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0

条野太浪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教育教学刊物读书笔记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灵魂尽头z

已采纳
《爱弥儿》读书笔记    一、本书概况  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是那么的符合自然的天性!可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读完上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驳他对爱弥儿的教育了。甚至于读下卷的时候,我发现卢梭一直在干预爱弥儿,而不是指引。  他选择的教育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  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商务印书馆版本 32页】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  他主张教育的环境在乡下。乡下清新的空气、质朴的人们、与大自然的亲近……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的确。可是乡下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孤陋寡闻,但这和法国当时城市的污秽和混乱相比要好得多。    全书的框架大致如下:  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这个时候主要是让婴儿得到最合适的照顾和营养。  第二卷,二到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运动等,并且对他的衣食住行进行了规范。这个时候,身体的锻炼仍然是很重要的。而这个时候,纯粹是消极的教育,他不主张在此段时期让爱弥儿接触书本,甚至于到了这种地步——爱弥儿到了十二岁,还不知道什么是书。  卷三,他认为十二到十五岁的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这段时期,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持久注意一个事物的习惯。而且不提早教以各种知识,因为他不主张培养神童。其中有一本非读不可的书——《鲁宾逊漂流记》,关于生存教育的书。在此期间,还要求爱弥儿掌握一门技术,不至于以后失去财富而不能自食其力,不被尊敬。  第四卷,他认为十五岁到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自爱、爱人、博爱、同情、诚实、善良、仁慈,以及宗教的认识及选择。在此,他虽然主张的是自然的宗教,但是我很怀疑。为什么一定要信教呢?只要真理在心中不就足够了吗?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爱情教育的问题我觉得卢梭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他对爱弥儿的说教在我看来十分的可笑。卢梭本人不知道是多情还是滥情,反正这方面的教育,我觉得他不具备说教的资格。而女子教育,在他那个时代,也不见得是符合时代的,在现代简直就是歧视女性。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分期教育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不适用于现代。这也违背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教育环境不可能在绝对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爱弥儿必然会受到各种外界的影响。他同时接触的不可能是纯粹的某一种教育。  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国家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那么卢梭的《爱弥儿》就是对教育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  而教育完成之后,爱弥儿最终能否坚持卢梭的教育呢?  在附录——爱弥儿和苏菲,或孤独的人里,卢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为了让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显现作用故意让他受到苏菲的背叛,并以此来展现爱弥儿在独立思考中的本事吗?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运用他所学的技术养活自己的能力?还是航行时被海盗捉去卖成奴隶后的机智勇敢?抑或是,无论受什么教育的人在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剧面前,爱弥儿表现得最好。可惜他的附录没有写完。而教育完成之后,卢梭对自己的自然教育结果应该是最满意的吧。      二、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我找到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婴儿的襁褓是否必要,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要让它能自由活动。  怎样对待孩子的哭?不能让他最后养成用哭来命令你做事。这样易养成孩子从婴孩期的任性。  “当婴孩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拿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他的想法当然是错了;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一边又伸手的时候,那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手里去,或者命令你拿给他。在前一种情况,你应该一步一步的把他抱到他想要的东西那里;在第二种情况你不但应该假装没听见,而且,他哭的越凶,你应该越不理他。必须趁早是他养成不命令人的习惯。”【55页】这一点我觉得卢梭太狠心了,一定要在那么小的时候折磨他么?即使再长大一些,也可以使他改掉命令人的习惯的。  在给孩子东西时应该怎样?如果打算给,就要高高兴兴的给,不要等他提出什么条件或者想你乞求,而不给就要明白的拒绝,一经拒绝就不能加以改变,否则他还不死心。  教育的时机。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许套用孔子的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合适一些。但是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情境。  对待孩子感到好奇的事情,是趁早讲明还是拿一些小小的事情敷衍过去呢?比如,小孩子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时候可以采取不撒谎而又不难为情的回答方式,比喻糙一点没关系,只要道理讲明白就行,不过书中那位母亲的回答还有一个问隐忧,如果孩子是屙出来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屙不出来呢?呵呵,小孩子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拒绝告诉他,并且让他知道这个问题妈妈先帮他记下了,等到他可以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原因。  男女平等的问题。这也是个大问题。而可恶的是,卢梭居然认为,男女应该各司其责,这让我想到了封建社会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虽然他很有理由的说这是因为男女在生理基础上的不同造成的,但是他也不能认为女性这么不如男啊!在女子教育上,我一直觉得,卢梭是以小人之心度女子之腹。幸好现代是男女平等的教育,我就不罗嗦了。
341 评论

食品监督所

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类报纸:等以上全为过去读的报纸谁能推荐档次高些的语文教学类报纸?目前仅订阅教育的〈教育文摘周报〉。杂志:《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月刊〉《语文教学之友》、〈中学语文教学通讯〉、《教育学文摘卡》等。这几种为现在必定阅读刊物。还有没有更好些的?二.文学/文字/文摘类:报纸:《文学报》、《杂文报》以前看,现在不看了;现在看〈文艺报〉、〈文汇读书周报〉、〈语言文字周报〉三种。刊物:〈现当代文学文摘卡〉、〈文艺学文摘卡〉、〈名作欣赏〉、〈书屋〉、〈读书〉、〈万象〉、〈文学自由谈〉、〈古典文学知识〉、〈文史知识〉、〈散文〉(海外版)、〈随笔〉、〈小说月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修辞学习〉、等。〈咬文嚼字〉、〈读者〉、〈杂文选刊〉、〈半月谈〉、读书文摘〉、〈思维与智慧〉等以前看。三.美术/文化/综合类:报纸:〈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钢笔书法报〉、〈东方书画报〉、〈中国艺术报〉等。其中,〈讽刺与幽默〉改版后就不看了。杂志:〈书法〉、〈中国书法〉、〈书与画〉、〈书法丛刊〉、〈国画家〉、〈收藏〉、〈美术观察〉、〈中国钢笔书法〉等。

235 评论

相关问答

  • 教育教学刊物读书笔记

    《爱弥儿》读书笔记    一、本书概况  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

    丁国栋3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教育期刊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结束了,寒假来临了。在寒假里,我读了老师给我推荐的好书。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意大

    bluefiresky0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教育杂志读书笔记

    而工业弱如果还以为 ugierhu盾后卫日 蝴蝶飞过 风格比热u

    角落里的镜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教育论文读书笔记

    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 肯定不一样的好

    李老根记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幼儿教师刊物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学习笔记:1、“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2、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

    命丧与她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