现代企业导刊》1996年3期;《论岷山得名与羌、夷的关系》,《民族研究》1996年3期;《宋朝官方天文历法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6辑,四川大学1996年;《三峡移民与川西南开发的新思路》,第一作者,《长江论坛》1997年1期;《“积石雪山十一州”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1期;《“岷江西山九州”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2期;《宋朝官方宗教机构考述(上)》,《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巴蜀书社1998年;《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中国史研究》1999年4期;《一部精密的文化机器——宋朝文化机构述论》,《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5期;《宋朝官方宗教机构考述(下)》,《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年;《宋朝官方艺术机构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年;《试论宋朝的羁縻州管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1期;《宋代泸属羁縻部族及其社会文化再探》,《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3期;《试解岩州失踪之谜——唐五代岭南道岩州、常乐州地理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3期;《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4期;《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6期;《宋朝官方图书机构考述(上)》,《宋代文化研究》第9辑,巴蜀书社2000年8月版;《唐宋泸属东部羁縻州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2期;《历史时期四川大牲畜养殖的地理差异》,《中国农史》2001年2期;《数载追随悲立雪,不堪重忆曲江头——悼念吾师筱苏先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2期;《贵琼人的来源与迁徙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期;《〈历代地理指掌图〉作者之争及我见》,《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3期;《唐五代岭南道岩州、常乐州钩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期;《唐宋集群羁縻州之典型——雅属羁縻州》,《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论四川盆地内、外江名称的演变》,《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宋朝官方图书机构考述(下)》,《宋代文化研究》第10辑,线装书局2001年9月;《唐宋雅州边外羁縻州部族探考》,《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10月;《唐代黎属羁縻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沈括〈守令图〉与荣县〈守令图〉关系探原》,《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3期;《历史时期四川蚕桑事业的兴衰》,《中国农史》2002年3期;《川西北羌族探源——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4期;《宋〈蜀川胜概图〉岷江上游地名考释》,《宋代文化研究》第11辑,线装书局2002年;《唐代弱水西山羁縻州部族探考》,《中国藏学》2002年3期;《唐代南宁州羁縻都督府建置沿革考》,《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唐宋岷江西山羁縻州部族探考》,《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10月;《唐代姚州都督府建置沿革再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唐朝南宁州都督府建置沿革新考》,《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中国农史》2003年3期;《宋〈蜀川胜概图〉成都平原地名考释》,《宋代文化研究》第12辑,线装书局2003年6月;《〈大元混一方舆胜览〉作者及版本考》,《暨南史学》第2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大唐天竺使之铭>之文献学研识》,《中国藏学》2004年3期;《唐代巂属羁縻州及其部族研究》,《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隋唐长安水利设施的地理复原研究》,《暨南史学》第3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宋<蜀川概览图>成都平原地名考释>》,《中国古都研究十九——文明起源与城市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价值与缺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1期;《唐代监察道功能演变过程的考察》,《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唐代岭南东道行政区划沿革》,《暨南史学》第4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飞地行政区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实践的探讨》,《江汉论坛》2006年1期;《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2期;《唐代河西九曲羁縻州及相关问题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唐代京畿道行政区划沿革史》,《史念海教授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川大史学·历史地理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唐代前期都督府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吗?——对〈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的商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4期;《蒟酱(蒌叶)的历史与开发》,《中国农史》2007年1期;《〈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研究二题》,《九州》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3月;《历史民族地理的多学科研究——以彝族历史地理为例》,《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讨会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年6月;《1560:让世界知道澳门——澳门始见于西方地图年代考》(第一作者),《澳门历史研究》第6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07年12月;《唐代金沙乌蒙地区羁縻州交通与地望研究》,《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唐代淮南道行政区划沿革》(第一作者),《暨南史学》第5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区格局的形成》(第一作者),《江汉论坛》2008年1期;《蒟酱名实考辩》,《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研究》,[台]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2月;《唐朝山南东道行政区划沿革史》,《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1560:让世界知道澳门——澳门始见于西方地图年代考》(第一作者),《文化杂志》中文版第68期(2008年秋季刊),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赵佗陵墓新考》(第一作者),《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5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11月;《明清文献舆图所载澳门周边岛屿名实演变研究》(第一作者),《澳门历史研究》第7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08年12月;《唐代青蛉周近地区羁縻州县研究》,《历史地理》第2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成都平原‘滇池’说”商榷——从古地理学、考古学角度》(第一作者),《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1期;《唐代滇池秦臧地区羁縻州县研究》(第一作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1期;《唐代洱河兰沧地区羁縻州交通与地望研究》,(台湾)《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7期(交通史专号),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9年4月;《唐代马湖南广地区羁縻州研究》,《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唐代西南乌蛮等族羁縻州相关问题之检讨》(第一作者),《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5期;《明清香山县属珠江口南部诸岛名称的演变》(第一作者),(澳门)《文化杂志》第72期,2009年秋季版;《中国槟榔种植与槟榔习俗文化的历史地理探索》(第一作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4期;《唐朝岭南道容管地区行政区划沿革》(第一作者),《暨南史学》第六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试析良溪成为千年古村的原因》(第一作者),《话说良溪——良溪古村历史文化论》,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渠犁、阇甄、妫塞:唐中期新置西域羁縻都督府探考》(第一作者),《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1期;石刻资料与西南民族史地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10年4期;从明清老万山地名迁徙看澳门海防因素,(澳门)《文化杂志》第76期(第一作者),2010年秋季版;125.《百年沧桑:试论1849~1949年间澳门半岛填海工程与街道建设的关系》(第一作者),《澳门历史研究》第九期,2010年11月;126.《1560:让世界知道澳门——澳门始见于西方地图年代考》,《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127.《近代澳门华人华商地名研究》(第一作者),《卢九家族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0年12月128.《明玉珍大夏国在土家族地区的行政建置》(第一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1期;129.《唐宋泸属西部羁縻州县研究》(第一作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1期;《历史上中国花生种植的区域特点与商业流通》(第一作者),《中国农史》2011年1期;《明清东莞、新安县属珠江口东南部诸岛名实研究》(第一作者),《明清珠江时期珠江三角洲区域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132.《隋唐之际北方割据政权政区简论》(第一作者),《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133.《道光〈新会县志·图说〉姓氏分布研究》(第一作者),《良溪古村与珠玑移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明清广东东江流域森林变迁及其成因》(第一作者),《江汉论坛》,2011年8期;135.《从宋元五姓番、八番罗甸地域分布演变看元初边疆民族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第一作者),《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6期136.《近代澳门半岛北部的城市扩张与道路建设》(第一作者),《澳门历史研究》第10期,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11年11月;137.《明清珠江口东岸海防部署中的巡检司》(第一作者),《明清海防研究》第5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138.《唐朝岭南道桂管地区行政区划沿革》(第一作者),《暨南史学》第七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关于编纂澳门历史地图集的初步构想》,《澳门学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140.《唐代桂管羁縻州建置沿革论纲》,《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明清文献舆图所载香港南部诸岛地名名实与演变研究》(第一作者),《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李孝聪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6月;142.《近代澳门半岛北部的市域扩张与道路建设》(第一作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3期;《安南属明时期政区地名变动初探》(第一作者),《东南亚研究》2012年4期;144.《沙梨头地名说根由》(第一作者),《澳门》第89期,澳门特行政区新闻局,2012年9月;145.《林茂塘历尽沧桑百馀载》(第一作者),《澳门》第89期,澳门特行政区新闻局,2012年9月;146.《从历史地理角度看政区边界与流域边界的整合——以山西为例》(第一作者),《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147.《永远的怀念——追忆与念海师在一起的日子》,《想念史念海》,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148.《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四川文物》2012年6期;《置在中南半岛的唐朝行政区——安南都护府及其正州县建置沿革考述》,《海洋史研究》第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
349 评论

jewelleryz

杜甫退出严武幕府的原因──兼论杜甫的功名思想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高?在四川 《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至情至性,感人至深 1982年《唐代文学》创刊号巫山巫峡氯萧森──论杜甫的夔州诗 《草堂》1985年第1期 三苏文艺思想初探 《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3期读王文诰《苏诗总案》杂记 《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期三苏合著《南行集》初探 《文学评论》1984年第1期岐梁偶有往还诗 《人文杂志》1985年第5期三苏文校理札记 《历史文献研究》1993年第4辑苏轼兄弟异同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1997年《苏氏易传》和三苏父子的道家思想 《道教文化》第八集,1998年香港 苏洵与北宋古文革新运动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试论苏洵的革新主张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苏洵《辨奸论》的写作时间 《艺文志》第3辑苏洵《辨奸论》真伪考 四川大学《古典文学论丛》1982年第15集苏洵佚诗系年商榷 《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苏洵生平事迹考辨──对关贤柱《苏洵年谱》有关系年的几点商榷 《贵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读王文话《苏诗总案》札记 《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期苏洵诗文系年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苏洵的军事思想 《黄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刘少泉《苏老泉年谱》商榷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年第4期“精深有味,语不徒发”──试论苏洵的诗歌创作 《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老泉非苏洵考 《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3期 苏轼和《石钟山记》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4期论苏轼政治主张的一致性 《文学评论丛刊》1979年第3期苏轼在黄州 《江汉论坛》1980年苏轼《与滕达道书》是“忏悔书”吗? 《文学评论》丛刊1980年第4期论苏轼的政治革新主张 《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2期从《毗陵易传》看苏轼的世界观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980年第6期论眉山诗案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苏轼的婉约词 《文学评论》丛刊1981年第5期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论苏轼的和陶诗 《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读苏轼的论诗诗 1983年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东坡诗论丛》苏轼著述生前编刻情况考略 《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4期再论苏轼《与滕达道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修订本《苏轼评传》附录东坡论杜述评 《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苏诗分期评议》的评议 1986年广东出版社《苏轼岭南诗及其他》苏轼与南宋豪放词派地位辨 《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论苏轼对释道态度的前后一致性 《天府新论》1985年第2期苏轼《黠鼠赋》作年辨证 《艺文志》第3辑怎样读东坡词 《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强附贤达”的伪托之作 《文学遗产》1998年第1期 苏辙对北宋文学的贡献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答策不堪宜落此──诚苏辙的《栾城应诏集》 《四川古籍整理出版通讯》1985年第3期岐梁偶有往还诗 《人文杂志》1985年第5期苏辙的文艺思想 《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1期三苏文艺思想初探 《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3期三苏文校理札记 《历史文献研究》1993年第4辑 西昆派的文论主张──《读杨亿《武夷新集》 《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第4 期《西昆酬唱集》诗人年谱简编 《宋代文化研究》1993年第3辑论《西昆酬唱集》的编年 《古籍整理与研究》1993年第5期怎样读《西昆酬唱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知识》姑溪居士的词论与词作 《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古籍整理中的总集编纂 1986年第3期《四川大学学报》《全宋文》编纂刍议(与人合写) 《四川古籍整理出版通讯》1986年第4期《全宋文》编纂再议(与人合写) 《四川古籍整理出版通讯》1986年第4期《全宋文》的文体分体及其编序 《四川古籍整理出版通讯》1987年第5期宋人别集的复杂性 《四川古籍整理出版通讯》1987年第5期《全宋文》编纂纪事 《古籍整理研究》1989年第5期不让清人专美 《国文天地》1990年第2期(台湾)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宋代文化研究》1993年第3辑 风流嬗变光景常新──论宋代四六文的演变 台湾第一屈宋代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丽文文化公司出版宋代四六创作的理论总结──论宋代四六话 《宋代文化研究》1995年第5辑宋代文学研究刍议 《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关于宋代文化的评价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991年第五3辑宋代诸帝之嗜好与宋代文化之繁荣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991年第五3辑加强宋代文化繁荣原因的研究(代杨明照先生作)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2期为宋代文化研究多做一些基础工作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2期宋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古籍整理研究丛刊》,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宋人生卒年考 《宋代文化研究》1992年第2辑 《西昆酬唱集》诗人年谱简编 《宋代文化研究》1993年第3辑苏洵年谱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981年第1期苏辙年谱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1983年第21辑李之仪年谱 《宋代文化研究》1994年第4辑 《杜甫在四川》第二版后记 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本卷首《苏轼评传》第二版自序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修订本卷首“表仪一代、领袖百家”的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序(原书卷首) 省文化厅1990年出版《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序(原书卷首) 巴蜀书社1990年出版三苏选集序(原书卷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宋人传纪资料索引补编序 (原书卷首)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宋代文化研究丛书序(原书卷首)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宋文纪事序(原书卷首)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宋人年谱集目序(原书卷首) 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宋代文化研究丛书总序(原书卷首) 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斜川集校注序》(原书卷首) 巴蜀书社1996年出版三苏传自序(原书卷首) 巴蜀书社1996出版池泽滋子《丁谓研究》序 《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巴蜀书社1998年出版《丁谓研究》卷首 《刘先生传》与南宋杂剧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3期欧阳修的闺阁丑闻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1期苟可轻许,亦自妄人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1期一钱斩吏议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3期报喜与报忧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宋初的白莲社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

201 评论

守護天使109

《宋诗史》,53万字,重庆出版社1992年出版《唐诗史》(上、下卷),95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唐诗体派论》,50万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出版《杜甫论的新构想》(日文版),50万字,日本研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31万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古史诗针注析》,12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杜甫律诗揽胜》,18万字,台湾圣环图书公司1997年出版。《杜诗学通论》,35万字,台湾圣环图书公司1997年出版。《唐诗精品集》,77万字,团结出版社1998年出版。《民族心灵的绝唱》,20万字,团结出版社1998年出版。《宋诗:以新变再造辉煌》,22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理学文艺史纲》,104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理学与中国近古诗潮》,25万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出版。《元稹与崔莺莺合传》,16万字,中华书局即将出版。《中国古代山水诗》,25万字,天地出版社即将出版。 《论〈瀛奎律髓〉与江西诗派》,载《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论吴见思〈杜诗论文〉的特色及其对杜诗学的贡献》,载香港《抖擞》第51期,1982年9月出版。《论宋学对杜诗的曲解和误解》,载《文学评论丛刊》第2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沈德潜“温柔敦厚”说辨》,载《文史哲》1985年第1期。《杜甫以文为诗论》,载《学术月刊》1983年第11期。《论戴名世在桐城派中的地位》,载《江淮论坛》1984年第2期。《宋代杜诗辑注源流述略》,载《文献》1986年第2期。《〈杜甫研究〉得失探》,载《学术月刊》1986年第1期。《桐城派杜诗学概略》,载《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杜诗学大势鸟瞰》,载《光明日报》1986年8月12日“文学遗产”第712期。《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与构想》,载《学术月刊》1987年第2期“纪念创刊30周年专号”。《戴名世与桐城诗派》,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古典诗论总结期的透视与概观》,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论整体美思想初探》,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明清杜诗学概观》,载《文学遗产》1988年第6期。《江西诗派杜诗学发微》,载《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7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黄庭坚诗影响成因论》,载《文学遗产》1991年第4期。《论杨万里与南宋诗风》,载《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4期。《宋学中的杜诗论》(日文,加滕国安译),载日本《爱媛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4卷第1号,1991年9月出版。《江西诗派杜诗论(上)》(日文,加滕国安译),载日本《爱媛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5卷第2号,1993年2月出版。《江西诗派杜诗论(下)》(日文,加滕国安译),载日本《爱媛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6卷第1号,1993年10月出版。《唐前期宫廷诗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1期。《文学史观的反思与重构》,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论“四杰”与唐诗体式规范》,载《学术研究》1995年第2期。《从欧阳修诗看宋诗的兴盛及其特征的形成》,载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号,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3月出版。《唐诗体派论》,载《文学遗产》1995年第3期。《中国古代哲理诗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态》,载《学术月刊》1995年12期。《宗经与辨体——四杰文学思想二重特性与唐前期诗史演进》,载《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宋诗特征论》,载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辑,丽文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9月出版。《论唐末社会心理与诗风走向》,载《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中国古代哲理诗三阶段特征及发展轨迹》,载《晋阳学刊》1998年第1期。《文化与心理坐标上的王维诗》(上),载《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文化与心理坐标上的王维诗》(下),载《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宋明理学的性质及其演变》,载《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理学弛张与文学盛衰》,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理学演化与宋金元文学思潮变迁》,载《求索》1999年第6期。《明代反理学思潮与小说戏曲的兴盛》,载《人文杂志》1999年第6期。《论理学与宋代诗学中的情理关系》,载《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1期。《论理学与宋代词学观念》,载《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王学分化与明代文学思潮》,载《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对中国文化本质的探寻》,载《人民日报》2000年4月8日。《论理学文化观念与宋代诗学》,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论理学与宋代古文的兴盛》,载《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3期。《论宋代理学家的古文创作》,载《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载《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论理学极盛与宋诗中兴的关联》,载《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文学史学: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反思》,载《社会科学》(上海)2000年第11期。《论南宋理学分化与宋调变异式微》,载《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6期。《论陈子昂人生心态与诗风演变》,载《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论晚唐诗歌唯美倾向的心理内涵与文化渊源》,载《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国诗学主潮:古代文人诗的形成过程》,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盛唐诗繁荣的人学视野》,载《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论韩孟诗派的组合条件及其文化史意义》,载《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沈宋体形式与内涵新论》,载《江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从理学孕生过程看宋调的确立》,载《文史哲》2002年第5期。《论孟浩然的文化性格与诗艺结构》,载《人文杂志》2002年第6期。《论唐诗发展与赋体的内在关联》,载《文史知识》2002年第11期。《理学宋诗同构论》,载《儒家文化》(新加坡)第2期(2003年1月)。《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辨正》,载《光明日报》2003年6月25日《文学遗产》专版。《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的性质、特征与意义》,载《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论张王乐府与唐中期诗学思潮转向》,载《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社会、心理与传统的文化整合——论宋代理学与文学的联结基础》,载《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论陈子昂的风雅观》,载《光明日报》2006年5月12日《文学遗产》专版。《论宋诗兴盛与理学文化思潮》,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文化转型时代的思想革新与文风变迁——论元和诗变与元和体》,载《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国学”的定位与文化选择的“度”》,载《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论宋诗的宗派意识》,载《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也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观》,载《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唐圭璋〈梦桐词〉品读》,载《词学》第25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经典阅读与人文精神重建》,载《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中国古代身体观念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意义》,载《江淮论坛》2012年第3期。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2辑

    《宋诗史》,53万字,重庆出版社1992年出版《唐诗史》(上、下卷),95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唐诗体派论》,50万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出

    agnes唯有Momo 2人参与回答 2024-07-16
  •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2辑在哪买

    是我国最初的文字

    qq810833606 2人参与回答 2024-07-13
  •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2辑在哪里买的

    一、专著1、《殷墟甲骨断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2、《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与李学勤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3、《西周青铜器年

    宇过天晴…… 2人参与回答 2024-07-15
  •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2辑在哪里买到

    敦煌变文选注 巴蜀书社 1990年2月敦煌文学丛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4月王梵志诗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0月敦煌诗歌导论 新文本出版公司 1

    七月的蟹 2人参与回答 2024-07-13
  •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38辑

    《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 《国学论丛》 (清华国学研究院出版)第1卷1期。《古诗十九首考》, 《立达》(季刊)第1期。次年又经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

    小托0207 2人参与回答 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