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6

二的一米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真菌的文献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欧比诺橱柜

已采纳
我国在认识和利用真菌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蘑菇、木耳等真菌已成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的食品,茯苓、灵芝也早已成为广泛应用的重要药材。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关于栽培食用菌的记载;而根据日本江户时代的《温故斋王端编》记载,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草菇栽培技术也是早些年经华侨先带到了当时的马来亚,后又在东南亚和北非一带广泛传播开来的。结果,草菇成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备受人们钟爱的蔬菜品种,在国外获得了“中国菇”的美称。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食用菌栽培技术所做的巨大贡献。
154 评论

顺其自然0012

丝状真菌即是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由于丝状真菌是一类真菌即霉菌的总称,所以并未确切到谁第一个发现,比如4000年前你的老祖先走路不小心看到一堆长了毛的牛粪,你能说是他发现的么,开个玩笑 呵呵,真菌的发现历史可以列给你看: 真菌是一个古老的生物类群,在泥盆纪(4亿多年前)的第一批化石 植物中,就有腐生和寄生的真菌。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有黄帝与歧伯讨论醪醴(即酒)、夏代仪狄酿酒、周代杜康制酒的传说,从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中有盛酒的樽、冲酒的盉、煮酒的斝,这表明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酒。宋代陈仁玉所著《菌谱》(1250)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潘之恒所著《广菌谱》(1500)描述了食用菌19种。1977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物中就有菌类,这表明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6000~7000年),中国人已经采食蘑菇。   在1700~1850年间,各国科学家广泛开展对大型真菌的研究,意大利的PA米凯利、荷兰的DCH佩尔松、瑞典的EM弗里斯家族、英国的MJ伯克利、捷克的CJ柯尔达、法国的LR蒂拉纳兄弟等,都对真菌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1851~1950年间是近代真菌学全面发展的时期。德国植物学家HA德巴里由于对真菌的系统发育、多型性和生活史的精湛研究而被誉为近代真菌学的奠基人。意大利PA萨卡尔多的巨著《真菌汇刊》是这一时期对真菌分类学的巨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真菌学飞速发展,如:①研究真菌的细微结构;②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③医学真菌飞跃发展;④出现真菌毒素学;⑤抗癌真菌药物受到重视;⑥创立分子真菌学;⑦发展食用真菌,提出健康食品的名称;⑧改变生物分类法,将真菌独立成界等。   20世纪初中国用现代方法研究真菌,1915年胡先骕发表《菌类鉴别法》,为中国真菌鉴定打下了基础。戴芳澜于1927年出版《江苏真菌名录》,于1930年发表南京钓丝壳新种,是中国人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真菌的第一个新种。1939年邓叔群出版《中国高等真菌志》;1951年王云章出版《中国锈菌索引》。此外,还有不少植物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工业真菌学家和医学真菌学家,也从事一些有关真菌学的研究。1980年成立中国真菌学会,1982年创刊中国《真菌学报》,现已开始筹编中国真菌志。

107 评论

了了大哥

我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也记述了关于食用菌的栽培。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唐代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的方法。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用烂构木及叶埋于地中,常浇以米泔水,经两三天即可长出构菌;或于畦中施烂粪,取六七尺的构木段,截断捶碎,均匀地撒于畦中,覆土。常浇水保持湿润。见有小菌长出,用耙背推碎。再长出小菌,再推碎。如此反复三次,即可长出大菌,可以采食了。《四时纂要》还对菌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并说它只有帝王才能享用。在记载大型真菌的许多古籍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宋代《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广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9种;清代《吴蕈谱》描述了26种。

35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真菌的文献有哪些

    我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也记述了关于食用菌的栽培。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

    豆哥豆爷 2人参与回答 2024-09-04
  • 关于真菌的文献

    药用真菌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

    不想吃成胖嘟嘟 2人参与回答 2024-09-05
  • 关于真菌的文献资料

    我哩个擦

    亓亓小屋 2人参与回答 2024-09-04
  • 关于真菌的文献综述

    用google搜fungi

    xiaohoulee 3人参与回答 2024-09-06
  • 关于细菌真菌的论文

    细菌与真菌与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从人类健康的角度看,可以将细菌和真菌简单的分为病原微生物和有益菌,病源微生物是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但也非绝对的

    dp73754458 2人参与回答 2024-09-06